导语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仿佛一曲灵动悠扬的乐曲,又犹如一座价值不匪的知识宝库,正等待着教师与学生用充溢着火花的智慧共同去开启宝库的大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在新课改的浪潮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是风起云涌,其目的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衡量一堂课的效率如何,要看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获取的知识、形成的技能以及得到的收获有多少。
  上课伊始,教师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精心设计的导语,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精彩起来,整节课也如高崖泻水,让学生一听倾心。由此可见,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导语是否精彩,关系到授课的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那什么是导语呢?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文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如何巧妙地利用导语,使其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增强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在上课后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寻知识的奥秘,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中,增强导语设计的趣味性,方式很多,可以联系实事,产生共鸣;设疑布障,引起悬念;或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或展示意境,激发兴趣。讲故事、猜谜、做游戏等,也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其与新课教学融为一体。例如我在讲授《奇妙的对联》一课时,就用了故事兼谜语导入法:“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读后,掉头往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送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他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同学们能从这副对联里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谜题一出,学生兴致盎然,当发现是“缺衣少食”(缺一少十)时更是兴奋不已,觉得对联艺术妙不可言。这样,自然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讲授戏剧《哈姆雷特》时播放一段哈姆雷特在电影中的独白,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时向学生提出从他的独白中我们能听出他内心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会马上提出“矛盾”,这就对理解戏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尤其给新课的导入增色不少。
  二、注重知识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可见,好的教学导语犹如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引领着学生登“堂”入“室”。我们在教学时,一味地追新求异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注重知识性的渗透,这也能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可以在导语中述说历史知识、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意,与作品产生共鸣。这一点在讲授背景深远的文章时尤其受用。如讲《记念刘和珍君》时,我设计导语如下:“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是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从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这样的导入,不仅介绍了背景,同时也唤起学生内心的悲愤。在讲授文言文时更加适用,结合历史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思绪穿梭时空,有效地理解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以及事件的意义。
  其次,导语设计还可以紧扣题眼,从标题导入课文,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因为文题往往是文章中的难点所在。比如讲授《包身工》一课时,我就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请看这个题目《包身工》,‘包身工’这个词大家很陌生,你们猜一下,包身工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学生各抒己见)在20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她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她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她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她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她们也不能拥有她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今天就让我们随作者走近这群苦难人的生活。”这样一来,既介绍了包身工,也解决了“包身工”身份含义这个难点。通过释题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在质疑中快速地走进课文的意境,进而探清了教材的中心内容。
  第三,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又能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没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好的导语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认知框架,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本身入手,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从而有效促使学生的认知行为或认知技能发生改变。我在教授《故都的秋》一课时,由同学们熟悉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入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作者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寓于萧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首小令从外部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到《故都的秋》一文的显著特色就在于“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同时,由于这首小令的运用,使这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就限定在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一写作特色上,从而有效分解了语文学习任务,确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行为。起点行为是学生在教学开始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通常是指那些与学习新课题有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导语设计不仅表现在新课学习前启动旧知识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帮助教师确定新课教学的切入点。
  三、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统一,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在导语设计中体现趣味性非常重要,这是勿庸置疑的。渗透知识性的方式方法多样化,这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要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导语设计就不能单纯注重知识性或趣味性,只有二者相结合,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有机统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讲授《荆轲刺秦王》时,我在开篇放了一段易水诀别的音乐,在音乐充分感染了学生后,我面色凝重,慷慨激昂地朗诵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这个燕国的慷慨之士,在强秦压境的危难时刻,临危受命,他以英雄虎胆,毅然走上了为燕刺秦的不归路。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临危不乱的骁勇精神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今天就让我们去《战国策》中寻找这位英雄。”很显然,借助多媒体的音乐的感染力,再加上教师亲自朗诵,介绍背景知识,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的导语设计,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更让学生充分体验了“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你能说那份惊喜和执著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你能说这样的开课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吗?
  孟子曰:“教也,多术也。”是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作为教师,只要做到博才多学,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精心地设计,巧妙地构思,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定能做到“先声夺人”,领会到“导语之妙”的精彩。学生已跟随着教师的“声”去开启了语文课堂这座知识宝库,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日子还会远吗?因此,设计充满趣味而又不乏知识性的精彩的导语,必会是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
  (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在我市能否顺利实施,除了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外,我认为“目标教学”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目标教学,如果从1986年9月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算起,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我国各地都有人在学习布卢姆理论,他们结合我国国情、
高中语文新课改,给灰色枯燥的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那么,一直以来让学生头疼的作文教学是否也可以借此“东风”得以复苏?针对这个问题,我认识到:适时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尤为重要。  一、教师多讲不如引导学生多写  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写8篇作文,并以此作为考核语文教师的依据。语文教师也会在课堂上精心指导这些作文的写作。其实,学生的写作潜能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引导学生多写,可以变换方式,多角度进行。
一直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两难境地:一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培养、民族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不能取消,还必须加强。二是从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三是从效果看也不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不重视的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这正像社会上说的: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据统计,今年广东省将有约24,2万人成为高考落榜生。他们被人遗忘了吗?他们将如何计划自己今后的人生?本报记者走近落榜生。追寻他们的故事。    单亲男孩笑对成败  “虽然早有预感。但查到分数以后我还是难以接受……”在白云区罗冲围的家中,记者见到了阿杰与他妈妈。19岁的阿杰是广州白云区某中学的一名高三毕业生。这个平日在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孩子,今年高考仅以一分之差无缘高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  “原想起
我国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通过欣赏艺术作品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课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多次市内组织评课活动,听取了专家和教师们对好课标准的讨论意见。本文将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来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图画技术;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0-0033-04  【活动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多数“00后”高
如何以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为先导,去拓展语文教学的生命潜力,这是新时代向每个语文教师发出的挑战。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注重发掘语文教学中的美学资源,力求用诗意的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 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教师应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去感受美,然后再引导他们进入带给其美感的语文学科。而这样的美在语文教材里又比比皆是。“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首师心理教育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    中国大陆华北地区首次“螺旋模式心理剧专题培训”将于2007年4月在北京举办。在中国,该项心理咨询技术的首次培训于1993年在台湾举办,并成为目前台湾心理学相关从业者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该项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欧美、澳洲、亚洲等13个国家广泛展开,并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应激等领域发挥了强大的实际应用
数学的语言是美丽的,它是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则能引领着学生享受数学语言之美、感受数学课堂之魅力。    一、 以意美而富有穿透力    1. 准确美。数学语言常表现为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推理和对数学问题的陈述,不论哪一种陈述,表达的意思都是确定的,不允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