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分析了如何加强设备管理,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设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
  
  在设备管理中我们坚持以提高设备运转率为重点、以强化设备维护保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遵循“学习、调整、总结、提升”的管理思路,强化四个管理,全方位开展设备升级达标活动。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和出力率,为公司产值超历史,管理上水平提供了保障。
   强化基础,确立标准,建立机制设备维护保养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一是量化设备维护保养指标,二是确立工作标准,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维护保养只是个概念,如何进行量化,我们是用设备管理的“五率”来体现的,即:设备“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以设备运转率为重点,确立考核指标,并以生产计划的形式每月下发到各车间、机场、班组;指标量化后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班组、车间(处室)、公司“三级”考核体系。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为设备管理中的重点与效益工资挂钩,依据标准细化了考核内容,每月由生产部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月份考核。考核不讲客观、不讲情面,起到了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这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就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了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
  
  1.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了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三级过滤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岗位员工从无怨言,主动自觉地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做到交文明班、标准班。
  
  2. 强化操作环境管理以“治、理”并进的规范管理,提升设备维护保养综合效果
  
   在抓设备维护保养中,我们坚持“治、理”并进的原则,把治理操作环境做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对岗位,设备周围,建筑物,扬尘点等进了整顿和治理,使操作环境做到了整洁。
  
   3.强化“人本”管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为维护保养提供了保障
  
   企业管理五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设备维护保养取得成效。因此,在设备的维护保养中我们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员工中进行了以“降低设备故障,就是效益”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向“我要管好、维护保养好设备”的思想转变。在实现观念转变中,重点克服了员工中存在的“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和满足于“步子不大年年走”的低标准,坚持常年不断对自己责任区的设备隐患,缺陷等问题开展 “查、摆、找”和“整、治、升”活动。抓设备管理不但要增强员工的理念,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员工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以机场、班组为单位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维护和生产岗位上设立了练兵卡。采取对岗位操作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及现场模拟设备事故处理等形式,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中,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我公司各级领导齐抓共管,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亲自抓,各单位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列入管理的重要日程。正是这些具体工作使设备维护保养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公司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程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3.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我公司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公司经理等主要领导干部把设备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一名经理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专职设备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设备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机场、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我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强制维修保养细则》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3.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它不是只顾设备的某一阶段,而是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备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生产费用是设备构成以前调研、设计、试制、制造、储存、运输等付出的费用,一般是产品的售价。使用费用(又叫维持费用)是设备在使用阶段付出的费用,包括动能、工资、维修、折旧、保险、培训等费用。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那么重视。我们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在设备管理上只看技术成果,不看费用消耗;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
   为了便于对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做出判断,适当增加了经济效益指标。由于我公司普遍推行了设备维修费用等项目的考核,因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支出。
  
  3.3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3.4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使用单位及时的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3.5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3.6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只有把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寿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日益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所以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3.7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
  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为了对现代化设备搞好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
  面对现代化的生产装置和复杂的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到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而且要对引进的外国先进设备,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长期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技术教育培训和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为了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积极组织国内、国外及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行考察、学习、引进、移植、总结、推广,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设备管理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8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设备管理工作体现在工作中,生产中磨炼出来的“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细的作风)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结论是明确的:我们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弘扬雷锋精神,学习大庆经验。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的工作。设备再先进也是人造的,结构再复杂要靠人去操作、维修和管理。而人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技术水平对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关系极大。要教育广大职工爱护工厂的设备。当然,思想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思想教育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把设备管理工作持久地搞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设备综合管理与许多因素有关。根据许多在设备管理改革和设备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优秀单位来看,领导重视是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3-02-092
其他文献
[摘要]简要介绍了繁昌县长江引水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长江引水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    繁昌县长江引水供水工程于1996年9月30日正式向县城供水,终于解决了城关镇人民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辅以少量地表水(只能满足需水量的46%)的吃水难的问题,为县级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10多年来,该工程运行基本正常。但从发展的观点、安全的观点、全局的观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提出了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如何做好人、材、机的控制和方法及环境的控制。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基本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重点在于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
期刊
[摘要]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以下简称X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在南方地区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实施工程中,出现了较多质量问题,影响了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工程应用与探索,提出了实施对策及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XPS板;图纸深化;施工管理;质量通病    1. 前言    新余市某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75158m2,由主楼及东、西裙房组成,其中主楼12层,建筑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环节、因素等方面的主要事项,指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和控制平整度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平整度;控制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公路等级的高低和行车速度的快慢,规范化对不同的公路也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实践也证明了路面平整度主要受三方面影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摊铺及碾压。    1. 道路的不平整给行人、车辆带来的弊端     由于路面
期刊
[摘要]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包括砂浆、净浆)拌和时掺入的一种能对混凝土的正常性能按施工要求而改性的精细化工产品,其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生理的5%(特殊情况除外)。混凝土外加剂能很大的改善混凝土性能而成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也向高效、多功能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掺加优质外加剂成为现代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技术途径,外加剂的合理应用也已经成为混凝土企业及相关单位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将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从建筑的地域属性来探讨江浙本土建筑的生成,从江浙一带的地理、气候、乡土材料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几个方面来解读。认为地域性才是建筑的属性,是建筑生成并且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根源。建筑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历史、文化、气候、地理所构成的整体产生关联的具体的空间。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影响     1. 建筑的地域属性    建筑是建设在相应的地域上的,而且是为地区的人服务的,
期刊
[摘要]针对吉林市三水厂旧系统和吉林省永吉县引松入口前镇取水泵站设计失误的实例浅析,阐述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一定要严肃认真,搞好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规范为依据,认真计算,认真审核,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以达到高质量设计,节能降耗,提高技术业务水平,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目的。  [关键词]自流管线;输水管线;变频调速;总扬程;设计流量;水头损失;节能降耗    1. 近年来因设计失误造成泵站工程质量
期刊
[摘要]本文从概念、性能特点等方面对一种全新的公路建设养护技术——稀土沥青纤维封层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针对低温冰冻对路面的损害并结合我国、我省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表述其抗低温、冰雪,抗裂,抗老化性能优势、具体应用以及在我国、我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稀土沥青;玻璃纤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反射裂缝    1. 前言    1.1我国南方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2008年年初,我国的湖北、安徽、
期刊
[摘要]针对普通建筑院校的学生特征和社会职业要求,对建筑学一年级的建筑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改革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从更注重实际需要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组织;教学评价    不同建筑院校,针对自己不同的生源情况,利用自己的现有师资,环境等各方面要素,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成果。作为普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生源基础较弱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公式,并以具体案例进一步阐明了应用全生命周期进行成本管理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公式;案例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将项目竣工后的使用维护阶段也纳入造价管理范围,提出了以实现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到运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