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审美教育,简言之即美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目的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初中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的。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等文学作品占大多数,它们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佳作。即使是议论文、说明文,也多是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上乘之作。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并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在学习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等经典诗篇中去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炼、含蓄,以及跳荡的“音乐美”;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美文中去欣赏散文的清越、隽秀、玲珑的“神韵美”;在学习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都德的《最后一课》、鲁迅的《社戏》等精彩小说中去领会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同时我们要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上发现美、感受美。从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中感受作者的人生感悟;从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何其芳的《秋天》等文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从乐府诗《木兰诗》、杨振宁的《邓稼先》、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文中去学习歌颂可歌可泣英雄人物……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美,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教学中,我们要住那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段,让学生感受到美感。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审美教育的主体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成为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主体。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思考,自己发现美,感受美。
  如在分析朱自清先生《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使学生充分感知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直觉感知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玲珑剔透的结构美。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其次欣赏表现角度的独特美。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描写父亲的背影。通过背影,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的忧伤,真挚的父爱,都真真切切地表达了出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再次欣赏朴实无华的语言美。一千五百字的文章,仅写了父亲极其平常的四句话,但爱子之情却感人至深。全文描写父爱,却不见一个“爱”字,可又把父爱描写得那么形象传神。最后欣赏文章的内容美。《背影》写出了至情至善的亲子之爱,写出了父慈子孝的家庭生活,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条理清晰地分析课文,易于为学生融会贯通,既掌握课文内容,又学会鉴赏方法。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程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美但不要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真正地成为审美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实现审美教育的内化。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审美教育成为完成德育任务的有效手段
  “美”本身是一种“善”,美育中包含着德育的内容,美是以善为前提的。美的事物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外层(形式美);一个是内层次(内容美)。人的美也有内外两个层次,内层次的美就是“善”,也可以叫作“美德”。对自然美的审美评价,以形式美为主要标准,对对称、均衡、和谐、变化等;而对社会美的审美评价,以“善”为主要标准。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放在讲台上,便用缓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看来,藤野严九郎不是一个美男子,而样子有点滑稽,怪不得“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那么,藤野先生有什么值得鲁迅尊敬和怀念呢?当然还是“善”,即藤野先生治学、工作的严谨态度,对中国留学青年的友情。在对社会美的审美评价中,道德评价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阅读、欣赏描写社会美的课文时,必然要受到思想教育,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深刻地揭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美好心灵。这种爱最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上这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美,更要让学生把这种心灵美带入自己的习作中,自然而然地创造美。
  由于美育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等特点,寓教于乐,教育能为人们所接受。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如《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的乡国之思;《这不是一颗流星》中小浩波和阿婆之间真挚的爱;《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安塞腰鼓》中年轻后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的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无不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以美诱人,以情动人,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就像杜甫描写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教材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美、创造美,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内化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其他文献
随着清开灵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发现其导致不良反应并不少见。我院近年在临床应用该药过程中偶可发生过敏反应,但以局部上以肤反应为多见,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类似,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优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教改的主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下面我就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做一个初浅的窥探:  一、超前预习——优化“前提”  古诗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上好每一节课,就应当让学生进行超前预习,只有让学生预习了,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学习。“有备而战、百战不殆。”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在日常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只会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所讲的内容机械化操作,不能正确理解所学的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目前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那么下面是笔者对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期刊
在实验温度500、650、700、800℃和应变速率0.01、0.1、1.0 s-1条件下,研究了高强钢22Mn B5单向热拉伸的应变、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流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22Mn B5钢的热冲压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一、朗读方法  (一)理解文章,把握情感基调。  (二)运用技巧:停顿(标点停和语意停)、停连、重音、语气、语速。  1.标点停顿时间长短一般是:句号、问号、叹号长于分号、冒号,分号、冒号长于逗号,逗号长于顿号。  2.语意停顿:即感情停顿,在一句话中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有适当的停顿,受感情支配,
期刊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之一,属中医老年呆病范畴.本病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症侯群.其早期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善
期刊
中国是一个正在觉醒中的国家,而她的艺术也越来越活跃了。纽伦堡美术学院在此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位画家—董小明,他成功地将现代和传统艺术融合起来,并且做到了最好。  董小明把宋朝的画家、书法家米芾当作典范,与他志趣相投。十世纪,米芾那敏锐的头脑和惊人的艺术天赋使他得到了人们最崇高的敬仰。然而,由于他性情狂放和嘲讽风格辛辣,而且不顾跟皇室的紧张关系,因而没有获得最高国家官职。  米芾在风景画中发扬了全新的、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本文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探讨了一种解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以适应学生的人体差异,让每个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装饰一词,既装扮,修饰之意。它有很强的主体适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作用。平面性、平衡性、单纯性和主体和谐性是它的特点。黑白画顾名思义就是黑与白之间相互结合形成的作品,不加以任何色彩,使物象通过黑与白直接而强烈地表现出来,而使其两者和谐的结合起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副作品不但有儿童的天真趣味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当我们回顾人生时,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人与人只有在孩子时代是相似的,高兴了就笑,痛苦了就哭,这就使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孩子会有相似的童年,却有不同的人生?这是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发育完善的过程,更是心灵塑造的复杂过程!孩子心灵的主要塑造者就是父母和老师,正因为时时要把这个重担在心里装着,所以就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