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挑选一颗优秀的手榴弹?或有一种粗拙的角度:看它的外壳是否足够坚硬,里面的火药是否足够带劲。空有硬壳,火药蹩脚,免不得是个哑炮;火药给力而弹壳易碎,也容易炸伤自己。唯有内外兼优,软硬兼具,手榴弹才有可能飞越弹雨击中目标,然后火药爆炸,弹片四溅,于无声处起惊雷。
窃把小说也分成软、硬两个部分,硬实力在于结构安排、叙事技巧、语言风格等等,软实力体现于小说主题,即其精神内核。对于科幻小说,硬实力更有两个集中的体现,一为“科”,即支撑小说的科学理论;二为“幻”,即通过想象对理论的具体展现。还有软实力呢?可以把它称为“灵”,像一颗卫星,游离在“科”“幻”二字之外。
由我观之,《北京折叠》的“灵”可称不错,切入新颖,人文关怀渗透其中;但在“科”方面较为薄弱,流于空泛,在“幻”之方面同样不遂人意,想象或许新奇,但因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而站不住脚,反而更像奇幻、玄幻,反正不太像科幻。
《北京折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未来之北京由于土地紧张改造成为三个空间,靠建筑的翻转折叠轮流露出地面,三种阶层的人分居其中,享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一个垃圾站的工作人员为了给捡来的养女挣学费,接了一个送信的任务,从第三空间“偷渡”到第二和第一空间,完成任务拿了报酬回家。这是一趟有惊无险的旅程,借此作者描绘了三种生活画面,也提出这样一个可能的未来: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力无关紧要,机器人基本可以代替人来工作,底层人连被剥削的理由都失去了。出于维持社会稳定政府才保留底层人的部分工作,于是他们被“塞到夜里”,不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过无法反抗的卑微生活。
作为小说之“灵”,作者对民生的关切贯穿全篇,从许多细节中我们能发觉作者之敏锐,也能看出潜伏的情感,这是作者成功之处:人文关怀的默默渗透,如同萦曲折中始见的涓流。
但是科幻小说之所以区别于广泛的小说,正在于“科”“幻”这两种硬实力,作为雨果奖的获奖篇,窃以为《北京折叠》在这两点上实在没有做好。
譬如此篇小說最核心的科幻构想,其中的折叠城市,作者丝毫不提其构建原理和筑造过程,只用主角父辈的记忆旁敲侧击:“他们埋头斧凿,用累累砖块将自己包围在中间,抬起头来也看不见天空,沙尘遮挡视线,他们不知晓自己建起的是怎样的恢弘。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哪有这么简单?哪有这么多艺术感?细节在哪里?我在读这篇小说时,总期待着作者会补叙理论和原理,可惜到结尾也没看到影子。
作者对城市折叠旋转的画面之描写也显得苍白——我是指缺乏科幻想象力——而同样地流于理想化与浪漫。“高楼像最卑微的仆人,弯下腰,让自己低声下气切断身体,头碰着脚,紧紧贴在一起,然后再次断裂弯腰,将头顶手臂扭曲弯折,插入空隙。高楼弯折之后重新组合,蜷缩成致密的巨大魔方,密密匝匝地聚合到一起,陷入沉睡。然后地面翻转,小块小块土地围绕其轴,一百八十度翻转到另一面,将另一面的建筑楼宇露出地表。楼宇由折叠中站立起身,在灰蓝色的天空中像苏醒的兽类。城市孤岛在橘黄色晨光中落位,展开,站定,腾起弥漫的灰色苍云。”
《北京折叠》,感人是有的,可这感人多由文艺的想象而发,少由科幻的构建而起;不像刘慈欣的作品,早期文艺气息浓郁,如《朝闻道》《带上她的眼睛》《鲸歌》《诗云》等等,后来较成熟的作品则将文艺和科幻糅合在一起,譬如《三体》。书里,当银河系被二向箔平面化时,大刘磅礴的想象让我有些难以全盘接受的呆滞,这是纯粹的科幻,与文艺无关;当我读到程心在冬眠的宇宙流浪后来到星环太空城,坐上百千年前坐过的公交,听到邻座关于鲫鱼、高仿A货和工资高低的讨论时,那一刻的震撼实在无与伦比。
在科幻硬实力方面,对刘慈欣的作品涉及的理论,我缺乏知识去理解,对宝树之类新兴作家的作品,倒能略知一二。对《北京折叠》,我唯一看到的理论只是:“大地的两侧重量并不均衡,为了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质。”
比起一些外国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的主题也并没有那么高。相对而言,这篇小说的名字在文学方面拥有更多的象征、隐喻和深层含义,而在科幻方面,它只是说出了表层。《北京折叠》是篇好小说,但并不能称得上一篇好的科幻小说。
回到小说与手榴弹的比喻,也许《北京折叠》的作家擅长研发火药,但并不能造出一个好的外壳。作为一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雨果奖,我觉得是个意外,因为它只是披了一件科幻的外衣。如果把雨果奖的评委们比作军工专家,或许《北京折叠》获奖的原因很简单:
他们只是玩腻了战争武器,想要收集一颗手榴弹工艺品而已。
窃把小说也分成软、硬两个部分,硬实力在于结构安排、叙事技巧、语言风格等等,软实力体现于小说主题,即其精神内核。对于科幻小说,硬实力更有两个集中的体现,一为“科”,即支撑小说的科学理论;二为“幻”,即通过想象对理论的具体展现。还有软实力呢?可以把它称为“灵”,像一颗卫星,游离在“科”“幻”二字之外。
由我观之,《北京折叠》的“灵”可称不错,切入新颖,人文关怀渗透其中;但在“科”方面较为薄弱,流于空泛,在“幻”之方面同样不遂人意,想象或许新奇,但因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而站不住脚,反而更像奇幻、玄幻,反正不太像科幻。
《北京折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未来之北京由于土地紧张改造成为三个空间,靠建筑的翻转折叠轮流露出地面,三种阶层的人分居其中,享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一个垃圾站的工作人员为了给捡来的养女挣学费,接了一个送信的任务,从第三空间“偷渡”到第二和第一空间,完成任务拿了报酬回家。这是一趟有惊无险的旅程,借此作者描绘了三种生活画面,也提出这样一个可能的未来: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力无关紧要,机器人基本可以代替人来工作,底层人连被剥削的理由都失去了。出于维持社会稳定政府才保留底层人的部分工作,于是他们被“塞到夜里”,不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过无法反抗的卑微生活。
作为小说之“灵”,作者对民生的关切贯穿全篇,从许多细节中我们能发觉作者之敏锐,也能看出潜伏的情感,这是作者成功之处:人文关怀的默默渗透,如同萦曲折中始见的涓流。
但是科幻小说之所以区别于广泛的小说,正在于“科”“幻”这两种硬实力,作为雨果奖的获奖篇,窃以为《北京折叠》在这两点上实在没有做好。
譬如此篇小說最核心的科幻构想,其中的折叠城市,作者丝毫不提其构建原理和筑造过程,只用主角父辈的记忆旁敲侧击:“他们埋头斧凿,用累累砖块将自己包围在中间,抬起头来也看不见天空,沙尘遮挡视线,他们不知晓自己建起的是怎样的恢弘。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哪有这么简单?哪有这么多艺术感?细节在哪里?我在读这篇小说时,总期待着作者会补叙理论和原理,可惜到结尾也没看到影子。
作者对城市折叠旋转的画面之描写也显得苍白——我是指缺乏科幻想象力——而同样地流于理想化与浪漫。“高楼像最卑微的仆人,弯下腰,让自己低声下气切断身体,头碰着脚,紧紧贴在一起,然后再次断裂弯腰,将头顶手臂扭曲弯折,插入空隙。高楼弯折之后重新组合,蜷缩成致密的巨大魔方,密密匝匝地聚合到一起,陷入沉睡。然后地面翻转,小块小块土地围绕其轴,一百八十度翻转到另一面,将另一面的建筑楼宇露出地表。楼宇由折叠中站立起身,在灰蓝色的天空中像苏醒的兽类。城市孤岛在橘黄色晨光中落位,展开,站定,腾起弥漫的灰色苍云。”
《北京折叠》,感人是有的,可这感人多由文艺的想象而发,少由科幻的构建而起;不像刘慈欣的作品,早期文艺气息浓郁,如《朝闻道》《带上她的眼睛》《鲸歌》《诗云》等等,后来较成熟的作品则将文艺和科幻糅合在一起,譬如《三体》。书里,当银河系被二向箔平面化时,大刘磅礴的想象让我有些难以全盘接受的呆滞,这是纯粹的科幻,与文艺无关;当我读到程心在冬眠的宇宙流浪后来到星环太空城,坐上百千年前坐过的公交,听到邻座关于鲫鱼、高仿A货和工资高低的讨论时,那一刻的震撼实在无与伦比。
在科幻硬实力方面,对刘慈欣的作品涉及的理论,我缺乏知识去理解,对宝树之类新兴作家的作品,倒能略知一二。对《北京折叠》,我唯一看到的理论只是:“大地的两侧重量并不均衡,为了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质。”
比起一些外国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的主题也并没有那么高。相对而言,这篇小说的名字在文学方面拥有更多的象征、隐喻和深层含义,而在科幻方面,它只是说出了表层。《北京折叠》是篇好小说,但并不能称得上一篇好的科幻小说。
回到小说与手榴弹的比喻,也许《北京折叠》的作家擅长研发火药,但并不能造出一个好的外壳。作为一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雨果奖,我觉得是个意外,因为它只是披了一件科幻的外衣。如果把雨果奖的评委们比作军工专家,或许《北京折叠》获奖的原因很简单:
他们只是玩腻了战争武器,想要收集一颗手榴弹工艺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