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地下核工程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7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东面的涪陵区,有个绝秘的山洞,代号816,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就连山洞附近的居民,甚至建设者的家属,都不知道洞里面深藏着哪些秘密。前不久,这个神秘的山洞终于解密:816洞是与核有关系的军事工程。
  李廷勇是涪陵市旅游局局长,走遍了涪陵和重庆的大小旅游景点,可是在816洞解密之前,他对这个神秘山洞里的秘密也一无所知。即使生活在附近的老百姓,也仅仅知道816是个保密的山洞。(图1)
  816洞距离重庆市约130公里,现在全程由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连接。从重庆解放碑到816洞,需要1.5小时。
  当年,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乘船,到涪陵后换乘到乌江的小船,再往大山里的816洞方向去,前后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汽车出涪陵向东北方向行驶,大约半小时到白涛镇,过乌江大桥,车行没多远就是一片连绵的大山。当地人叫金子山的一座高山,面对着乌江支流的一面,山腰处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山洞,这就是那座神秘的816地下核工程的组成部分。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大烟囱,坐落在山上,高耸入云。
  在核工程中这个烟囱做什么用呢?
  徐焰(国防大学党史、军史教授):每个核电站都有类似的烟囱,但这些烟囱是不冒烟的烟囱。而是通过抽风和自然排风把放射性气体排出去。这个烟囱是由山腰处150米深的竖井和地面上的烟囱组成的。
  在烟囱底下仰望,高大的烟囱好似插入云端。从烟囱底部的透气孔喊一声,回响能持续十多秒钟。在当年的条件下,建成这么高的烟囱,非常困难,由此可见整个核武器工程建设的难度。那么这个核反应堆山洞到底有多大,有多深呢?
  816洞的洞口非常高大而宽阔,使人感到震撼,由洞口向里望去,似乎望不到尽头。
  816洞是个巨大的地下工程,主体工程由导洞与外面相接,洞中可以通行大型车辆,内部各个建筑之间,由若干的分支导洞相连接。各种施工洞、主导洞、供水洞、排水洞,和各种工艺管沟,加在一起总长21公里。主体洞长400米,共有18个导洞,导洞与导洞之间由多层横向连接的洞组成,导洞总长5000米,犹如上下纵横交错的地下迷宫,总面积达到10.4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世上罕见的浩大军事工程。(图2)
  如此庞大、复杂的816洞体,简直就是一个地下迷宫,甚至使人不敢相信这是人工开凿的山洞。沿主通道在洞中乘车而行,可以看到旁边的支洞,这些支洞也似乎没有尽头。816洞结构非常复杂,洞内最宽处能达35米~40米,这些都是围绕着核反应堆的工作需要而设计、建设的工程。(图3)
  核反应堆主体洞口有一座加了铅的巨大而厚实的钢铁大门。一个人都推不动。这是用来防止核泄漏,屏蔽核辐射的大门。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同时也让世人对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有了清醒的认识。原子弹威力如此巨大,生产原子弹原料的核反应堆也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所以选择在什么地方建设核反应堆也就成了非常重要而慎重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中央和军委认为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的中苏战争,为了防止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国防武器研制及生产体系受到军事打击,开始向内陆地区搬迁大型的工业企业和国防项目。为此把国家从北向南,从沿海到内陆划分为三条线,重点是把这些企业或项目搬迁到安全的三线地区去,以确保国家的国防工业安全。所谓三线就是比较安全的地区,像云、贵、川这样的内陆山区。
  为什么816核工程要选在离重庆不太远的涪陵附近建设呢?况且当时涪陵城区也是人口接近30万的城市。
  当年在选择核工程建设地点时,中央和军委提出了“山、散、洞”的要求,意即“山区、分散、钻洞”,还有“靠山近水扎大营”的提法。因为核反应堆工作时,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必须靠近丰富的水源地。中央军委密令指示,核工程必须进洞,保证在战争爆发时,能抗住原子弹、氢弹的打击,即使百万吨级的核弹空爆,也能保障下边的核反应堆照常工作。
  因此“山区、分散、建洞”的思路,及要有足够厚度的抗击氢弹打击的岩石结构山体,成为选择建设816核反应堆工程地址的基本要求。当初核反应堆的设计师们,为了选这个建设地点,可以说费尽了周折。
  在这里建核反应堆的考察工作持续进行了一年多。当时有一个姓文的局长,原属贺龙部队,他建议:涪陵、白涛这一带靠着乌江,山也比较大,可以到那儿看看。当时选址、修建等一切工作都属高度机密。1966年8月,中央专委会主任周恩来总理,及聂荣臻、贺龙等领导同志批准了这个报告。
  这个巨大的地下工程,如此之大,施工如此之艰巨,即使现在来看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在30多年前就更加困难。那么,当时到底有哪些部队或单位曾经参与该工程建设呢?
  前前后后,参与816工程建设的超过6万人,除816本厂职工,还有工程兵第54师官兵两万人,及交通部第二公路局第二公路处几千人。
  生产原子弹的材料只有铀235和钚239两种元素,钚239在自然条件下不存在。铀在地球上的储量比黄金还少得多,自然铀中,具有裂变特性的铀235仅占0.72%,其他都是不能裂变的铀238。那么,能不能利用铀238呢?研究发现,通过核反应堆用中子轰击铀238就可以变成钚239。这就是原子弹的核原料钚239。难道816核反应堆就是生产钚239的核反应堆吗?
  针对工作目标的不同,核反应堆分为研究型、发电型和生产型反应堆。
  816地下核工程就是建设生产型核反应堆。这个巨大的地下工程,是在花岗岩山体中开洞建造,建成总高69米,由9层洞体组成的核反应堆大楼。第8层是反应堆的主反应大厅,高21米,第9层是整个反应堆的主控室。主反应堆附近设有配套的洞内核电站,及多个核燃料废弃物堆放室。(图4)
  核反应堆内的铀235在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热量,如果不及时冷却,就会形成能量堆积引发爆炸,原子弹的原理就是这种能量的集中释放。核反应堆堆芯的水冷却后,必须在洞中的蓄水池里存放一年,待放射性消失后才能排出洞外。在主反应堆附近的水泵站房,为了安全和抗打击,配备两套水泵站,两个房间相互独立,水泥墙的建筑质量非常好。
  核反应堆的核心部分是反应堆堆芯,在这部分的控制系统中,使用当时我国最先进的计算机。那时,反应堆堆芯及相关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816工程的庞大工程体系、巨大的工程量堪比今日的长江三峡大坝。816工程一旦建成,它将是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图5)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建设绝密的816核反应堆项目,征兵是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当年,陈怀文就是这样来到重庆涪陵白涛镇的。他是满怀希望奔着与8341中央警卫部队一字之差的8342部队去的,渴望成为毛主席身边的警卫战士。
  陈怀文坐上火车,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火车奔驰的方向不是北京,而是从石家庄向南,一直开到了重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参加816核反应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与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处于同等重要程度。(图6)
  火车把这些新兵一直拉到重庆,下了火车坐江轮。到了涪陵,又换乘小船,来到一处叫白涛的山沟里。陈怀文没有想到,小河边上的土房就是他们的营区,前后有6万人曾经住过这里,与家里通信不能泄露这里的真实地址和工作。
  他更没想到,他们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挖山洞。由于建设816地下核工程洞的任务艰巨,重要,所以也对这些新兵提出了非常高的政治和军事素质要求。
  这批新兵接受了两个月的训练后才知道,他们所属的8342特种部队,是中央军委直属的工程兵第54师部队,这支部队承担的任务就是建设绝密的军事工程。
  陈怀文感到窝囊,当兵不是痛痛快快上前线打仗,而是钻到山沟里开山洞,和他老家的煤矿工人一样。经过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才知道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与陈怀文一样,当时许多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白涛,都处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时甚至有这样一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两个同乡战士入伍后,奉命派到白涛工作,两人在火车上相遇。一路之上聊天,聊友情,聊同学时的生活。到了重庆后,两人分手,告别。之后,在驶往涪陵的轮船上又见面了,都说这么巧又遇上了。他们聊到涪陵,下船,分手告别。却又在驶往乌江的船上再次相遇,同船到了白涛。二人到白涛之后,彼此都不问也不说到哪儿去,再一次分手。最终,他们报到时再次相见,才知道原来两人是到同一个地方工作。
  与陈怀文同时来到白涛的,还有许许多多老兵,前后共有6万多名官兵、技术人员,参加了816核工程建设,816地下核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建造的洞体工程之一。可是,直到陈怀文20世纪80年代转业到地方工作,他都不知道自己当年建设的到底是一项什么保密工程。
  据陈怀文回忆,他们施工时,只知道自己所在部队负责的那一段任务,就是打山洞,往前掘进。而其他战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程的规模、用途是什么等他们都不知道。后来,他调到团政治处、师政治部工作,仍然弄不清这些,不知道这个工程到底是干什么的。直到816工程解密了,他才知他们为之艰苦奋斗建设的工程是多么巨大,多么宏伟。
  离816洞不远处有个地方叫“一碗水”,如今这里成为一座烈士陵园,安葬着参与816工程建设牺牲和病故的战友们,共有53位烈士和18位病故的官兵。人们肃穆面对这些墓碑时,可以想见当年816工程建设的艰难和所付出的代价。(图7)
  陈怀文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816洞核反应堆工程,他自己也在建设过程中成长和进步:第一年陈怀文被评为标兵,当了副班长,第二年提干,后又调到团机关和师机关,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师撤销,陈怀文转业到地方工作。其实陈怀文只是816工程建设的一个代表,这些当年的建设者直到今天,都对816工程怀有特殊的感情。
  作为一位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老战士,陈怀文听说816工程解密了,也没有投入使用。他想,当年他们流血流汗拼命干,牺牲了那么多战友,是不是白干了?
  可是,当他重回他们为之艰苦奋斗的816工程,他认为,当年在我们受到核威胁的严重形势下,国家不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不行。他们没白干,值得。
  这一次,他才看到了816工程的全貌,这么宏伟,这么壮观,根本想象不到它有这么大。(图8)
  816核工程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长城精神,这种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当年建设816地下工程,就称作构筑反侵略的地下长城。现在人们参观816工程,都为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所震撼。它作为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成我国战略布局的改变,为了开发大西部,做出了不朽的功绩。通过参观816工程,学习这种精神,就是继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同时,也启发后人思考,国防工程怎么很好地贯彻与国民经济建设结合、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益。
其他文献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具有史诗品质和文献价值的系列电影《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是电影史上最长的战争片,它将人民解放战争的宏伟历史画卷全景式地展现在银幕上……    一、《大转折》    1947年,国民党反动军队以优势兵力大举向我解放区进攻,红色中国的版图在缩小。在至关重要的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更是集中了最为精良的部队,企图一举歼灭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中原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
期刊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上演,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剧中扮演喜儿一角的王昆一举成名,从此与《白毛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昆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1925年生于河北唐县,1937年参加革命,后随队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图1)  王昆说,那时的延安很贫瘠,缺雨无水,都是荒山,农业很落后;再加上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根据地经济十分困难。军队总依靠地方供给不行。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号召全
期刊
日从一些奇异的风景和神秘的人物出现在古代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笔下,一个神奇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至今。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居者,他41岁时辞去了彭泽县令,归隐山野。在《桃花源记》中,更多的描写来自于陶渊明的想象和民间的传闻。这个理想、虚幻的世外乐园或许困扰了诗人一生,并带给后人无尽的想象。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圣景“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书中描写的“武陵”又在哪里呢?  其实,  “武陵”山区位于北
期刊
李先生是一位老烟民,今年72岁,烟龄40多年。平时在家,少的时候一天吸几根,多的时候一天一包都不够。  李先生说,从参加工作开始抽烟,到现在70多岁,已抽了40多年了。刚参加工作时,在一个比较偏僻、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上班。同事中抽烟的人多,慢慢我也就跟着抽了,越抽瘾越大。以后想戒烟,好像还不好戒了。  李先生和老伴退休在家,平时买菜做饭,接送上幼儿园的小孙子,生活倒也其乐融融。可是为了吸烟,老俩口没
期刊
山西人爱吃醋众人皆知,除了山西,广西人对醋也情有独钟。我国的南方和北方,人们对醋有怎样的偏好?表现在饮食科学中又有哪些差异?多吃酸对人体健康是否有益?  山西太原一个普通人家,今天来了客人,女主人忙着炒菜做饭招待大家。主人做的菜,无论是土豆丝还是烧肉片,几乎每道菜在制作时都加了同样的调料——醋。  今天来吃饭的是单位的同事,都是地道的山西人,开饭前,主人又特意为大家端上了调味的醋。  主人的一个朋
期刊
尽管还是春天,大漠里的太阳已经烤得叫人有些难耐。在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几个人在算不上茂密的灌木丛下掺掘着,他们在寻找什么呢?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西部,这里地广人稀,属于干旱荒漠地带。尽管降水量非常少,可在荒漠上,有一种植物却在顽强地生长着。  梭梭,是生长在大漠边缘的小乔木树种,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叶退化成鳞片状。它极耐干旱,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以往,每到春夏之交,都会有牧民进入梭梭林,因为
期刊
2009年5月15日,退休工人张邦忠的妻子任玉琼被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晚期肝硬化,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张邦忠没把这个消息通知远在青海的大儿子,也没告诉出差在外的小儿子,更不敢让病重的妻子知道。他请求医生用自己的肝脏挽救妻子。  医院拒绝了张邦忠的请求,因为他已经66岁了,手术的伤害很大,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医院告诉张邦忠,他妻子必须尽快地进行肝移植手术。  想到小儿子
期刊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瑞典是大会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因此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这次大会是国际社会开始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标志。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达成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大会还提议,将开幕的6月5日这一天定为“世界环境
期刊
2011年的一天,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的家里,夏廷毅与他的病人姜福生正在下象棋,这场博弈充满了开心与放松。这是两人第一次在医院以外的地方见面,也许没人知道,10年前,他们曾携手共同应对了另一场博弈,一场艰难的生死较量。(图1)  2001年秋,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东崴子村,农民姜福生与妻子正忙碌着秋收,对于他们,今年真是好事连连,家里的100多亩大豆获得了大丰收,两个儿子都考上了重点中学。
期刊
张恩迪是上海人,从他还是华东师大的学生时起,就与鹿结下了不解之缘。(图1)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恩迪说,从1983年到1986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我的导师盛和林先生是研究中国鹿科动物的专家,他研究各种小型鹿科动物。  基于国内老师的指导,张恩迪留学英国剑桥时,选择的研究课题也是一种小型鹿。这种鹿是19世纪70年代,由英国贝德福德公爵在上海郊区的集市上发现,并带回英国的。经过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