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看来,他的山水画似乎仍是“再现”型的写实绘画,其实不然,实则是“再现”之中浓缩着强烈的个性表现力。
表面看来,他的山水画似乎仍是“再现”型的写实绘画,其实不然,实则是“再现”之中浓缩着强烈的个性表现力。他的每一幅画,都如同一首山水诗,呈现给欣赏者一种幽静之美、素朴之美、苍润之美。他把自然山川的感性形態和主观情意、笔墨情趣交织在一体,使客观物象在画幅之中充满了生机,饱蕴着“趣灵”。正如明代袁宏道所言:“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水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心者知之。”
程翔宇,河北人,先后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曾进入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名家班、中国画研究院龙瑞工作室研修学习。现为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基地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英国维卡东西方艺术联盟荣誉主席,《大美术报》主编,翔宇美术馆艺术总监,《中国书画》杂志社画院画家。程翔宇的写生作品是以“山水质有趣灵”为审美原则的,其以娴熟精炼的传统技法为基石,又恰如其分地吸收了西洋绘画的透视与构图的基本法则,而且毫无痕迹地融入中国画“以心写画”的美学体系中,执着地去探求中国山水画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之契合、清新的生活趣味与松动灵韵的笔墨相交融,寓沉稳、质朴于寻常清丽之中,寄雄浑豪放于秀润淡泊之内,从而体现了画家对山水画美学价值的追求。
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云:“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程翔宇的许多作品无论是巍巍太行、咆哮的江河,还是秀美的江南山水,都能达到山川之“性”与画家感情之“情”的统一。在对山水物象的再现中,他能把“以意为主”寓于其中,使得“意造境生”,抒“山情即我情”之喟叹;使观者“情因景发”,在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审美作用。或许,这就是程翔宇山水画艺术成就的重要表现之一。
蓝天、祥云、雄浑厚重的黄土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人文精神与自然风情。程翔宇以娴熟细腻的水墨技法、浓郁浑厚的色彩、丰厚多变的层次,将黄土高原的浑朴旷远、凝重苍雄及那顽强的生命张力与画面交融一体,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和谐统一。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下,伫立在高原厚土之上,苍厚与古朴,辽阔与壮丽,粗犷与豪放,令人心仪神往。在他心目中,勤奋画艺,求索美感,已然是不可移易之毕生追求。
触摸艺术灵魂
程翔宇是大家公认的“翰墨中坚”,也是名副其实的苦学派,走到今天,全靠着一腔热血和执着的信念支持。无论是北上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求艺,还是南下中国美院“取经”,他都付出了成倍的汗水。他融合南北画风,吸纳古今精华,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执着而痴迷地努力着。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专研,他有着独到的感悟和见解。步入不惑之年的程翔宇,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只有读懂了传统,才能进行艺术创新,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程翔宇对记者表示。
程翔宇的求艺之路也是颇为艰辛。程翔宇小时候,父亲搞中医,希望他继承衣钵,而他喜欢画画。此外“文革”前正好有个老画家从北京被下放回去,他就偷偷地跟他学。1980年,他考上了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平面设计,但当时学校很多老师是画国画出身,画得很棒,学校安排了很多国画课程,花鸟、山水、人物,包括油画他都学了,学得很杂。
就是这些杂学让他在年轻的时候体会得多一些。他画过人物画,连环画也不错,年轻就想着尝试很多,直到1991年到北京画院进修,才确定主攻山水。以前的广泛涉猎,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统以临摹为主
程翔宇说:“传统中有着一代代人承接下来的最优秀的东西,中国山水画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技法及表现形式等成熟完备。可以这么说,中国画的历史,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我在后来,越画越感觉到传统的重要性。在不明白传统的时候,创作追求的是形式和表现,而一旦读懂了传统,才会升华到另一个层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就感觉到,要想画中国画,就必须寻根求源。我就到中国美院插班到山水画专业本科二年级学习。中国美院的前身为国立艺专等,很注重传统继承与延续,陆俨少、潘天寿、林风眠、赵无极等大家都曾在那里任教,中国画文脉传承很深,他们专门开设了临摹室,本科山水专业始终以临摹为主。
程翔宇的4年大学学习始终是以临摹为主,第一年通过临摹认识画树石的笔法,第二年临摹宋人小品。“我是带着进一步认识传统的想法而来,所以特别渴望这样的机会和环境,所以当时特别刻苦。从宋人小品到元代画作、明清作品,临摹的不计其数。通过临摹,我明白了中国山水画每个时期的特点、脉络、传承,还有产生大师作品的社会环境、历史原因、文化背景等。”
历史对山水画的影响
程翔宇说:“但是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宋代山水给人的是高山仰止的气势和构图,但终归是为上层服务的,体现的‘民意’就少些。到了元代,一些汉人赋闲在家,很有文化,家境富裕,就寄情于书画,逐渐文人画兴盛。元代出现纸张革命,开始用麻纸替代绢上作画,所以笔墨的技巧要求也相应提高。明清延续宋元时期的高峰,宋画的精神体现在明代多,到了清代,元人的东西又比较多些,尤其是‘四王’的出现。元代就对中国的绘画进行了很好的调和,有文化的人从事了绘画,不是纯粹的画家圈子,而是加入了自我即画家的心性,更能够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和个性。”
程翔宇通过对历史各个时期的研究,就把感悟体现在自己的绘画当中,明白自己要通过作品,体现一种什么样的自我精神,传达给别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程翔宇说:“现在有些画家对传统的研习不够,没把传统吃透。一是对传统文化研习不够,个人修为上不去。陆俨少当年强调: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可见他对读书的重视。二是对传统笔墨的研习不够,技法、审美等规律就无法遵循。
画,需要改变 程翔宇的画雄浑厚重、浑朴旷远,但最近他的画改变了很多,确实和以前的作品有所不同,画的很轻松、自然、灵动。
程翔宇说:“画到一定程度了,需要變变,需要有所突破。”
程翔宇虽人在宋庄,但宋庄的艺术活动几乎不参加,而是常年潜心在工作室作画,两耳不闻窗外事。以前,人们以为他是一个很专统的画家,无论是思想还是画作。其实他的思想很现代,与很多传统的山水画家不一样,对中西艺术都有很新的认识。在画山水的同时,他还画油画风景,这真让人有点意外。就这一点,在中国的山水画家中,就很难找到第二个人。画油画也并非跨界,只是用另一种材料去表现他心中未能表达的心像。
都画到快60岁了,无论是思想与技法都较为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艺术思想的画家走不远,没有创新性作品的画家成不了大家。
程翔宇心有大象,潜龙在水,不声不响地追求着自已的梦想。不为什么,就为热爱。好单纯、好干净、好真诚,这就是我们喜欢的艺术家的心态与胸怀。
程翔宇说:“对于艺术家来说 ,钱不是挣来的,是作品顺带的结果。什么意思呢?就是画出好东西,名利自然来。”
注重“实”与“意”相结合
程翔宇的家依傍白洋淀。此地湖水浩淼、烟波苍茫,春日则鸭鹅湖柳成天然画卷,夏日则芰荷香风飘逸数十里,秋日则白芦花瑟瑟于西风中,冬日一派宁寂而萧然的北国风光。这种地理环境,自然会深深感染这位心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人。他近年之独钟情于山水画创作,或缘在此。
古来论画之分宗别派,于今已渐成旧观。以文人画为南宗,水墨渲染,书卷气为尚;而行家之画为北宗,功力胜于天然,丹青刻画为貌。联系古今二论,似亦有一脉相牵。
当代画坛,南北之分显见,而宗派也难说。即以陆俨少先生之山水而论,其中亦不乏雄浑刚健之趣;而李可染先生之山水则亦常有水墨氤氲之机,自不待言。如今世界,文化交融,人事往来,已不似古代之悬隔。但是,异域人文,必各有因革,此物事之常理,画事当不例外。
程翔宇的山水画貌逐渐自立。他的山水画,在深入学习北方山水画风的基础上,亦重视吸收南方山水的清灵气息,于苍茫浑朴中求清空秀逸,不能不说这是他的独到见识。总体而言,程翔宇的山水画创作,既重视构成法则的运用,又重视整体意境的营造,而在表现对象的写实刻画上力求真实精到,在气象意蕴上又努力制造迷茫境界,甚至借鉴抽象符号入画,使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由此足见他对中国画传统有着深刻的感悟。
程翔宇给自己设计的山水道路是不平坦的,因为他并不满足于小巧式地制作出一种小面目。为此,他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传统和感受自然,沉潜于山水之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审美圣殿。以他多年养成的韧性与对艺术的执着之志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实践并实现这一美好的追求。
表面看来,他的山水画似乎仍是“再现”型的写实绘画,其实不然,实则是“再现”之中浓缩着强烈的个性表现力。他的每一幅画,都如同一首山水诗,呈现给欣赏者一种幽静之美、素朴之美、苍润之美。他把自然山川的感性形態和主观情意、笔墨情趣交织在一体,使客观物象在画幅之中充满了生机,饱蕴着“趣灵”。正如明代袁宏道所言:“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水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心者知之。”
程翔宇,河北人,先后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曾进入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名家班、中国画研究院龙瑞工作室研修学习。现为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基地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英国维卡东西方艺术联盟荣誉主席,《大美术报》主编,翔宇美术馆艺术总监,《中国书画》杂志社画院画家。程翔宇的写生作品是以“山水质有趣灵”为审美原则的,其以娴熟精炼的传统技法为基石,又恰如其分地吸收了西洋绘画的透视与构图的基本法则,而且毫无痕迹地融入中国画“以心写画”的美学体系中,执着地去探求中国山水画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之契合、清新的生活趣味与松动灵韵的笔墨相交融,寓沉稳、质朴于寻常清丽之中,寄雄浑豪放于秀润淡泊之内,从而体现了画家对山水画美学价值的追求。
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云:“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程翔宇的许多作品无论是巍巍太行、咆哮的江河,还是秀美的江南山水,都能达到山川之“性”与画家感情之“情”的统一。在对山水物象的再现中,他能把“以意为主”寓于其中,使得“意造境生”,抒“山情即我情”之喟叹;使观者“情因景发”,在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审美作用。或许,这就是程翔宇山水画艺术成就的重要表现之一。
蓝天、祥云、雄浑厚重的黄土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人文精神与自然风情。程翔宇以娴熟细腻的水墨技法、浓郁浑厚的色彩、丰厚多变的层次,将黄土高原的浑朴旷远、凝重苍雄及那顽强的生命张力与画面交融一体,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和谐统一。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下,伫立在高原厚土之上,苍厚与古朴,辽阔与壮丽,粗犷与豪放,令人心仪神往。在他心目中,勤奋画艺,求索美感,已然是不可移易之毕生追求。
触摸艺术灵魂
程翔宇是大家公认的“翰墨中坚”,也是名副其实的苦学派,走到今天,全靠着一腔热血和执着的信念支持。无论是北上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求艺,还是南下中国美院“取经”,他都付出了成倍的汗水。他融合南北画风,吸纳古今精华,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执着而痴迷地努力着。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专研,他有着独到的感悟和见解。步入不惑之年的程翔宇,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只有读懂了传统,才能进行艺术创新,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程翔宇对记者表示。
程翔宇的求艺之路也是颇为艰辛。程翔宇小时候,父亲搞中医,希望他继承衣钵,而他喜欢画画。此外“文革”前正好有个老画家从北京被下放回去,他就偷偷地跟他学。1980年,他考上了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平面设计,但当时学校很多老师是画国画出身,画得很棒,学校安排了很多国画课程,花鸟、山水、人物,包括油画他都学了,学得很杂。
就是这些杂学让他在年轻的时候体会得多一些。他画过人物画,连环画也不错,年轻就想着尝试很多,直到1991年到北京画院进修,才确定主攻山水。以前的广泛涉猎,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统以临摹为主
程翔宇说:“传统中有着一代代人承接下来的最优秀的东西,中国山水画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技法及表现形式等成熟完备。可以这么说,中国画的历史,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我在后来,越画越感觉到传统的重要性。在不明白传统的时候,创作追求的是形式和表现,而一旦读懂了传统,才会升华到另一个层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就感觉到,要想画中国画,就必须寻根求源。我就到中国美院插班到山水画专业本科二年级学习。中国美院的前身为国立艺专等,很注重传统继承与延续,陆俨少、潘天寿、林风眠、赵无极等大家都曾在那里任教,中国画文脉传承很深,他们专门开设了临摹室,本科山水专业始终以临摹为主。
程翔宇的4年大学学习始终是以临摹为主,第一年通过临摹认识画树石的笔法,第二年临摹宋人小品。“我是带着进一步认识传统的想法而来,所以特别渴望这样的机会和环境,所以当时特别刻苦。从宋人小品到元代画作、明清作品,临摹的不计其数。通过临摹,我明白了中国山水画每个时期的特点、脉络、传承,还有产生大师作品的社会环境、历史原因、文化背景等。”
历史对山水画的影响
程翔宇说:“但是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宋代山水给人的是高山仰止的气势和构图,但终归是为上层服务的,体现的‘民意’就少些。到了元代,一些汉人赋闲在家,很有文化,家境富裕,就寄情于书画,逐渐文人画兴盛。元代出现纸张革命,开始用麻纸替代绢上作画,所以笔墨的技巧要求也相应提高。明清延续宋元时期的高峰,宋画的精神体现在明代多,到了清代,元人的东西又比较多些,尤其是‘四王’的出现。元代就对中国的绘画进行了很好的调和,有文化的人从事了绘画,不是纯粹的画家圈子,而是加入了自我即画家的心性,更能够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和个性。”
程翔宇通过对历史各个时期的研究,就把感悟体现在自己的绘画当中,明白自己要通过作品,体现一种什么样的自我精神,传达给别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程翔宇说:“现在有些画家对传统的研习不够,没把传统吃透。一是对传统文化研习不够,个人修为上不去。陆俨少当年强调: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可见他对读书的重视。二是对传统笔墨的研习不够,技法、审美等规律就无法遵循。
画,需要改变 程翔宇的画雄浑厚重、浑朴旷远,但最近他的画改变了很多,确实和以前的作品有所不同,画的很轻松、自然、灵动。
程翔宇说:“画到一定程度了,需要變变,需要有所突破。”
程翔宇虽人在宋庄,但宋庄的艺术活动几乎不参加,而是常年潜心在工作室作画,两耳不闻窗外事。以前,人们以为他是一个很专统的画家,无论是思想还是画作。其实他的思想很现代,与很多传统的山水画家不一样,对中西艺术都有很新的认识。在画山水的同时,他还画油画风景,这真让人有点意外。就这一点,在中国的山水画家中,就很难找到第二个人。画油画也并非跨界,只是用另一种材料去表现他心中未能表达的心像。
都画到快60岁了,无论是思想与技法都较为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艺术思想的画家走不远,没有创新性作品的画家成不了大家。
程翔宇心有大象,潜龙在水,不声不响地追求着自已的梦想。不为什么,就为热爱。好单纯、好干净、好真诚,这就是我们喜欢的艺术家的心态与胸怀。
程翔宇说:“对于艺术家来说 ,钱不是挣来的,是作品顺带的结果。什么意思呢?就是画出好东西,名利自然来。”
注重“实”与“意”相结合
程翔宇的家依傍白洋淀。此地湖水浩淼、烟波苍茫,春日则鸭鹅湖柳成天然画卷,夏日则芰荷香风飘逸数十里,秋日则白芦花瑟瑟于西风中,冬日一派宁寂而萧然的北国风光。这种地理环境,自然会深深感染这位心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人。他近年之独钟情于山水画创作,或缘在此。
古来论画之分宗别派,于今已渐成旧观。以文人画为南宗,水墨渲染,书卷气为尚;而行家之画为北宗,功力胜于天然,丹青刻画为貌。联系古今二论,似亦有一脉相牵。
当代画坛,南北之分显见,而宗派也难说。即以陆俨少先生之山水而论,其中亦不乏雄浑刚健之趣;而李可染先生之山水则亦常有水墨氤氲之机,自不待言。如今世界,文化交融,人事往来,已不似古代之悬隔。但是,异域人文,必各有因革,此物事之常理,画事当不例外。
程翔宇的山水画貌逐渐自立。他的山水画,在深入学习北方山水画风的基础上,亦重视吸收南方山水的清灵气息,于苍茫浑朴中求清空秀逸,不能不说这是他的独到见识。总体而言,程翔宇的山水画创作,既重视构成法则的运用,又重视整体意境的营造,而在表现对象的写实刻画上力求真实精到,在气象意蕴上又努力制造迷茫境界,甚至借鉴抽象符号入画,使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由此足见他对中国画传统有着深刻的感悟。
程翔宇给自己设计的山水道路是不平坦的,因为他并不满足于小巧式地制作出一种小面目。为此,他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传统和感受自然,沉潜于山水之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审美圣殿。以他多年养成的韧性与对艺术的执着之志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实践并实现这一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