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这样而告终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卡夫卡的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比较接近,他的小说可以当作哲学文本去解读。《饥饿艺术家》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的现代寓言,在这部作品中,卡夫卡探询了孤独、封闭的空间、最终的自我否定等“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卡夫卡对于笼子、城堡、地洞、地窖有终生的迷恋,这些狭小而封闭的空间是他小说中常用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世界和他人的恐惧,对于生存的未知和绝望。
  关键词: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孤独者 现代寓言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最看重的几个短篇之一。去世前一个多月,他在病榻上校阅本篇清样时,禁不住泪流满面。
  卡夫卡的小说可以当作哲学文本去解读,他用文学形象探究人类生存的痛苦与绝望,比哲学语言更直观,更形象,更感性。不过文学语言的含混、多义、模糊也造成了小说文本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增加了解读的难度。
  一、孤独的个体
  卡夫卡的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比较接近。在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中,“孤独的个体”是一个核心概念。克尔凯郭尔强调说:“假使我战死之后而愿有一块墓碑的话,我只要刻上‘那个孤独者’几个字就行了。”
  饥饿艺术家就是一个这样的“孤独者”,他的孤独首先表现在与他人与世界的隔膜。他以献身艺术的狂热终生坚持饥饿表演,执着追求饥饿艺术的巅峰,然而没有人能理解他。即使在饥饿表演比较盛行的年代,人们仍然怀疑他,认为他在“自我吹嘘”,“或者干脆把他当作一个江湖骗子”,觉得他“厚颜无耻”,不相信他能够“持续不断地忍着饥饿,一点漏洞也没有”。这种不信任直到他临终之前都没有消除,游手好闲的家伙仍旧来奚落他,说这是骗人的玩意,这种不断的嘲讽显示了“人们的冷漠和天生的恶意所能虚构的最愚蠢不过的谎言”。
  人和人之间的冷漠、恶意、谎言,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萨特有个著名的命题:“他人就是地狱。”真正的地狱不是地狱,而是他人,他人的怀疑与谣言、冷漠与讽刺是比地狱还要恶毒的东西。对于饥饿艺术家来说,真正的痛苦也许不是身体的饥饿,而是无法被他人理解的灵魂的痛苦。所以他宁愿终生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像野兽一样拒绝与他人对话。
  饥饿艺术家的孤独正是卡夫卡的孤独,孤独感缠绕了卡夫卡的一生。他害怕孤独,表现孤独,又刻意追求孤独。孤独感是卡夫卡作品的主要内容,也是他艺术想象的主要来源,正如本雅明所说:“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不过卡夫卡的孤独不是不幸的孤独,而是“被侵犯的孤独”,饥饿艺术家终生生活在透明的笼子里,他的私生活已经消失,他的隐私被严重侵犯。他的生活既不是私人领域,也不是公众领域,而是私人领域与公众领域的结合。私人领域与公众领域互为镜像,互相折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渐趋融合,模糊了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之间的界限。这不禁令人想到,在互联网时代,电脑技术使人类失去了隐私,人类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透明,也更加孤独。
  孤独感在本质上来源于“他者”的观照视角和眼光。马尔克斯之所以能够洞见拉美的孤独,恰恰因为他站在西方的现代性、现代历史的角度。卡夫卡能够体会饥饿艺术家的孤独,是因为公众世界对他的扭曲和干涉,他在别人的眼光中看到了自己。
  二、地窖中的“穴鸟”
  卡夫卡曾在一则日记中谈到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卡夫卡,这是希伯来语,它的意思是‘穴鸟’。”在一封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在地窖最里面的房间中生活和写作,饭菜由人放在离自己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取饭菜将是他唯一的散步,然后回到书桌旁,在沉思中细嚼慢咽,继续写作。卡夫卡的名字“穴鸟”,和“地窖”生活的理想,可以看出卡夫卡对孤独感的刻意追求。它们代表了狭小的空间与被束缚的个人,这也是卡夫卡作品不变的艺术追求。
  卡夫卡对笼子、城堡、地洞、地窖有着终生的迷恋,这些狭小而封闭的空间是他小说中常用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世界和他人的恐惧、对于生存的未知和绝望。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不管我们怎样探究,除了影像和名称,我们永不能透过外在达到事物的本质,就像一个人绕着堡垒转来转去找不到一个入口,有时只能画下它的草图。卡夫卡的城堡、地窖、地洞和叔本华的堡垒一样,“转来转去而找不到一个入口”。他在竭力营造这些狭小封闭、找不到入口的空间,显示了对于外部世界的拒斥以及对于孤独的迷恋。卡夫卡临终前让朋友把作品烧掉,也显示了这些作品拒绝解读的可能。这使得读者的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误读,任何解析都达不到作品的实质。
  地窖就是缩小的城堡,是地洞的另一种说法。卡夫卡在临终前两年写了一篇叫《地洞》的小说,描述一个老年的动物感觉到外部世界的危险,为自我保护修建了一个地洞,然而即使在地洞里,它仍充满惊恐,感觉到危险处处存在。
  城堡、地窖、地洞,多么像饥饿艺术家的笼子,他生活在笼子里,被隔绝、被围观、被怀疑。可怕的是,笼子不像地窖和地洞那样密封得很好,笼子和外界是相通的,他听得见人们的议论和怀疑,看得见人们的不屑和鄙视。即使他对饥饿艺术有着无限的忠诚,也没有人相信他,他仍然被当作骗子。吴晓东认为卡夫卡这种地窖中的穴鸟般的生存方式,不仅显示了他封闭内敛的性格,更是其内心世界的象征。
  饥饿艺术家与外部世界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他们在“看与被看”中互相确立。巴柔認为“形象具有语言的一切特征”,自我在与他者的互相注视中确立了自己的形象。饥饿艺术家被无知的看客欣赏着,同时他也以自己的冷漠、献身艺术的悲愤与狂热鉴赏他人的嘲弄与无知。他在热闹中体验自身的孤独与外界的虚无,这是两个平行的永远不可能对话的世界。实际上,任何有效的交流和对话都被禁止了,只有无声的“看与被看”,他以此来确立双方的形象和态度。注视他人的目光最终又返回自己身上,艺术家在他人的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然后借用他人的眼睛重新观照自己。
  狭小的笼子使饥饿艺术家与外部世界始终保持着紧张的对立关系,他在这种紧张的对立中产生了生存的荒诞感。   三、在自我否定中自我确立
  饥饿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冷漠、怀疑、对立与充满厌恶感的世界。“我”身不由己地被“抛”进这个世界,自始至终与他人和世界保持着紧张对立的关系,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我”也是这个令人恶心的世界的一部分。因此,饥饿艺术家的怀疑与绝望由外部转向内部,他要在临终之前彻底斩断与世界的一切联系。
  饥饿艺术家最终发现他所坚持的饥饿艺术是毫无意义的,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他虽然达到了艺术巅峰,却失去了对饥饿艺术的激情。他发现他之所以痴迷于饥饿艺术,不是因为艺术本身的魅力,而是因为对食物的厌弃,如果能找到可口的食物,他也不会惊动视听,而是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他赖以生存的东西,唯有“死亡”才是他最终的出路。卡夫卡把自己逼到了“向死而生”的绝境,他曾经感叹:“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他把对他人、对世界的怀疑转向了对自我、对艺术本身的怀疑,他不断追问,不断颠覆,不断否定,不断消解,只剩下意义的碎片,一切都掩埋在虚无与荒诞之中,他在一片虚无中离开了世界。
  这不禁使人想起艾略特的诗歌《空心人》:“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声,而是嘘的一声。”艺术家的表演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它不是一场悲剧,因为没有悲剧的激情和壮美,不值得为之献身;它是一场闹剧,一场滑稽剧,一场虚无剧。
  四、小豹子的寓言
  卢卡奇认为,卡夫卡最本质的创作原则,是把世界表现为一种超验虚无的寓言。杰姆逊认为寓言精神充满了分裂和异质,是对文本的多重解释。《饥饿艺术家》便是一个极致的充满分裂的现代寓言,尤其是结尾小豹子的出现,使这个本来复杂的故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小豹子的意象可以理解为对看客的嘲讽。进行饥饿表演的笼子里换上了这只凶猛的不停地蹦来跳去的野兽,它的强悍和奄奄一息的艺术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豹子的自由、高贵和快乐本应体现在奔跑中,体现在狩猎和厮杀中。关在笼中的豹子已经失去了一切,但是人们感到它什么都不缺,自由似乎隐藏在它锋利的牙齿中。很显然这是围观者的错觉,是卡夫卡对看客的嘲讽。
  看客们无法了解饥饿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不理解他的执着,最终抛弃了那个会思考的、给人们无数启迪的人,拥挤在小豹子的周围。兽性最后击败了人性,视觉的表层快乐代替了思考的痛苦,人们却以为那是真正的快乐。
  小豹子的意象也可以理解为对饥饿艺术家的嘲讽。它的高贵,它的欢乐,它隐藏在牙齿里的自由,让人们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它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和喜爱,它体内隐藏了生命的欢乐。相比之下,饥饿艺术家的苍白和痛苦让人们感觉到生命力的萎缩和损耗,后者自虐式的自我摧残在视觉上毫无美感,人的生命如果消耗到这种程度,只有和腐草一起埋葬。
  人类在本质上是追求美的,健康而不违背人性的生存方式是正常人所欣赏的。那只豹子,虽然是野兽,却隐含了人类对生命喜悦的追求,所以人们圍着它的笼子久久不愿离去。
  小豹子到底隐藏着什么寓意,是讽刺了看客还是讽刺了饥饿艺术家,这是无解的。卡夫卡作品的魅力在于提出问题而不在于提供答案,在于内涵的复杂性而非单一性。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的精神。”《饥饿艺术家》探询了“存在”最为极端、最为复杂的可能,在这里,“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叶芝语)。
  参考文献:
  [1]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作 者: 张爱军,文学硕士,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吴现文,法学硕士,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送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在诸多的送别诗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谓千古绝调,诗歌不作深语,却声情沁骨,千百年来打动着不同时代的读者。此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意真情真,短短的二十八字间,回荡着诗人与友人深深的别情。当我们用一种可视化的视角,尝试回到创作现场与作品现场,便可体味到空间里回荡的深情。  关键词: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可视化 深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
期刊
摘 要:中国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因此可以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利资源之一。本文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梁祝”为例,通过分析“梁祝”故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论析其对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梁祝”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中华文化传播  一、作为中国民间故事的“梁祝”  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
期刊
摘 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本文运用福柯的规训与惩戒、凝视等理论剖析主人公塔拉十七岁前的家庭生活,再现女性在父权制与偏执的宗教教条双重压迫下艰难的成长过程:女主人公受到来自父兄的严格的规训,由此而形成了对自我的规训。她通过悖逆进行的反规训尝试,最后通过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与自我重述重塑了自我。这一历程体现了规训对人的主体性的压制及反规训对于人的身份的建构意义,
期刊
摘 要:在精神分析学派中,劳拉·穆尔维提出的女性主义分析理论为分析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这一影像文本提供了更具现代意识的表达,该剧中女性具有更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也彰显了更强烈的女性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女性主义分析理论 女性價值  《逃避可耻但有用》 是日本TBS电视台2016年制作播出的爱情喜剧,于2016年10月11日首播。该剧改编自海野津美创作的同名漫画,主线讲述的是研究生毕业却找不
期刊
摘 要:阿来的《尘埃落定》是一部以嘉绒藏区的叙述视角讲述土司制度兴衰的长篇小说,它以“多吉次仁之子复仇”为伦理主线,见证麦其土司的纷争与世仇。《尘埃落定》所构建的伦理世界,是在麦其土司所处的社会伦理语境中孕育而成的。同时,小说通过改变人物的伦理身份,制造矛盾冲突,使人物在伦理困境中陷入两难而不得已做出选择走向湮灭。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复仇”这一伦理主线,通过解构伦理语境、分析伦理
期刊
摘 要:迟子建借用鄂温克一位年长女性的心灵独语进行叙述,而那独语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心灵的对话。她叙述着传统的鄂温克族人自然圆融、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温情地抒发着对生命自然神性的尊敬和对永恒和谐的生命状态回归的祈望。  关键词:尊重 平衡 和谐 血脉相容 共存共荣  看过《额尔古纳河右岸》后,我尊重了自己的“选择性记忆”,所以就有了以下的文字。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着美好,而又充满着悲凉”
期刊
摘 要:童话为其之后的各种艺术形式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不论哪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看到童话的影子。本文第一部分将从《白雪公主》《睡美人》《莴苣公主》以及《灰姑娘》等广为人知的童话入手,在女性主义的基础上分析传统童话中女主角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第二部分则立足于现代传媒系统中的童话女主角形象变异的问题,力图揭示童话中的女主角几百年以来所经历的转变。  关键词:童话 《睡美人》 《白雪公主》 《灰
期刊
摘 要:《汉字构形学导论》是北师大王宁教授撰写的一部关于汉字构形理论研究方面的学术性著作,旨在创建科学的汉字构形基础理论。王宁先生深谙汉字理论与汉字教学间的关系,在把汉字理论运用于汉字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她始终持守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核心的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尽管教学的重点早已从识字、写字转向了阅读、写作,但这并不表明高中语文无须进行汉字教学,事实表明汉字教学对高中语文的阅读、写
期刊
摘 要:莫言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艺术特征,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檀香刑》这部小说中,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传统文艺相结合,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的神秘历史。其中的人物形象众多而又鲜明生动:美丽泼辣的孙眉娘、抗德英雄孙丙、刽子手赵甲、高密知县钱丁、屠夫赵小甲。这些人物形象,美丑并存、复杂多面,作者希望以此唤醒人们麻木的感知,通过丑来唤醒美,通过沉痛血腥的人生体验,唤醒对美好善良的向往。
期刊
摘 要:梁晓声的新作《人世间》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以共乐区平民阶层为对象,通过描写他们历经生活的坎坷、时代的考验,始终坚守做人的良知,给平民百姓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揭蔽,为卑微的人物立传。作品把人世间的一场场苦难,化作一次次的人生考验,让他们在卑微生活中去探寻人世间崇高的生存意义,作品的主旨是追求做一个好人,好人文化渗透作品始终,作者极力宣扬要做一个有情有义、有原则、有思想的好人,这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