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活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生物学活动中体验生物学的乐趣,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策略。本案例就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人体的呼吸”(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反思。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人体的呼吸”一节描述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二是通过一些呼吸系统各器官发生的疾病,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是呼吸系统究竟有哪些,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得却比较少。因此,本课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实验观察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并说明呼吸运动与肺内气体交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在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基础上,了解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呼吸的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呼吸、模拟实验和观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人体呼吸运动。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体验1:(1)练习憋气,让学生体验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2)计算:学生自测1min内的呼吸次数,计算每天气体进出身体的次数。
(二)引入新课
人体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将空气送入体内,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个过程,离不开人体的呼吸系统。
(三)新课学习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生活动体验2:(1)根据已知经验,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2 )观看视频及图片资料,正确完整地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最重要的器官。(3)阅读信息库相关内容体验呼吸道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的原因。
归纳: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的呼吸器官)组成。
②鼻腔前端有鼻毛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内壁有黏膜,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及病菌使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经过的空气变得温暖。
③气管、支气管内壁的黏膜也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病菌,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摆动,形成痰排出体外。
2.分析肺是气体交换场所的原因
设计问题情境: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学生活动体验3:(1)实验:观察猪肺的结构,体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动手制作肺泡模型,体会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归纳:⑴气体交换的面积大(肺泡数目多); ⑵具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①肺泡壁外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话题转移:实现肺内的气体交换必须依靠呼吸运动。
3.呼吸运动
学生活动体验4:体验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以及进出身体的气体变化。
活动要求:学生一只手放在胸部下侧,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吸气和呼气,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鼻孔前的气体有什么变化,胸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扩大→胸腔扩大;呼气时:胸廓(前后、左右)缩小→胸腔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5:模拟实验:通过肋骨运动模型体会肋骨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观看视频:引起胸廓(前后、左右)扩大或缩小的原因——肋肌。
分析:肋肌收縮→肋骨上提→胸廓(前后、左右)扩大;肋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前后、左右)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6:模拟实验,通过膈的运动模型体会膈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分析:膈肌收缩→胸廓(上下)扩大→胸腔扩大;膈肌舒张→胸廓(上下)缩小→胸腔缩小。
小结: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4.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设计问题情境: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胸腔体积的有节律变化,这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体验7:观看flash,进一步探究体会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观察分析:膈肌(肋肌)收缩→胸廓(上下)扩大→胸腔扩大→肺被动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吸气);膈肌(肋肌)舒张→胸廓(上下)缩小→胸腔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空气排出肺(呼气)。
总结:通过呼吸运动,人体实现了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一系列活动体验,意在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本课之初我引导学生:“捏住鼻孔,闭上嘴,坚持”,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很多学生因为坚持不住而主动放弃。体验之后,让学生说出真实感受,大家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通过活动体验,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加以延伸,循序渐进。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许多生活经验(当然有些是不科学的),所以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之前,我先发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系统的组成说出来,再通过看教学录像加以纠正“口属于呼吸器官”的误识,通过活动体验,利用手的触摸、心的品味去辅助理解原理。在研究呼吸运动之前,我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胸部,再放在肋骨两侧,深呼吸,分别体会胸廓的容积变化。经过体会和分析,学生发现了胸廓的容积变化和呼吸运动的关系。在研究肺泡的结构特点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时,我启发学生动手制作肺泡的模型:用小气球代表肺泡,用红色细毛线缠在气球上代表毛细血管,既形象又生动。这种体验使学生形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达到了情感目标,同时在动手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加深了理解。总之,课堂上利用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时,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创新的胆魄,从而积极愉悦地投入到体验研究中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高效率的学习。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人体的呼吸”一节描述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二是通过一些呼吸系统各器官发生的疾病,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是呼吸系统究竟有哪些,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得却比较少。因此,本课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实验观察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并说明呼吸运动与肺内气体交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在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基础上,了解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呼吸的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呼吸、模拟实验和观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人体呼吸运动。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体验1:(1)练习憋气,让学生体验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2)计算:学生自测1min内的呼吸次数,计算每天气体进出身体的次数。
(二)引入新课
人体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将空气送入体内,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个过程,离不开人体的呼吸系统。
(三)新课学习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生活动体验2:(1)根据已知经验,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2 )观看视频及图片资料,正确完整地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最重要的器官。(3)阅读信息库相关内容体验呼吸道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的原因。
归纳: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的呼吸器官)组成。
②鼻腔前端有鼻毛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内壁有黏膜,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及病菌使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经过的空气变得温暖。
③气管、支气管内壁的黏膜也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病菌,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摆动,形成痰排出体外。
2.分析肺是气体交换场所的原因
设计问题情境: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学生活动体验3:(1)实验:观察猪肺的结构,体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动手制作肺泡模型,体会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归纳:⑴气体交换的面积大(肺泡数目多); ⑵具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①肺泡壁外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话题转移:实现肺内的气体交换必须依靠呼吸运动。
3.呼吸运动
学生活动体验4:体验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以及进出身体的气体变化。
活动要求:学生一只手放在胸部下侧,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吸气和呼气,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鼻孔前的气体有什么变化,胸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扩大→胸腔扩大;呼气时:胸廓(前后、左右)缩小→胸腔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5:模拟实验:通过肋骨运动模型体会肋骨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观看视频:引起胸廓(前后、左右)扩大或缩小的原因——肋肌。
分析:肋肌收縮→肋骨上提→胸廓(前后、左右)扩大;肋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前后、左右)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6:模拟实验,通过膈的运动模型体会膈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分析:膈肌收缩→胸廓(上下)扩大→胸腔扩大;膈肌舒张→胸廓(上下)缩小→胸腔缩小。
小结: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4.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设计问题情境: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胸腔体积的有节律变化,这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体验7:观看flash,进一步探究体会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观察分析:膈肌(肋肌)收缩→胸廓(上下)扩大→胸腔扩大→肺被动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吸气);膈肌(肋肌)舒张→胸廓(上下)缩小→胸腔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空气排出肺(呼气)。
总结:通过呼吸运动,人体实现了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一系列活动体验,意在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本课之初我引导学生:“捏住鼻孔,闭上嘴,坚持”,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很多学生因为坚持不住而主动放弃。体验之后,让学生说出真实感受,大家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通过活动体验,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加以延伸,循序渐进。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许多生活经验(当然有些是不科学的),所以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之前,我先发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系统的组成说出来,再通过看教学录像加以纠正“口属于呼吸器官”的误识,通过活动体验,利用手的触摸、心的品味去辅助理解原理。在研究呼吸运动之前,我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胸部,再放在肋骨两侧,深呼吸,分别体会胸廓的容积变化。经过体会和分析,学生发现了胸廓的容积变化和呼吸运动的关系。在研究肺泡的结构特点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时,我启发学生动手制作肺泡的模型:用小气球代表肺泡,用红色细毛线缠在气球上代表毛细血管,既形象又生动。这种体验使学生形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达到了情感目标,同时在动手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加深了理解。总之,课堂上利用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时,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创新的胆魄,从而积极愉悦地投入到体验研究中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高效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