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体验式学习,加深直观感受,用心感悟真理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活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生物学活动中体验生物学的乐趣,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策略。本案例就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人体的呼吸”(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反思。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人体的呼吸”一节描述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二是通过一些呼吸系统各器官发生的疾病,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是呼吸系统究竟有哪些,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得却比较少。因此,本课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实验观察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并说明呼吸运动与肺内气体交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在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基础上,了解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呼吸的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呼吸、模拟实验和观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人体呼吸运动。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体验1:(1)练习憋气,让学生体验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2)计算:学生自测1min内的呼吸次数,计算每天气体进出身体的次数。
  (二)引入新课
  人体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将空气送入体内,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个过程,离不开人体的呼吸系统。
  (三)新课学习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生活动体验2:(1)根据已知经验,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2 )观看视频及图片资料,正确完整地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最重要的器官。(3)阅读信息库相关内容体验呼吸道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的原因。
  归纳: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的呼吸器官)组成。
  ②鼻腔前端有鼻毛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内壁有黏膜,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及病菌使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经过的空气变得温暖。
  ③气管、支气管内壁的黏膜也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病菌,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摆动,形成痰排出体外。
  2.分析肺是气体交换场所的原因
  设计问题情境: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学生活动体验3:(1)实验:观察猪肺的结构,体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动手制作肺泡模型,体会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归纳:⑴气体交换的面积大(肺泡数目多); ⑵具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①肺泡壁外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话题转移:实现肺内的气体交换必须依靠呼吸运动。
  3.呼吸运动
  学生活动体验4:体验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以及进出身体的气体变化。
  活动要求:学生一只手放在胸部下侧,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吸气和呼气,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鼻孔前的气体有什么变化,胸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扩大→胸腔扩大;呼气时:胸廓(前后、左右)缩小→胸腔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5:模拟实验:通过肋骨运动模型体会肋骨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观看视频:引起胸廓(前后、左右)扩大或缩小的原因——肋肌。
  分析:肋肌收縮→肋骨上提→胸廓(前后、左右)扩大;肋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前后、左右)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6:模拟实验,通过膈的运动模型体会膈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分析:膈肌收缩→胸廓(上下)扩大→胸腔扩大;膈肌舒张→胸廓(上下)缩小→胸腔缩小。
  小结: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4.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设计问题情境: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胸腔体积的有节律变化,这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体验7:观看flash,进一步探究体会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观察分析:膈肌(肋肌)收缩→胸廓(上下)扩大→胸腔扩大→肺被动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吸气);膈肌(肋肌)舒张→胸廓(上下)缩小→胸腔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空气排出肺(呼气)。
  总结:通过呼吸运动,人体实现了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一系列活动体验,意在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本课之初我引导学生:“捏住鼻孔,闭上嘴,坚持”,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很多学生因为坚持不住而主动放弃。体验之后,让学生说出真实感受,大家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通过活动体验,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加以延伸,循序渐进。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许多生活经验(当然有些是不科学的),所以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之前,我先发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系统的组成说出来,再通过看教学录像加以纠正“口属于呼吸器官”的误识,通过活动体验,利用手的触摸、心的品味去辅助理解原理。在研究呼吸运动之前,我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胸部,再放在肋骨两侧,深呼吸,分别体会胸廓的容积变化。经过体会和分析,学生发现了胸廓的容积变化和呼吸运动的关系。在研究肺泡的结构特点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时,我启发学生动手制作肺泡的模型:用小气球代表肺泡,用红色细毛线缠在气球上代表毛细血管,既形象又生动。这种体验使学生形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达到了情感目标,同时在动手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加深了理解。总之,课堂上利用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时,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创新的胆魄,从而积极愉悦地投入到体验研究中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高效率的学习。
其他文献
每次召开班主任会议时,教师们谈经验时总强调:作为班主任,做工作一定要细,要腿勤、耳勤、手勤、口勤、眼勤,多到教室里去转转、听听、说说、看看,多提醒,多监督。经过我多年班级管理的实践,在失败的经验中,我不断总结、反思,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应少一些监督,还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一、过多过勤的提醒、帮助会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太多的监督属于无效或低效投资,反而会使学生的主动性逐步
期刊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因为思想政治课本身是以德育为根本目的的。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这种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具备的。教师一定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从而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点滴经验,就
期刊
物理学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最美丽也是最伟大的自然学科!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科学。  在广阔的时空中,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还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在不同层次上认识物质的各种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运动和转化的规律。因此,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学问并不为过。  进入高中以后,在
期刊
摘要: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怎样让学生喜欢读书、多读好书,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 引领 激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学
期刊
现代社会呼唤人文教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我校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已的教学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本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在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交流中构建充满生机活
期刊
现在学生不愿写作文,语文教师不愿教作文,已成为共性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愿望及观点的冲动,只要想办法引出生活的源头活水,作文就不再难。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比如画鸟,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和观察,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将是丰富多彩的。在美术创作中,不存在一个儿童画鸟、画花或进行一种设计的固定套路。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有的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课题组成员在三年前就尝试把评点式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点方法的指导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评点式阅读使师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对话,为新课程阅读教学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有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呼唤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工作,是继承、借鉴、创新的统一。  一、课堂教学改革要继承前人宝贵的教学思想  一谈起改革,往往有些人就理解为全盘否定过去,去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语文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语文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语文学科内容和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思考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网络教学素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讲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它需要教师对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涌现出许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山西的太谷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还是河南许衡中学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高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认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紧紧围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