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演绎精彩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彩课堂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教学活动的精彩为课堂追求,以课堂教学艺术的恰当运用为着力点,使课堂教学的各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精彩的课堂教学生态,最终促进师生精彩发展的一种课堂形态。怎样才能演绎精彩课堂?必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的。所谓智能,就是智力在某种社会和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的问题或生产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那种能力。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八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演绎精彩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培养语言文字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语言文字智能是指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情感和欣赏语言文字深层次内涵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驾驭语言文字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语言文字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做到专心听、认真听,不仅能够听清楚别人的话,还能够听懂别人的意思,能够领会和理解话语中的含义。
  第二,培养学生说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说话,学会说自己的话,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为学生开辟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去超越课本内容的限制,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从大量的阅读中,逐步养成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养成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的习惯,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使学生把写作当作自己生活中必需的内容、自觉的行动,习惯将自己的观察、经历、感受、体悟、思考等,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用文字体现和表达出来。
  二、通过培养数学逻辑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培养数学逻辑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还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第二,鼓励学生讲出思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发表见解,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理顺思路,学会思考。
  第三,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讨论、辩论的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
  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萌发、创新精神不断显现、创造能力不断提高;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机会让学生广泛参加类似小发明、小创造之类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通过培养视觉空间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对视觉对象的性质、特征、形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能够精确理解或判断物体的空间形象、空间位置或空间距离的能力。培养视觉空间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使学习材料视觉化。就是培养学生的内在视觉,要求学生开启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把学习材料变成内心的形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要学习的东西,在头脑里产生出某种形象。
  第二,把色彩作为学习的工具。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色彩的重要性,板书时用彩色粉笔在重点处书写或做记号,允许和引导学生用彩色笔在课本上做标记、在作业本上做标记。
  第三,绘制简洁的图画式知识提纲。教师在板书时要运用各种各样的图画式符号展示知识提纲,如蜘蛛网式、链条式、表格式、环状图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制这样的知识提纲。
  第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养成使用多媒体的习惯,把生动的图像、图片、画面、动画等视觉材料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听觉冲击力。
  四、通过培养身体运动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灵巧地操作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使身体得到完美展现的能力。培养身体运动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组织课间活动。学生长时间坐在座位上,不利于放松身体、启发心智,这要求教师利用课间短暂的时间组织学生从事一些身体运动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也给学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还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去上课。
  第二,组织课堂活动。如果课堂教学仍然是依靠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诸如小品表演活动、舞蹈表演活动、律动活动等,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包括身体运动智能。
  第三,从事课后、校外相关活动。培养身体运动智能,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后活动和校外活动,诸如从事各种体育运动活动,各种游戏活动,各种操作活动等。
  五、通过培养音乐旋律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音乐旋律智能主要是指理解、欣赏、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能力。培养音乐旋律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有效创设校园音乐环境。音乐应该成为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课前、课间时间、课后、午休、课外活动时间,都可以播放各种经典音乐,或是学生喜欢的音乐。通过音乐旋律,或创设一种欢快的气氛,或产生一种轻松宁静的效果,或激发活力,或减轻精神压力。
  第二,借助音乐旋律的力量促进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直接使用音乐,把音乐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调节情绪、激发想象、开发记忆潜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旋律智能。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音乐欣赏时间,有效提升学生的聆听能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在聆听过程中理解音乐;教师要组建学生合唱团、学生乐队,组织舞蹈队、体操队等,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六、通过培养人际交往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能够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察言观色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培养人际交往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创建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是友善的、包容的、坦诚的,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互相帮助的、彼此分享的,学习活动是轻松的、愉快的。
  第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有助于学生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学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分享包括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或与同伴共享他的快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享,就要让学生懂得分享的必要性,懂得分享快乐时必须真诚、认真等。
  七、通过培养自我认知智能演绎精彩课堂
  自我认知智能就是人们的内省智能,即通常人们说的反思、反省能力。培养自我认知智能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创造宽松的有利于学生表现自我的环境。教师对学生过于严格的管束是不会创造出宽松的自我表现环境的,相反,会压制学生的自我表现,甚至会泯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
  第二,注意避免学生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注意纠正学生自我发展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自我认知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第三,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明显,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逆反这一阶段,使学生做到不要过于与众不同,过于标新立异,过于抵抗和逆反。
其他文献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文化涵养。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是近年来各地的必考项目,也是文学性最为突出的题型之一。  明确考纲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
众所周知,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作文无疑是他们的重头戏。“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这基本成了一个口头禅。所以老师们忙于让学生不停地写,孩子语文成绩差的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处找作文辅导班……到底如何有效地改善学生作文状况,真的需要老师花大量时间在作文课上,真的需要家长找所谓的作文名师吗?其实我认为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渗透作文教学,虽不专为作文但效果比那一味讲写法、技巧、念范文的作文课来的更有效、更可行
【内容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满堂讲弊大于利,精讲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惑,精讲不是缩讲、少讲,而是讲的精当,讲之有效,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提高针对性,精讲必须与学生多说有机结合,通过教材的精讲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讲之精当 讲之有效 说的训练 说的能力  语文教师是离不开讲的,但如何讲,确实大有必要研讨一番,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方法”,这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广阔舞台。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下面试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和谐环境,给学生以畅所欲言的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
【内容摘要】《孔雀东南飞》中爱情悲剧的根源何在?本文根据对文本细致的解读和对主人公形象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主人公的性格弱点是造成这出悲剧的根源,而“无礼”“无子”等仅仅是次要原因的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悲剧内涵。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悲剧 性格 人物形象  (一)  上《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时候,讲到兰芝回家之后,阿兄逼迫他再婚,有这样一段对话——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表面看来,这首诗记录了诗人晚年为躲避安史之乱、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经历的一件小事——“茅屋为秋风所破”。然而,值得解读的是这首诗的深层结构以及文化意义:这两个场面中的人物关系有什么变化?最后一段感慨又表达了什么社会理想?  这首诗通过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以及屋漏雨湿苦况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宁愿自己受冻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道主义胸怀。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是门深刻的艺术,不假思索的问,往往错过课堂的精彩生成,善问和巧问则让课堂思维灵动,生机勃发。老师上的每节课都要进行教学预设,而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常因超越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着新课标的实践,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使学科教学达到一个意趣盎然,情思绵长,意韵悠远的境界,使学生人文精神得到陶养,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掘它的潜质,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个性化语言的丰厚涵咏  教学语言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载体,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不仅仅是工具手段,还是负载着教育者的情态认
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9年第10期刊发了王荣生老师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的系列讲座中的第二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在这一讲中,王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  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我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  王老师将“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视作评判语文教学有无
不可否认,在教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着这么一群往往让老师很头疼的学生,这就是“学困生”。不幸的是有些教师用静止、片面、僵化地看待“学困生”,对他们的教育缺乏爱心、恒心,浅尝辄止后就认为他们不可救药,贴上“学困生”标签并放弃教育。而魏书生老师总是用动态、全面、发展的眼光对待自己所接触的“学困生”,采用艺术化“特殊情况育人方法”,取得显著成果,给我们诸多启示,值得我们学习。  一、承认差异,尊重、关爱“学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