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农产品地理标志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u19872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篮子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大事,发展高效蔬菜种植既是增加城市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发展方向。对于贫困地区立足当地农情、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民朋友当地就业,增加收入,而且能对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极大助力。
  发展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为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山西省又出台了《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9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等,划定了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和封闭示范区,提出整建制推进长治市和娄烦、山阴、神池、兴县、陵川5个县以及30个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建设。
  我的家乡位于山西省壶关县,隶属于长治市,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全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630.1小时,日照率60%),全年无霜期约153天,境内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在574.5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西红柿的生长。本地区平均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茄红素含量高于新疆番茄酱茄红素的含量,种植的西红柿酸甜适度、口感好。独特的区域条件为发展旱地西红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根据县统计局统计,2019年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2.5%;总产量约33.75万吨。2019年壶关县已经开工生产西红柿酱的企业有1家,预计该企业投产后日处理原料达15吨。
  壶关县旱地西红柿种植年限久、技术相对成熟,比较效益好,并在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些年来,在社会发展和政策支持下,农民对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进一步扩大旱地西红柿生产规模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在回乡期间,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了旱地西红柿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问题
  种苗市场不稳定。受限于气候条件,旱地西红柿播期集中,西红柿苗的需求量大,但是壶关县规范化的西红柿育苗面积小,育苗基地供应严重不足。2019年除约80亩由壶关县店上镇育苗基地供应以外,约4.4万亩幼苗均从外地购入或者农户自己育苗。由于种苗来源混杂,育苗技术不规范,品种质量差异很大,带病种苗比例高,导致成果畸形或病果,给种植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忙碌一年血本无归。稳定種苗市场刻不容缓。
  供需矛盾难调和。虽然壶关县已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京东山西农特产馆、北京学校基地直供平台等多家企业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拓宽了旱地西红柿的外销之路。但是在旱地西红柿7—9月份的上市集中期仍然无法保证全部销售,并且价格偏低,效益不佳。而受于旱地栽培特点的限制,没有错峰上市的回旋余地,而又缺少后期加工储藏企业,导致高品质的产品不能获得高的收益。
  规模生产资本不足。壶关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列入贫困县退出名单),全县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不发达。仅有的工业生产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的农业生产。这种状况使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在贫困县实施没有了抓手。农业生产在形成一定的规模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进一步促进其扩大生产,增效盈利。但是在本县旱地西红柿发展中,资本参与度有限,不利于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规模化育苗有一定的潜力,但缺少资金的支持,仍然没有成型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从业人员不稳定。笔者曾于几年前与旱地西红柿生产核心产地的部分种植大户有过接触,但目前来讲,其中的一部分大户由于技术不成熟、投资失误、产品滞销等原因退出了旱地西红柿的种植队伍。另一部分当年的从业人员则转变角色,成为了旱地西红柿所需生产资料的代理商,退出了生产流程。这些大户的退出直接导致技术推广、经验分享效率的降低,加大了小农户种植风险,反过来又导致小农户种植旱地西红柿的不稳定性。
  生产规范不健全。本县组建的一些相关合作社,主要服务于产前和产后,基本处于初级状态,且以乡镇或村社为主要基地,区域性强。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成系统的培训指导,没有健全的生产规范体系,种植户掌握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直接导致成果率降低,品质高低不等,生产效益下降。
  策略建议
  针对目前本县旱地西红柿产业存在的问题,努力将好的自然资源生产优质产品,使优质产品卖到合适价钱,逐步提高农民朋友收入水平,助力贫困县巩固脱贫成果。综合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加强培训,利用好专家和技术能手。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技术服务作用。邀请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对农户进行定期培训和现场指导。对于农户碰到的问题要畅通反馈渠道,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同时在当地农户专业合作社中选择一批文化水平较高、育苗技术较好的农民,组成农民技术骨干,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其他农户形成规范化生产。通过持续的技术服务,整体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出效益。
  农旅结合,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借着首届中国·壶关旱地西红柿文化节的东风,结合独有的太行山峡谷旅游资源,积极鼓励当地的山西融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壶关县绍良村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壶关县佳利种养专业合作社、山西大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设计涵盖不同时节,适合各类人群采购食用的产品;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开展旱地西红柿为主题的农家乐,设计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把游客留住,把品牌叫响。
  开源节流,促进县内外资金入村下乡。积极引导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产销对接,优质农产品展销等活动积极走出去,推介独具区域特色的旱地西红柿产业,引进外部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促进旱地西红柿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针对一些薄弱环节,要鼓励已有的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投入,进一步摊薄生产成本。针对种苗依赖外调问题,要鼓励本地企业开展种苗生产,降低农户种苗成本,进一步规范种苗市场。可以通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配育苗有机基质,降低育苗成本;采用多茬口合理安排,提高育苗温室利用率等措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经营主体资金压力。
  延长产业链,保障就业稳定收益。针对当地西红柿种苗市场短缺和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要积极延长产业链。产业链前端要开展种苗育种主体的培育,一方面规范种苗生产,降低混杂种苗带来质量参差不齐和病虫害跨区域传播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使部分农户就地就业,增加收入。产后主要是建设一批储存加工企业,解决旱地西红柿上市集中,量大价低的问题。部分经营主体有收获后避免价格过低而采用异地储存的做法。如果能够建立相应的深加工和相应的储存企业,不但能够保证旱地西红柿持续供应,维持适当价格,同时能带来一批就业岗位,形成全产业链增收增产,高质高效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寒冬时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桥村寒意倍增,午后阳光洒落在胡秀洪苹果铺,这里一派热闹景象。  “盐源的糖心苹果甜得很呐,寄一箱你尝一下嘛,不甜不要钱哦!”黝黑的胡秀洪正啃着苹果和微信好友视频互动,旁边的邮政快递车正在转运苹果。谁曾想,这位曾吃不饱饭的48岁农民会“触网”,卖苹果带动乡亲脱贫奔康。  老胡所在的盐源县是贫困县,产出的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山高沟深,交通闭塞,名优
期刊
“连城地瓜干真是价值连城,不但品种丰富,品质、品相也很棒!”在连城县莲峰镇步行街敦香土特产店,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红心、紫心地瓜干系列产品,让一群来自外地的客人赞不绝口、纷纷选购。  说起福建连城县,就不得不提让这个小城镇名声大噪的明星农产品——“红心地瓜干”,作为“闽西八大干”之一,地瓜干几乎成为连城的代名词。据史料记载,连城县盛产地瓜,农家土法晒制地瓜干,已有300年历史,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
期刊
有一种感情,70年从未改变,让他步履铿锵;  有一种坚守,如大地一般厚重,让他深深扎根;  有一种创新,着眼于更广阔的未来,让他奋力开拓。  我国水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他信念坚定,一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不息;他治学严谨,走出育种研究的中国“稻”路;他勇于创新,培养出大批“三农”志士。他似一朵炽热的火花,烛照着奋斗的青春。  2019年8月12日,卢永根永远地走了
期刊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海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渔民收入显著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海洋渔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设施装备条件较差,近海捕捞过度持续多年,加之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经给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伤害,如何创新生态健康、环境友好、资源
期刊
7月26日,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将于8月29日-31日在山东省惠民县举办,论坛将以“淘宝惠民 数智乡村”为主题。山东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许冰波,滨州市商务局局长商立波,山东省惠民县委书记殷梅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等出席本次发布会,共同揭晓了本届高峰论坛吉祥物“惠淘”和论坛徽标。  据介绍,“惠淘”原型
期刊
品牌化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脱贫攻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鄉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中关于建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的有关要求,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下,中国农产品市
期刊
2016年冬天,在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度的漠河,一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  向北,再向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  全国18个省份、累计上千万亩——这是以李天来日光温室技术为蓝本所种植的大棚蔬菜总面积。  择一事,惠众生。今年64岁的李天来,经年累月把论文写在他扎根的田间地头。只要往育苗床和田垄上一蹲,他眼里除了蔬菜什
期刊
近年来,大豆作为农产品越来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聊中国人大豆少了怎么办、美国人大豆多了怎么办。美国到底种植了、生产了、消费了、出口了、库存了多少大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大豆最早起源于中国,是古代中国人重要的粮食作物、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1995年以前中国还是大豆生产大国和净出口国,年产量1000万吨左右,除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外,还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喜好豆制品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内
期刊
细观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发现,截至目前,认定的五批共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茶文化系统占比最高,达14项。为什么茶文化系统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绝非偶然!  我国产茶历史之久、茶产区分布之广、茶产品领域之宽、茶产量之大、茶企业数量之多,均为世界之最,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茶系统,无论是品牌、规模、品质,还是生产力、
期刊
章丘大葱名扬海内外,但章丘的“草”近几年也火了起来,这不,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的北河村于2018年开始种草,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北河村民通过发展“草”经济,让自己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现在是别的村子忙着种粮,北河村的村民则忙着种草。  提起种草,北河村村支部书记郑立军最有发言权,因为北河村的“草”经济是他牵头发展起来的。  “过去,村民们风吹日晒,一年到头紧忙活,种庄稼的年收入一亩大约是1000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