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用《建筑力学》课程中的正负规定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力学》课程中有多处正负规定,学生单纯学习一种正负规定尚可轻松掌握,但到了梁的内力计算以及刚架内力计算的时候就会被几种正负规定搞昏了头,做题时经常出错,为了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程,在此将书中的正负规定予以串讲总结,方便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好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关键词】建筑力学 正负规定
  《建筑力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结构的受力原理和必要的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基本知识,对了解设计意图正确施工以及事故原因分析储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有两个:
  其一是培养学生建立力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实物模型变为计算模型,利用所
  学的建筑力学知识解决建筑工程当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力学知识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又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比如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就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的推拉运动中,学生坐在板凳上也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给学生多举例分析日常生活当中的力学现象和原理,克服学生认为建筑力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而不愿学习的现象,树立学生敢于挑战、善于思索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要认真备课,及时耐心辅导通过做作业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要对学生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必备桥梁,尊其师方能信其道,这个道理作为教师必须明白。
  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学习工程类的学生都应该具备相应的力学素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处处需要具备良好的力学知识,用所学的力学知识去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基坑的坑壁支护、土钉墙的锚固、锚杆的长度和数量、脚手架搭设中的斜杆和剪刀撑的设置原理,尤其是悬臂结构中钢筋应该放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梁的截面为什么多采用矩形截面?教师要从这些为什么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往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建筑力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以及细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定性判断能力,从教室里常见的窗台中间的裂缝以及梁上部地板出现的裂缝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通病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学素质。
  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做习题时对建筑力学当中的正负规定记不准、用不对常常张冠李戴造成习题做错。《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以及纠偏改正的能力。学习建筑力学应该做一定数量的习题,熟能生巧勤能补拙,通过做习题教师就能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错,在学生中建立互帮互助、比学赶超、永不服输的意识,克服遇难退缩的倦怠心理,鼓励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做好课堂笔记可以避免学生思想开小差和打瞌睡。教师要经常进行复习和总结,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力的投影正负规定
  力F在X轴上的投影用Fx表示,力F在Y轴上的投影用Fy 表示,x轴
  和y轴为投影轴,投影时采取平行光线照射,当Fx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同时Fx为正值,如果相反则为负值,同理力F在y轴上的投影Fy与y轴箭头方向 一致时力的投影Fy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中∑Fx=0和∑Fy=0 这两个力的投影方程中,上述规定必须正确执行。
  二、力矩的正负规定
  力作用于物体上时,有使物体转动或转动趋势时,力学中规定力使物体逆时针转动,则力矩为正值,反之顺时针转动力矩则为负值,这一规定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中∑Mo(F)=0,要正确执行。
  三、力偶矩的正负规定
  力学中把作用于物体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的两个力称为一个力偶,该力偶的力偶矩Me的正负规定如下:
  力偶使物体逆时针方向转动其力偶矩为正值,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力偶矩为负值。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Mo(F)=0中和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Me=0中要正确执行。
  四、轴向拉压杆的轴力的正负规定
  《建筑力学》第三章讲述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即轴力的时候规定:轴力FN为拉力时为正值,为压力时则为负值,本规定在画杆的轴力图时将被应用,利用截面法将杆件在所求内力处截开,轴力FN将暴露出来,当FN为拉力时则轴力为正,反之为负。
  五、正应力的正负规定
  正应力是轴力FN在杆件内部横截面上的内力分布,当FN为拉力时,其正应力σ为正值,当FN为压力时,其正应力σ为负值,这条规定在计算杆件的正应力强度时将会被应用。
  六、扭矩的正负规定
  轴在受到外力偶作用时,内部将产生扭矩MT,其正负规定采用右手螺旋法则,即伸开右手弯曲四指,指尖与扭矩方向相同,当大拇指背离横截面时扭矩为正值,当大拇指指向横截面时,其扭矩MT为负值,将轴在所求内力处用截面法截开,由平衡原理根据外力偶的方向判断出扭矩MT的实际方向,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扭矩的正负。
  七、梁弯曲时内力即剪力和弯矩的正负规定
  一般情况下,梁中梁的内力有剪力Fs和弯矩M,当剪力FN使脱离体顺时针转动趋势时则为正剪力,反之为负剪力;当梁下部纤维受拉时,则其弯矩为正弯矩,当梁上部纤维受拉时弯矩为负弯矩,在利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未知的内力全部要按正值假设,求出的结果
  为正,则内力为正,求出的结果为负,则内力为负。画剪力图时正剪力画在梁轴线的上方并标注正号,负剪力画在梁轴线的下方并标注负号。画弯矩图时,正弯矩画在梁轴线的下方并标注正号,负弯矩画在梁轴线的上方并标注负号。
  八、刚架结构中的内力正负规定
  一般情况下,刚架结构中各杆件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和弯矩三种:1、轴力是拉力时为正,是压力时为负轴力,轴力图可画在杆件的任意一侧但必须标注正负号;2、剪力使脱离体顺时针转动则为正剪力,逆时针转动则为负剪力,剪力图可以画在杆件的任意一侧,但必须标注正负号;3、弯矩的正负号规定:画弯矩图时必须画在杆件的受拉一侧。
  在《建筑力学》中,正负号的规定共有上述八处,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做作业时经常弄错,为了便于同学们学好这门课程在此将正负号的规定予以串讲总结,希望给同学们和同行们有所启发和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谢谢。
  【参考文献】
  张小礼 《建筑力学》中的正负号问题讨论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01期
其他文献
环回测试是传输系统日常维护及工程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根据环回方式的不同,可将环回测试分为软环回和硬环回.通过网管系统对端口进行的环回测试属于软环回,在物理端口使用连
所谓“优生”,我以为一般是指那些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各方面比一般同学要优秀的学生。但许多老师却只以成绩作为评价优秀的唯一标准,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往往给予他们很多表现机会,对他们的夸奖也毫不吝啬,而其他方面则不够重视,甚至不予涉及,可谓是“一美遮百丑”。殊不知,这样会引发许多不利于优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由于这样的“优生”常处于优越的环境中,所以,身上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毛病,导致
我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相对薄弱,面对这一困境,笔者通过对沧州师范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来对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通过政府、高校和家庭层面创设良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互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关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抛除拘谨,在语文天空内自由翱翔。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  为了在新课标下更好的推进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
传统的单指数模型主要用Beta考察个股和市场间的关系,而在现实中存在着具有相同Beta的两只股票A和B,在市场上升时,A上涨的概率大于B上涨的概率,而在市场下跌时,A下跌的概率小
【摘要】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阅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开拓视野。在阅读训练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形式多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 意境 引导 多读 感悟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
舞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舞蹈音乐的创作在舞蹈作品的视觉、听觉表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学生归属感缺失的表现,其次分析了高职学生归属感偏低的原因,最后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归属感培养的策略,即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打造
【摘要】中职教育是十二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和适龄青年就业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合格中职学校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社会实践,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符合现代教育的知识结构,而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中职教师 德育教育 实践与探索  1.三农问题和适龄青年就业的当务之急  作为合格的中职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教学技术,还应该有良
本文对2011 年第51 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张继科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结论为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与使用率偏高,接发球抢攻阶段使用率并不高,但得分率较高,相持球阶段总体得分率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