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方法很多,每人都可以得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方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是一样的,都为了提高口算、估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关键词】口算 估算 方法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技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也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国家教学教育方向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口算和估算易被忽视,原因是:一方面认为其简单,且分值不是很多,这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口算和估算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刻领会《新大纲》的有关精神,造成学生口算能力低下,错误率高、测试无满分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口算、估算这一基本教学任务。
下面,我说说我是怎样做的吧。
1.走出忽视口算、估算的误区,从心里和行为上重视对学生的口算、估算技能的培养
2.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意识,养成口算、估算的习惯
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口算、估算思想,用口算和估算的教学规律进行猜想,探寻解题思路,检验解题思路,检验解题结果等。将口算、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口算、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口算、估算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联或精确运算较难取得答案的问题,感受这一技能的实用价值,从而主动探索口算、估算的方法,增强口算、估算的意识。如举例说:某某同学家有个大鱼塘,去年产鱼3895千克,今年比去年多产了1030千克,求今年约产鱼多少千克?3895≈4000,1030≈1000,直接估算出今年养鱼4000+1000=5000(千克),口算、估算一起用。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确学习口算、估算是实际需要,是有用的知识。再如,9+99+999+9999=?具有很熟练口算、估算能力的学生就马上在头脑中对这些数据稍作变化为:10+100+1000+10000=11110,11110-4=11106,同时脱口而出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口算、估算的技能,形成一个意识,养成一个习惯。
3.走出“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的误区
以往,有的教师对口算、估算题的讲解是让学生独自先做,然后核对一下结果就行了,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算理的教学,致使运算速度慢,满足于机械地按照法则进行详尽地,展开式的计算思维过程,甚至还出现了抄袭的恶果。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走出这个误区。
4.提高口算、估算的速度
曾经,我们没有重视学生的计算速度,只要结果正确就行了,导致部分学生怕出错,对自己失去信心,连口算、估算题都非得在稿纸上笔算才行,这样大大浪费了时间,在单位时间内根本完不成数量要求;有的学生速度快,但正确率不高。这些都是没有遵循“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这一教学原则。为了提高速度,我搞了一些比赛,如分组抢答、全班抢答、竞赛等等。
5.合理安排训练,数量、质量并重,反馈及时
训练很重要,但不能盲目,要有计划、系统、有目的和针对性,对练习题要筛选,对易混淆的题目要强调、指出,不能过多,要讲究每种题型力求选到,题量有不能太多,要考虑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练习完了就收起来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让学生掌握口算、估算的方法。方法很多,除了四舍五入法,我还用了
6.1 凑十法。学生对两个数相加掌握得比较熟练后,可以让他们玩一种扑克游戏:4人一组,每人每次发5张牌(牌上数字是1-9)自己选3张牌出来,这3张牌上的数字加起来必须是整十的数,谁最先选出来为胜 。(实在选不出为和牌)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熟练程度。
6.2 取整法。让学生把数字估成整十、整百再口算出结果,如:学校炊事员王叔叔去买肉,肥肉每斤8元,瘦肉每斤11元,他各买5斤,估计他得带多少钱才够?启发学生把肥肉、瘦肉统一以每斤10元来估算,很快得出结果,他得带100元左右。
6.3 平均法。如估算一年大约有多少天?一年有12个月,每月一般为30天或31天,我们就估为平均每月30天,从而估出一年有360天。
6.4 对比法。如,比较1356÷6和1482÷6结果谁大,对比被除数,被除数谁大,结果就大。在这里强调除数一样大,而且是正数。
6.5 打比方。如,比较1/2和3/4谁大,联想丰富的学生马上就想到: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1/2就是取其中一份,3/4就是平均分成4份,取3份,1/2就是还有一半没有吃到,而3/4就只有一小牙儿没有吃到,当然是3/4大了。
6.6 抽样法。如量10000张纸有多厚?不必真的拿10000张纸来量,可以指导学生测100张纸的厚度,再去计算10000张纸的厚度。此方还可以计算报纸版面的字数。
6.7 死记硬背法。如11与一个两位数的积的巧算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这就要求学生死记,但运算要灵活,特别是进位了要注意。在练习中要让学生记熟一些数相乘、相除的结果,运用起来就方便了,不用再去计算了,如125×8=1000,25×4=100,24×5=120,等等。再如,十几乘十几的巧算,举例:15×17=?可以这样算,
1×1=1……百位;
5+7=12……十位;
5×7=35……个位。
结果是255
说明:个位是“35”取5,把“3”进到十位去,十位是12,12+3=15,取5,把“1”进到百位去,百位是1,1+1=2,所以百位就是2,合起来就是255.这些巧算的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死记,做练习题时可以节约时间。
所谓“教无定法”,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方法很多,每人都可以得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方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是一样的,都为了提高口算、估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实践证明了,加强口算、估算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口算、估算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口算 估算 方法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技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也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国家教学教育方向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口算和估算易被忽视,原因是:一方面认为其简单,且分值不是很多,这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口算和估算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刻领会《新大纲》的有关精神,造成学生口算能力低下,错误率高、测试无满分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口算、估算这一基本教学任务。
下面,我说说我是怎样做的吧。
1.走出忽视口算、估算的误区,从心里和行为上重视对学生的口算、估算技能的培养
2.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意识,养成口算、估算的习惯
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口算、估算思想,用口算和估算的教学规律进行猜想,探寻解题思路,检验解题思路,检验解题结果等。将口算、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口算、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口算、估算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联或精确运算较难取得答案的问题,感受这一技能的实用价值,从而主动探索口算、估算的方法,增强口算、估算的意识。如举例说:某某同学家有个大鱼塘,去年产鱼3895千克,今年比去年多产了1030千克,求今年约产鱼多少千克?3895≈4000,1030≈1000,直接估算出今年养鱼4000+1000=5000(千克),口算、估算一起用。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确学习口算、估算是实际需要,是有用的知识。再如,9+99+999+9999=?具有很熟练口算、估算能力的学生就马上在头脑中对这些数据稍作变化为:10+100+1000+10000=11110,11110-4=11106,同时脱口而出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口算、估算的技能,形成一个意识,养成一个习惯。
3.走出“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的误区
以往,有的教师对口算、估算题的讲解是让学生独自先做,然后核对一下结果就行了,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算理的教学,致使运算速度慢,满足于机械地按照法则进行详尽地,展开式的计算思维过程,甚至还出现了抄袭的恶果。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走出这个误区。
4.提高口算、估算的速度
曾经,我们没有重视学生的计算速度,只要结果正确就行了,导致部分学生怕出错,对自己失去信心,连口算、估算题都非得在稿纸上笔算才行,这样大大浪费了时间,在单位时间内根本完不成数量要求;有的学生速度快,但正确率不高。这些都是没有遵循“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这一教学原则。为了提高速度,我搞了一些比赛,如分组抢答、全班抢答、竞赛等等。
5.合理安排训练,数量、质量并重,反馈及时
训练很重要,但不能盲目,要有计划、系统、有目的和针对性,对练习题要筛选,对易混淆的题目要强调、指出,不能过多,要讲究每种题型力求选到,题量有不能太多,要考虑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练习完了就收起来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让学生掌握口算、估算的方法。方法很多,除了四舍五入法,我还用了
6.1 凑十法。学生对两个数相加掌握得比较熟练后,可以让他们玩一种扑克游戏:4人一组,每人每次发5张牌(牌上数字是1-9)自己选3张牌出来,这3张牌上的数字加起来必须是整十的数,谁最先选出来为胜 。(实在选不出为和牌)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熟练程度。
6.2 取整法。让学生把数字估成整十、整百再口算出结果,如:学校炊事员王叔叔去买肉,肥肉每斤8元,瘦肉每斤11元,他各买5斤,估计他得带多少钱才够?启发学生把肥肉、瘦肉统一以每斤10元来估算,很快得出结果,他得带100元左右。
6.3 平均法。如估算一年大约有多少天?一年有12个月,每月一般为30天或31天,我们就估为平均每月30天,从而估出一年有360天。
6.4 对比法。如,比较1356÷6和1482÷6结果谁大,对比被除数,被除数谁大,结果就大。在这里强调除数一样大,而且是正数。
6.5 打比方。如,比较1/2和3/4谁大,联想丰富的学生马上就想到: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1/2就是取其中一份,3/4就是平均分成4份,取3份,1/2就是还有一半没有吃到,而3/4就只有一小牙儿没有吃到,当然是3/4大了。
6.6 抽样法。如量10000张纸有多厚?不必真的拿10000张纸来量,可以指导学生测100张纸的厚度,再去计算10000张纸的厚度。此方还可以计算报纸版面的字数。
6.7 死记硬背法。如11与一个两位数的积的巧算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这就要求学生死记,但运算要灵活,特别是进位了要注意。在练习中要让学生记熟一些数相乘、相除的结果,运用起来就方便了,不用再去计算了,如125×8=1000,25×4=100,24×5=120,等等。再如,十几乘十几的巧算,举例:15×17=?可以这样算,
1×1=1……百位;
5+7=12……十位;
5×7=35……个位。
结果是255
说明:个位是“35”取5,把“3”进到十位去,十位是12,12+3=15,取5,把“1”进到百位去,百位是1,1+1=2,所以百位就是2,合起来就是255.这些巧算的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死记,做练习题时可以节约时间。
所谓“教无定法”,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方法很多,每人都可以得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方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是一样的,都为了提高口算、估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实践证明了,加强口算、估算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口算、估算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