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化的思想与碎片化的知识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玩微博不久,就碰到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我差不多整夜都在微博上关注事态进程,那些最新也可能是最真的消息都得自微博。当时我觉得微博不仅改变了新闻的发布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甚至预想微博可能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很快便写了一篇《谈微博》,对微博这种新文体表达了由衷的喜爱和热情的赞美。这篇随笔简直就是对微博的一首“抒情诗”。
  现在,我已度过了与微博的“蜜月期”。
  有些美人猝然相遇可能对她一见钟情,相处时间一长便难以容忍,同样,我刚玩微博时兴奋不已,没想到不到一年便对它意兴阑珊,有点想彻底关掉微博掉头而去了。这是因为对它认识越深,便发现它的缺点越多,甚至觉得它有点功不掩过。
  我至今之所以还在上微博,是觉得它有极强的平民色彩和草根特点——准入门槛低,写作难度小,发布很容易。它使很多潜在的读者成为潜在的作者,它使许多社会看客成为社会演员,它使很多像我这样无官无职的平民,不再只是一味地洗耳恭听,还可以随意地评头品足。在微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见”,也可以看到你认为荒谬绝伦的怪论;一个仅识“之”“无”的半文盲,可以对一个学富五车的名流嗤之以鼻,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可以对一个超级明星死劲吐槽。今天高兴了就成为你的粉丝,明天老娘不高兴就“取消关注”,关注与被关注的互动,主要不是由一个人的权力而是由一个人的魅力决定的。尽管有些人因社会地位或出镜机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很多平民也可以成为“微博达人”,甚至可能通过自己在微博上的“倾情演出”引来无数喝彩,通过自己的机智才华博得无数掌声。总之,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比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大家有了更多的平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主动性。
  对于普通个体,微博还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可能因意见相同而结成松散的联盟,可能因情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前者在方韩之争中表现得特别充分,后者则在无数的微博群中有所体现。微博能让我们更广泛地结识新友,还能让我们更紧密地联络故人。我在微博上的确“结识”了不少朋友,如果不上微博绝大部分“博友”肯定终生都是路人。
  对于商人,微博可能提供了营销商机,轻轻在键盘上敲几条微博,商品信息很快就可能传给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对于网站,微博可能聚集许多人气,不仅迅速提升网站的知名度,更可能将知名度转化为印钞机;对于政府,微博可以了解民情,可以宣传政策和政绩,还可以在微博上尽情做秀……
  尽管微博有种种优点使你留恋,但它有更多的缺点让你生厌。
  从一个读书人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微博最大的问题是:一个人假如长期逛微博的话,可能造成他思想的平面化、知识的碎片化、感觉的迟钝化。
  造成思想平面化,是因为140字符的微博,只能“端出”观点,只能宣泄情绪,只能插科打诨,只能滑稽调笑,根本没有办法阐述任何一个严肃的观点,更别说对一个论点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了,所以,在微博上见到最多的是“立场”和“表态”,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见到一些“思想火花”——如果说微博上还有什么“思想”的话。我个人认为微博上见不到“思想”,充其量只能见到一些孤零零的结论。由于微博没有办法呈现一个人的“思想过程”,我们无法检验这一观点在逻辑上是否自洽,所以也就无从判断它的对错。审视一个主张是否合理,我们主要是看它的论证过程是否逻辑严谨,看一个观点是否成熟有效,我们还要看它的论据是否充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曾说过,思维的运动过程比思维的结论更加重要,也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只是“偶触之思”,他不再诉诸逻辑论证,不再进行有效论证,他的思想就只停留于浅表层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深入思考”。微博上表达的非逻辑性,使它不能给我们提供深刻思想,这倒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危险的是养成人们思想的浅表化和平面化,养成人们“一句话管总”的坏习惯,只负责言论上的“表态”,而不计较思想上的明晰和严谨。我们不妨看一条名人微博——
  “@易中天:所以,方舟子值得尊敬,不宜效法。韩寒应该呵护,不必同情。出来混,是要还的,何况他这回的表现还那么差。这个烂摊子,当然得他自己收拾。而且,如果事实证明他确实有人代笔,那就更得他自己埋单。包括他过去的张狂、草率、漫不经心和花拳绣腿,其实都已付出代价。”
  如果“值得尊敬”的人“不宜效法”,难道要去效法那些让人作呕的坏蛋?如果连“同情”都大可“不必”,“应该呵护”又从何说起呢?你看了这条微博后知道易中天在说什么吗?易中天先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是一种只有外星人才会明白的玄妙“逻辑”,这是一种只有中国人才能运用自如的世故圆滑。天下的“公知”要是都像易中天先生这样说话,十三亿中国人都要去上“猜谜学习班”。在这样的微博中玩久了,思想的平面化倒在其次,可怕的是思维的严重退化。
  导致思想平面化的原因,除微博文体“表达的非逻辑性”之外,还在于微博的“一过性”和“流动性”。随着每条微博在不断移动,接触的对象也在不断变化,你根本不可能专注于一个对象进行思考,微博本身的这种特性导致思考难以深入。在微博上斗的是机智和敏捷,看哪个出言更迅速,看哪个说话更俏皮,人们不会在意你的思维是不是严密,也不太在乎你的说理是不是充分。微博上的争论有点像平时斗嘴,大家只图嘴巴一时痛快,语带机锋就会招来观众,说到极端就不愁没有掌声,因而,偏激常常被误认为“犀利”,尖刻更往往被当作“深刻”。这会养成微博上“斗嘴者”的劣质思维,也会造成围观者对思想评价的价值混乱——发微博的人没有“优质思维”,围观者不知道什么是“优质思维”。
  微博上知识的碎片化显而易见。微博传递的海量信息中,内容上是五花八门,形式上是零零碎碎,你刚才看到的是天上日蚀,转眼就可能看到日本地震,过一秒钟可能又是明星丑闻。这里时政评论、经济要闻、文化视点、感情八卦、海外奇谈、鬼魂迷信、小道消息、流言蜚语轮番轰炸……你如果在微博上逛的时间长了,天上的事知道一半,人世的事无一不知。然而,这种情况套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熟知并非真知”。微博上获得的知识只能作为夸夸其谈的材料,只能当作炫耀“博学”的资本。且不说微博上的信息无法确定其真假,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为真,它们提供给我们的也是支离破碎的知识。首先,对任何一个信息都难以进行全面的了解,你只能在这方面略知一二,七嘴八舌中更可能前后矛盾,你不知道到底要信哪一种说法。其次,微博的知识极不系统,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越多,你的头脑一定会越混乱,你在微博上看到的这些知识只能浅尝辄止,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你难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再次,微博的信息流动极快,这条新闻给你带来的兴奋还没有过去,那条消息就可能让人沮丧得想要跳楼,同时接受反差极大的各种信息,你无法对它们进行冷静的处理。从微博上下来,吹起牛皮别人觉得你无所不知,到真正要用知识的时候你就一无所知。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扩展你的知识结构,反而会将你的知识完全“解构”; 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开拓你的胸襟,只在你的胸襟中填满垃圾废料。要想成为一个有真知有学问的人,尤其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你的知识就必须系统化和条理化,古人说求学的要诀是“入门须正”,读书的要诀是循阶而上渐入渐深,不知门径终生是外行,信手翻书难以成学。正因为这样,清代一位学者说要学有所成,既要善记也要善忘——就是说要学会过滤掉许多无用的知识,使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变得很有条理。   为什么微博容易造成感觉的迟钝化呢?刚上微博时你一定对花样翻新的信息感到十分新奇,对有些海外奇谈感到非常震惊,但这样的刺激太多太频繁,你慢慢就从新奇变为乏味,从震惊变为麻木,对任何一种传过来的信息和知识,你都会认为它们“似曾相识燕归来”。天天接触一些爆炸性的信息和稀奇古怪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什么都不敏感,好像有一种“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自然”的“淡定”,有一种“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漠然。要是对什么新鲜事都不觉得新鲜,对任何变化都没有“感觉”,这种迟钝和麻木比没有知识还要可怕。知识贫乏尚可弥补,感觉迟钝便无药可医。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年轻人沉湎于微博或成了微博控,和网络成瘾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它虚掷了你黄金般的青春,它养成了你为人的任性,它让你和世界更加隔膜。
  据相关单位报告数据表明,现在微博成瘾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每天泡在微博上六七个小时,先由微博爱好者变成“微博达人”,再由“微博达人”变成“微博病人”,要是不马上戒掉微博,最后就由“微博病人”变成“微博废人”。在微博上看到大量稀奇古怪的信息,有刺激性和娱乐性,在微博上可以找到“情投意合”的“知音”,发两句议论偶尔还能引起共鸣。现实生活中被冷落的朋友,在微博世界里可能被热捧,微博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有效”途径,这容易使他在喜爱微博——依赖微博——沉迷微博的路上越滑越深,一回到真实世界就烦躁不安,一打开书本就魂飞天外,一干正事就注意力失控。
  在目前尚未施行网络实名制的情况下,许多没有经过认证的博友,人家不知道他们是何方神圣,他们发言完全不负责任,这使有些人发言随心所欲。几个月前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化名博友骂人大教授张鸣先生是“不学无术的白痴”,我点开他的微博看了一下,在几年之内他只发了十几条微博,每条微博只寥寥几字或十几字,也没有找到他开的博客,而张鸣教授这六七年来,差不多每隔两天就写一篇杂文,他的专业领域估计这位博友一窍不通,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底气骂人家五十多岁的教授是“白痴”。这一二十天我连续写了10篇“方韩之争随感”系列文章,可能有些微博朋友觉得我触犯了他们的偶像,开始一段时间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很多粉丝纷纷取消了对我的关注,骂我是“白痴”,骂我是“混蛋”,骂我是“淫棍”,更恶毒的是诅咒我“一出门就被车压死”,“一吃饭就被毒死”。大概有十几个同样是化名的网友盯着我骂,我一发表博客文章就说我的文章极臭,我一发微博就说我胡说八道。这些随便骂人的化名网友都没有开博客。博客和微博有很大的区别:博客上要学会以理服人,你的任何一个论点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微博上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怒气,晒一晒自己的感情,博客上你必须注意自己言论的影响,化名微博上你不必顾忌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博客上要“穿皮鞋”,在微博中可以“靸拖鞋”,在博客中你要“穿西装”,在微博上你可以“穿三角裤”,甚至可以赤身裸体。这样“隐姓埋名”的时间一长,你可能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一个不能高度自律的人,开始是在虚拟世界里张狂,后来便是在真实世界里任性。出口成“脏”固然十分得意,最后受到伤害的不是咒骂的对象,而是破口大骂的本人——除了骂人之外,你还会点什么呢?
  沉迷于微博好像让你与世界很近,其实你与世界一直隔着厚厚的玻璃。微博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原样复制,你在微博中骂人可以不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骂人就可能挨拳头;你在微博上走极端可能有人喝彩,在社会上走极端必定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你可能像那个童话中的孩子,只想呆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温暖的春天,不想再回到日常世界面对生活的风雨。
  我要是只逛微博而不写文章,就会感到非常空虚,我发的很多微博往往是草拟的文章提纲,所以在微博上特地标上1、2、3等数字序号。就自己的感觉而言,逛微博后常生悔意,阅读经典就沉静快乐,写文化随笔颇具情趣,写社会评论富于激情,摆弄学术则最为充实。
  我们不可能永远躲在虚拟世界里,就像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天上宫阙中一样,现实世界的确非常残酷,但现实世界也的确非常真实。在这里,成功了可以开怀大笑,失败了也不妨抱头痛哭;在这里,干得出色你能听到噼噼啪啪的掌声,有了成绩你可以得到现实的回报。虚拟世界里的捧场是不能充饥的画饼,微博上的恭维又岂能当真?
  朋友,不能只在微博上找感觉,回到现实世界来拼搏吧!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丰厚的书法资源对湖北书法的影响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书法作为荆楚传统文化的精粹,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曾侯乙编钟、睡虎地秦简、郭店楚简、包山楚简、张家山汉墓竹简等响彻文博、考古界的书法实物,李邕、苏轼、米芾、黄庭坚等唐宋书法大师都与湖北结下不解之缘,张裕钊、杨守敬这两位湖北本土诞生、成长的晚清碑学巨匠,泽及广远。先贤大师所留下的书法巨制,可堪楷模,足以影响千代。  郭
期刊
据报道,《泰囧》在中国市场获得13亿元票房的巨大成功之后,在北美市场遭到冷遇,只收获了区区6万美元。这“冰火两重天”的境遇自然引发热议:为什么这个非常中国化的娱乐片在本土大受欢迎,却不招西方观众亲睐?有专家指出,该片未能与“世界”电影接轨,即不符合好莱坞大片的美学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难道好电影就只有一个好莱坞标准吗?当“中国”未能进入“世界”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其实,自新时
期刊
近期,柴静的《看见》引发热议。与其他名人图书不尽相同,《看见》不只是知名电视节目衍生的副产品,也不只是把名气做为卖点吸引粉丝,或鼓吹“成功”样板而已,它是让人以阅读的方式突破直观的“看”——视觉元素,和平面化的“见”——即时性理解,从而向更深处开掘。从电视新闻时评到文学性自叙,思考它提供的种种现象,可以深化人们对消费文化环境中社会事件和自身处境的理解。面对现象,我们不能止步于西哲的现成观点,例如技
期刊
生态困境是人类工业化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肌理,具备随现时代的需要和特征发展自己的理论特质,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科学与观念更新自身,并在发展中坚持。当前,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成就,成为自然的最高价值和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人类第一次能够跳出生态之外
期刊
回想起来,我也算是自幼喜欢文学。自小学高年级,以至于整个中学阶段,课余时间有相当多都沉浸在文学阅读中。不过,阅读的主要是中西方经典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崇拜的作家主要有李商隐、姜夔、曹雪芹等,印象很深的是一度很迷恋类似《花月痕》这样的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当然,阅读片片段段,很不系统,记得当时还用压岁钱订了最喜欢的杂志《文史知识》和《名作欣赏》。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虽说也读一些,但总是从内心里有点瞧不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亿万农民离开中国传统乡村奔赴城市的历史进程中,近年来一股新崛起的乡土诗浪潮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雷平阳和田禾是其中的两个代表诗人。与雷平阳对故乡云南昭通的固执的爱相比,田禾对湖北黄冈和江汉平原的爱也是细致感人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令人启发地谈到历史地理对作家性格和创作的影响,实际上,湖北的文学地理也有鲜明的特点。从黄冈丘陵山区到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基本能囊括这个省份的地理特征。而孝感
期刊
刘纲纪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以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上的建树和影响,学界比较熟悉。而刘先生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上用力甚多并取得过很多学术成就,就是在美学界,清楚地人也不是很多,原因这里就不做分析了。笔者想说的是,就我所接触到的书画理论界的情况看,对刘先生书画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重视是不够的,这从刘先生的一些书画著作的引用率可以大致有所反映,这是不是与其研究水平有关呢?不是的
期刊
汉剧是我国古老的声腔剧种之一,也是湖北地方戏曲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种。汉剧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戏曲艺术大师,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对京剧的形成产生过独特而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2006年6月,古老的汉剧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六年过去了,客观分析申遗成功后的汉剧生存现状,理性评价近年
期刊
仅就著述数量而言,刘复生君似乎不能算作丰厚:两部专著(《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海南当代新诗史稿》)、两部论文集(《思想的余烬》、《文学的历史能动性》)——放在今日“批评家”们动辄著作等身的时代,这实在只能说是差强人意。然而即便如此,本文也不打算对复生君的批评工作做全面、系统的评述,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能力所限——比如对于诗歌,尤其是当代诗歌的无知;但另一方面,对于那种面面俱到
期刊
王又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中两个基本的主题是一定要研究透的,一个是中国农村的主题,一个是中国革命的叙事。不管你先锋到什么程度,我们看格非与韩少功先生的创作,最后都要应答这两个基本问题,它们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现在请高晓晖先生发言。  高晓晖(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写作中心副主任):今天我主要谈谈文学资源的问题。“革命”呢,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的问卷考察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