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极阁观云千年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觀象台前竺可桢铜像

  南京市中心有一个高约60米,周长约5.7公里,山体浑圆,状似鸡笼的小山,古名 “鸡鸣山”。它北依明城墙、玄武湖,西连鼓楼岗,东连覆舟山,是个闹中取静的所在。山上树木繁茂,小径深幽。当斑斓的阳光穿过枝丫洒下来,总让人觉得如在画中行走。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就建馆在此。该馆是国内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在民国时期的气象研究所旧址上建造,以物为证,以史为脉,以微见著,展现中国丰厚的气象历史文化资源。
  古人如何观测云雨?最早的天气预报源于什么时期?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制定的?这一切都可以在博物馆内找到答案。

1600年气象历史凝结于此


  据史载,早在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21年,就在北极阁建了“司天台”,设专职官员观天象,测风候,提供数据,编制历法。
  到了元朝,原址复建观象台,至1341年首次配置了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
  明朝洪武年间(1381年),改建为钦天台。到清康熙初年,所剩仪器设备全部运往北京,钦天台废弃。直至1928年,民国政府重新在此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也就是气象台。
  参观博物馆需要穿过江苏省气象局的办公区,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行。走进大门后,迎面就是一个蓄水小池,中间平台上矗立着一个高10余米的长杆。猛一看以为是旗杆,但再仔细瞧,长杆下端用洁白无瑕的玉石制成,筒身刻着精致的龙凤花纹,上端则用黑铁铸成,一只鸾凤立于杆顶圆盘上,随风而转。原来这就是800年前出现的鸾凤风向器,人们用它来测量风向。
  再向里走,一条小路曲径通幽。旁边山墙上都是浮雕,描绘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前方草坪上伫立着几尊塑像,吕尚、管仲、董仲舒、王充、沈括、李淳风、秦九韶……都是历代的气象学家。
古观象台模型
元代赤道日晷

  再向前走,一栋还原古观象台的建筑出现在眼前。我国近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铜像就立于古观象台前的广场上。竺可桢是北极阁气象台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气象事业。1974年2月6日清晨,生命垂危的竺可桢支撑着身子坐起来,拧开收音机的旋钮,收听天气预报。接着,他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1℃,最低-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这是竺可桢留下的最后一篇气象日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没有忘记工作职责,这种精神让人感佩。

古人这样确定季节与节气


  从古观象台塔楼另一侧下去,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半月形院子。这里便是博物馆的室内展厅了。入口处悬挂着匾额,上书“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为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题写。
  博物馆分为古代气象、近代气象、现代气象和现代气象科技四个主题展示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实物、模型、图片、史料、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气象重大历史事件、气象仪器沿革、气象机构变迁以及气象科技发展蓝图等内容。
  中国古代气象划分为石器时代及传说史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三国至明代、清代前期等发展时期,记录了古人在风云变化环境中前行的脚步。
  在古观象台遗址模型前,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陶寺观象台的复原样貌。2003年,在山西尧都陶寺祭祀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观象台早500多年。
  陶寺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比如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那天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分、秋分。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应该对展厅中的日晷不会陌生。它是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由圭表演变而来。晷面和地球面(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面中心铜制指针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晷面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针影投射在晷面上所指示的时刻即为当时的太阳时起。

从气象大国走向气象强国


  走到近现代气象厅,会发现自民国时起,地方有识之士及海关、航空、学校、农场等系统先后创办测候所,气象工作广泛开展。
  1906年,实业家与教育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博物苑建测候室。1917年,他又在南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气象台——军山气象台,进行气象观测、预报,出版中英文报表,并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气象台或机关交流,可谓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
  现代气象科技展示厅中,有一个装置很特殊,站在它面前,仿佛置身浩瀚宇宙,放眼观赏我们的地球。这是一个位于展厅中央的圆球,被称作SOS(球面科学展示系统)。它实际上是一个大型360度视频播放系统。计算机控制4台高性能投影机,展示系统将画面投射到直径为1.73米的球体屏幕,以供人观看。通过转动这个“地球”,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观察世界各地的气温、洋流、风、大气等活动的规律和历史数据,简直就是一部包含万千数据的气象字典。
  从古到今,一路走过所有展厅,切身感受到中国正在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迈进,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卞赟  2019年8月 ,超强台风“利马奇”登陆,拥有167万粉丝的微博大V“天师-卡赞”发布的有关台风的话题成为焦点。  卡赞真名叫卞赟,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工程师、气象编审,同时也是知名的科普博主、网红。他是气象界行走的百科全书,为粉丝们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气象困惑。被科幻大片点燃的气象梦  卞赟出生在南京,因为母亲大学读的是气候学专业,家中有很多氣象方面的书。从小的耳濡目染,卞赟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
期刊
在江苏东海县湖西村,樊氏图书馆坐落在一处干净的农家院落里。今年47岁的樊振,是这里的馆长。23年来,他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创办了这座私人图书馆,已免费服务读者20多万人次。乡里乡亲、海内外学者都从中受益。  450平方米的馆内,配有藏书室和阅览室,文学、社科、哲学等图书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书架上。为了吸引孩子们来图书馆阅读,樊振买了整整一书架的儿童读物。樊振的父母就住在图书馆的隔壁,负责馆内的日常
期刊
“他在南极开铲车,他的邻居是企鹅……”2019年5月5日,随着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的播出,长春小伙毕元庆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在南极开铲车,是怎样一种体验?他又有哪些传奇经历?为建科考站奔赴南极开铲车  2017年10月的一天,一个很久未见的朋友对毕元庆说:“南极建科考站,正在招工,你开过铲车可以去试试!”“南极?”毕元庆感到不可思议。原来在2012 年2月25日凌晨,巴西在南极的费拉兹科学考察站
期刊
倪世金  作为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所长和南京市制扇技艺非遗传继承人,今年60岁的倪世金还在一线忙碌奔波,省市区街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10月25日,他又受栖霞区政府邀请,参加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一楼展厅里,他和他的金陵折扇位于栖霞展厅的一角,静静地等待着参观者。传承和推广是不变的主题  自从2009年,金陵折扇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
期刊
邻居给他上了一课  伯纳德·阿诺特出生在法国北部城市鲁贝,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从小他就随外祖父一起生活。外祖父创建了一家建筑公司,阿诺特经常穿梭其中,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培养了他经商的意识。他十岁的时候,外祖父去世,公司由父亲接管,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公司发展成为家族企业。  阿诺特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公司成为一名工程师,在父亲的培养下,聪明的他很快就对法国建筑市场了如指掌,并建议父亲将公司经
期刊
木  所有曲直  向上升发的成长  通达四面八方的舒展  强力证明生命的鲜活  乔木、灌木、软木……  林林总总  无论风霜雨雪  怎样苦苦追问  必然以树的名义  固定緘默的傲立姿态  水  雨水 河水 海水......  天下的水  都有一种本领——自愈  抽刀不断  且不留  伤痕  水是最好的药  每天我外用内服  接纳、宽恕  受伤七次  或七十个七次  仍完整如水
期刊
他身高20米,高耸入云,气度非凡,确是树中的伟丈夫,千百年来一直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阅尽人间春色。  他那直径约2米的树干呈灰褐色,粗犷而坚韧,干燥而有力,我觉得那就是他如世外高人一般历经风霜的坚强骨骼。他那枝繁叶茂的华盖结满了沉甸甸的杏果,那肯定就是他清高脱俗的思想内核了。  关于他的历史,我一直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品读;对于他的一生,我始终怀着十分虔诚的态度去仰望。一直到今年国庆长假的一个下
期刊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個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期刊
不少人所陷入的困局,其中多半有自己的一份创造。  曾在同一天,短短三两小时内,便旁观了两段同一主题的人生。  先是一个年轻男人来心理咨询。他渴望去爱一个女人,带着怜惜,带着自我奉献的意愿。遗憾的是,对这些示好,女人选择性接受。  女人接受示好时,男人便受了鼓舞,更加热情地献上礼物,更加频繁地约会。女人感觉男人的热情超出她愿意接受的度了,便冷冷地躲避。男人受伤,赌气,自我疏解,待慢慢有了精神,恢复了
期刊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齐著名诗人谢朓笔下的《入朝曲》把南京描述成了天生的帝王之都,细细品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旷达与霸气。而这首诗最早见于《昭明文选》(又称《文选》)。  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章灿看来,在南京成书的《文选》,是南京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也是南京贡献给世界的文化珍宝。  唐以前诗文的经典范本  栖霞藏着南京的一条文脉,早在栖霞寺建造之前就有文人学者在这里隐居讲学,有了寺庙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