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语文。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小学学生害怕写作文,提到作文就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教室里传来不耐烦的声音:“唉,又要写作文了……”一篇限时作文布置下去,半节课过去了,相当部分的学生仍在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最后勉强交上来作文,很多也是流水账,不讲究谋篇布局,内容也是空洞无物。这些现象都足以表明,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笔者在山区村小任教多年,对农村小学生作文恐惧症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一、“井底之蛙”式的生活产生畏难心理
相对而言,城市生活比农村更为丰富多彩,儿童游乐场所多,生活节奏快,信息流通量大,新事物多,供学生从中捕捉的素材也多。而山村的生活比较宁静,孩子们较多接触自己周围的事物,与外界接触较少,好像“井底之蛙”。如果学生不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难以察觉到细微的波纹。在写景状物时教师因“熟视”而不指导学生领略山村特有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山村生活,学生写作时就因“无睹”而无话可说,这样畏难心理便产生了。
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学生有效克服这种畏难心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
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我们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处都有学问。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物,培养他从小养成观察的习惯,让他们“有意”带着目的去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笔记下来,形成自己的《观察笔记》。这样,时间长了,作文的材料就会越来越丰富,学生写起作文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例如我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教室里的一片纸》的教学过程中,平时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很干净)现在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一片纸)通过你之前观察到的教室与现在的教室比较你有认识到什么?这时学生们都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有随手捡起来的好习惯;要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通过这一次观察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只有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自己才能够观察到更多更美好的事物。
(二)培养学生勤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作文入门的钥匙。写日记既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素材,又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记忆力,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 础。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山村日常发生的事,校园生活,生动有趣的动、植物及时记下来,平时积累多了,便不愁无话可说。
(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小学生因缺少大量阅读,素材积累不足,且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要改变这种情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就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获得素材,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因此,我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习惯。每天上语文课前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并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日积月累,作文材料就丰富了,不再是提笔就犯愁了。
二、“胸中无墨”引发畏难心理
农村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长年在外,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关心很少,因此谈不上买一些有益的书籍给子女读。学生的阅读量很少,知识面窄,他们的知识仅仅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的一些儿童读物,而大部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只达到会记、会写上,而在遣词造句上就显得单调贫乏,写起作文来大多数学生只会记流水账,不是“我说”就是“他说”。学生在写作中体会不到表达的乐趣,从而造成畏难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胸中有墨”呢?我的做法是:
(一)设立摘抄“采蜜本”。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做摘抄是让学生“胸中有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让学生设立“采蜜本”,鼓励学生多搜集、多积累好词好句,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精彩文段等摘抄到“采蜜本”上。为了使摘抄有较好效果,我每周都把“采蜜本”收上来检查批阅,对摘抄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每学期还进行一次读书摘抄评比活动,评选出“摘抄积极分子”,鼓励学生养成读书摘抄的习惯。
(二)设置班级图书角。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有书读、多读书、读好书,除了增加学校图书室的开放时间外,我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图书角的图书来源,一部分是本人藏书,一部分是从学校图书室里借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的图书。这些图书,可读性强,学生可以自由选取阅读,现在图书角已经成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渠道。
(三)开设作文互评课。
让学生互改作文,在评改中积累素材,是笔者在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能力方面的新尝试。在互改课中,让学生评一评同学的作文在词句运用上的优点与不足,好的要说出理由,不足之处说出修改意见。这样活动开展多了,不仅使到我班的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自身的不足也逐步得到纠正,畏难的心理逐步消失。
三、“训练无素”造成畏难心理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教师少,学生也不多,出现教师包班情况。包班教师兼课多,作文指导所占用的时间也必然会减少。作文训练的次数不多,有的仅限于每单元一次。由于训练次数少,教师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每逢有写作任务时,学生总是眉头紧锁,畏难心理油然而生。
筆者也曾尝试过包班教学,在作文指导方面,我的做法是:尽可能把作文课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走进美丽的家乡”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家乡,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说说家乡的人文、山水、特产并且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同说写有机结合,既达到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的,又间接地进行了作文指导。
在作文指导时,也尽量做到清晰、具体,帮助学生列好作文大纲,理清作文思路,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路好走。如笔者指导学生写作《我的母亲》这篇作文时,给学生三天时间进行观察、搜集素材,要求做好三点:一是找出母亲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二是采访一下邻居,从侧面了解自己的母亲;三是与同学交流,交流对自己母亲的看法。这样的指导,学生写自己的母亲时,不再是下雨为我送伞、天冷反复叮咛、每天为我做饭千篇一律的好母亲,原来母亲也有缺点和不足,但不会掩饰掉母亲的爱子之情和独特的个性,把母亲写得鲜活丰满了。
四、“缺乏体验”导致畏难心理
村小的学生生活圈子比较狭窄,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当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与他们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时,就会导致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我做法如下:
(一)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让学生对写作内容有切身的体验,笔者重视结合乡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组织游戏活动、故事会、学做农活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二)创设体验情境。
叶圣陶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根基,写出来的作文不会感人的。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情感波动,才会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在作文课时,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做一做”“看一看”等活动中亲身经历活动过程,等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积累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才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玩得真开心”的作文,我有意识的组织了“玩”的活动,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踢足球、转呼啦圈、踢毽子、捉迷藏……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都比较充实。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多阅读积累素材,在写作中才能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作文畏难心理才会逐渐消除。
参考文献:
[1] 文绣球.日记:作文入门教学的金钥匙.新课程(综合版),2009(02)
[2]宁慧敏.班级图书角——“智慧的摇篮”.点灯人语,2017.3
[3]廖素婷.作文讲评课之互评模式探究.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01)
[4]狄献琴.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一、“井底之蛙”式的生活产生畏难心理
相对而言,城市生活比农村更为丰富多彩,儿童游乐场所多,生活节奏快,信息流通量大,新事物多,供学生从中捕捉的素材也多。而山村的生活比较宁静,孩子们较多接触自己周围的事物,与外界接触较少,好像“井底之蛙”。如果学生不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难以察觉到细微的波纹。在写景状物时教师因“熟视”而不指导学生领略山村特有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山村生活,学生写作时就因“无睹”而无话可说,这样畏难心理便产生了。
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学生有效克服这种畏难心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
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我们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处都有学问。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物,培养他从小养成观察的习惯,让他们“有意”带着目的去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笔记下来,形成自己的《观察笔记》。这样,时间长了,作文的材料就会越来越丰富,学生写起作文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例如我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教室里的一片纸》的教学过程中,平时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很干净)现在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一片纸)通过你之前观察到的教室与现在的教室比较你有认识到什么?这时学生们都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有随手捡起来的好习惯;要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通过这一次观察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只有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自己才能够观察到更多更美好的事物。
(二)培养学生勤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作文入门的钥匙。写日记既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素材,又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记忆力,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 础。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山村日常发生的事,校园生活,生动有趣的动、植物及时记下来,平时积累多了,便不愁无话可说。
(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小学生因缺少大量阅读,素材积累不足,且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要改变这种情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就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获得素材,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因此,我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习惯。每天上语文课前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并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日积月累,作文材料就丰富了,不再是提笔就犯愁了。
二、“胸中无墨”引发畏难心理
农村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长年在外,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关心很少,因此谈不上买一些有益的书籍给子女读。学生的阅读量很少,知识面窄,他们的知识仅仅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的一些儿童读物,而大部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只达到会记、会写上,而在遣词造句上就显得单调贫乏,写起作文来大多数学生只会记流水账,不是“我说”就是“他说”。学生在写作中体会不到表达的乐趣,从而造成畏难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胸中有墨”呢?我的做法是:
(一)设立摘抄“采蜜本”。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做摘抄是让学生“胸中有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让学生设立“采蜜本”,鼓励学生多搜集、多积累好词好句,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精彩文段等摘抄到“采蜜本”上。为了使摘抄有较好效果,我每周都把“采蜜本”收上来检查批阅,对摘抄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每学期还进行一次读书摘抄评比活动,评选出“摘抄积极分子”,鼓励学生养成读书摘抄的习惯。
(二)设置班级图书角。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有书读、多读书、读好书,除了增加学校图书室的开放时间外,我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图书角的图书来源,一部分是本人藏书,一部分是从学校图书室里借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的图书。这些图书,可读性强,学生可以自由选取阅读,现在图书角已经成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渠道。
(三)开设作文互评课。
让学生互改作文,在评改中积累素材,是笔者在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能力方面的新尝试。在互改课中,让学生评一评同学的作文在词句运用上的优点与不足,好的要说出理由,不足之处说出修改意见。这样活动开展多了,不仅使到我班的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自身的不足也逐步得到纠正,畏难的心理逐步消失。
三、“训练无素”造成畏难心理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教师少,学生也不多,出现教师包班情况。包班教师兼课多,作文指导所占用的时间也必然会减少。作文训练的次数不多,有的仅限于每单元一次。由于训练次数少,教师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每逢有写作任务时,学生总是眉头紧锁,畏难心理油然而生。
筆者也曾尝试过包班教学,在作文指导方面,我的做法是:尽可能把作文课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走进美丽的家乡”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家乡,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说说家乡的人文、山水、特产并且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同说写有机结合,既达到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的,又间接地进行了作文指导。
在作文指导时,也尽量做到清晰、具体,帮助学生列好作文大纲,理清作文思路,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路好走。如笔者指导学生写作《我的母亲》这篇作文时,给学生三天时间进行观察、搜集素材,要求做好三点:一是找出母亲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二是采访一下邻居,从侧面了解自己的母亲;三是与同学交流,交流对自己母亲的看法。这样的指导,学生写自己的母亲时,不再是下雨为我送伞、天冷反复叮咛、每天为我做饭千篇一律的好母亲,原来母亲也有缺点和不足,但不会掩饰掉母亲的爱子之情和独特的个性,把母亲写得鲜活丰满了。
四、“缺乏体验”导致畏难心理
村小的学生生活圈子比较狭窄,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当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与他们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时,就会导致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我做法如下:
(一)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让学生对写作内容有切身的体验,笔者重视结合乡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组织游戏活动、故事会、学做农活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二)创设体验情境。
叶圣陶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根基,写出来的作文不会感人的。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情感波动,才会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在作文课时,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做一做”“看一看”等活动中亲身经历活动过程,等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积累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才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玩得真开心”的作文,我有意识的组织了“玩”的活动,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踢足球、转呼啦圈、踢毽子、捉迷藏……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都比较充实。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多阅读积累素材,在写作中才能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作文畏难心理才会逐渐消除。
参考文献:
[1] 文绣球.日记:作文入门教学的金钥匙.新课程(综合版),2009(02)
[2]宁慧敏.班级图书角——“智慧的摇篮”.点灯人语,2017.3
[3]廖素婷.作文讲评课之互评模式探究.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01)
[4]狄献琴.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新课程学习(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