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学校教育的渗透无处不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she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学科教学,而是各学科有机融合。因此美育教育越来越重要,美育不是简单的美术教育,它渗透学校教育的许多方面,美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老师是美的使者,要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最终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关系;意义;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33
  一、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即审美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和美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课书中的大部分课文是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决定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因此我们要自主、合作、探究,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下,不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感情共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一)美育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喜欢悦耳动听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喜欢优美的文字,因为美的事物能引起美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喜悦的情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诙谐、风趣和情趣,能够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學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形式美;这些都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得到收获。
  (二)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美育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唤起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些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里的形象是比较鲜明的:一个老人在大雪之后垂钓江上,四周一片寒冬的寂寞之景。怎样理解这一现象呢?学生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是非常困难的,那就只有从“情感”入手了。在这里,诗人想象出一个老人在冰雪严寒之中,静静地垂钓,体现出一种执着和坚定,一种不与世俗相妥协的姿态。正是沿着这种情感的线索,让学生领会了这首诗的意境之美,并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哲理意蕴,事实上,只有充分理解诗中的情感波动,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
  (三)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智力发展为前提的,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审美想象具有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从而促成创造性思维的飞跃,美育对审美想象力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小学语文的学习,恰好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助于语文教学。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发现、挖掘教材美
  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记叙文生动形象,诗歌用词精炼,散文句式优美,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小说情节跌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欣赏、推敲课文中的文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欣赏优美的句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单元的几篇主体课文都是关于景物的,不同季节的景物美,动静态的景物美,不同角度的景物美。每篇主体课文都各具特色,都能带领学生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状态感受景物的美。尤其本单元《四季之美》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清少纳言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她是平安时期三大才女之一,她的作品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着力引导孩子们感受四季不同的美。例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在引导孩子们感受春季之美的时候,我先引导孩子们抓住天空颜色,来感受春天黎明的美,当孩子们能够谈出自己所感受的美,我又让他们感受天空颜色的变化,来感受天空颜色的动态美。最后让孩子们反复品读,感受春天黎明的美。接下来用这种方法,孩子们自学了夏天、秋天、冬天的美,孩子们通过抓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来感受四季不同的美,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2、推敲传神的词句。在郭沫若的《白鹭》一文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生僻字眼以及孩子们不常见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白鹭的美,这篇文章比较深奥,如若不细细品味,还真不容易理解白鹭的美。例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段文字是作者仿照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辞赋作品,因此对于刚进入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让学生品味作者将白鹭形体的颜色用一种恰到好处地形容来描绘,把白鹭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罢立刻了解白鹭的美在何处。只有让孩子们理解这些传神词句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好的体会白鹭的美,从而理解白鹭就是一首精美的诗,否则孩子们一知半解,最后学得云里雾里。
  3、朗读感受文本的美。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文本是教师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朗读能够做到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课文中比较优美的句子,加强了积累,为今后的运用储备了素材,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文章,大多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这样优美的文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例如《火烧云》《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学生可以朗读这些课文,或者是教师声情并茂地带领学生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中,例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秋天,白桦树和栎树的叶子都变黄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诱发学生融入课文中描述的情境,去想象、去感受文章中那些艺术美和文字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的审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能带给人美的感受,在教师精心策划,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感到振奋、感到愉悦,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烈,课堂氛围活泼。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场面,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辅助。
  1、创设情境体验美。美感美感,情感是关键,只有学生情感到位,那么美就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音,如嗅其味,通过自己亲身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感情上得到陶冶。在上《草原》这一课时,考虑到班里很多孩子还未亲眼见到过草原,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作者初入内蒙古草原时的欣喜之情,我先用“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作为导入,让孩子们诵读感受草原的样子,再让他们发挥想象,自己心目中的草原是怎样的,到了草原,自己最想干什么等。接下来就让他们享受一场关于草原图片的视觉盛宴,就让他们带着好奇,带着感叹,带着自己美好的想象,开启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之旅。
  2、借助多媒体感悟美。我们語文教学经常提到要调动学生的感官,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现代教学的手段丰富多样,教师应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们就应该借助图片、课件、影相资料等引导学生看、听、想,体会文章的艺术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深意,从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美。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应该用上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受课文传递的情感信息,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产生美的感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3、借助表演再现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编排课本剧,设置情景让他们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一种富有情趣的精神感受,并通过个性化的表演,再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生动美。例如上《搭石》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人物之间的心灵美,我当学生来再现搭石让路时的情景,让孩子们对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理解得更加深刻。在上《挑山工》这一课时,我也运用“表演”这一手段,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词句的基础上让一些学生表演挑山工登山时的样子,通过表演,学生就更能理解课文内容。
  4、借助故事,感染美
  以感兴趣的故事达到“寓教于乐”,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例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有时采用白描手法,有时通过精彩的对话,有时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学生可以在鉴赏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自己的思想见解、趣味情感来充实鉴赏对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美化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重要的工具。对于教师而言,他的语言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情感的丰富性、知识的全面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应对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如果教师语言缺乏美感,那么他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深奥,那么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力求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富有条理性、富有美感,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产生共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他的语言艺术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美育与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勇于实践,让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果这样,语文课堂注入生机,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被点燃,师生的审美被激活,教和学都会充满愉悦心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32  【基本信息】  部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重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随着我国教育领域对学科核心素养任务提出的重视,推动了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探究朝着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发展,要求生物教师的课堂设计活动不仅需要保证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而且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来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这一背景之下,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对教学改革指明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推动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当中培养策略的完善。本文将从
期刊
摘要: 职业教育在我国实施并发展多年。但长期以来陷入“叫好不叫做”的困境当中,无论是政策上的引导、资金上的支持还是落实“职普比大体相当”等多维的推动手段都难以从根本上加强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主动认可和支持。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先生曾提出“无诚则成礁”的观点,认为缺乏职业观是职业教育推行过程中的最大阻力即“职业教育之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仅从应然的角度加强职业观教育难以撼动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尤其是“一带一路”项目的稳步推进和RCEP签署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这些大背景都刺激着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对他们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應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郑州财经学院本科英语专业2019级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学期的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观察研究学生们的跨文化意
期刊
摘要: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已经流传了千年,被历代文人所青睐。但由于近代学堂的消失,教育机构转型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吟诵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34  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复兴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所有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性学科,而且语文作为一个语言性比较强的学科,与人们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的频繁。其中班主任应该多加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着重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能够爱上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37  小学阶段的学生
期刊
摘要:职高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探讨优化职高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以便更好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园艺发展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园艺;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38  引言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根本
期刊
摘要:科学作为信息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科,为了加强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为了让科学课堂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对信息媒体技术融合在初中科学三大环节——引入环节、重难点突破环节、小结环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开展了实践研究,致力转变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科学“三环”教学;信息媒体技术;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
期刊
摘要:阅读学术著作,勾画圈点,做出全书内容提要;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阅读要有笔记,记下自己的研究心得。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分享,应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虚拟课堂”在大学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大学英语是大学阶段学生必不可少要学习的一门学科,而如今大学对于英语这种公修课,学校普遍采用大教室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说可以让教师的讲课效率有效提升,但是,大班规模讲课并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而“虚拟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大学英语教学在线课程“虚拟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