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产生原因、含义、特征及实现途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产生原因及含义着手,以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标准法制化、格局透明化、范围有限化和职能服务化四个特征为角度,分别从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产生原因;含义;特征;实现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地方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一、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产生原因及其含义
  (一)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产生原因
  地方政府是最贴近社会的政权组成部分,相较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变化趋势和民众的利益需求,更直接地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类问题。通过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逐步推进,中央政府在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创新的同时,对比总结地方政府现代化治理经验,便于日后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并予以推行。
  (二)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含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府、市场、社会各主体合作管理我国的公共事务,并将维护公共秩序和增进公共利益作为治理目的,从而实现由国家统治到国家管理再到国家治理的转变。笔者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地方政府在行政区内,在“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指引下,协同多元主体改进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以促进本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特征
  (一)治理标准的法治化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人格性并缺少理性化的法律依据,容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规范政府的整体行为和个人行为,可减少治理失误的可能性并改善治理效果。
  (二)治理格局的透明化
  地方政府治理格局的透明化,意味着地方政府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工作和信息之外,应向社会公众公开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掌握的信息。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还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在不断接纳新观点的过程中日益完善自己,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效果。
  (三)治理范围的有限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所提倡的社会治理模式寻求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政府应积极地与市场和社会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摒弃“全能型”的政府角色定位。治理范围的有限化,使地方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在向市场、社会分权的过程中,顺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民主程度,走向“有效”政府。
  (四)治理职能的服务化
  传统的政府统治模式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社会控制,通过强制性的公权力来体现自身的意志。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倡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基本宗旨,其职能范围要求政府要还权于市场和社会;其运行机制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在管理方式上要求政府优化工作流程;在行为后果上要求政府为自己的行为和服务负责。
  三、地方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实现途径
  (一)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推进协同治理
  1.更大力度向市场放权
  我国经济生活的目标应是实行市场主导下的政府有效性,规范政府的职能。第一,确立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第二,界定政府市场干预的界限;第三,确立交易各方共同遵守的诚信价值体系;第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五,打造公平竞争格局,杜绝行业垄断和市场贸易壁垒。同时,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地方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地方政府应通过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完善产权保护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等方式进行适度干预。
  2.稳步向社会组织放权
  为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地位并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地方政府应为社会主体提供制度指导和服务平台,使社会在进行自我服务的同时参与社会治理,从而强化政府的自我约束并弱化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社会主体应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第一,建设法治社会。引导公民遵法、守法、护法,同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权力运行。第二,发育社会组织。将政府培育与社会组织自身发育相结合,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责任性、专业性和市场性。第三,生成公民意识。指引公民将法律精神和守法意识作为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的要求。
  (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治理
  第一,依法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①通过简政放权厘清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的职责关系,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依据职责重点设置相关机构;同时,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②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简化行政审批环节。第二,依法推动公众参与机制的革新;①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②建立和完善公众利益的表达、协调和保护机制;③完善“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机制,促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三)改革政府考核机制,推进创新治理
  首先,在现行的以GDP增长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中,纳入民生性指标,从而抑制地方官员为增长而竞争的思想倾向。其次,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充分结合的考核机制,在官员的考核体系中纳入居民满意度指标,重视地方居民的偏好,从而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
  (四)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推进高效治理
  在互联网应用日常化和自媒体流行化的当今社会,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治理能力。加强在地方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的规范化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加强民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唐天伟,曹清华,郑争文.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测度指标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4(10):46-50
  [2]沈荣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三重逻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01):12-19
  [3]张述存.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 推动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J].中国行政管理,2016,(05):9-13
  [4]钟晢.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产生缘由、内涵特征与实现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15,(07):141-146.
  作者简介:
  方晓霞(1995~),女,浙江台州人,本科学历,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十分宽广的发展前景。本文我们将从色谱材料结构的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本文还对亲水作用色谱材料的色谱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希望可以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发展及应用  在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中,反相液相色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一种高效的液相色谱技术,其次,它具有着非常好的选
摘 要: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很好的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课外阅读拓展大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
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已步入今天的信息时代。以文化论输赢,靠创意赢未来,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中共湘潭市委陈三新书记曾经语重心长地要求:湘潭天易示范区要从文化建设着手,担负起两型引领的历史使命,谋一流园区的宏伟蓝图。而要做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就要在思想上重视文化建设,在认知上了解文化建设,在行动上落实文化建设。  文化有如高山,使人常怀敬仰之情;文化又如大海,使人常怀敬畏之心。可以说,人类伟大的创
期刊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老年人因不适应城市环境留守于农村导致“空巢”家庭的增多.许多家庭无法承担老人的生活照料,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
以青少年为主要教学对象的初中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研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大连市与铁岭市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二十一世纪中学教育提出了若干思考的问题。  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高中的逐年扩招,甚至走向普及已是大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倦怠”就是厌倦和懈怠,任何人从事任何职业时间长了都难免要产生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对于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教师职业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事业乃至对人类发展都会产生副作用。在我们进行伟大民族复兴的今天,急需教育事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急需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更加有意义。  教师职业倦怠有其复杂的成因。  传统的教师职业定位是产
在《工厂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教学中,利用直观软件或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动手接触参与体验教学,帮助学生较快
长期以来,众所公认,阔口青花大罐于1 340年前后首次出现于景德镇官窑,这代表着釉下彩制瓷技术、器形与设计方面的重大革新.新型的青花瓷改变了中国陶瓷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