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的世博这扇门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北京奥运盛宴犹在眼前,2010年的上海世博又接踵而至。
  两年前,在奥运开幕前夕,《新经济导刊》曾推出一期名为《财富奥运》的封面专题。当其时,“奥运经济”是各方经济人士关注的焦点,本刊指出,不可低估奥运带来的商业机会,但也不必过分夸大奥运经济的杠杆效应,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来说,奥运相当于为其打开了一扇大门。跨过那扇门,中国将迎来的是更为广阔的世界经济舞台。
  今天,同样举足轻重的2010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大幕,这个世界性的博览会,也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但这一次,“世博经济”这样的字眼并没有与“奥运经济”一样,形成舆论界嘴上风暴,反倒是与世博经济相关的其他字眼,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比如“低碳世博”、“绿色世博”等等。那么,原因何在?
  环境话题正在取代经济话题吗?没有。但是,那一场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却开始让整个人类重新思考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也让社会各界重新思考既有的经济发展路径。那些原有的各界经济盛会,也因此深受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兴起的“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概念,不过分地说,几乎让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进行过程得以一定程度上的重塑。
  最近几年,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概念,不断为新能源产业热身、打气,令其发展势头一直迅猛不已。因为这个原因,低碳经济时代到来之时,“低碳世博”才能迅速升级为本届世博会的核心主题之一。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全球第41届世界博览会,“低碳世博”是本届上海世博会提出的项口号。客观地讲,它为世博会赋予了时代新意。
  上海世博局官方宣称:在“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这三大主题下,上海世博会试图解答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困扰。
  这的确是一个宏伟而令人热血沸腾的目标。但我们也都知道,今时今日之世界,各种工业问题的化解,不是一朝夕能化解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谈一谈如何避免“低碳世博”被神话的话题。
  低碳世博和奥运经济一样,事先也是被人们无穷猜想。有陷阱,有机遇,有激情,也有冷眼。不过,一切都会成为梦幻吗?
  奥运会结束至今已经近两年时间,既没有出现所谓“蒙特利尔陷阱”,也没有让中国经济飞冲天;既没有让中国企业在奥运掘金时大失所望,也没有让哪家企业在短时间内就一跃成为世界级公司。它似乎显得太平常了,之前人们所盼望的,所担忧的,似乎都没有出现。果真如此吗?该如何来看到“奥运经济”的价值呢?
  事实上,万事万物自有规律,过分“唱多”或过分“唱空”,皆不能够获得真正的预测结果。因此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再一次重申那个观点:奥运经济,它只是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打开了一扇门。
  这扇“门”,被称为中国企业的成人礼,也被视为中国经济的毕业典礼。一些“快公司”,抓住机遇,取得了品牌和利润的双丰收:一些“大公司”,趁势而上,借机扬帆出海跻身世界舞台。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毕业即失业”,奥运之后长时间徘徊不振。
  中国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道理即在此。
  当初,“奥运经济”曾被神话,也曾被视为洪水猛兽。毫无悬念地,本次世博会的召开,也大有神话“低碳世博”之嫌。
  上一期,本刊推出《清算伪低碳》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给喧嚣的市场降一降热度,让业界回归冷静。而这一次,同样也应该力避一个结果:“低碳世博”不应该是一个筐,什么都能装进去;“低碳世博”也不应该是顺风车,不需任何成本就能搭上来。
  本届世博会,它更多的也仅仅给低碳经济打开一扇大门。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有一个观点,“上海将在很多方面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树立新标准。”其实,阿齐姆·施泰纳先生的话是很值得品味的。他说谈及的标准,也许就可以理解为是那一扇“门”。
  对本届世博会,领导层也提出了殷切希望举全国之力,集世界之智,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目前看来,这将是很快就能实现的: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支撑“最大规模”的,是一系列“最”: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自建馆数量最多、园区面积最大、志愿者人数最多,等等。
  一个随之而来的显见事实是,如此“超级盛会”,时间跨度之长,工程建设之重,人流往来之繁,本身就将在碳排放量上远远超过平日。
  所以,接下来我们其实还要着重看一看,世博会举办所欠下的“碳债务”问题。
  上海是一个发展中的特大型城市,高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碳需求。据有关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人均碳排放量已经接近日本的人均水平。
  同济大学赵建夫教授在《2009年上海—东京—曼谷—悉尼碳排放及气候能源政策对比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亚太地区四个重要城市上海、曼谷、东京、悉尼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气温上升趋势,其中上海的碳排放总量最高,单位GDP碳排放量达到其他城市的三倍以上。
  今年举办的世博会,有可能令这个对比值发生进一步改变。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范围约为3.22平方公里。如此大区域的场馆、人流等因素,将不免令碳排放量上升。
  最近的消息也显示,上海世博会焰火晚会总燃放量将达10万余发,超过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8万余发,无论燃放数量还是品种,均超过以往。一些有识之士也善意批评,如此巨量的烟花燃放,将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鼓吹低碳经济同时大搞烟花爆竹焰火攀比,委实不可取。
  去年年中,同济大学碳减排研究课题组也对相关课题进行了追踪。在对上海进行全面的碳排放跟踪调查后,课题组发布了《2009上海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特别提醒说,“当前筹办2010年世博会的任务十分紧迫,如果不注重节能减排,世博会的建设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都有可能导致上海建筑业能耗和碳排放的增加。”
  无论如何,事实就是,因世博会的举办,上海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碳排放量,从而欠下一定的“碳债务”。既然是“债务”,当然也就需要想办法“偿还”。因此,对此上海市各相关组织机构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碳债务“偿还”被分解为“中和”、“捐赠”、“零排放”等举措。这些举措,既有针对企业的,也有针对个人的,看起来较为全面。
  现在,就让我们来管窥举办于上海的“低碳世博”——以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为例,其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中国各展馆外,参展各国场馆也自觉彰显“低碳生活”之美。如在占地3000平方米的丹麦馆螺旋形坡道入口,显眼地摆放着特有展品——自行车,还有一个即将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
  总的看来,“环保概念”在世博园随处可见: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全国第一;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 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
  专家乐观的预计是,在促进低碳、绿色世博的实践上开展一系列工作后,世博会的超级碳排放量将被抵消六成。而剩下的四成,则有待于日后的“继续努力”。
  眼下,世博会还才刚刚开幕,关于“低碳世博”和“低碳经济”能取得的各项成绩,尚需等待日后验证。但是,那些已经被世博组委会和各界机构、企业所筹划的低碳措施,同样有各种各样的亮点。或许,正是那些亮点,就将打开低碳这扇“门”后那一片广阔天空。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指出,家电业“十二五”规划将会立足节能减排、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节能环保是主流  在“大消费”概念中,家电产业是一个竞争极为充分、且利润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来的传统制造业,而正在修订的《中国家电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是在谋求产业升级之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的发展环
期刊
众所周知,制造业种类繁多,从船舶、矿山、电气、纺织、化工到军工等等,但其中的装备制造业——为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工业,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的制造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制造业的水平。  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业,用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在国家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装备制造业是其他九类产业振兴的基础,也是促进工业两化通道,同样,“十二五”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
期刊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汽车行业如何迈好这新的一步,是汽车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及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的大事。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8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继2009年以1364万辆销量、超过46%的同比增幅超越美国跃居第一,并赶超了全球汽车史上的最好纪录。  但是,销量上的世界第一只是一个量,并非质的飞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路还很长,未来还是要把质量
期刊
20世纪初,乙醇开始作为车用燃料应用,后因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开采而中断。随着一些先进农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70年代中期以来的石油危机,燃料乙醇在一些国家重新获得发展。美国、巴西于70年代中期率先推行燃料乙醇计划,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典等等国随之效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生产和应用市场。目前,一些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泰国、南非等国政府也已制定规划,积极发
期刊
如果说,无日无之的央行以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大手购汇,构成近年中国货币之水的源泉,那么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则高能放大了注入金融体系的货币流量    流通中的每一张人民币钞票,都是央行出品。这也正是法定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这套货币制度下,除了央行作为法定的发行货币的机构,任何其他中央的和地方的政府机构,都无权印钞。于是,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货币供给偏多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多看央行几眼,并且多议论几句关于货
期刊
由于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整个市场仍存在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无处不在,市场亦然。望子成龙和人口基数,成就了早教市场的一片红火。但毕竟早教是个新兴事物,目前体系尚未完备,市场不甚规范,存在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甚至是乱象丛生。    身处战国时代  作为北京最早开设的早教机构,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已经在这个领域摸爬了11年。“做的时间越长,胆子就越小。早教是一个良心产业
期刊
2011年新年伊始,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北京市政府推出了一项社会改革“新政”。  北京某报2月26日的大标题是“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婆家”,小标题是“今年本市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主管单位,可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航道尚未开通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注册必须先找一个政府部
期刊
自主创新亟需寻求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破除自身无法逾越的外部环境屏障。而要实现这点,关键在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要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转轨    中国人之聪明,中国创新资源之多,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国家重视科技这么多年了,中国自主创新为什么总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自主创新今日的滞后局面?  对此,通常而言,我们会强调自己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以及科研与企业的“两张皮”问题,还会归
期刊
《新经济导刊》:关于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业界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传感器,有人认为是通信协议,有人理解是下一代互联网……总之众说纷纭,您认为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杨震:物联网的定义有很多,很多专家、学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认为,物联网是信息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互联网借助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等连接而成,人们将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后放在互联网上,因此互联网反映的是虚拟的电子信息,并且与现实是有鸿
期刊
症结已经找到,而关键的问题是,谁将迈出第一步?    四年前,深圳某居民楼内,一个挂着“鼎识科技”的标志牌的房间内,几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人正在为手中的小玩意忙得不可开交,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其中一位便不情愿地打开了门:“请问你找谁?”来者答道:“我是达晨创投投资总监梁国智,我找你们负责人。”  或许是对于“创投”二字的敏感,当来者报出了名号后,这几位中年人差点跳了起来。他们感到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