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儿童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新增“儿童诗”阅读要求,部编版语文教材也吸纳了大量的儿童诗,体现借助儿童诗发展儿童语言能力,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的深刻用意。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就小学低段儿童诗教学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儿童诗;艺术特征;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儿童天性与诗歌的产生
儿童不仅有区别于成人的独立世界,且有不同于成人的文化特性,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心理主要有七个特点:好游戏的、摹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好奇、摹仿、游戏”正是诗歌创作必需的敏锐性。
在文学的儿童时代出现的史诗,以及早期诗歌,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同时代的《诗经》,都体现了诗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谈到“诗的艺术本身”就是“摹仿”,差别只是在于所采用的媒介、对象或方式。《诗大序》里也有“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诗歌的产生离不开“摹仿”“游戏”。
儿童诗教育者丁云在《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中提到:“生活有着五彩的颜色,孩子会默默地选择、描摹,用童心重新还原一个新的世界,在他们眼里,生活就是一首诗。”“游戏”“摹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就是诗。
(二)儿童诗的历史传承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则是诗歌宝库的重要珍藏。从《诗经·柏舟》到西晋诗人左思较为成熟的儿童诗《娇女诗》,从骆宾王的《咏鹅》、唐宋时期的“牧童诗”再到现当代童谣、童诗,儿童诗一脉相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儿童诗由于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随着近代西方儿童本位思想的传入,儿童诗也从较为完整的故事层面、情感维度还原了一个真实具体的儿童观。
(三)教育现状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提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新增“儿童诗”阅读要求,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儿童诗的重要地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年段儿童诗占3%,从教材编选思路来看,体现了重视儿童诗在教学中发展儿童语言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的深刻用意。
目前,儿童诗教学大多作为“阅读课”进行,也存在过度机械仿写的现象,过多的成人审美替代了儿童的诗意表达,儿童诗的童真、趣味、张力没有充分展现。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一)真实性
“童真”是儿童诗的一把量尺。真实性是立足情感的真实,而不是一味对所见到的事物的铺陈,在真实的事件和情感中,具有强烈的“内视角”表达,是儿童诗最宝贵的元素。常言道“肉眼闭而心眼开”,这个心眼开,就是把心里的情感表达出来,投放到富有诗意特征的真实事物当中。我们来看下面这首《雨》:“雨/像个孩子/一会跳西,一会跳东/却没有人管他/雨/像个乐师/一会弹琴,一会吹箫/却没有人管他/唉,我却天天被管/要是做一个雨孩子/那该多棒!”一场雨,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小作者先是写出了雨“一會跳西,一会跳东”的自然态,接着进入内视角,写心中的雨,这心中的雨是带着声音的,且有些随意,由此进入更真实的自我审视,一个叹词“哎”是多么真切的儿童心境啊,一个忠于内心,忠于个性的自由表达跃然纸上。在体察世界万物的同时,把真实的感受和思考注入文字,充满童真。
(二)陌生化
“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人们的常识性认知,造成陌生的感觉,给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意义和新的情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
儿童,由于心理因素和年龄阅历的局限,常常会感性地关联一些符号或词汇,打破常规思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造成客观上的陌生化。比如下面这首诗:“太阳使足了劲儿/把种子拽出被窝/把河流拉出袖口/写上红色的告示/哼,谁都别想偷懒”。短短几行,用拟人化的修辞使原有意象变形,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让“太阳”这个普通的物象摇身一变,它变得“脾气”,有“力量”,还具有“书写的能力”,这样的陌生化,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不太符合常态的处理,恰恰就是陌生化的诗意。
(三)跳跃性
闻一多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出无穷花样,装下无限的内容”。这种弹性,就是语言的跳跃性。儿童诗在表达上会出现语句上的不连续、词序上的颠倒、助词等虚词的省略,这些不仅是语言跳跃性的体现,也是思维的张力。比如,这首《荷叶》“荷叶真奇怪/口口声声说要喝水/到它嘴旁边/它又不喝/捧在手里/小心地藏起来”,小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看出了荷叶的心理,“跳跃性”是这首诗的特点。整首诗把“荷叶”当作人来写,跳跃自如,童趣盎然。小诗人在这首诗里构建了两个诗歌世界,一个是诗里的世界,一个是诗外的世界。诗里头的是一双儿童的眼睛——“荷叶真奇怪/口口声声说要喝水/到它嘴旁边/它又不喝/捧在手里/小心地藏起来”,有些调皮,有些不耐烦;诗歌之外是儿童温软的心——对世界的好奇,对万物的爱,都在一个“藏”字的余音里袅袅升起,无限葱茏,生气远出。
【关键词】儿童诗;艺术特征;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儿童天性与诗歌的产生
儿童不仅有区别于成人的独立世界,且有不同于成人的文化特性,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心理主要有七个特点:好游戏的、摹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好奇、摹仿、游戏”正是诗歌创作必需的敏锐性。
在文学的儿童时代出现的史诗,以及早期诗歌,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同时代的《诗经》,都体现了诗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谈到“诗的艺术本身”就是“摹仿”,差别只是在于所采用的媒介、对象或方式。《诗大序》里也有“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诗歌的产生离不开“摹仿”“游戏”。
儿童诗教育者丁云在《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中提到:“生活有着五彩的颜色,孩子会默默地选择、描摹,用童心重新还原一个新的世界,在他们眼里,生活就是一首诗。”“游戏”“摹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就是诗。
(二)儿童诗的历史传承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则是诗歌宝库的重要珍藏。从《诗经·柏舟》到西晋诗人左思较为成熟的儿童诗《娇女诗》,从骆宾王的《咏鹅》、唐宋时期的“牧童诗”再到现当代童谣、童诗,儿童诗一脉相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儿童诗由于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随着近代西方儿童本位思想的传入,儿童诗也从较为完整的故事层面、情感维度还原了一个真实具体的儿童观。
(三)教育现状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提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新增“儿童诗”阅读要求,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儿童诗的重要地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年段儿童诗占3%,从教材编选思路来看,体现了重视儿童诗在教学中发展儿童语言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的深刻用意。
目前,儿童诗教学大多作为“阅读课”进行,也存在过度机械仿写的现象,过多的成人审美替代了儿童的诗意表达,儿童诗的童真、趣味、张力没有充分展现。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一)真实性
“童真”是儿童诗的一把量尺。真实性是立足情感的真实,而不是一味对所见到的事物的铺陈,在真实的事件和情感中,具有强烈的“内视角”表达,是儿童诗最宝贵的元素。常言道“肉眼闭而心眼开”,这个心眼开,就是把心里的情感表达出来,投放到富有诗意特征的真实事物当中。我们来看下面这首《雨》:“雨/像个孩子/一会跳西,一会跳东/却没有人管他/雨/像个乐师/一会弹琴,一会吹箫/却没有人管他/唉,我却天天被管/要是做一个雨孩子/那该多棒!”一场雨,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小作者先是写出了雨“一會跳西,一会跳东”的自然态,接着进入内视角,写心中的雨,这心中的雨是带着声音的,且有些随意,由此进入更真实的自我审视,一个叹词“哎”是多么真切的儿童心境啊,一个忠于内心,忠于个性的自由表达跃然纸上。在体察世界万物的同时,把真实的感受和思考注入文字,充满童真。
(二)陌生化
“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人们的常识性认知,造成陌生的感觉,给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意义和新的情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
儿童,由于心理因素和年龄阅历的局限,常常会感性地关联一些符号或词汇,打破常规思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造成客观上的陌生化。比如下面这首诗:“太阳使足了劲儿/把种子拽出被窝/把河流拉出袖口/写上红色的告示/哼,谁都别想偷懒”。短短几行,用拟人化的修辞使原有意象变形,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让“太阳”这个普通的物象摇身一变,它变得“脾气”,有“力量”,还具有“书写的能力”,这样的陌生化,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不太符合常态的处理,恰恰就是陌生化的诗意。
(三)跳跃性
闻一多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出无穷花样,装下无限的内容”。这种弹性,就是语言的跳跃性。儿童诗在表达上会出现语句上的不连续、词序上的颠倒、助词等虚词的省略,这些不仅是语言跳跃性的体现,也是思维的张力。比如,这首《荷叶》“荷叶真奇怪/口口声声说要喝水/到它嘴旁边/它又不喝/捧在手里/小心地藏起来”,小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看出了荷叶的心理,“跳跃性”是这首诗的特点。整首诗把“荷叶”当作人来写,跳跃自如,童趣盎然。小诗人在这首诗里构建了两个诗歌世界,一个是诗里的世界,一个是诗外的世界。诗里头的是一双儿童的眼睛——“荷叶真奇怪/口口声声说要喝水/到它嘴旁边/它又不喝/捧在手里/小心地藏起来”,有些调皮,有些不耐烦;诗歌之外是儿童温软的心——对世界的好奇,对万物的爱,都在一个“藏”字的余音里袅袅升起,无限葱茏,生气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