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策略初探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改变教师的“满堂灌”、“注入式”的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尽量让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一、培养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的能力
  波利亚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因为这样的探索和发现,影响最深,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创设情景,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用“商不变的性质”去发现,去探索,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例举出1÷2相等的算式,从中选出1÷2=2÷4=3÷6并板书,再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l÷2=2÷4=3÷6用分数表示,然后引导学生从左到右的观察,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是不变的?再从右到左看呢?联想商不变的性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先小组讨论,大家都争先恐后发言,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让学生自己举出不同的例子来验证。
  此时,学生求知欲望心切,发现探索积极主动,教师要进一步引导:这个结论“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中的数是否可以是任意数小组再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讨论后发现:若分子分母都乘以零,分子分母都会变成零,而零不能做分母;若分子分母都除以零,就违反了零不能做除数的规定,因此,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一定要补充“零除外”的规定。
  二、培养学生自己讲解、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光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的地位,变得昏昏欲睡。这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极大地阻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讲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什么不让学生讲,老师听呢变被动为主动呢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及学习质量。针对此情况,对一些适合学生讲的教材内容,采取先出示结论,再让学生探索道理并讲解。
  如:学习小数的性质,先告诉学生,2.3=2.30、0.520=0.52,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再让学生想想理由是什么。讨论结论:甲生用元、角、分的化聚来讲解道理,并用最常见的商品价格举例说明。如,一支钢笔标价3.60元,实际付钱3.6元。结果3.60=3.6元;又如买一双球鞋,标价12.00元,实际付钱12元,结果12.00元=12元。乙生用长度单位讲出道理,用米尺上标的数举例说明。如,从米尺上看出:1厘米=0.1(分米),1分米=0.1米,10厘米=1分米=0.10米,100毫米=10厘米=1分米=0.10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还有的学生用其他方法来验证。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好像是学生为老师排忧解难似的。真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最后教师再画龙点睛总结。这样做好处有五:其一,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探索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二,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其三,使学生对旧知识进行了反馈和灵活运用。其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敢想、敢讲精神,锻炼了学生讲解表达能力。其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动手画呀、剪呀、摆呀、拼呀、操作学具呀、操作实验呀等获取知识,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含义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三角形,引导学生按下面方法操作:
  1.把8个三角形,每组分2个,可分几组?每组分4个,可分几组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总个数 每组个数 可分组数算式
  8 24 8÷2=4
  8 42 8÷4=2
  2.有9个小三角形,每2个分1组,可分几组个?每4个分1组,可分几组?余几个?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总个数每组个数可分组数多余个数列式
  9 24 1 9÷2=4…1
  9 42 1 9÷4=2…1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和2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分东西往往有两种结果,一是正好分完;二是分后有余,这个余下的数叫余数。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余数要比除数小”打下基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多想想.精心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理解、去动手、去操作、去归纳、去创新。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根本基础。”研究表明:语感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对语篇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听和说的活动常常是在感觉的层面上“不假思索”或“脱口而出”;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或写成之后也是凭语感来修改和完善的。有研究者提出“语感技能”的概念,认为语感必须经过语言的指导,语感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练习,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语感。语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
期刊
当今,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就要培养出一批思维活跃、有创新的人才 ,这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切实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地想办法让学生愿意动手、动脑,设计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丰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敢于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培养创
期刊
新课标为我们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更好的实现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新课标中,科学探究被作为了物理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方式上提倡探究式学习,并指出科学探究的八项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组织学生进行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高三学生思想压力大,遇事容易冲动,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容易走极端,有的甚至想放弃学业。现在把这一年里如何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做一下总结。  一、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式。  和学生交流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  1、面对面交流。  面对面交流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眼神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我进行面对面谈话最多的是我班的王某某同学,王非
期刊
“练舞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中的基本功,就是用你的“动力”跳最简单的基本步,能够对上节奏,而且“动力”能够与节奏吻合就是基本功。   我们在观看大师的舞蹈表演时,不难发现,他们的舞蹈动作在几十年里,可以说没有太多的变化,有的只是音乐处理上的细微变化和几个动作的前后变化.他们把几个简单的基本步,通过运用肌肉的拉伸,身体的摆荡,精确的控制,随着音乐随心所欲的调整步幅翩翩起舞.这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是分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造思维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培养的。因为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导学生多思,鼓励学生多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应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运用“新的教学原则”,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班级管理。通过班级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维持班级秩序,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班风。此外,通过班级管理活动,还能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作为班主任,笔者认为,管理好一届学生,必须要有明确合理的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