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的情怀(外二题)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道地,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实在、纯粹的意思,古籍中出现的多是此类或与此相似。可是在黄岩话中,它又别有所指。我们管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叫道地,也就是其他地方所说的天井。
  为什么管天井叫道地,已不得而知。汉马融《围棋赋》:“诱敌先行兮往往一室,捐碁委食兮遗三将七。迟逐爽问兮转相伺密,商度道地兮碁相连结。”此中的道地是指棋子行走的路数。想起古道,或是泥路,或是石头堆砌而成,不知古代简易的天井是否也都如此;又如大户人家的天井,鹅卵石铺就,多有设计。这些都像棋子行走的路数,以此关联,也是有可能的。
  小时候,不知道地为何物,只知日溪外公家门前的那块空地,大家都叫道地。如今想来,却觉得道地二字,承载着多少人的回忆,承载着多少人的乡愁。它是一个有黄岩印记的词,更是一份难以释去的情怀。
  日溪的道地,就和古道一样,块石铺就,泥土塞缝,春来草盛,绿意点缀。黄岩人所称的块石,又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并不是方方正正的石块,而是毛石,在我看来,就是放大版的鹅卵石。那光滑、圆润,是人们日以行走、用时间和双脚走出的包浆。这些块石,看似不规则,却似有规则,凌而不乱,却是我无法参透的玄机。
  不管是谁家的道地,都不缺故事和游戏。这些就像是道地的灵魂一样,哪怕更多的是细微的小事,也像是一杯杯淡淡的酒,不乏香醇,让人心醉。于我而言,那便是道地的春夏秋冬,朝朝夕夕。
  冬日的白天,不去农田的大人们喜欢在道地里串节日灯。我和表姐常常是一边晒太阳,一边做作业。犹记得表姐特别喜欢坐在竹椅上,双脚或跷或踢在石块上,把作业放在腿上做,或者拿着《红楼梦》看起来。而我,年少顽皮了些,总是作业做着做着就玩去了。
  快过年时,家里做了年糕和麻糍,午饭自然是这个了。一大家子人,烧了很大一锅。这时我们便不再围在桌子前吃,而是在道地里,大家各自散坐着,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一边吃年糕,那年糕的香味飘散在整个道地。年糕是手工做的,附近几户人家聚在一起,分工合作。道地里还放着一个石捣臼,就是用来做年糕、麻糍时捣米的。一人捶,一人揉,十分默契。我们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看时,还说怎么都不会砸到对方的手上。
  平时的石捣臼积了点水,那时的冬天很冷,尤其是山里。过了一夜,石捣臼里的水就结成了冰。我们就去玩冰,可是冻得太硬,抠不出来,直到下午才在太阳底下慢慢融化。我们灵机一动,插了根树枝在融化的水中。第二天,树枝被冻在中间,使劲地把树枝往外扯,就把整块冰给扯离了石捣臼,任我们玩了。
  下雪了,道地里穿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衣。可是没有人能不去破坏那平静的雪面,终归是要走的。雪面上,一个个脚印,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像是一个童话故事,里面出现了很多可爱的人儿。我们会在这里堆雪人,还拿盛饭、炒菜的锅铲把雪当菜一样炒。道地里的雪,被我们玩坏了。
  夏日的夜晚,道地是乘凉的佳地。家里的竹椅、躺椅、长凳都被搬了出来,无需风扇,拿一把蒲扇足矣,既可扇凉,又可赶蚊子。山里的星空特别明亮,我们躺在道地里,不信星星是数不尽的,傻傻地数着,几百,上千,数了一晚上也没数尽。
  道地也是家长里短、讲故事的地方。那些已离故土前往外地的人,会常常归来,在道地里讲着山外面的故事。而最可怕的还是天灾,他们讲着台风肆虐中,是如何逃离的,那棵树又是怎么倒在他的背后,分厘之差,生死一瞬间。此时的道地,又多了一分温暖,仿佛是他们避风的港湾,无论外面刮风还是下雨,只要回到这里,就只剩下宁静。
  时至今日,道地里的生活早已离我远去,却时常入梦而来。它化成了一个个画面,存在了我的生命中,又化成了一个个符号,唤醒了离乡儿女的乡愁。
  老宅,越来越少,道地也鲜为人见。普通话的流行,更是让我们的吴侬软语逐渐流失。年轻一辈,大多不知道地为何物。可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场所。那是一代人逐渐逝去的乡愁,是一群人再也回不去的生活。道地的故事,道地的往事,成了许多人无法抹去的回忆,也成了我们心中那无法触摸的情怀,伴随着时光流走,成了沧海间的印记。千百年之后,可还有多少人知晓?
  花又开了
  花又开了,又一个春季。天时冷时热,摸不透的情绪,也许天也和人类的心情一样,有好有坏,可是又是谁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呢?
  花又开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季的尽头,在那个一切都肃穆的寒冷里。一场雨霖霖而下,大地湿润了,空气湿润了,寒冷也湿润了。一夜间,白色的花开满了街头,像是把冬季推进了过去的时光隧道里,伸出双手,迎接春天的到来。窗外,喧嚣着,可又宁静着。花瓣徐徐飘落,一片片,一片片,慢慢地飘落,飞舞着飘落,是一阵花瓣雨呀,落在大地上,将舞姿定格。人啊,真是个奇怪的生物,不由地就陶醉在其中了。好像这喧嚣的世界已经不存,唯有眼前这片花瓣雨。
  我为什么爱上花瓣雨?是这个世间有太多的杂乱,而花瓣却一尘未染,从天而降,好像不属于这个世间。她不属于这个烦乱的世间,她是美好的,單纯的美好,没有瑕疵,没有浓妆艳抹,她只是无暇的自己。她是美丽的,柔和而优雅,是这俗世本没有的。可是她染上了这个世间的温度,暖暖的温度,哪怕她是白色的,也让人觉得暖和,这人世间独有的温暖。
  无数的花瓣点缀了原本的空白,慢慢飞舞。她的飞舞转瞬即逝,随后落在大地上。然而,有更多的花瓣继续飘落,好像一直在飘落,从未停歇。可是,她们又怎么会不停歇呢?花瓣雨,终究只是瞬间,让人想留又留不住。
  是时间吧,它不停歇,总会把花瓣雨带走。这世间万物真的是个奇妙的东西,好像都是有定律的,如此一成不变地轮回着,生生不息。可是它却又一直在变着,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又从冬天到了春天。
  是时间吧,它就这样走着走着,我们也就这样走着走着,谁也不知道是我们走在时间之中,还是时间走在我们之间。我们,都太渺小了。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不知什么时候就蒸发了,大海依旧,却再也没有那滴水;是大地里的一粒土,不知什么时候就被雨水冲刷,大地犹在,却再也没有那粒土。而我们,却分明存在过的。是水,滋润了这片空气;是土,养育了这片绿林。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也许连我们都不知道吧!   时间啊,如果你能停一下,我们是否会沉浸在花瓣雨中呢?时间啊,在你内心的某一个深处,是否有一片花海,她一直飘落着,飘落着,花海间的我们,只是由衷地陶醉在这片花海之中,再也没有这红尘中的喧嚣,只剩下一片美好。
  家乡的山
  江南的山是秀气的,江南的水是灵动的。当江南的山邂逅江南的水,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我生于澄江,长在澄江。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我的家乡有一座山,叫做松岩山。
  每日清晨,我一抬头便能远远地看到一块巨石状如人形,高高地耸立在那里,这就是松岩山上的石大人峰。对于生活在澄江两岸的人来说,松岩山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肉里、血液里,无法分离。遗憾的是,他有著太多太多的风景和传说,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谜。寻一个天朗气清的好日子,我终于又一次地登上松岩山。不管走过了多少个年华,青山依旧,总是不惊不扰。
  石阶变成了山的年轮,诉说着时间一年又一年。我们一步步踩着山的年轮,一步步登高,仿佛离天空更近一步,离红尘更远一寸。青树绿叶之中,隐约间可闻叮咚的溪水声,越来越近。再往前走,依稀可见一弯碧泉倚着一层一层的岩石,缓缓地走下来,清澈中带着一丝婉约,婉约中带着一丝懒散。岩石呈黄褐色,不知是含了一些未知的成分还是时光的沉淀才让她有了如今的模样。数不清有多少层,有宽有窄,时宽时窄,宽处尽头,层层叠叠,像是省略号,让人感觉意味无穷。她敞开她的臂膀,搂着那泓小瀑布,托着她展现她最美的姿态。书上说这是云片瀑,亦称千层瀑,总长度约二十米,宽约六米,终年可观,粗看有十多级,细数则更多。云片瀑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但有一种“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想来只有在江南的青山绿水中,才能见到如此柔肠百媚的瀑布吧!
  没有修饰,没有设计,这里的树枝任意地生长着,凌乱中有一丝野性美,野性中又有一丝婉约美。她们给天空织起了一张网,给路人撑起了一把伞。不管是什么季节,山中都不缺绿色,好像是生命的呼唤,青山不改,绿色不尽。当然,也少不了落叶,不知是新落的,还是成年累月堆下的,厚厚的一层,给石阶披上了外衣,也让深山变得更加深沉,好像是在思索这流逝的光阴是否会重来。他想出了答案吗?答案会是什么呢?不会吧!时光流逝,一去何曾返过?会吧!春去春会回来,秋去秋会再来,轮回不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总在一遍又一遍地重演着。
  山路难行,古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那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在没有石阶的山路上。而面对有台阶的山路,时常是上山难下山易。走走停停,岁月在山间显得更短。穿行在山间,穿梭在树间,石大人时而躲了起来,时而又向我们招手,原来他也有一颗童心,和我们玩起躲猫猫的游戏。而在不同的地方,他又把不同的姿态展示给我们。待我们靠近他时,他像是个憨厚的老人,穿着件广袖衣衫,坐在山巅之上,看山下澄江儿女勤劳着,快乐着。据记载:“石大人峰位于海拔约三百五十米处,高百余米,一峰耸峙,状如巨人背负童子而立,四周群崖拥结,峥嵘耸削,移步换影,姿态各异,与温岭石夫人峰并称台州奇观。”旧传南朝刘宋年间的一个深夜,暴雨雷电,山土削落,巨石巍然屹立,耸如人形。千百年间,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石大人的神话传说,最为动人的是他和石夫人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凄美爱情。
  相比而言,其他岩石就“逊色”了很多,但也是丝毫不让。金鸡岩、乌龟岩、象鼻岩、着棋岩、饭蒸岩……一块块岩石形态各异,貌似大自然中的事物,不知是巧合还是大自然悉心打造赠给世人的礼物。他们一一在我们的旅途中走过,给我们讲述自己的美丽故事。着棋岩说:“传说古时有仙翁在这对弈,并留有似棋盘的痕迹。”吊船岩说:“传说这是远古时代供渔民吊船之处。”饭蒸岩说:“我高约六十米,状如饭蒸,传说岩下有洞可容跌坐,有石婆拿扇在下面做仙炊。”……
  走过山间寺庙,一片片黑瓦隐于丛林之中,远离烟火。它们走过几百乃至上千个春夏秋冬,不知今夕是何夕。穿过山间凉亭,飞檐翘耸,寄托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情怀。那些过客,那些路人,那些曾留下自己走过的印记和未曾留下一点一滴的人,都在渐渐离去,可是松岩山却毫不动摇,静静地站在澄江一角,看人间铅华洗不尽,望红尘光阴不负。
  我赞不尽松岩山的美,记起明代黄绾写下的“石坛坐处闻秋叶,鸟道行时见古扉。”我说不尽松岩山的故事,忆起近代朱文劭曾作诗“顽石未曾逢僧点,却傍松岩听寺钟。”我诉不尽我对松岩山的情,思起明邑令高材感叹“高生不是神仙骨,哪得云山有宿盟。”
  我亦非神仙骨,何其有幸,能与这座山相伴相随!
其他文献
徐 衎,1989年7月22日生,南开大学201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作协会员,2016年浙江省“新荷十家”,2018年获第五届“人民文学·紫金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中短篇小说见《人民文学》《收获》《十月》《花城》《上海文学》《江南》《西湖》《长江文艺》《青年文学》《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等。 
期刊
立春书  窗前移动的不是具象,而是一大把词汇  它们每一次组合,都是从崩溃或相互中抽离  以及彼此抵抗中重新被汇聚在一起。  犹如这小小的头颅,从树枝上  滚落下来,在岩石上撞出一个凹痕  但被巨大的时光抚平的像水没有隙缝一样平静。  从窗前张望出去,我抓住一个词汇  它寒冷和干燥得有时使我窒息得像过冬的昆虫  当添生薄薄的翅膀时,谁叫我飞得更高?  神在寂寞时,是否把搬弄的词汇  被一只只手弄脏
期刊
剪碎灵魂 背弃繁星  游荡在山河——这已经过于理想  游荡在破败的城  我衔,我衔我最后的青枝  ——题记  那个叫炎的男孩出现在我的梦中。课桌上摊着一本习题,他手指点着。梦的远处漂来咕咕咚咚的回音,像是有什么东西拍打着巨大的尾巴靠近。  声音干净灼冷,炎抬头叫我。循声望去,看不真切他的眼睛,也许是梦的缘故。  “青檀。”  女孩名叫小柠,十五岁,江南水乡人,没见过青檀。初二下半学期的期末考年级第
期刊
山城攸县,乡贤甚众,偶遇,周身洋溢着魏晋文人的风流之气,我姑且称之为新时代的“风流”。  何为风流?李白嗜酒,大醉,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为风流。明人张岱,晚年著《陶庵梦忆》回忆年少过往,叹息“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白黄昏”,闲适之心,不失为另一番风流。而早在公元三世纪,《列子》里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杨朱》篇,反映了人们的外、内两个层面的“风流”:“生民之不得
期刊
1  何伟明想起了那只鸟,那只栖息在漂浮着的树枝上的鸟。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树枝拖进了水底,鸟一声惊叫,飞了。何伟明想,我要是那只鸟就好了,可惜我不是,我是那根树枝。何伟明翻了个身,旁边妻子轻微的鼾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他打开手机看了下,四点四十三分。今夜无眠。翻看微信朋友圈,第一条是何丽发的:只有黑夜,只有黑夜属于我,我用整个夜晚端详黑夜的模样。看发布时间,两小时前。看来她也失眠了。  我的婚姻走到尽
期刊
一  女儿一起床就开始整理,她把行李箱放到客厅中央的地上,两边摊开,然后一一地找东西,一一地往箱子扔。她一边找着一边嘴里哼着歌:有三只乡下老鼠要到城里去……  女儿首先要找的当然是她的衣服,然后是洗脸台上用品,再然后是书桌。我看到她抽出一本书一边翻着一边走到行李箱边上,将那本书轻轻塞到箱子的最底下,又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在厨房给她煎鸡蛋。暑假开始以后,她突然很喜欢吃煎鸡蛋了,而且很喜欢自己煎
期刊
漫步在浙东北仑绵长的海岸线上,看东海潮起潮落,闻波涛声声不息,凭海风亲吻脸庞,任思绪随风飞扬,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我作为从小生长在海边的北仑人,尽管对家门口的海很熟悉,但每次来到海边,我的内心深处仍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情。  面对大海,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想的很多,但每次思想中,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一个“盐”字来。此时此地的这个“盐”字,不仅只是咸的化身,更有一种给人亲近和厚重沉甸的感觉。  
期刊
对一个作家来说,情况可能是:写虚容易,“务实”难;传奇化笔法容易,于平常中见出不平常来难。因为,毕竟写作不是仅仅靠想象就能完成,在这当中,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和揣摩,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似乎莫不如此。某种程度上,如何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对于小说这样的叙事文体而言始终是其核心问题。谢志强和他的《艾城奇人异事》,情况似乎既是也不是。  一  就虚和实的关系论,贾平凹的作品是典范,他是通过实来写虚
期刊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20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隐逸派”三杰之一,生于西西里岛的一个铁路雇员家庭,早年攻读工程和数学,由于对文学的酷爱转而研习古希腊罗马文学,后来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教授意大利文学,成为“隐逸派”领袖人物之一。他著有诗集《水与土》(1920-1929)、《消逝的笛音》(1930-1932)、《厄拉托与阿波罗
期刊
《文学港》杂志社有一位工作人员叫俞永富,我是知道的。文学杂志社里的人,通常是作家,也有人会诙谐地说是“坐家”,料想他应该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或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宅男”。不知何时,我们加了微信,一看他在朋友圈发的图片,倒是刷新了我的“作家观”:能用烟头烫脚上不知何故而溃烂的伤口,由此“以毒攻毒”起到疗伤效果。我突然就想起了硬汉作家海明威。然后,留意他朋友圈久了,发现他喜欢跑步,而且是跑量惊人,一个月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