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教育管理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身负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综合型人才的重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指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必要性;实施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实效性、针对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由此可见,在当前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教育管理的理论指导,应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为教育管理目标,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为基点,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切实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根本利益,构建特色的新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1.高校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理论指导的必要性
  1.1是顺应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人才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在一切管理活动中应该占主导地位。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战略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步伐。高校属于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需求。
  1.2有利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高校是教学育人的重要场所,也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不仅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以及发展同样具有不可轻忽的作用。现代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发挥平台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能够满足学生自我生存与发展需求,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1.3更加符合现代高校管理特征
  高校的特殊性以及肩负的重担,要求高校教育管理不可能像社会其他组织、机构一样执行单纯的制度化管理或行政管理。在当前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生是高校孕育的杰出作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和自由,能够使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此乃现代高校服务使命的一种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科学管理的内在规律。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可使高校成为真正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中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2.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实施策略
  2.1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管理理念
  高校教育工作者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决定了整个高校教育管理形式,因此想要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加强对教职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到“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教职人员属于内部管理人员,而学生应属于外部被管理者,分别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应达成“以人为本”的一致管理目标。同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了很大的变革,校园教育和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人才是一切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子。高校教育者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一切以学生的根本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应该将学生简单地视为被动接受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实践工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的想法或者行为,再慢慢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教育者应该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再创造计划。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不是一种疏离、陌生的上下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僵硬关系,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
  2.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教育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一样,每一个人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生活背景、家庭背景、社会经历、兴趣爱好、受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有别于其他人的特点,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种现象决定了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所有学生不可能都应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否则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学生可能不适用,甚至会起到相反作用,并没有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和宗旨。教育者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教育模式,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是现代高教育管理的主题,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仍然任重道远,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坚定的“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与时俱进,培养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科学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慧.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下师生关系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0,(2).
  [2]章荣琦.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现代管理科学[J].现代管理科学,2012,(12).
  [3]徐亮,刘志红.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人本主义理念[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作者简介:查紫陽 1972.12.17 中国古代文学 明清文学 词学。查紫阳(1972-),男,江苏常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其他文献
【摘要】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看,开展创业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业教育可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本文力求在理工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构建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确保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构建合理的、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字】 理工
期刊
摘 要:分析影响双层玻璃的保温性以及隔音性的因素,讨论玻璃窗的单层玻璃厚度以及双层玻璃之间距离对保温性和隔音性的影响,找到玻璃的厚度、双层玻璃间距,得到双层玻璃保温性和隔音性的最佳配置点。  关键词:保温性;隔音性;热传导系数;隔声量  引言  在现代的城市建设,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管理办公,以及军事、科技等领域,双层玻璃已被广泛利用。它具有保温效果好,隔音性强,硬度大,承受力的能力突出,同时透光
期刊
[摘要]到了五月份,就进入了中考的冲刺阶段,学生的学习紧张,每天都面对学习考试,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也大,有的学生会有恐惧心理、烦躁,造成失眠,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每个学校到了这冲刺阶段都有自己的应对措施,目标一样,都是能让每个考生心理健康、稳定,保持良好的状态,掌握好知识,从而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化学科冲刺复习也有对策。  [关键词]化学,中考,冲刺,措施  对于学生来说,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
期刊
摘 要: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领导的一场以实现农业集体化为目标的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过程,它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典型示范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入社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典型示范;农业合作化;模范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历
期刊
以往的中学语文活动课,因袭着两种教学模式:一是语文课的继续,在活动课上继续语文课的一般教学;二是自习课的转移,在活动课上学生自由地看看课外书或写写作业。其实,按照新课程的标准与要求,这是不规范的。以下是笔者关于中学语文活动课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对语文活动课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之所以在语文活动课中会出现两极化的做法,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对这门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前者将它看作语文课,后者视之为自习课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数据机构教学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数据结构研究日益增多,数据结构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结构的类比教学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学生进行概念与算法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期刊
摘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处理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观点。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凝练为“以人为本、仁爱、责任”。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过去和现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主要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忽视的
期刊
【摘要】社会的压力,大人的要求,使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为了所谓的“成才”我们要求孩子从小甚至是在娘胎里就开始进行正规的教育,学古诗、听故事……到了大一些去学特色课,更高一些时候还要补课,孩子学的时间挤满了,玩的时间却成了空白。那么如何摆正“玩与学”的关系呢?下面我以自己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和为人母所积得的经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关系 尺度 互补 角色  我在幼教一线工作18年了,也是
期刊
关键字:樱花 女人 原始 文明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坂口安吾的代表作《盛开的樱花林下》发表于1947年6月,初读这篇小说,给人一种魔幻的感觉,让读者有些许费解,不大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作品通篇充满隐喻与象征意义的符号,如若不理解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只能将这篇小说作为一部普通的寓言读本来看待,不过,通过对“樱花”和“女人”这两个最具有普遍性却又非常有特色的表象符号的解读,可以看到《
期刊
摘要:对教师而言,“师长”是你在学生面前的主要角色,但这个角色不是固定的。如果任何场合下,你都以这种角色出现,必然会影响你与学生间的正常关系。十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善于变换角色的老师,才是学生们欢迎的。  关键词:良师 慈母 挚友  有人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但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可变的,而且是多重的。对教师而言,“师长”是你在学生面前的主要角色,但这个角色不是固定的。随着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