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有效提问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上好生物课的关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提问,要把握好提问的目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把握好提问的重难点;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课堂有效提问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新课程理念中倡导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生物课堂中的提问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提问更成了上好生物课的一个关键,也是每个生物教师必备的能力。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简而言之,即有效提问。所谓有效提问就是指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提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提问的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把握好提问的目的
盲目的、随意提问会使一节课变得散乱,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因此提问一定要具体、有目的性。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①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中流的什么液体?②肾小囊腔内流的什么液体?③肾小囊和什么结构相连通?④肾小管外包绕着什么结构?⑤肾小管中最后流入集合管中的是什么液体?等等。设计的这几个问题,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经过精心的构思,设计的提问在教学进程中,占重要环节,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关注肾单位的基本构成,把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提的问题具体而有目的性,这才有助于学生突出重点,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入思考,从而有利于突破难点。
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
人的认知结构可划分为3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在学生的“已知区”提问,问题太容易,学生可以不经过思考就能够回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在“未知区”,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提问的深浅应与中等以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相符,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点拨以及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3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重难点的有效提问要找出学生疑点之处,对症下药。课标中的重难点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备课、上课时会花较多时间和精力来解决每节的重难点知识,这其中亦包括在重难点处进行有效提问。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果抓住事情的要害处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理,在课文的重点处设疑是有效提问中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围绕光合作用过程这一重难点,提出,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原料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产物是什么?绿色植物为何能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让学生充分理解重难点。
教材中往往有些重点亦是难点,而有些学生对难点并非理解透彻,而是一知半解,教师若在难点处进行有效提问,便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的重难点是血液循环,虽然循环路径理解难度不大,但是让学生准确识记并不容易。我是这样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的:先让学生忆起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是什么(血液从静脉进入心脏,从动脉流出);再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几种血管的定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血液从动脉血管流过时必须经过毛细血管才会到达静脉)。此后,学生不难找出血液循环的特点: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心室。主要路线找出后,再进一步弄清楚途经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分别是哪些便可。顺着这个思路,教师接着提出另外一个难点:“血液在循环路径的哪个位点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联系前面的知识,学生会感觉到回答这个问题难度并不大。
4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提问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而变化,抓住关键点,明确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按照提问的时间顺序分为:课堂开始时的提问、课堂进行中的提问、课堂结束时的提问。
4.1课堂开始时的提问
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可采用直接导入式提问和复习导入式提问。直接导入式提问既可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开门见山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课前设疑,引人入胜,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例如:在学习“遗传”一节时,可以提出“你能找出你与父母相貌上相似的地方吗?”学生立即会情绪高涨,开始寻找自己与父母相貌相同的地方,注意力自然被调动起来,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而复习导入式提问,则是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識间的联系,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4.2课堂进行中的提问
①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问。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提问应该有的放矢,怎样发问,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服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②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例如在学习血型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和输血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A.什么叫血型?血型系统主要分为哪几种? B.血型是如何判定的?你会验血吗?你验过血吗?你是什么血型?C.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这组问题逐个深入,由浅入深,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4.3课堂结尾的提问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如余。”其实,结尾好的一堂课就如同美妙的乐曲令人余音难忘。如《种子的萌发》结尾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假如大家是农民,我是记者。我来采访你们关于种子萌发的问题,可以吗?”大部分学生会含笑应允。师:“农民朋友们,我去市场挑种子时,怎样才能挑到好的?”学生回答(略)。师:“把买来的种子放在地里就行了吗、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学生会根据所学内容作答,教师及时点评。师:“种子破土而出后就结成果实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及时发言:“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了,清同学们及时预习。”这样结课既可以令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主要内容,又能达到承前启后,使知识继续延伸,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有效提问要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车兴超.刍议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湘潮,2011,(12).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课堂有效提问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新课程理念中倡导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生物课堂中的提问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提问更成了上好生物课的一个关键,也是每个生物教师必备的能力。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简而言之,即有效提问。所谓有效提问就是指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提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提问的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把握好提问的目的
盲目的、随意提问会使一节课变得散乱,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因此提问一定要具体、有目的性。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①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中流的什么液体?②肾小囊腔内流的什么液体?③肾小囊和什么结构相连通?④肾小管外包绕着什么结构?⑤肾小管中最后流入集合管中的是什么液体?等等。设计的这几个问题,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经过精心的构思,设计的提问在教学进程中,占重要环节,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关注肾单位的基本构成,把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提的问题具体而有目的性,这才有助于学生突出重点,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入思考,从而有利于突破难点。
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
人的认知结构可划分为3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在学生的“已知区”提问,问题太容易,学生可以不经过思考就能够回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在“未知区”,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提问的深浅应与中等以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相符,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点拨以及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3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重难点的有效提问要找出学生疑点之处,对症下药。课标中的重难点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备课、上课时会花较多时间和精力来解决每节的重难点知识,这其中亦包括在重难点处进行有效提问。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果抓住事情的要害处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理,在课文的重点处设疑是有效提问中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围绕光合作用过程这一重难点,提出,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原料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产物是什么?绿色植物为何能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让学生充分理解重难点。
教材中往往有些重点亦是难点,而有些学生对难点并非理解透彻,而是一知半解,教师若在难点处进行有效提问,便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的重难点是血液循环,虽然循环路径理解难度不大,但是让学生准确识记并不容易。我是这样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的:先让学生忆起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是什么(血液从静脉进入心脏,从动脉流出);再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几种血管的定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血液从动脉血管流过时必须经过毛细血管才会到达静脉)。此后,学生不难找出血液循环的特点: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心室。主要路线找出后,再进一步弄清楚途经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分别是哪些便可。顺着这个思路,教师接着提出另外一个难点:“血液在循环路径的哪个位点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联系前面的知识,学生会感觉到回答这个问题难度并不大。
4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提问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而变化,抓住关键点,明确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按照提问的时间顺序分为:课堂开始时的提问、课堂进行中的提问、课堂结束时的提问。
4.1课堂开始时的提问
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可采用直接导入式提问和复习导入式提问。直接导入式提问既可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开门见山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课前设疑,引人入胜,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例如:在学习“遗传”一节时,可以提出“你能找出你与父母相貌上相似的地方吗?”学生立即会情绪高涨,开始寻找自己与父母相貌相同的地方,注意力自然被调动起来,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而复习导入式提问,则是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識间的联系,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4.2课堂进行中的提问
①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问。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提问应该有的放矢,怎样发问,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服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②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例如在学习血型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和输血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A.什么叫血型?血型系统主要分为哪几种? B.血型是如何判定的?你会验血吗?你验过血吗?你是什么血型?C.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这组问题逐个深入,由浅入深,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4.3课堂结尾的提问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如余。”其实,结尾好的一堂课就如同美妙的乐曲令人余音难忘。如《种子的萌发》结尾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假如大家是农民,我是记者。我来采访你们关于种子萌发的问题,可以吗?”大部分学生会含笑应允。师:“农民朋友们,我去市场挑种子时,怎样才能挑到好的?”学生回答(略)。师:“把买来的种子放在地里就行了吗、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学生会根据所学内容作答,教师及时点评。师:“种子破土而出后就结成果实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及时发言:“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了,清同学们及时预习。”这样结课既可以令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主要内容,又能达到承前启后,使知识继续延伸,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有效提问要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车兴超.刍议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湘潮,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