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信仰在中国的构建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健全,然而,诚如休谟的分离命题所阐释的那样,“是”与“应该”是无法划等号的。法律制度的健全不代表整个社会的井然有序,而法律信仰的构建将促进法律的实现。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律传统
  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其充分体现了法律信仰在法与人们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尽管有学者主张法律信仰是西方法律传统的产物,在中国的语境下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笔者认为在具有复杂文化传统的中国,即使没有经受久远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也具备构建法律信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法律信仰的概念
  最初从西方引入“法律信仰”的概念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中“无法可依”的状态,为了给予裁判者以指导,使其根据内在于法律的某种法律确信来进行裁判,亦为人们提供行动理由。由于没有像西方法律传统那样深受宗教的影响,故国人对于“法律信仰”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社会基础,因而“法律信仰”的概念众说纷纭。经分析后笔者认为,“法律信仰”是人们基于对法律的信任而产生的一种信任感和归属感,是一种具备法律意志的对于良法的追求。二、伯尔曼的法律思想
  对于“法律信仰”命题最具贡献性的当属伯尔曼,其提出了广义的法律概念以及在革命过程中法律“祛魅”所引发的社会性危机[1]。他将“法律”视为一项事业,融意志与规则、情感与信仰、服从与忠诚于一体。他主张法律与宗教共享以下共同要素: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仪式代表法律的客观性,传统代表法律的延续性,权威象征着法律的约束力,普遍性则代表着法律与真理的一致性。他认为二十世纪西方正在经历一场统整危机,在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的同时,美国的整个文化正在面临着精神崩溃的危险。这种崩溃包含对于法律的信心丧失。因此伯尔曼呼吁在尊重法律的同时,关注人们的法律情感,这种情感是法律信仰的前提。[2]三、我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一)必要性
  首先,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依法治国自1999年就成为我国的宪法性原则。法律信仰的构建与培育直接关系着法律权威的形成。我国的法律信仰更强调的是一种对出于正义的法律的信任,而非以宗教为基础的法律情感。只有当人们普遍对法律有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坚守时,人们对于法律的权威才会予以认可。因此,在中国进行法律信仰的构建,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有利于培养成熟的国民。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在于成熟的国民。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但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的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构建法律信仰,可以使国民更加了解国家各机关的运作,明晰每项法律规则背后的法理和欲达至的社会目的,使国民可以更深刻地去思考关涉其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思维成熟的国民。
  再次,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有利于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经济昌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物质本身带给人们的愉悦感持续的时间逐渐缩短,基于艺术等文化的享受反倒让人倾心。而法律信仰的构建毫无疑问弥补了我国国民的信仰缺失的问题,同时借由法律信仰而回归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势必会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二)可操作性
  我国各种社会文化交织在一起,充斥着各种社会矛盾,法律信仰的构建势必面临着巨大的阻碍。然而,法律信仰关涉我国整个法律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法律信仰不是对于法律文本的信仰,而是对其背后的法律精神的信仰。而这种法律精神必须借由法律实践得以实现,所以法律信仰的构建成功与否主要依靠以下几方面:首先,国家、各社会团体加强普法宣传。对于人们都不知道的法律,根本谈不上法律信仰。所以国家应当通过媒体、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加大对于法律的宣传、普及守法意识、加强公民的诉讼意识。受长久以来的强权统治思想的影响,国民对于法律的惧怕胜过信任,所以国家需要在无公权力介入的前提下推广法律,使大家了解到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利益。
  其次,国家各机关协调法治,使法律体系有效运转。在立法阶段,应当制定良法,使其更科学化,以培养国民的法律情感。在司法领域,应当公正执法,同案同判,最大程度的保障判决的可预测性,为国民信任法律提供实践保障。在执法领域,要严格依法办事,不滥用权力,以期保障法律的权威性的同时促进国民对于国家机关的信任,进而信任整个法律体系。在法律监督领域,要协调各机关之间的关系,确保相互之间权力制衡、彼此监督,在这个阶段应当尽可能地让公众参与其中,使国民了解国家机关的运作以促进法律信仰的构建。
  再次,学校强化法律基础教育工作,使学生加深对于法律的认识,培养其法律信仰。学校属于社会团体中的一种,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所以需要对其单独予以说明。法律信仰的构建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不断灌输法律信仰的知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社会的中坚阶层就会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最后,个人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这直接关涉个人利益得失,只有每个人都尊重法律,那么法律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用。否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这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法律素养。当每个人的法律素养都达到一定程度时,那么无形之中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也就形成了。当然,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阶段。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J.伯尔曼.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M].姚建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
  [2]许娟.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如今国际社会,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感官商标立法进行保护,以获得在某些特定行业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在此类商标的立法上还持着保守态度,这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也不符合商标立法的国际形势。  【关键词】感官商标;味觉;嗅觉  一、引言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新《商标法》修正案,其将于明年5月1日起施行。值得关注的是,
期刊
【摘要】建立检察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仅增强了反腐倡廉的预见性、和科学性,而且有力地提升风险防范的层次和水平。笔者剖析了当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要确保检察权的廉洁高效运转,必须做到“五个结合”。  【关键词】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五个结合”  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立检察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加强内部监督的一次有益实践
期刊
【摘要】2011年5月1日科技站派出所王所长在抓捕盗窃嫌疑人的时候被打伤。案发后,公安局、处领导高度重视,并将此案列为局督办案件。利用现场提取到的足迹,运用步法追踪技术确定了嫌疑人出入口和行走路线最终破获该案。同时该案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鞋印;案件侦破;启示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1年5月1日正是农历的月末,客技站派出所王所长临晨3时许巡视至车间洗刷库东门时,发现停留的公务车车
期刊
【摘要】青年干警是检察事业的历史承担者。如何让青年干警成长为检察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是检察政工部门必须深入探讨的历史课题与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为我们开展青年干警培养工作提供了指引:充分尊重青年干警的主体地位,从思想引领、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协力服务于青年干警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青年;检察干警;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
期刊
【摘要】案件证据在捕后发生变化,系统内部特殊规定,检察机关的原因都会导致刑事案件捕后轻判。改变捕后轻判率高的问题,是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对捕后轻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刑事案件;审判;量刑  一、捕后轻判原因之分析(一)案件证据在捕后发生变化  比如在对被害人造成财物损失或人身伤害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本人或委托家属对
期刊
【摘要】我国法律规定的高等学校民事主体身份,造成了我国高等学校行政主体的地位不明朗。西方国家均将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来对待,因此,行政法治的精神都能得到充分体现。而在我国,由于高等学校行政主体地位不明确,造成高校行政行为难以界定,出现了大量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高等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行使的是公权力,应当符合行政法治精神,因此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应当法治化。  【关键词】高校;法治化;行政  一、高等学校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死者名誉权的争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死者是否仍享有名誉权;二是死者名誉保护的对象是死者的利益还是近亲属或家庭等他利益。从谢某案件的判决可见,我国实践判例与立法倾向于否定死者享有名誉权,法律仅保护死者的名誉。但基于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自然人的民事权利不应随人的死亡而消灭,而在我国立法中,也存在着自然人死亡后其民事权利继续存在的情形,故立法应承认死者享有名誉权为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村民自治属于典型的“乡政村治”模式,即在乡镇建立政府,实行行政管理,乡镇以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模式设计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现,尤其是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在坚持村民自治制这一农村基本政治制度前提下,必须创新完善村治机制。  【关键词】村民自治;主导性;协调性;自主性  随着1990年代的村民自治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更加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使得犯罪嫌疑人和被告者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尊重与保护,更加体现了司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而逮捕审查作为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人权保障是否落实到实处,执法是否公正合理都起到了直接而重要的反馈作用。为此,本文就从逮捕必要性审查的角度对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侦查监督权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以期进一步学习
期刊
【摘要】引渡制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许多国家基于特殊约定引渡一些政治和军事罪犯。现代意义上的引渡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因为法国大革命的缘故,强烈冲击了封建专制的诸国,普通的刑事犯罪也渐渐被纳入了引渡的对象。随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引渡也走上了法制化道路。正值此时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雇员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的愈演愈烈,又涉及到国际法上的引渡问题,因此,本文追根溯源地从引渡制度的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