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中国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2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地理频道、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新加坡海滨别墅影业公司、德国NDR联合出品的英文纪录片《鸟瞰中国》荣获第五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国际传播奖。
  大美河山、华彩人文,纪录片《鸟瞰中国》用它特有的视角抒写出中国壮阔、多元的人文地理。鸟瞰的角度是全知全能的视角、是宏大的视角,能以这样的创意统领作品全篇,实属非凡。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捭阖八万里,《鸟瞰中国》由此呈现出的眼界和高度与众不同。《鸟瞰中国》共上下两集,每集50分钟,上集“源远流长”,展现中国自然地理与传统人文风貌;下集“继往开来”,抒写中国现代文明智慧。上集14处人文地理风貌,下集13个社会、科技发展问题,南北风情、四季变换,万花筒般地呈现出中国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明传承与创新。片中的鸟瞰角度不仅是一种视角,还是一种创意,更是一种激发叙事系统的手段。
  一、视觉奇观的审美营造
  航摄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视觉美学拓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这也由此成为《鸟瞰中国》的技术和创意基础。纪录片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在追求为观者呈现丰富多样的真实。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技术美学日益成为纪录片的审美要求。航摄、减震、延时、地面跟拍技术的发展,为运动和特殊视角的拍摄提供了便利,而如何上天入地,为观赏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成为当代纪录片视觉审美营造的创作要求。从这一点来说,《鸟瞰中国》为我们呈现的视觉效果是极其震撼的,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和“美到想哭”的视觉体验成为观赏者的共识。更重要的是,“鸟瞰”这一呈现角度在该片虽非横空出世,但以此为主题聚焦统摄全篇,并大篇幅地采用运动俯拍形成主线叙事视角确属《鸟瞰中国》独特之处。可以说,中国南北大地壮阔的地理景观、丰富的人文风貌,多元文化跨度为“鸟瞰”这一创意提供了腾挪的空间。俗话说,远取其势、近取其神。在《鸟瞰中国》里,四川大英县人造海滩、新疆达坂城风电场、青海太阳能发电站、贵州强光力望远镜呈现出丰富的点、线、面层次对比,乐山大佛两山排闼而来的视觉撞击,浙江丽水特高压电网光影相互映衬的自然与人造景观,在鸟瞰角度下,这些宏大场景蔚为壮观。
  二、多元视角下的审美体验
  从纪录片观察发现事物的角度来看,拍摄角度是观察事物的物理角度,而抽象而言,更是叙事的视角、认识问题的视角。由此,拍摄角度的丰富性,决定了我们认识问题的丰富性。正是于此,《鸟瞰中国》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冷静俯视的视角、全能的视角,更重要的是赋予观者一个审视万事万物的全新视角,并成为激发惯常叙事系统的手段。
  影片中不乏我们平时熟知的自然文化遗产,比如长城、乐山大佛、哈尼梯田、恒山悬空寺、嵩山少林寺、云南三江并流地,而它们在鸟瞰视角下呈现出全新的审美体验。在信息视觉化的当代,真正深刻的认识首先是从视觉形式这一窗口开始的。
  平心而论,鸟瞰下的壮美极容易落入空洞的展示与抒怀中。初看题目,原以为《鸟瞰中国》只是一部走马观花的航摄风光片类型。但实际上,在高空俯瞰芸芸众生的同时,创作者试图按照国际化的叙事语言,把个体人物故事融入到冷静的、远距离的风物观察中。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正是在这样两种视角的不断碰撞之下,中国人和自然、生命、宇宙的关系因为极大极小的视角反复转换,而变得更加具体与深刻,颇有哲学意味。
  从技术角度而言,《鸟瞰中国》在大篇幅的俯拍视角外,还注重远景与特写的两级拍摄角度的切换。远景和特写两级镜头的自由转换是当代视觉审美的凸显,这样的视觉表达不仅是营造出其不意的戏剧性手段之一,也是时空叙事自由跳跃的表现。《鸟瞰中国》的叙事架构决定了它必须能自如运用这样的转换,把壮美河山与个案人物故事结合起来。比如上集开篇,在西双版纳龙舟赛的激烈氛围中,由水面开阔、龙舟争游的盛大场面,突然转到赛龙舟选手岩红罕,他的戏剧性特写跃然而上。嵩山少林寺习武的僧人延飞,抽离出来的鸟瞰视角与身在其中的大特写为少林武术这一延续千年的文化增添了意境。还有浙江丽水的千山万壑、森森林立的特建高压网线与着红色工装的徐建明的鲜明对比。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观者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以及中国人运用现代文明开拓创新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
  实际上,这种两极的巧妙对立与转换不仅仅体现在镜头上,还呈现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比如在下篇开始,创作者把上海市民许志豪一家清明扫墓与王先生一家回乡过春节等量齐观,生与死、分别与团聚两极就这样轻巧地连缀在一起,很好地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矛盾观。
  从叙事方式而言,西方纪录片创作中的“话语权释放策略”在本片得到彰显。宏大问题找到顺理成章的小切口是国际化创作的趋势,尽快地放一张脸,放一张能够讲故事的脸,这是西方新闻与纪录片创作中“3C”原则的体现①。以人带事,找到个体化的叙事落点,它是主题诠释与表达行之有效的策略,也是符合多数普通观者审美习惯的方法。比如,在《鸟瞰中国》下集开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描绘是从上海城市建设摄影师郑宪章的工作切入的,在他登高远摄的工作中,通过这位中心人物的视角,影片在视觉上自然地呈现出中国城市高楼争先拔起的图景,牵带出城市化的问题;清明节上海市民许志豪扫墓带出城市交通管理的问题;春节回乡潮中的王先生牵带出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发展等等,创作者在鸟瞰的这条经线中,试图编织进一个个具体的个案故事这一纬线。技术为基础、人物为主角、情感为核心,共同构成了《鸟瞰中国》的创作内核。
  三、国际合作制片、营销模式的开掘
  从生产、营销方式而言,《鸟瞰中国》不仅仅开创了新的视角,更是制作方不断探求新的制作、营销方式的延续。该片是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国家地理频道(国际)、新西兰自然历史等五家国际公司联合制片完成,并通过国家地理频道的平台在美国同步播出。应当说,这样的国际合作对于中国纪录片在国家形象宣传和文化交流的担当上具有重要影响。   (一)东西话语碰撞与借鉴
  从纪录片的使命来看,纪录片不仅承载着针贬时弊的舆论功能,也承载着传承文明、凝聚历史文化价值的社会效用,同时,还承载着文化交流、国家形象宣传的使命。文以载道,对于具有家国使命与情怀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而言,这个担子尤其沉重。相较于其他电视节目品类而言,纪录片因其直接记录现实的非虚构性、大体量的篇幅,对问题开掘、文化氤氲和形象塑造等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在中国经济发展、文化自信与自省的过程中,纪录片创作也一直试图去承担意识形态、文化交流与形象宣传的功能,但是从一开始就极具挑战性。中国纪录片本身在文化传统、话语方式、审美取向、制作理念、营销历史等方面和西方有所差异。这其中,尤其在涉及国家使命的题材上表现得捉襟见肘,往往较难进入国际话语体系,传播效果微弱。因此,这一类涉及国家形象宣传、价值与文化交流的纪录片如何接轨国际创作理念与话语,符合国际绝大多数观众审美习惯,将成为我们未来较长时期研究的命题。这其中虽然牵涉到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因素,但相较而言,西方的纪录片生产有深厚的历史、政治、文化和工业生产、营销的根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就具体创作而言,中国纪录片经历了单纯的政治宣导、自说自话到揣摩、了解国际创作理念与手法,进而发展到国际联合制作、联合发行等阶段,这条脉络实际上是本土创作者、外宣工作者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这样的国际合作制片过程,是打破本土固守的思维模式,摒弃地域文化局限,寻求符合人类共通的审美体验和表达习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诸多问题产生交流碰撞:中国故事、人类情怀的共通共鸣如何结合;人与自然、当代与历史、人文与地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把握;故事化的手法、以小见大的叙事表达、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影像实现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在国际碰撞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其中,我们更会认识到,西方纪录片在意识形态、宣传主题等类题材上是如何通过一整套严密、科学、系统的叙事方式来巧妙呈现、如何在表达上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这些恰恰是我们在国家形象、文化价值宣传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国际开放合作的深入
  如何发挥纪录片的形象宣传与文化交流的功能,如何建构“中国故事,世界讲述”的叙事策略,如何面向国际营销,这些问题似乎在国际合作中寻求到一个出路。因此,在外宣工作中,与国际主流媒体机构合作,联合制作纪录片开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现象。其实,从中国纪录片国际合作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很早就有此合作先河。早在1979年,中央电视台就和日本NHK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大型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电视播出机构与许多国际媒体合作,不断有联合。从2008年中视传媒与BBC合作播出的《美丽中国》,到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大规模国际合作等,合作模式都已初见成果。近年来,五洲传播中心更是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BBC、新西兰自然历史、美国历史频道等合作,强势推出诸如《绿色中国》《运行中国》《抗战记忆》《全景抗战》《鸟瞰中国》等纪录片。从这种合作的发展轨迹来看,显然当下的国际合作与几十年前的合作,在规模、国际化程度、市场机制把控等各方面都非同日而语。
  全方位深入合作。从合作的脉络来看,这种合作显然并非走秀式的一带而过,而是全方位、系统地深度磨合。以《鸟瞰中国》为例,该项目以五洲传播中心为发起人,联合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新加坡海滨别墅制作公司、国家地理频道(国际)、德国NDR电视台等,五个跨国合作机构共同参与策划、投资、制作、发行,项目从策划到最后播出前后历时近4年的时间,拍摄1年半。从这一点可以看到,中国纪录片制作方式逐渐市场化的今天,其国际化合作也逐渐尊重市场规律,择优合作、择重合作。同时,在大项目的投资与合作上,也逐渐遵循规律,形成完整的产业操作流程。而从节目主创团队来看,其导演、撰稿、摄像都具有国际化背景,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工业化的纪录片生产方式,更是试图直接引进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去激发本土创作。同时,通过国家地理频道,《鸟瞰中国》在美国落地,其一整套宣传、发行的策略,不仅有助于中国纪录片的海外营销推广,更让我们学习到国际制片与营销模式。
  叙事、表达的借鉴与磨合。从创作而言,我们至少能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交流与借鉴:
  第一,国际化叙事表达上。通过国际合作,看看他们在主题表达与人文故事、宏大叙事与微观呈现、科技智慧与人文内涵、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等各组关系上如何处理,看看我们的家国使命与情怀如何呈现。从这一点说,《鸟瞰中国》在影像表达、主题阐释、可视化技术手段上都体现了当代纪录片国际化合作的优势。
  第二,本土题材的跨文化传播。在选材类别、选材方向上,如何拓展我们的视野,从而跳出原有的单一历史文化类的局限,向更丰富的环保、生态等题材拓展,以此号准国际观者的脉,这将是我们的纪录片真正面向国际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如何抓住极具本土化特征但又有跨文化传播价值的新鲜话题,从而探索出题材规律性,将极具意义。
  第三,文化“他者”的理解。合作过程也是互相碰撞、互相理解的过程,既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对文化“他者”的形象与意义建构,也对差异性的文化理解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消除文化折扣,形成意义共享。
  鸟瞰的视角有助于把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融入到纪录片中,中国古诗有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本身就存在,而让我们脑洞大开的更是看待他们的方式与手段。具有启发意义的是,《鸟瞰中国》不仅开拓了看中国的物理角度,也发展了看中国的认识视角与坐标。认识事物的方式并非一种,认识中国问题的角度也并非一种。《鸟瞰中国》将会成为多元视角看中国的一种,共同为世界呈现这一古老而现代的多元文明,这也正是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注释」
  ①3C原则,即“compelling central character,引人注目的中心人物”原则。
其他文献
在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50多年前,民国知识分子胡适,在烽烟四起的抗日战争时期临危受命,转身外交家来到美国,争取美国的援助、支持与加盟。在这场死伤无数的战争浩劫中,胡适以具有浓厚学者风范的外交家身份出入白宫,将中国文化带入美国公众视线,缔造了弱国对强国潜移默化间进行的文化输出范例。本文以美国媒体对1938年至1942年的中华民国(1911-1945)大使胡适的报道以及胡适发表在海外的文章和他的
期刊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权威的榜单之一,每年发布一次。2015年7月22日发布的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上榜企业达到106家,比上年度增加6家,上榜企业数量稳居世界第二。美国上榜企业128家,数量与上年度持平。201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已经提高到237亿美元,总收入提高到31万亿美元。企业的实力可以从入围门槛上看出来,但企业形象则很难设定标准。500强企业
期刊
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智库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影响力最大,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而中国智库的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与世界一流智库差距显著。报道称,近十年来,中国新增了多家智库,但中国智库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且各级党政军智库和社会科学院智库行政依赖色彩还十分浓厚,民间智库赖以生存的资金筹措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相当欠缺。①  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决策辅助机构,智库对于政治传播的意
期刊
记得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期间,就读过著名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她采访基辛格、阿拉法特、布托等著名政治人物的报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992年我进入新华社对外部开始了我的记者生涯,对人物报道也情有独钟,当年的深刻影响开始显现,只是我关注更多的是文化名人。  如今我从事对外报道已经24年了,至今已采访了近百位文化艺术及科技界名人,作品在海内外报章杂志发表,产生过较大反响,其中《
期刊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公共外交作为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息息相关的概念,其重要性与受关注程度不断上升。各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亦逐渐增多。  通过对近几年国际学术界对公共外交研究的跟踪,我们发现自2012年公共外交论文发表高峰后,2013年、2014年公共外交领域的学术研究数量曾有所下降,且概念较为繁杂、体系较为欠缺。本文旨在考察2015年度全球学术界对
期刊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了“一个目标”“两大支点”“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无论开闭幕式,还是各个论坛上的发言讨论,习主席讲话内容都被频频引用,得到与会嘉宾普遍积极回应。从外国媒体的报道上看,虽然对中国互联网治理政策有不同的评价,但针对习主席讲话的具体内容基本给予中立乃至
期刊
这几年,我们对东南亚人文交流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国家领导人每出访一个国家都要强调如何促进相互的人文交流,与相关国家签署开展人文交流的合作协议,相互举办各种重要的文化活动等,中国还设立专门的基金,鼓励和支持双方的青年进行留学及各种文化教育与科技交流活动。这些举措和大量的投入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人心的耕耘和收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必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一、
期刊
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每年都会经历强度和历时不同的旱情,尤以2010年初百年一遇的旱灾为甚,旱灾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雨季推迟到来又提前结束造成的降雨量锐减。然而部分国家媒体却大肆渲染“中国环境威胁论”,认为中国在澜沧江修建水电站和水库导致下游湄公河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是发生极端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以“中国霸占水资源”为题,宣扬美国应聚焦湄公河流域以遏制中国的扩张。①美
期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该书自2014年10月出版以来,在国际社会引起了高度关注。“从高原到高峰”可谓当下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构筑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攀登新
期刊
2015年9月16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由文化部与上海市共建,是中国首个采取部省(市)合作新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海外文化中心。短短5个月,这所建在欧盟区中心地带的中國文化中心已经举办了几十场活动,成为在欧洲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被当地人称为“中国之家”。在新春丙申猴年到来之际,笔者在布鲁塞尔采访了中心主任严振全。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政府为何选在布鲁塞尔设立中国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