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检查寝室的时候,我看到小辂哭着打扫寝室。地上满是垃圾,旁边还倒着一个裂开的塑料垃圾桶,寝室另外三个孩子冷冷地看着小辂。小辂是班级的调皮大王,每次惹事都是他挑的头。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他肯定又和寝室学生有矛盾了。
我跑上去问:“怎么啦?”原来,宿舍三名学生实在忍受不了小辂的恶行,要联合起来抵抗他,逼迫小辂向他们道歉。小辂当然不服从,吵闹到后面,他一时冲动,一脚踢飞了垃圾桶。三名学生毫不示弱,一番教训后,他只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乖乖打扫卫生。
在学生们的控诉中,我观察着小辂的脸色,他的脸涨得通红。我当机立断,把他带离了控诉现场,到了值班室。走时我还能听到三个学生在埋怨:“真倒霉!跟他分到了一个宿舍!”“明天跟班主任说去,马上换宿舍!”
在值班室里,小辂默不作声,眼泪一直在流,发出微微的抽噎声。我用纸杯倒了一杯温水给他送去,又帮他把红领巾扶正,把椅子挪近了他,小声问道:“能和我聊聊吗?”
“嗯!”他微微点头。
“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今天,就是,就是我,我想跟……”他说话有点局促,情绪仍然没有安定下来。我说:“放心,老师一定会支持你,但是你必须向老师把事情讲述清楚。”他终于抬起头看了看我,说话也放慢了语速:“今天是万圣节,我想跟室友们开一个玩笑。我以为他们会觉得好笑,但是他们联合起来打我,我被打得很疼。他们还老骂我,骂我是‘傻×’,我气死了。我一直被大家叫‘傻×’、‘白痴’,我很讨厌这样,就发火了,把垃圾桶踢倒了。他们又打我,让我一定要把垃圾清理干净。我太讨厌他们了!”
我看着他,微微笑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分析着他所说的信息:首先,他是处于恶作剧的目的,也就是说他的本意在于满足自己的娱乐兴趣而不是出于破坏、陷害,这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是属于好动的学生,并非有暴力倾向。其次,他所做的一切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处于极度孤独的状态,由于他平时非常调皮,连老师都不愿帮助他,没人能够给予他支持。他的焦虑、冲动并非是性格的暴躁,而是因为他的身份仿佛是一位哑巴犯罪者在审判席上,受到了多方的质问、谴责,却又百口莫辩。在整件事上,看上去是小辂处于无理、强势的一方,但实则上,三个小孩对他的“管教”就像是三个审判官的“单向审判”。从这一层面上看,他属于“以众制独式”的处理问题策略的受害者。
我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很懂生活情趣的人,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不会过这个节日,因为不熟悉、不了解,而你却能有滋有味地庆祝节日,你很会享受生活。”他眼睛一亮,滔滔不绝地讲起万圣节的一些习俗。
我说:“你觉得刚才同学们有没有欺负你?”他愣了一下:“有。”我问:“真的吗?”他又说:“其实他们只是想报复罢了。”我接着问:“他们为什么要报复呢?”“因为我把他们的毛巾藏在了马桶里。”
“那么老师把你的毛巾藏在马桶里,你还愿意用这个毛巾去洗脸吗?”他狠狠地摇了摇头。“那么你是不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又拍着他的肩膀问:“你是不是小男子汉?”他不假思索:“当然是!”“那么,男子汉是不是要承担责任?”他点头。我又问:“如果做错了,老师、同学批评了你,你觉得是不是对的?”他点了点头。
“你觉得委屈吗?”
“不委屈。”我乘勝追击,问:“为什么?”
“因为我做错了事情,我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老师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要承担一半的责任,你觉得老师的决定对吗?”我用“一半的责任”将“众”与“寡”的力量均衡,打破了“以众制独式”的处理,从而达到心理平复的作用。
“嗯!应该。”他点头。我带着他,亲自把他送回寝室,因为他是个体,必须有另一股势力为其撑腰。
进入寝室,三个学生看见我送他回来,并未对其表示敌意。我把三个学生叫了出来,在旁边的活动室,对他们进行指导:“你们是不是觉得委屈了?因为我没有批评他。”
他们三个人互相看了看,一个人点头,两个人没有反应。
我接着说:“你们的确是受到欺负了,但是你们却选择了错误的途径去表达。你们觉得共同欺负他,你们就能获得补偿?你们恰恰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水准,因为你们用原始的方法处理问题。”他们低下头。我将“众”的力量压下去,但他们不会因力量微小而害怕,因为他们有彼此支撑,三个人是稳定结构,不会心理“坍塌”。
“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改变他不好的习惯,因为他是你们未来三年多的室友。如果你们不改变他,就只能忍受他。靠‘暴力’行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你们不能纵容他,但是也不能胁迫他。寝室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帮助他吗?”
他们都点了点头,我让他们回到了寝室。我用自己的方法,瓦解了“以众制独式”的结构,将“众”的力量缩小,扩大“独”的力量。但是,我仍担心,“以众制独式”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会在其他地方出现。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二附中)
我跑上去问:“怎么啦?”原来,宿舍三名学生实在忍受不了小辂的恶行,要联合起来抵抗他,逼迫小辂向他们道歉。小辂当然不服从,吵闹到后面,他一时冲动,一脚踢飞了垃圾桶。三名学生毫不示弱,一番教训后,他只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乖乖打扫卫生。
在学生们的控诉中,我观察着小辂的脸色,他的脸涨得通红。我当机立断,把他带离了控诉现场,到了值班室。走时我还能听到三个学生在埋怨:“真倒霉!跟他分到了一个宿舍!”“明天跟班主任说去,马上换宿舍!”
在值班室里,小辂默不作声,眼泪一直在流,发出微微的抽噎声。我用纸杯倒了一杯温水给他送去,又帮他把红领巾扶正,把椅子挪近了他,小声问道:“能和我聊聊吗?”
“嗯!”他微微点头。
“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今天,就是,就是我,我想跟……”他说话有点局促,情绪仍然没有安定下来。我说:“放心,老师一定会支持你,但是你必须向老师把事情讲述清楚。”他终于抬起头看了看我,说话也放慢了语速:“今天是万圣节,我想跟室友们开一个玩笑。我以为他们会觉得好笑,但是他们联合起来打我,我被打得很疼。他们还老骂我,骂我是‘傻×’,我气死了。我一直被大家叫‘傻×’、‘白痴’,我很讨厌这样,就发火了,把垃圾桶踢倒了。他们又打我,让我一定要把垃圾清理干净。我太讨厌他们了!”
我看着他,微微笑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分析着他所说的信息:首先,他是处于恶作剧的目的,也就是说他的本意在于满足自己的娱乐兴趣而不是出于破坏、陷害,这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是属于好动的学生,并非有暴力倾向。其次,他所做的一切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处于极度孤独的状态,由于他平时非常调皮,连老师都不愿帮助他,没人能够给予他支持。他的焦虑、冲动并非是性格的暴躁,而是因为他的身份仿佛是一位哑巴犯罪者在审判席上,受到了多方的质问、谴责,却又百口莫辩。在整件事上,看上去是小辂处于无理、强势的一方,但实则上,三个小孩对他的“管教”就像是三个审判官的“单向审判”。从这一层面上看,他属于“以众制独式”的处理问题策略的受害者。
我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很懂生活情趣的人,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不会过这个节日,因为不熟悉、不了解,而你却能有滋有味地庆祝节日,你很会享受生活。”他眼睛一亮,滔滔不绝地讲起万圣节的一些习俗。
我说:“你觉得刚才同学们有没有欺负你?”他愣了一下:“有。”我问:“真的吗?”他又说:“其实他们只是想报复罢了。”我接着问:“他们为什么要报复呢?”“因为我把他们的毛巾藏在了马桶里。”
“那么老师把你的毛巾藏在马桶里,你还愿意用这个毛巾去洗脸吗?”他狠狠地摇了摇头。“那么你是不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又拍着他的肩膀问:“你是不是小男子汉?”他不假思索:“当然是!”“那么,男子汉是不是要承担责任?”他点头。我又问:“如果做错了,老师、同学批评了你,你觉得是不是对的?”他点了点头。
“你觉得委屈吗?”
“不委屈。”我乘勝追击,问:“为什么?”
“因为我做错了事情,我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老师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要承担一半的责任,你觉得老师的决定对吗?”我用“一半的责任”将“众”与“寡”的力量均衡,打破了“以众制独式”的处理,从而达到心理平复的作用。
“嗯!应该。”他点头。我带着他,亲自把他送回寝室,因为他是个体,必须有另一股势力为其撑腰。
进入寝室,三个学生看见我送他回来,并未对其表示敌意。我把三个学生叫了出来,在旁边的活动室,对他们进行指导:“你们是不是觉得委屈了?因为我没有批评他。”
他们三个人互相看了看,一个人点头,两个人没有反应。
我接着说:“你们的确是受到欺负了,但是你们却选择了错误的途径去表达。你们觉得共同欺负他,你们就能获得补偿?你们恰恰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水准,因为你们用原始的方法处理问题。”他们低下头。我将“众”的力量压下去,但他们不会因力量微小而害怕,因为他们有彼此支撑,三个人是稳定结构,不会心理“坍塌”。
“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改变他不好的习惯,因为他是你们未来三年多的室友。如果你们不改变他,就只能忍受他。靠‘暴力’行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你们不能纵容他,但是也不能胁迫他。寝室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帮助他吗?”
他们都点了点头,我让他们回到了寝室。我用自己的方法,瓦解了“以众制独式”的结构,将“众”的力量缩小,扩大“独”的力量。但是,我仍担心,“以众制独式”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会在其他地方出现。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