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现状与思考

来源 :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海各区县的调研表明,在各方的积极努力和共同推进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正在成为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但也存在平台架构不够健全、学习方式相对单调、专业队伍严重缺乏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网络;运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整体思考、全面推进,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与社区教育同步发展;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支持服务队伍。
  【关键词】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0-0001-06随着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正在成为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如何为市民提供数字化学习的支持服务、建立和健全支持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社区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所谓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指社区教育机构为指导和帮助社区各类人群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实现学习目标而提供的由数字化学习平台、资源、信息、人力、技术、管理等要素组成的支持服务系统。党的十八大强调,信息化要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到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任务,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的战略目标。然而,与普通教育信息化相比,社区数字化学习发展还很不成熟。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上海各区县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主要突出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探索和研究,从而形成科学、优化的支持服务模式。
  一、调研结果与讨论
  本调研覆盖上海市17个区县,采用问卷、访谈、案例等研究方法,内容涵盖各区县在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主要聚焦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数字化学习方式支持服务等主要内容,时间截止到2014年底。
  1数字化学习网站平台实现全覆盖
  上海作为社区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各区县一直十分重视社区数字化学习。截止2014年底,上海市17区县全部建立了区级数字化学习网站平台(表1),建设最早的是2006年,最晚的也于2014年11月开通,主办单位以区学促办(学习办)、教育局为主,承办单位以区社区学院(或业余大学、开大分校)为主。
  上述统计表明,上海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密切相关。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提出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2006年,上海市委、市府发布《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沪委[2006]2号),促进了上海社区教育的整体推进;同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并着手推进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上海社区教育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局面;2009年4月,在上海市教委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学习网”开通。在此推动下,上海区县在2010年基本完成了学习平台建设。
  2网站平台初步具备相关功能
  为更好地提供支持服务,各区县数字化学习平台在功能设置上,大多依据“有利于信息发布、有利于教务管理、有利于学习行为统计”的原则,将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打造为一个集信息发布、在线学习、网上交流、教务管理、管理统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为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全市各区县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初步具备了上述功能(表2—表7)。
  3网站平台建设重心下移
  随着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重心下移,街镇社区层面的数字化学习需求日益凸显,要求数字化学习平台更加贴近社区居民需求,同时又能根据本街镇社区学习的特点进行功能和内容建设,很多区县积极指导和扶持本区县的街镇开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到2014年,全市共有90个街道和乡镇建设了数字化学习平台,占到212个街道镇总数的42.5%,其中长宁、杨浦、虹口、松江、徐汇、宝山6个区所有街镇全部建设了数字化学习平台,将市民数字化学习的支持服务延伸到了街镇的层面,支持服务的力度也大大增加。
  4开发移动学习平台成为共识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学习成为数字化学习的新趋势,随之产生的市民移动学习需求也成为新的课题。为顺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截至2014年底,已有黄浦、静安、青浦、杨浦和长宁5个区建设了数字化学习移动平台,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到移动智能学习APP上,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支持服务。
  5不断健全学习平台制度建设
  从学习平台的制度保障来看,为了更好地保障学习平台的顺利运行,并为学员创设良好的网上学习支持服务,大多数区县社区教育管理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平台管理制度以及学员管理制度。但是,某些区县的管理制度建设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在学员在线学习的考核管理方面,大多数区县并没有及时跟进进行制度建设与保障(表8—表9)。
  6优化学员在线注册形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本着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上海各区县数字化学习平台大多数采取了非常便利简单的注册方式,17个区县中12个区县采取了网络开放注册的形式,居民可以直接进行注册;4个区县采取了实名导入注册,服务实体学校学员的方式直接引导本区县居民成为实名网上学员;还有个别区县采取手机短信验证码进行准实名验证或者针对特定服务人群发送邀请码注册的形式,几种注册形式各有优势和特色。
  7多渠道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
  为更好地满足市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各区县通过购买、共享和自建等多种形式,不断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充实本区县数字化平台的学习内容。尤其是近3年来,在各区县数字化平台上的资源总量、自建资源数、共享资源数都创下新高,充分体现了各区县在资源方面给予居民提供的支持服务力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各区县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充分挖掘区域特色,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区域特色化优质社区教育资源,例如金山区的《金山农民画》、闵行区的《颛桥剪纸》、青浦区的《茭白编结》、浦东新区的《市民礼仪》及长宁区的《移动学习与智慧生活》等以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形式呈现的数字化资源,深受广大学习者的欢迎(表10)。   8注重多种类型资源建设
  随着居民数字化学习的深入,对学习资源的形式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各区县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能够适应社区市民需求,结合信息化的新技术和新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类型。调研发现,大多数区县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上都有诸如电子文档、三分屏、音视频微课程、在线电子书等类型的在线学习资源,这为市民数字化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大多数区县至少每学期会对在线学习资源更新一次,基本上满足了居民不断增长和更新的数字化学习需求(表11)。
  9开展多样化的数字化学习服务
  各区县能够及时调研和了解居民在社区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开展针对社区市民的数字化学习面授辅导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还为在线学习者发放印制好的数字化学习指南,在数字化平台上提供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客服电话、学习论坛等在线答疑服务,通过学习圈等方式引导学习者互相培训和学习,通过这些方式,使学习者能够尽快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技能(图1、图2)。
  10加强数字化学习的激励措施
  各区县为了更好地拓展数字化学习的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例如评选数字化学习先进个人和先进学习团队,对数字化学习积极分子给予物质或者荣誉奖励,发放数字化学习课程结业证书等;还组织各类在线学习方面的主题活动,例如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市民文明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家庭教育、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等的学习与考核,激发了市民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支持服务的主要成效
  综上所述,上海市各区县通过平台、制度、资源、渠道和队伍等方面的实践,针对居民数字化学习需求不断提升支持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了社区数字化学习的支持体系,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时代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调研数据也可以看出,2012—2014年,上海各区县社区学习数字化平台的总点击数从3 400多万已经攀升至近5 000万,市民在线学习总学时数由233.5万上升至近548万,在线学习累计学分也由690万分增长到3 624万多分,这些市民数字化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与各区县学习办、教育局和社区学院等在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突出问题与分析
  本调研表明:在各方的积极努力和共同推进下,上海的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其作用在社区教育中初步得到体现,但总体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与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仍然不相适应,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从促进社区数字化学习持续发展来看,目前拟重视如下突出问题。
  1平台架构不够健全,影响支持服务的有效性
  从上海各区县学习平台调研结果可见,目前各网站平台功能比较单调,尤其是学习功能比较薄弱,主要是以一般的网页学习为主,推进数字化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平台作用的发挥。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市民不单单只是依托网站平台开展网页学习,更希望依托网站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获得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服务。而从社区教育管理者来说,希望网站平台的学习管理功能更加强大,有助于有效推进市民参与数字化学习。
  据对学习者的访谈调查,学习者对网站平台功能的诉求包括,灵活多样的登录方式、便捷的课程检索服务和选课方法、课程点播、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呈现形式、双向视频互动课堂、学习成果展示、网上网下学习互动等等。而社区教育管理者也提出了对网站平台功能的要求,包括学习数据挖掘和统计、多维度课程管理系统、网上学习活动组织、实体化社区学校网上管理系统、实体化教学的远程服务系统、市和区之间以及区和街之间平台对接和资源共享等等。显然,目前的学习网站平台并不完全具备上述功能,相应的学习效果就很难达到。
  2学习方式相对单调,影响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调研发现,虽然各区县社区教育管理部门在网上挂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学习平台提供了各种学习方式的服务,比如定期开展数字化学习辅导活动,提供学习指南和客服电话,开展网上个别学习和网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等方法,但提供的学习方式依然单调,学习活动持续性较差。由于社区教育的受众群体多是老年人,他们在数字化学习方面还有很多心理和技术上的障碍,形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引导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营造,关键是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数字化学习的吸引力。
  在个别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习者普遍认为,数字化学习不能固守那些传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数字化学习的活力在于方式的不断创新。比如,有学习者提出能否开展基于网络的体验式学习,增强大家学习的乐趣,比如网上插花、绘画、器乐弹奏等,或通过网上情景模拟让学习者在模拟环境中充分感受等等,网上体验学习超越了一般课程学习的理念,充满了“寓学于做于网络,寓做于乐于合作,寓乐于情于生活”的美好愿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各区县也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方式,比如“网上读书活动”、“白领E学社”、“网上学习圈”等等,较好地激发了市民的学习积极性。作为社区数字化学习的支持服务部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才会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3专业队伍严重缺乏,影响学习过程的支撑性
  支持服务的关键因素是人,但与其它教育相比,社区数字化学习专业队伍缺乏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调研显示:目前各区县主要依托社区学院计算机管理人员承担技术服务,但人数严重不足、技术水平有限,而街道则几乎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而在一线直接推进数字化学习的教师更是严重缺乏,以基层社区学校为例,大部分学校除了承担计算机教学的志愿者教师外,几乎没有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指导教师,市民在线学习很难获得指导和帮助。还有,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推进数字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难以承担数字化学习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
  各区县在调研中普遍意识到,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服务能力有限,社区数字化学习工作受到很大制约。比如,数字化学习平台不够健全,缺乏专业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只能依托专业公司进行设计,但在功能上很难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而市民在学习中遇到平台故障、软件更新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也很难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而放弃学习;还有,数字化学习活动的组织,诸如网上读书活动、网上学习圈等,都需要专业人员的配合与支持,而现在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各个区县的普教系统,都设立有信息中心,配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与之相比,社区教育差距之大。   三、进一步思考
  在“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信息技术必将进一步融入到社区教育中去,社区数字化学习必将成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为社区教育增添新的活力。面对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思考。
  首先,需要充分运用最先进的技术,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为支撑构建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网络。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拓展,如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使互联网应用更加便捷、有效;而大数据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也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云计算则是一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其次,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进行整体思考、全面推进,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与社区教育同步发展,相得益彰。社区数字化学习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学习方式,需要与其它学习方式互动才能形成共振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数字化学习与课堂化学习、体验式学习、活动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性和互补性规律,在学习方式上不断创新。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仅服务网上学习,也支持网下学习等各种实体化学习,体系构建才会更有意义、走得更远。
  还有,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广开思路,多渠道、多层次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支持服务队伍。目前可以依托相关机构技术力量的优势,比如高校、研究机构或信息技术专业机构,形成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的兼职支持服务队伍;也可以通过引进、转岗、培养等方式,形成专职队伍;还可以通过向社区招募志愿者的办法,或依托社会办学机构的师资力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社区数字化学习,队伍建设要先行,这才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乃林.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惠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2—26.
  [2]施志毅,任为民.数字化学习与公共支持服务[J].天津电大学报,2010,(4):1—5.
  [3]吴若茜.比较视野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理论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09,(2):97—101.
  [4]刘向宇.个性化支持服务崭露头角:学习支持服务综述[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5—1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够、人才培养结构性过剩、小语种人才短缺、高素质国际化教师团队缺乏等问题。必须以供给侧改革思路为指导,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实施高职教育国际化战略,聚焦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供给水准,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多方协同创新,通力保障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国际
期刊
【摘要】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架构下,通过具体立法来指引、评价和保障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不仅有利于教育法律体系内部法律之间的逻辑严密、覆盖周延,也有利于避免地方在探索终身教育相关立法时,面临终身教育理念解读的严峻挑战。因此地方应当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调整立法思路,立足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以保障公民学习权益,促进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选择开展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立法实践。  
期刊
【摘要】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基于天津市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通过对天津市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天津市技能人才的培养体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更好地促进天津市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师生的相对分离使远程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这使得该类学习需要具备自发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对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学”的理解,远程学习有着独特的观点,即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活动,这三者统合构成“远程学习三角”。以“远程学习三角”为反思维度,“智慧树”中应增设“优质外部资源链接”“学习资源数据库”“个性化服务信息发送系统”等版块。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江苏省内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明显,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职业农民培训基础条件不同,这些特征对于研究分析农民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以苏州、泰州、淮安三城市为例,列举江苏部分地区职业农民培训成功做法,探讨现代农业背景下还存在培训总量不足、宣传不到位、培训方式不适合、培训内容没针对、培训机构职责不清、培训后期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统筹规划,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应理顺关系,提高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具有局限性、人才质量标准不清晰、人才竞争力不高与专业改革压力偏大导致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遭遇困境。鉴于此,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寻找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制订可操作的人才质量标准,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严格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  【关键词】社会需求;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跨界学习所具有的跨领域融合性,为企业学习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跨界学习的视域下,分析企业学习各系统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建构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丽水A企业为例,设计跨界的企业学习活动,实现企业、学校、员工三方的深度合作互动,以期为提高企业学习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跨界学习;企业学习;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社区教育与上个世纪初社会教育同根同源。上个世纪30年代,面对社会失序导致的国家内忧外患,梁漱溟先生通过在乡村中建立乡农学校,在学校中对民众养成礼俗、培养自力、精神教化,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秩序化的个体,进而推进乡村建设,试探着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社会的道路。以建设为经、教育为纬,通过社会教育推进乡村建设、重建社会秩序,取得的成绩享誉中外。其对于当代社区教育具有以下借鉴意义:社区建设应
期刊
【摘 要】“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将从生产主导向经营转变,农业兼业化经营将长期存在,农民可持续增收面临挑战。发达地区职业农民培育出现按户籍选择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适切性差,培训设施、师资欠缺以及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将常住农业人口尤其签订了中长期农地经营合同的外来人口纳入培训对象,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实行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培育,农业实用技术与农技推广双培训;实
期刊
【摘 要】笔者以北京市延庆区开展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调查为依据,对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老年群体特征、教育认知、师资及教育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在认识高度、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跟踪评价上提出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