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

来源 :小天使·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四岁,能让梨。”是说古代著名人士孔融,在获得挑梨优先权的情势下,选了一个最小的,声言把大梨留给哥哥和弟弟。四岁的孩子面对鲜美的水果,却轻松咽下口水,轻描淡写地发扬了风格。十岁之前,我对这个先人后己的著名故事倒背如流,甚至可以生动地臆造孔融高风亮节的谦让语气,因为无论是听还是讲,次数都太多了。所谓熟能生巧就这么来了。我想,这也几乎是每个同龄人成长中耳熟能详的片段吧。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那些早已陨落的生命在家长嘴里还原成涉世未深的孩童。穿过悠悠历史,他们以年龄相仿的身份活灵活现智勇双全,小小年纪不同凡响,让年少的我在对比中无地自容。
   小学时酷爱积攒文具,无论铅笔、格尺、橡皮,个个华而不实,都要形式大于内容,先中看才考虑是否中用。铅笔盒成了我的私人微型博物馆,陈列着各式花架子文具,每晚做好作业我都如葛朗台抚摸金币一般将宝贝们把玩一番方可安心入睡。爸爸出差都会带回各地的文具,以丰富我的馆藏。一次,爸爸从北京归来,进门便慷慨地掏出五六支自动铅笔。我饿虎扑食般攥住笔,激动得几乎无语,好像连“爸爸”也没有叫。
   可是,笔还没有握热,就又出了差池。彼时,表弟也在我家。如果把当时的情景拍成短剧,那么分镜头剧本上可能会出现表弟可怜巴巴的眼神,也就是说,他出神地盯着我手里的笔,露出艳羡的痴相。作为短剧的女一号,我当然可以忽略他的感受,事实上我也沉浸在“发财了”的喜悦里,根本已经忘了他。可是,女一号的母亲也就是我妈妈上场了。她只说了一句话,就凝固了我的心情:淘淘,现在你该怎么做?她说。
   乍听是问句,其实是命令;表面是循循善诱,内里是掷地有声。我太熟悉这个声音这个语调了,每到此时必须启动温良恭俭让的程序,给出合理反应。这声音已经成了一道咒语,在每一个得意忘形的瞬间,将我打回原形,拉回规章制度早已制定完毕的现实。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我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表弟,从牙根里艰难磨出一句:你挑一支吧。说时迟那时快,表弟短胖的手指捏起了我最中意的那一支。那是我一生最恶从胆边生的时刻,可我只敢悄悄撇了撇嘴。我至今记得那支笔华丽丽的模样:淡黄的笔头和笔帽,中间部分是透明的,五颗颜色各异的塑料珠穿在笔杆中,起着并无实际意义的装饰作用。真是奢侈品派头啊,工夫在诗外,一个写字的工具,沒必要做得那么花里胡哨。
   我僵笑地收好其他笔,生怕妈妈再丢出一句什么饱含威胁教育意义的话,心情从发了不义财的喜悦变成吃了哑巴亏的委屈。那一刻,我是真对四岁的孔融肃然起敬了,我都十岁了,还是达不到他老人家当年的境界。并且,人家是在并无怂恿暗示的情况下自发让的梨,我是迫不得已在讲政治讲纪律的家庭氛围中割的爱。崇拜过后,转而难免小人地想,孔融大抵不喜欢吃梨吧?如果是我,我也可以让梨,可以将风格发扬得更没余地,我干脆不吃,梨子你全拿去,我连小的也不吃,特别的梨给特别的你。不过,梨可忍,笔不可忍。大人们不懂不是什么事都能举一反三的。
   大概一两个月后,在表弟的铅笔盒里看到那支曾经灿烂妖娆的笔洗净铅华的样子:淡黄被侵蚀成深浅不一脏脏的颜色,不知以什么颜色定义更合适。塑料珠子不知去向,空荡荡的笔杆再无彩……仿佛把亲生孩子过继给别人,又亲眼目睹孩子过得不好,我的心一阵悔不当初的疼。
   现在想来,当然知道妈妈也是一片苦心希望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大方地待人接物,自幼懂得分享。可还是觉得教育没必要深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非润物细无声啊。以任何名义,也不该迫使别人出让最喜欢的东西。我不是愤愤不平,顶多就是有点不平,没愤愤那么严重。而且,我也不敢保证,如果当初我父母不是这么教育我的,哪怕仅仅少让我给表弟那支笔,我会不会变成一个比现在更贪婪自私的人。生活不可假设,这很难说。
其他文献
空中的云朵已悄然脱去了白衣,换上灰与黑的薄纱,阳光静悄悄地消失了。   天空中,唯有那黑云与银月相濡以沫。风儿很轻,含着善意,满是温情。皎洁的白月光通过窗户的折射,照入教室,照到我的书桌上,照亮了作业本,也照亮了笔尖。   我将目光投向窗外,操场上已是空无一人,抬头仰望天花板,明亮的灯光随着风扇的转动而微微晃动。我轻轻抚摸着刚被蚊子叮的包,冒出的心火熏得我头顶直冒汗。一阵大风吹过,大门与门框碰撞在
期刊
夜渐渐深了,城市高楼上的灯光变得寥若晨星,平日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城市主干道上也渐渐安静下来。路上少有车来,只有街边昏黄的路灯还在默默地坚守,为城市带来这黑夜中的最后一抹光明。   此刻她却正在这黑暗的街道上飞奔,手里小提包中的物件像炒豆子一样颠来颠去。脸上流下几滴汗水,冲走一些她上班前在脸上涂的化妆粉,可她全然不顾,空寂的街道上只留下一串急促的鞋底落地声。   刚才,也就是十分钟前,当她算好时
期刊
黄昏,漫步在静谧的小路上,路旁一排排金黄色的银杏美得令人陶醉。仿佛误入了一场秋天的盛宴。   一个小孩蹲下身来,拾起一片灿烂的叶子,向他的母亲奔去。嘴里还高声喊着:“银杏叶,黄蝴蝶!飞喽……”他幼嫩的脸颊还泛起一丝红晕。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萤火虫,提着“灯笼”飞过繁华的灯火,清幽的山水,停落在故乡熟悉的银杏树上。我仿佛又看到它那饱满的果实,小巧玲珑的叶儿,温柔纤细的树干。   我怀念故乡那在后山
期刊
夏日炎炎,暑热难耐,刚收到消息的我急匆匆地来到老师办公室,凑到数学老师桌前,怯怯地问道:“老师,为什么选我做数学课代表啊?我数学成绩并不拔尖,也没经验,老师您是不是找错人了?”数学老师正在把玩着桌上的天平,轻轻地放了一个小木块在天平的一个托盘上面,正好与右盘的砝码相平。他缓缓抬起头,语重心长地说:“并不是越强就越能胜任,你的能力就是左边的木块,责任心就是右边的砝码,你能力弱,就可以从小事做起,先试
期刊
回顾历史长河,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
期刊
我们说绿色植物的叶子有“特异功能”,这绝非夸大其词。众所周知,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利用自己所含的叶绿素,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能够转化为淀粉,这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奇怪的是,人类虽然搞清了植物制造碳水化合物的这一过程,却无法人工制造出淀粉,生产出粮食来,这其中的奥妙至今尚未能揭开。由于绿色植物的叶子具有制造碳水化合物的“特异功能”,而被誉为
期刊
在动物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手脚分工,但据观察,它们使用左前肢和右前肢的概率基本上是相等的,无论是低等动物还是灵长类动物均无例外。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虽有着灵巧的双手,左手与右手的使用概率却极不相同,大多数人习惯于使用右手,而习惯使用左手的人仅占世界人口的6%-12%,为何比例如此悬殊呢?   有人试图从左右脑的不同功能,即做与想的密切关系,以及心脏的位置等角度来解释大多数人为什么都习惯用右手
期刊
你们还会读书吗?这是上一代对我们的忧虑。比起印刷媒体,我们读得更多的是电视与计算机的显示屏,我们阅读得更多的是图像,而不是文字。阅读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优劣。印刷品的文字出现速率,铅字对于我们的眼睛与大脑的刺激程度,都证明了它是适合思考的,它给予大脑以足够的从容去解构它。电子媒体似乎颠覆了这一切。跳跃的文字,不断出现的画面,它在抑制我们的思考机制。   一个有关电视的实验,让我们这些被
期刊
总觉得城里的元宵夜有點过于热闹,热闹得让人几分迷失之感。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就急切地往回赶。可是热闹是躲不脱的。紧紧地关了门窗,热闹还是不可阻挡地挤将进来,让人无可奈何。就索性站在阳台上,面向老家出神。   岂料身心就一下子踏实下来。   那是因为有一片火苗在心里展开。   老家的元宵夜没有汤圆,也没有眼下这绚丽多彩的华灯和开在天空的一树树银花,更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比肩接踵的人流,而是一片夺人的宁
期刊
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