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对话

来源 :健康人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里所谓的“心”,是指“识”。佛教认为,就像房间里只有一个灯泡,如果有很多窗户,人们会感到从各个窗户都透出光,照射到不同的地方。人的思维可以透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体感觉去捕捉外在的信息,但是眼睛、耳朵这些并没有判断力,要靠主意识来判断,这个分析师,我们往往就称它为“心”。
  心会产生不同的判断,正面的、负面的或者是中性的,我们也叫善、恶及无记状态。大部分时间,心习惯了负面,比如当人们看到一个漂亮的东西,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占有它;耳朵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但排斥的占多数,接受的占少数。业力亦如风,会让心海起浪,所以我们经常劝人说“你看开一点好不好,放下好不好,不要听风就是雨”。让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让心沉淀下去,不再起浪的心,我们是可以和它对话的。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听到别人讲笑话,你的主意识会告诉你这个人特别幽默,他讲的笑话太好笑了,这是它在分析,因为它在快乐当中。如果你现在心情不好,刚刚失恋了,或者有人惹你生气,心里正遭受着煎熬,对方讲个笑话给你听,你会觉得这个人太可恶了,讲话这么没水平,一点都不好笑,反而让人感觉恶心。这个是谁在分析?其实就是心,就是主意识在分析。
  我们学习与心对话的目的,就是让它学会平静,学会接受正面的东西,不让它起浪。当主意识分析完了,沉淀下去不受诱惑的时候,它会慢慢清理阿赖耶芯片里的东西,再往下沉淀的时候,会发现芯片本身是没有对错是非的,对错是非都是外面拍摄回来的东西留在这里的图像。这个没有对错是非的芯片,我们就叫它“佛心”,它没有实体,是内心最光明、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就像浩瀚的虚空,不受任何污染。
  佛教徒,是内教徒,只有反观内心,才能把事情分析透。比如光一个傲慢就分很多种,粗糙来看比如种族慢,像有些人生在好一点的家庭背景下,傲慢就比普通人要大;还有色慢,只要长得比别人美一点,帅一点,发自内心的傲慢永远都存在。再延伸出去,衣服的品牌比别人贵一点等方方面面会产生出形形色色的傲慢。
  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我慢”。无论多么平凡的人,也会有“我怎样怎样”的时候,这个“我”是很大的,因为有了无限膨胀自大的“我”,就再也装不下别人。光一个傲慢就能延伸出很多,贪、嗔、痴、嫉妒、疑心等也是这样。佛为什么要讲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众生的心太复杂了,光粗糙的烦恼就有108种,佛珠也就有了108颗,用这个来磨我们的心。
  心,是个很可爱的东西,平时你感觉不到它,但它一旦起浪,就会让你受尽折磨。就像突然有人踩了你一脚,你会疼得“哇”一下跳起来一样。
  学佛后,很多人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让人们一次次觉察到心的可怕,心越来越膨胀,就是魔,但深深沉淀下去,它就是佛。从本质上讲,都要一体两面去看待。
其他文献
楞严会上如来说五十种禅病,如今向诸人道,直是无病始得。龙门道,只有二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二是骑驴不下。骑驴却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山僧道,不要觅,灵利人当下识得,除却觅底病,狂心遂息,既骑得了驴,骑了却不肯下,此病最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大地是个驴,你怎么去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放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去,心下无一事,名为道人。  时光太匆匆,林花谢了春又红。岁月润无声,残
期刊
第五版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版图显示,20-79岁的人群中,我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位列全球第1位,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4,糖尿病前期为14820万。城市人口的糖尿病人数高于农村,在城市,糖尿病人数为11.4%,农村则为8.2%。2013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近10万人的大型调查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
期刊
尿液是人体通过肾功能排出的一种液体,简称为尿液。现代医学认为,排尿和排便一样,都是帮助身体排毒的自然方式(经常听医生说要多喝水,多排尿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且通过尿液检查,能揭示出很多疾病。  尿本身就是体内“垃圾”,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只要闻到那股骚味就会觉得恶心想吐。可让人意外的是,关于“尿疗治病”的说法一直有所延续,并被许多人所尊崇。而且还举出好几个例子,有人喝尿治好了甲亢,有人喝尿治好了便
期刊
饮食疗法是根据人们的需要,通过食物或食用药物,合理调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经科学的烹调,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它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食疗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相传商代人伊尹善于烹调,他所用的某些原料,如姜、桂之类,既可以调味,又可以做药用,有时可以用烹调的食物治病,并由此创造了治病的汤液,故古代有“医食同源”之说。  在中国最早有系统地记
期刊
失智症是一种原发性的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在自己圈定的世界里任意妄为,有时暴躁得如同猛兽,有时又会乖巧得像个孩子。  主持人:  也许很多人对央视播放过的一则公益广告印象深刻:一名老人把两个饺子直接塞进口袋里,面对儿子和亲戚朋友们惊讶的表情,只是报以无辜的眼神……时光慢慢静默,逐渐模糊,最后包括所有的荣耀、尊严、亲人……似乎都在慢慢被遗忘。  今天忘
期刊
杭州,有这样一个人,他民懂得养生,爱好烹饪,平常喜欢用中药食材来做菜,还把每一道菜都加上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这个人叫詹强,杭州中医院副院长,也是一位名中医。  詹强出生中医世家,爷爷是中医外科郎中,外公、父亲也都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在这种浓厚中医氛围里,詹强也成为了一名中医师,加上中医的推广和对药膳的兴趣,他开始潜心研究药膳。“药膳其实不是那种黑漆漆的、药味浓厚的,我想推荐大家好吃、好做、好效果的药
期刊
小沈是一家事务所的高管,法学商学双学位硕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两年。本说应是自信满满,只可惜她总觉得自己的颜值有些抱歉,身材也不怎么好,每次拍照,她都习惯性地躲到一边,自嘲长相太对不起观众。前些日子,她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消息:觉得自己丑可能是一种病——“想象丑陋综合征”,学名叫“躯体变形障碍”。  外貌形象的问题似乎总是困扰着很多人,不少人都对自己的外貌缺陷相当在意,特别是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们,如
期刊
最近有则新闻:一位来自辽宁抚顺的李先生因为长年喝酒,得了一种怪病,脖子比河马还粗。据李先生自己介绍,他从18岁开始喝酒,每天至少二三斤,一年得喝1000斤酒,这还不算上啤酒的。医生让其戒酒,李先生却十分为难。“我也觉得喝酒不好,尤其是在9年前发现自己的脖子变粗时,但就是控制不住。”在医院治疗期间,李先生每天仍要喝1-2斤白酒。  喝酒本是怡情养性,少量的酒对健康也有一定好处,但如果爱好变成了一种难
期刊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我国居民心血管健康状况堪忧。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仍在逐年增加,平均每5个居民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每天因心血管病死亡逾9千人次,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  然而面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严峻现状,该如何切实地让心血管疾病远离自己和家庭?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期刊
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真正要去寻找诗就必须把我们的速度放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对精神的挤压,客观地来说,这种挤压无疑是越来越大,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发展经济或者更协调地发展经济。事实上人类就是在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博弈、相互互动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在朝前发展。有时候精神生活的良性发展与现实物质市场的关系,往往处在一个悖论中。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人还在坚持写诗,坚守诗的精神,这本身就说明在我们这样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