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造型教学问题研究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事件先后顺序的安排、传递信息的媒体的选择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而创造型教学策略除了兼有教学策略的一般要素外,它鲜明的特点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致力于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师;创造型;教学策略
  一、影响教师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的因素分析
  1.教学实施理念陈旧
  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开展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教学理念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行为的质量和效率。在具体实践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注重教法设计,轻视学法指导。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从这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师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指路人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即教师既要注重教法,也要重视学法指导。从信息论角度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通过调节外在信息的刺激模式和刺激强度来获得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好与坏,还要受学生内在的信息反应能力的制约,取决于他们对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吸收、加工整理的能力,取决于他们所用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要取得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可惜的是,学法指导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还仅仅处于次要的地位,还没有落实到真正意义上来,有的教师依然一厢情愿地陶醉在教学设计之中。
  (2)注重同步调控,轻视异步指导。教育家卢仲衡在研究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类型之后,把他们的学习分为四种情况:敏捷而踏实、敏捷而不踏实、不敏捷而踏实、不敏捷而不踏实。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受和领会知识速度快慢不一,掌握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这给教师的整体同步教学带来矛盾。教学节奏过快,不敏捷的学生跟不上,只能囫囵吞枣,对所授知识不能透彻理解;如果教学节奏过慢,敏捷学生吃不饱,造成智力资源浪费等。作为同步教学的必要补充,异步指导是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这一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可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习惯于让学生统一听讲、统一练习、统一矫正,进行一刀切式的同步调控。
  (3)注重传统教具,轻视现代媒体。素质教育应当是现代化的教育,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给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给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提供了种种可能。
  传统的教具由于受其先天的限制,使学生对数学事物感知的深度、广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现代媒体则可利用其优势,把一些原本抽象、模糊、不好理解的数学模型、原理、方法很直观地展示出来,既省时又省力,还优质高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和掌握数学事物、理解数学原理和方法。但习惯于只用传统教具的“作坊式”教学和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讲演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依然有一定的市场、现代媒体的优越性尚未被更多的教师所认同,其作用也远未得到发挥。
  2.教學目标取向出现偏差
  教师对教学目标取向的偏差,直接导致其无法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其主要表现为:
  (1)注重双基教学,轻视素质发展。纵观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突出的一点是非常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即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发展起主要制约作用的相关因素的指导和教育,如数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然而,客观上由于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导致教师在主观上对数学动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渗透教育或是无目的、无计划、无措施或是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空洞化,把培养数学能力和促进人的发展割裂开来。
  (2)注重程式模仿,轻视创新应用。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数学概念原理→例题→模仿练习→矫正总结”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教学十分普遍,并成为部分教师训练学生、提高成绩的制胜法宝。实际上,这一模式从短期来看,可以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速度”(实际上是解决某些程式题的速度和能力)有所提高,而从长远看,这一封闭性教学模式是以牺牲学生的开放求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为代价,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进反退。
  3.教学内容处理不当
  教学内容处理不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注重结论教学,轻视形成过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首先必须使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因此,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在直观、生动、有趣的情境下,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数学过程教学,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学的实质,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舍本逐末,只重结论应用,不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倾向仍然存在。在“大容量、高强度、多题型、广覆盖”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数学结论的产生过程被简约省略,而它们的具体应用却被过分强化,以达到所谓的“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学生由此对数学学习的魅力无从了解和体验,也谈不上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2)注重逻辑思维,轻视直觉思维。研究表明: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由直觉思维引起的。直觉思维具有突破性、跳跃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一起构成人类三大思维能力。培养直觉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创新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过多地注重了逻辑体系的严密性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喜爱有加”,而对直觉思维的训练缺乏应有的关注、开发、引导与培养。在教学中忽略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过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直觉火花”熟视无睹、置之不理,甚至责、问交加,斥之以“凑巧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几乎每一项活动都在为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服务,教师孜孜不倦于对判断、推理的“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过分严密的逻辑训练,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限于理性,缺乏创新的勇气。   二、教师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如前所述,部分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严重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本人认为纠正的策略是必须帮助教师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先进的教学策略——创造型教学策略,引导教师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教育理念更新化
  如前所述,教学理念是改革的先导、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由此可知:没有理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教法上的创新。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化是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的前提。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为此教师应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课堂教学看成一种生命化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自觉地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交互、积极主动、共同发展或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仅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而是把教学目标融入“让学生掌握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同样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内容。
  因此,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法研究,依据学法确定教法,变教案为学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展示教学过程,加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教育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学目标多元化
  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是教师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的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该也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应该是高层次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协调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数学教育的潜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目标,应包括两大方面的目标。首先是数学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联系和综合四个部分。其次是发展性领域的目标,包括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几方面。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又对知识技能领域的教学起导向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目标过多地向知识技能领域倾斜,而忽视了发展性领域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创造型教学策略,教师对发展性领域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3.教学要素开放化
  教学要素的开放是创造型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媒介、教学评价等几个部分。
  (1)教学内容处理的开放。主要是指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实现由被动地接受结论到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转变。教师教学法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给结论,而是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讨论、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同时,教师对数学学习材料的设计应力求实践化、生活化,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市场流通中,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设计的开放。创造型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设计,应充分体现出创造性、开放性,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为根本目标。由此,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基本过程:
  ①创设情境。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进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②问题定向。在“创设情境”阶段,学生已认识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但导致问题或矛盾的关键是什么,尚模糊不清。此階段是指在全面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确定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
  ③多向求解。即针对问题定向阶段提出的实质性问题,提出创造性解答的方案或方法。
  ④突破创新。即突破原有知识、经验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方法等,并用新的方法把已有知识组织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⑤验证反馈。即检验“突破创新”阶段得到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加以实践运用。
  以上是小学数学创造型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当然,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问题、任务及学生实际水平等因素,灵活地运用。
  (3)教学媒介选择的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办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为教师选择多种教学媒介提供了可能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进行现代教学媒介的研究与运用,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在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展示学习过程、解决疑难问题的独特优势,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引进适当的现代媒体,实现教学的优化。
  创造型教学策略的构建,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除了上述各因素外,如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方面也对创造型教学策略的构建产生较大的影响。总之,数学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策略的构建,对于改革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建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尤显必要。
  【参考文献】
  [1]汪绳祖.《小学数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崇德,沈德立.《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张天孝.《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和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工作近30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许多感慨,特别是在作文批改中有我独特的一点小小见解,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而情感是学生作文内容的主帅,作文应发掘有效的情感因素,是学生在写作是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作文水平。当教师用肯定赞许的语言来表扬他们时,他们会产生愉快、感动、自信等积极因素;当教师用否定斥责的语言批评他们时,他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艺术的顶峰是师生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现在,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键全、社会负面影响和升学的压力等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苦恼,甚至导致学生身心发育不顺利。  根据我的观察我们高二年级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和恒心;性格倔犟,情绪易激动,处理同学关系不够理智,有时甚至出现了打架斗殴的事件;早恋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高二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是学生走向大学校门,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学生走向社会表达个人认知能力的基础。然而在分数决定学生素质高低的时代,语文教学丢失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从而成为应试与分数的奴仆。笔者以新课标要求为准绳,以培育学生语文能力与情感为主要方向,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见证,再此,谈一下自己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点看法,以求与同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语文;基础课程;认知能力
期刊
小学生作文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没的写”,一是“怎么写”。我想开放式作文教学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专家张富先生说"提高学生听读说写能力,需要老师的讲,但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习,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体会与实施:  一、源头活水——解决“没的写”  1.写景作文可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  没有见过大海,相信不会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场面,没见过高山,也很难摹状出那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和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各学科的教育改革,艺术类学科也不例外。为了发挥我们美术科教学的特长,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儿童学习兴趣,诱发儿童思维,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探讨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1)用音乐创设情景,诱发想象力和创造力;(2)用讲故事作画,训练学生记忆力、分析力和形象思维能力;(3)用配乐诗朗诵上欣赏课,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期刊
本人从一九八一年就开始初中的数学教育事业,在教学中逐渐探索、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某些有特殊的题型它还是有特殊的解法。下面就对特殊的多项式的分解因式加以讨论。  大家知道,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例题1、分解因式(x2+2x-4)(x2+2x+3)+9  分析:两个多项式中的2次项和1次项是相同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能感悟音乐情绪、熟悉音乐旋律、学习音乐知识及领会音乐内涵等,从而理解音乐,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音乐的能力,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对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独特的促进作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变,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活跃在教坛的“弄潮儿”,“比、学、赶、帮”给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内涵。“教坛”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然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受教育观念、教学设施、管理体制等诸方面制约,呆板的课堂结构,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方法,高耗低效的课堂效率,忽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淡薄的教育科研意识等给教改带来重重阻力。如何利用农村小学现有的内部条件
期刊
现代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班主任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每一名学生快乐成长。  一、树立科学教育思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班主任既是智慧与创造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班主任必须要在科学的、先进的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由于文本解读是我们语文教师能够真正成为有创造性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带有强烈的有效教学价值取向。因此,要求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但要解决解读的微观层面,还要考虑文本解读的实际教学作用,也就是如何运用文本精读法进行初中阅读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法  一、从宏观语境入手,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我认为一篇文章尤其是一篇散文的成功解读,必须要着意于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