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整体改革,首先要对教学进行改革,教学改革又离不开课程改革。下面就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谈一点体会。
  
  一、当前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迫切性
  
  课程体系设置多是“学问化”的学科课程,把实践仅仅看作是理论的线性演绎。
  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基础如何,我们教师都非常清楚,中考成绩大部分在200多分、300分左右,他们在初中都是中等偏下的成绩。已经对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产生厌学的情绪。面对这样较低层次的生源,我们再把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直接搬到中等职业学校课堂中,显然不符合现有的学生群体。学生认为老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愿学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甚至没用的东西。课堂上就会出现睡觉、搞小动作等现象。学生的这些态度又引起教师的反感,抱怨“生源”质量太差、没法教,结果是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目前中职学生。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是:讲授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畅、板书精心设计、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等。这种评价标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方式不合理,不能用随机抽样听课的效果来概括一门课的质量。二是评价内容不合理,所有的项目都是考察教师而没有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仅以教师讲课的水平来评价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要为课程评价设立新的标准即: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
  再看看学校,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日本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企业,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双元制。我们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课程与职业岗位联系起来。
  因此我们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基础打多少,一般认为以够用为度,这一点,学科课程很难把握。原有的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是工程基础观,现代理论认同“生物学基础观”,“小树”刚栽的时侯,“根”并没有扎到土里,要靠自己去扎根,就是说,我们教学生并不是仅仅传授知识,要教会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应用知识完成本职工作。
  
  二、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
  
  (一)项目课程的内涵
  项目课程不同于模块课程,模块课程我们以前和现在都在搞,只不过是把整个课程体系分成几个模块,如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最终课堂上与以往传统课程没有实质的区别,是换汤不换药,实际课堂讲授的还是老内容,还是知识系统的学习和灌输。
  (二)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
  1能力观:课程要突出能力目标。
  2联系观:职业能力即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我们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注重把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交代给学生。
  3结构观:必须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打破知识的学科逻辑,更应遵循工作逻辑。
  4结果观:一次课或一门课最终应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产品,以产品为载体,设计课程,也可能是服务。传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某某概念,或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为目的或结果。
  (三)项目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高职)。中职学校可降低一些,如能胜任某一工作岗位为目标。但要使学生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项目课程开发技术
  1市场调研与课程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到企业进行调查与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并撰写调查报告。
  研究课程目标定位:技术实践能力,不是知识+技能。
  2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标准。工作任务分析应聘请行业专家(在生产第一线并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管理者)。分析内容:岗位需做哪些工作,须完成哪些具体工作任务,具备哪些能力,只包括工作内容,不包括所需要的知识,形成专家小组意见,然后制表。
  工作任务分析要求:全面、独立、真实。
  在对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要针对具体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设置相对应的课程,为完成工作任务做知识准备。
  (五)对项目课程的反思
  项目课程是我们职业学校今后改革的方向,目前我们也正在努力进行课程改革,但目前改革还不够彻底,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师观念的还没有完全转变,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基本能体现出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等理念,但在课堂上任务实训还比较少,老师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主体。二是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培训还较少。今后学校应增加对教师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培训与指导。尽快转变传统观念,顺利实现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德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几乎 所有的学术教育都把德育、智育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美育,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错 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德育、智育、美育三者间的关系,否定了美育应有的地位。    一、美育贯穿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    审美意识的萌芽和积累的重要时期是在氏族社会,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得以摆脱物质生活的重压,艺术活动才逐
期刊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我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现代 化道路,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战略决策,更加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现行教育体系中的 特殊重要地位。然而,用目前学科体系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本位”的培养目标,却使我们感到力不从心,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
期刊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本文就此做些初浅 探讨。    一、当前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明确  中职教育起步比较晚,不少学校和老师从普通中学转改过来,不能明确中职学校的定位和方 向,缺乏正确的职教观念,把职教办成了补偿、挽救式的教育,没有凸显中职教育应以能力
期刊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势头迅猛强劲。但从区域和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探索,不断创新,尽快突破桎梏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这一问题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是造成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深层原因
期刊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涉及众多学科,集计算机技术、传 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于一体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创建一种虚 拟环境,以仿真的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 产生和现实中一样“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教学和训练的效果。由于飞行人员的培养, 更侧重于对直观判断能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趋同,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人才市场,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职业教育只有紧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进脉搏,才能寻找到自身快速发展的舞台。所以,职业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主旋律。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应当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    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1.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关注的三个问题。一是针对就业率的教育越
期刊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首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  我国人口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参与国际交流的程度和规模的迅速扩大,要求职业学校要能够培养更多的适合经济交流和市场“游戏规则”的专门人才,以满足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对人才的需求。而学校的发展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全校教师队伍的创造性的劳动变成现实的。应对知识经济下的日新月异的教育,校长就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对办学最高境界的追求。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
期刊
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行政工作包罗万象:日常事务,后勤保障;学校及上级有关行政的决议、指示和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拟订行政工作计划,处理有关公文;行政、后勤经费的使用管理及发放各种补贴,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及固定资产的管理……这些看似平凡,实则是重要的工作,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对学校工作造成影响。电视大学领导必须重视行政工作,把它作为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  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要想成为教育领域的生力军,必须要办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谋发展。那么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呢?    一、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只有紧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进脉搏,才能寻找到自身快速发展的舞台。所以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应当了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  (一)积极适应“五化”趋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