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拉温都——美丽迷人的杏树林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拉温都,蒙语的意思是“紫色的山岗”,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内。杏树林就在距县城西南90公里的地方,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包拉温都乡境内。
  1986年,包拉温都杏树林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27个旅游景点之一。2002年,包拉温都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东西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生长着100多万株占地24435亩天然山杏树。
  仲春时节,杏花竞放;初夏时节,青杏满枝;秋霜浸染,杏叶似火;冬季树干裸露出晶莹闪亮的紫色身躯,这里便成了“紫色的山岗”(即蒙语“包拉温都”)。山杏树的根是根雕材料中的上品,山杏可以加工杏仁罐头、杏仁油、杏脯、美容霜等。包拉温都杏树林呈南北偏东走向,是亚洲最大的杏树林。2003年,通榆县政府筹划并主办第一届包拉温都杏花节,由包拉温都乡承办。此后,杏花节每年一届,时间定在4月末5月初,即杏花开放的盛花期。置身杏树林,仿佛来到人间仙境,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惠。
  
  翻动泥土的芬芳
  倾听花开的声音
  
  ● 专题链接
  香海识花
  
  链接一:花有生日应节气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花是春的心,你不去看,心就会寂寞,因此,也得有人给它们过生日。
  在中国,花的生日于洛阳是农历2月2日,叫“花朝”,俗称“挑菜节”;在成都是农历2月5日,又叫“扑蝶会”;在苏州是农历2月12日,又叫“赏红日”;在日本东京也是农历2月12日,也叫“扑蝶会”。总之,给花过生日就是在赏早春花色时为花祝寿。
  从时令的角度,中国讲“二十四番花信”。春就在二十四花信中走过。从小寒到谷雨,四个月合八气,每气管15天,每5天一候,八气有24候,每候有一个花信,又叫花的风信:
  小寒,
  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
  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如果气温正常,花开的时令就会很准,但南北方有些差异。不过,不管什么时候,你看到梅花开了,那么万物都复苏了;你看到杏花开了,那么下雨的日子就跟着来了……绿肥红瘦间,听古人一句话:“春色三分,一分流水,二分尘土矣。零落如许,可不至郊外一游乎?”
  链接二:花有观赏学问
  赏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享受。
  那么,如何享受呢?这里给你赏花的四字学问:色、香、姿、韵。
  色,是说欣赏花的颜色。花色讲究的是人对色重色轻的视觉感。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花色的爱好不外乎这两种选择:喜欢浓色,要求花色强烈;喜欢淡色,要求色彩素雅。
  古人赏花,有的喜欢富贵华丽的牡丹和芍药;有的尊崇“花草四雅”,即兰花的淡雅,菊花的高雅,水仙的素雅,菖蒲的清雅。
  纵观花的大千世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审美观是不尽一致的。
  香,是说欣赏花的香味。按理说,谁都希望色香兼备,而事实常是“好花不香,香花不好”,色香难以两全。
  这是生物遗传上的一种现象。兰花在群芳中以香取胜,号称香祖,尊为国香。前人品香,还提出浓、清、远、久四项标准,认为茉莉花就能具备这些要求。
  姿,是说欣赏花的姿态,或称株形。有些花木,生就是丰姿美态,文竹飘逸、棕榈婆娑、海棠含羞、牡丹骄人、梨花凄楚、桃花妖冶、杏花妩媚、荷花玉立……
  而多数花木,则需要修剪造型。因此,观赏花木的最高艺术形式是盆景。“盆景”,顾名思义,是在人为安排下去对花木造型,对根、茎、叶、花的姿态实际加工整合。
  韵,是说欣赏花的风韵。花儿与人一样,有天成自然的特性,从而形成自己的风度、品德。不谙花韵,难入品花高雅境界。古人与伟人对梅花的风韵有递进层次的领略,从“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对梅花不争奇斗艳品质的古今递进式表述;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把梅花傲雪盈香的浪漫风韵升华到笑迎百花的境界之上,可见一花一品,百花百韵,无论古人今人,感觉相通但又与人品和境界相关。
  对比色、香、姿,韵讲究花的内在美,比如松与竹,兰与菊,它们都因为自身的意蕴而被人欣赏,欣赏的就是“花韵”。外在的花之色、香、姿,内在的花之韵,统一在一起,就是花儿的美丽,使人迷恋。
  一旦形成对花的迷恋,就会出现这样的功效:
  养花怡性,护花开心,赏花悦情。旅游,也最讲春暖花开时节。
  诗人海子有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对花的一个“赏”字,海涵着人类最美丽、最壮观也最博大的情怀。
其他文献
奥运来了!奥运随着2008年的和煦春风早早地来到了协办城市秦皇岛,世界各地、五湖四海接踵而至的体坛奥运明星,人心所向、多姿多彩此起彼伏的迎奥活动……跟我们畅游吧,图文并茂地感受这里的奥运情、中国心!      在距离北京奥运越来越近的日子里,用文字和镜头去追寻第29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协办城市秦皇岛,那里人民与奥运同行的日子,可用“澎湃激情燃烧岁月”来形容,也可用“红旗飘飘五彩缤纷”来感慨。扶摇直上的
期刊
6月23日 奥林匹亚雄风再起    题记:从庄严的奥运会会歌第一次唱响希腊雅典到神圣的奥运圣火第一次传遍全球各地,游人的脚步一直追寻着奥运的足迹前行。2008年,与奥运一起旅游,用镜头记录一个个精彩瞬间,见证那些英雄创造的一个个奥运神话,我们应该记录下这样一个日子。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的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
期刊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现辖上饶、广丰、玉山、婺源、铅山、弋阳、横峰、波阳、余干、万年10县和信州区,代管德兴市等十县一市一区。面积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万。    上饶古属扬州,春秋为吴越之地。自东汉建安年间析豫章郡地设置鄱阳郡以来,已有1700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上饶的政区设置几经变动。晋时,鄱阳郡改为信安,南朝改吴州,隋朝改饶州;明朝分设饶州府、广信府。新中国成立后,
期刊
1750年6月19日  第一幅北京内外城区实测地图完成    题记:因为我们把首都北京遭帝国主义铁蹄践踏当成了今天与旅游有关的日子,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北京最早的全图绘制完成日也当成与旅游有关的日志。这不仅在于地图是我们出门旅游的工具,而且更在于我们的祖上,也重视掌握山河情况,这张图,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前150年,就郑重出炉了。    1750年(乾隆十五年)6月19日,乾隆朝历时五年绘制的《乾隆京
期刊
●翻动泥土的芬芳  ●倾听花开的声音    迎春花黄杏花粉,桃花红艳梨花白,花是春天的诗句,花是春雨的锦囊,花是我们亮丽的心情,花期里有蜜的酿造、果实的睡梦……去吧,去山野里和花如期相约,那是不带半点功利色彩的心与自然的会面,地老天荒了、海枯石烂了,它们都会年复一年地等在那里,为你开放,让你被时间磨损的纯真再绽放一次,漫野的灿烂会在你生命中刻上一种永恒,心情的永恒——花开不败。
期刊
▲佐拉的脚  让世界足球王国之风捷足先登    4月20日消息:意大利国足将到秦皇岛进行小组赛。  谁人能不喜欢看意大利的足球呵!意甲独树欧洲足球五大联赛中的一帜;意大利的国队是世界杯的常客,4次世界杯冠军的得主;那里有世界足坛王子罗伯特·巴乔,他忧郁的眼神、指点江山的经典手势让很多中国球迷在记忆中挥之不去。意大利,给了我们喜欢看足球的理由。  因为8月的赛事,意大利球队在赛区公布的第二天,就派他
期刊
春天来了!有花的地方总是滋润明媚、一片俏丽,让人想起湿的土地、美的阳光,连芳香都是立体的浸润而非扑鼻的,站在迎春花、杏花、桃花、梨花、樱桃花树下,深深呼吸,你才知道什么样的空气叫沁人心脾。在4月里的郊外、5月里的原野,实在是有太多鲜花盛开的好地方。    踏春去,长寿山里春花黄    山海关长寿山景区,是人们每年踏春的首选地,因为那里不仅交通便利,有山有水,青山早绿,药仙活化于雕石之上,而且,也是
期刊
江南早春时节的游乐活动,人们最喜欢的莫过于赏梅了。   杭州三大梅景——余杭的超山,湖上的孤山,玉泉的灵峰,游客大多耳熟能详。殊不知,近年来西溪赏梅异军突起,梅花之盛,人气之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我们一行三人由城区出发,坐车不足20分钟就到了西溪。踏进湿地公园,一路灯笼高悬,暗香浮动。未走几步,梅树修竹就夹道相迎了。拱桥石径延伸到梅院深处,湖水清波荡漾,梅林花团锦簇,令人眼花缭乱。  
期刊
四月,如果你想要选一个城市作休闲之旅,不妨考虑洛阳。四月洛阳,正是牡丹怒放的时节,“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牡丹,姹紫嫣红,开遍洛阳,城内成了“天香国色”的海洋。  到洛阳赏牡丹,很容易让人想起武则天那个关于牡丹的传说。话说则天皇帝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却唯牡丹抗旨未发,于是被贬洛阳,埋入土中,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花朵娇艳无比。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下令将洛阳牡丹全部烧死。然而,人们却惊
期刊
题记:在人们越来越崇尚徒步旅游和探险的时代,我们愿意记录这样一个日子——世界上有了第一个到达北极的人。    1909年4月6日    1909年4月6日,美国北极探险家皮里成功地到达北极点,此前没有谁触碰过这个“点”。  北极点位于北冰洋北极海域的中部。终年寒冷,生存环境恶劣,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十分缺乏。世界上的探险家都想以脚踏此“点”为追求。因此,自1650年荷兰地理学家瓦烈尼马斯首先独立划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