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好”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sila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日在跟朋友闲聊读书时,有的同志说他有一个嗜好:欢喜读初版书,觉得初版本真实、粗犷、感情充沛、棱角鲜明;而有些修订再版的书,虽然结构、立论更完整、充分一些,语言文字更简练严谨一些,可是感到修改本不如初版那么有生气、更真实。因此,他主张作者或出版部门在结集汇编或重印过去的旧著,最好不改,保持原貌,倒希望作者或编者化功夫写篇详尽的前言或后记。我对这个“不改好”的主意,亦有同感。
  前不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周扬同志的一个讲话,他说不准备修改一九五七年写的那篇《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而打算将来出集子时写一篇详细的序言,加以说明。我是很赞成这个做法的。且不去说林彪、“四人帮”盘踞文坛猖撅作乱的十年吧,就是文革前的十七年也有不少时间是在左的思潮影响下,运动接连不断,斗争就是一切,即使好的和比较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也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受其左右、留下痕迹。今天我们编辑、出版那时的书籍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如果都改,改不胜改。怎么办?是不是都按照今天的形势、中央的文件、现行的政策来删改、增补过去十七年,甚至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文艺创作或文学评论呢?我以为应当本着对读者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切忌大删大改、乱增乱补,失去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最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老作家柯灵的散文集《香雪海》,处理得就好。这本散文集收编了作者一九五九——一九六二年三年间所写的和粉碎“四人帮”以来所写的散文随笔三十二篇。其中文革前写的占十二篇,既有歌颂大跃进的,又有赞美苏联宇宙火箭上天的。对于这一类明日黄花如何处理?柯灵同志说:“我的办法是原样保留,不加粉饰。因为我们确曾有过那样的时代,我也确曾有过那样的情绪和观点。这样也就留着一些历史的侧影。”书前,作者写了两篇序言,详细而生动地说明当时的情绪和观点,今日的感受和认识。使读者不但对过去那些“历史的侧影”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间接地受到一次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这样做对作者、对读者都大有裨益。
  “不改好”并不是绝对化地对所,有译、著一字不动。如鲁迅先生说的,“也有故意删掉的:是或者因为看去好象抄译,却又年远失记,连自己也怀疑;或者因为不过对于一人、一时的事,和大局无关,情随事迁,无须再录;或者因为本不过开些玩笑,或是出于暂时的误解,几天之后,便无意义,不必留存了。”(见《集外集》序言)事实的谬误,明显的误植等当然应该删改,这是不在话下的。但是却万不可“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而任意删改。一个正直的作家,最可宝贵的美德,就是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切切不可为了赶时髦、渔私利,曲意奉迎、投机取巧。只有诚实的作家,才有诚实的作品,而诚实的作品也必然是反映历史真实的作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作品,才会赢得读者的信任。
  再说,少改或不改,对于多出书、快出书,缩短出版周期也大有好处。常有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从他过去自己编定的集子中,或报刊登载的文章中选编的,可是排出校样后往往因为作者要大改、或忙或病,不能按时交稿付印,延缓和拉长了出书时间。我想,作者如果把更大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写篇扎扎实实的前言或后记,回顾总结一下自己走过的创作或评论道路,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对于作者自己和现在的文学青年借鉴过去经验,更好更快地成长,都是不无好处的。
其他文献
书的魅力    医院里有个规矩就是病房要保持整洁。可是我一住进来,书呀杂志呀就源源而至。开头,护士很奋斗了一阵,把书装在抽斗里,可是离开书我无法生活,随手又把书摊满桌面,再说书愈来愈多,抽斗也塞不下了。后来,大概觉得我这毛病没法治,也就默然允许了。谁知一个、两个、三个、……护士,对我那几罗书却发生了兴趣:有的站在那里翻看,有的借去阅读,书改变了医院的神圣制度,可见书的魅力之大矣哉!当然医生也时常劝
期刊
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了纪念国庆三十周年,已选定书稿25种,作为献礼书,努力做好它们的出版工作。  在这25种献礼书中,汉文的5种,维吾尔文的8种,哈萨克文的6种,蒙文的4种,还有2种是汉维、汉哈对照的画册。其中20种是当地的创作,5种是名著的翻译。  部分书名如下:《新疆简史》,《胡杨萧萧》(汉文长篇小说),《战斗的年代》(维文小说),《深山新貌》(哈文小说),《福乐智慧》(汉文),《江格尔传》(蒙文
期刊
出版史料丛谭之一    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5月21日,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八十周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虽然已经辞世快一百三十个寒暑了,但他仍然活在全世界广大读者的心里。他毕生惨淡经营的《人间喜剧》已经成了世界古典文学的宝。  巴尔扎克在中国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建国三十年来,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巴尔扎克的各种作品,截至1979年4月为止,总数就达二百万册(部)。今天,在喜欢阅
期刊
中国字,声音上说是单音字,形体上说又是方块字。但两者是相互有关系的,如属拼音字,它亦就不会成为方块字了。  说方块字,从汉字的发展历史上看,亦不准确,块则有之,方则未也。因为它是若干横、竖、点、勒、转折的笔划构成的,字为一形,少者一划,多者二三十划。因为它是独立成字的,不管是多少划,所以成块。汉字一开始就是块,因为是单音字,它不能不块。至于块的形状,甲骨文是多边形;金文亦是多边形,转折处则是浑圆的
期刊
与林大中同志商榷    《读书》第一期林大中同志的《“控诉文学”及其他》,基本上否定了刘心武同志的小说《醒来吧,弟弟》。读完之后,颇为彭晓雷鸣不平,有一些意见同林大中同志商榷。    弟弟是“自相矛盾的概念复合物”吗?    林文认为,弟弟的内在性格很不统一,“沉睡的人不可能清醒,更不能对任何事情认真。……弟弟却既沉睡,又清醒,认真”,因而是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复合物”。  弟弟的形象果然如此吗?非
期刊
弁言    躬逢“四害”,书亦遭灾。劫后检存,所余无几。夜深偷读,颇有遐思。结绳以记,藏之野墓。“四害”既除,乃稍加整理,名之曰:《劫余书屋散简》。今公之于世,一以示不忘十年长夜,一以庆旭日又复东升。    不怕神威与内心自由    据说,伊壁鸠鲁曾经强烈地吸引过马克思。因为这个哲学家有一个奋起反对宗教压迫的“能动的原则”:    “不惧神威,不畏闪电,  也不怕天空的惊雷。”    比起陈阿大之
期刊
冯骥才同志的《雕花烟斗》前些日子被评为一九七九年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品中关于花农老范对画家唐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他的画和雕花烟斗)赞不绝口的细节描写,很耐人寻味。  比如谈到唐先生的画,老花农说:“您的画印出过画片,俺见过,画得美呀!”  又比如谈到唐先生雕刻的烟斗,老花农更是连声赞叹:“美,美,美呀!”  冯骥才在作品中对唐先生的画没有详加描述,可是对那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雕花烟斗,却有大段的
期刊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一句名言。诗多夸饰,对于这句名言,我总觉得只是诗人的一种夸张,它对于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未免有点轻视。如果理论深深植根于生活,正确地反映和总结了生活中本质的东西,那也会同生活一样,永葆它的青春,而且会高于生活,比起生活之树,会更为光彩夺人。这个想法,我在读了王若水同志《在哲学战线上》以后,则更加坚信不疑了。  王若水同志是知名的哲学家。《在哲学战线
期刊
闻一多的手稿,是一份有历史价值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现存手稿178种,约9021页。从时间上说,包括了从1919年元旦至1946年的作品。内容有新诗、杂文、文学论文、古文字研究、日记、书信,还有不少读书札记、报告提纲、文章片断,确有琳琅满目之盛。  学习作家怎样写文章,如何改文章,直接读他的手稿,是个好办法。不言而喻,研究一个作家,更应该读他的手稿。闻一多的手稿,特别值得重视,还因为闻一多生命
期刊
王安石看到他的朋友龚深父写《春秋解》、学生陆农师写《春秋后传》,遇有无法解决的疑难,就说那里是缺文,于是讲了一句笑话,说:“缺文若如此之多,则《春秋》乃断烂朝报矣。”这话后来被他的政敌抓住了,硬说王安石“诬经”、“诽圣”。  但王安石其实是尊经而贬传的,他的文集中找不到一句反对孔子和诋毁《春秋》的话,却常崇敬孔子和引用《春秋》,只是在《答韩求仁书》中说过“春秋三传既不足信,故于诸经尤为难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