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兆实先生说他最爱收藏,
田黄、瓷器、玉石、钩骨……
皆是他的心爱之物,
後来,他索性结束了其它生意,一心做收藏。
从收藏出发,
他寻找的是自己的精神故乡,
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修养;
从收藏出发,
他追求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
从而让沉淀的历史再现。
受岳父影响,对石头产生兴趣
陈兆实先生祖籍福建省一个离寿山不远的地方,出生於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多餘的钱夠其零花,甚至有时候还无法让他填饱肚子。那时,他会拿起刀,在石头上雕刻。他替别人刻的印章,赚一两毛钱换饼吃,那时候的他不过十一岁。
也许是天生一双雕刻的手,也许是贫困日子磨砺出来的谋生手段,经由陈兆实先生雕刻过的石头颇具艺术性,常让人爱不释手。长大一些後,他做了木工,在家具上浮雕刻上精美的画,後来做仿古的家具,随着时间流逝,陈兆实先生的雕刻技艺炉火纯青,成为了一位高级工艺师。
他对石头的好感在小的时候已经萌发,然而兴趣真正成长起来,是因为他的岳父。陈兆实先生的岳父林正喜先生是一位老木工,製造出来的木製品更生动美观。以前,他也常跟着岳父学习木艺。在他结婚那天,陈兆实先生的岳父送给他一箱寿山石,自那个时候起,陈兆实先生对石头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逐渐地对寿山石有了些研究。
陈兆实先生来到香港(其父亲早在1956年便来到了香港)。1986年陈兆实先生来港投亲,他曾从事过许多行业,饮食、建筑、装潢,经营过许多家公司,成为了一位企业家,业餘时间从事收藏。当时,他的心中有个愿望,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开设一家博物馆,将自己的珍藏在大家面前展现,传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2006年,陈兆实先生结束了自己的生意,一心一意收藏,做古董研究,四年前,他在香港德辅道西开办了一家名为“云轩”,以交流、交换、交友、交心为目的,並以收藏为主的古董店,之所以选址德辅道西,陈兆实先生认为那里汇集了许多古董专家以及作家,他可以在那里广交朋友,以店为平台,传播文化,尽己之力,也为国家做点事。
陈兆实先生锺爱古董、田黄,他说:“石头懂人。”沉醉其间,他感到充实而踏实,他的思想、性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石通人性 修身养性
上品田黄有灵气,有如生命之光在闪动,这种光同时又是内敛的、蕴藉的,没有夺目耀眼之气,没有浮华虚躁之气,这种宝光也就是田黄的灵魂之光,能夠与鉴藏者心灵感应。对此,陈兆实先生深有体会。也许是从小便与石结下不解之缘,也许是对田黄的研究和喜爱深入心灵,让他的意志如石般坚硬,几遇挫折,而始终坚定不移。
商海潮起潮落,波诡云谲,几时欢乐几时愁,来港之後的陈兆实先生在生意场上有过不少成功的经典案例,亦不乏失败的经历,他坦言自己曾经一败涂地,那种从高处跌落的感觉让人痛不欲生。许多人会因此一蹶不振,陈兆实先生在那样的情况下也曾感觉落寞,然而,落寞的感觉只是暂时的,身体倒下的时候,意志卻昂起头来。他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斩获到再次成功的喜悦,取得让许多人艳羡的成绩。
陈兆实先生的坚强和乐观感染了他的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曾经因为炒股而输得一无所有,再次站起来後,他的朋友一家对他满怀感激,因为正是陈兆实先生亲身经历的鼓舞,激起了他的朋友对新生的希望。
与田黄石接触,让陈兆实先生对田黄石的认识不断提高,且有收穫,更有成就感。对於田黄石等古董的了解,他靠的是自学以及对石头那份天生的敏感。儘管在买石时,偶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是大多时候是判断凖确的。在他购买的十块石头中,一般有六七块为真且高质地的田黄石,他常流连於玉石市场上淘宝,曾花几千块钱买回一块现价值上亿的田黄石,精凖的眼光让陈兆实先生感到自豪。
书上曾记载:寿山田黄有六德,一为细,细则匀净,若婴儿肌肤;二为结,石结则坚实耐用,似密实纯金;三为润,石质滋润,不乾不脆,如石泌徹露;四为腻,石质油性好,石性稳定,美妙異常,如肌理泌油;五为温,若蕴玉老熟;六为凝,似清澈明镜。对於此“六德”,陈兆实先生熟稔於心。
陈兆实先生爱石更懂石。二十年前,他曾鉴定过一块石头,当时他跟在场人分析了那块石头里所展现出来矿物质的变化,並以此为依据断定那块石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时,因为在场许多专家对於田黄石认识不深,大家对此並未给出最後结论,後来,经过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权威机构的许多专家的鉴定,肯定了陈兆实先生的判断,许多有地位人的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这大大提高了他对收藏的兴致和意愿,他决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平日里,说起田黄石来,陈兆实先生总是滔滔不绝,对田黄石的锺爱之情溢於言表。
对石头越是喜爱,陈兆实先生对石头的了解越是深入,他说,不同的田黄石,握在手心,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他的店里收藏了许多国宝级的田黄石,田黄石给他带来了充满信心的成就感,而他收获的除了物质之外,更有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藏品之价值
在於价格更在於其历史韵味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据说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带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自田里,故称为田黄石。田黄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尊为“石中之帝”,价格极高,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在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足以见得其收藏价值。然而,陈兆实先生有些遗憾地说:“香港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懂古董,懂田黄石的许多长者已经去世,而香港的年轻人大多忙着工作或生意上的事,意欲在商海中大展拳脚,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宝物上花费心思,他们对田黄石等古董的了解不深。因此,许多好东西,三五百、几千块就会出手,这是非常可惜的。”
陈兆实先生创办“云轩”的初衷便是想将中国的文物收集起来,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这些价值连城,蕴藏着中国数千年文化和历史的文物随意、廉价地流通、流失,这是对文物的亵渎。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古董。
他说自己一生最爱收藏,真正置身於其中,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从每一块石头中,陈兆实先生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学问,除了对田黄石本身的认识之外,更有深藏於田黄石内的文化价值。他和许多对中国文物、古董有深厚感情的收藏家一样,当对某件古物爱不释手时,便会先去努力赚钱,然後将其买回,在收藏中,他更添一份理智。在这份理智下,陈兆实先生得以源源不断地买进田黄石、钩骨、瓷器等具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研究价值的古董,一个个古董文物,是沉淀历史的再现。
陈兆实先生身边有一批学生,平日里,他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讲解各种玉石的知识,他的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亦对收藏和鑑赏兴致浓鬰,並在瓷器的鉴定上颇有成就,於美国从事瓷器鉴定工作。
陈兆实先生对古董的爱,起源於他的爱国之情,他是社团领袖,更是一位爱国人士,每每见到一些生活困顿的长者,他总是会帮助人家;在美国时,见到越来越多的华人融入美国社会,並对社会及中美两国做出贡献,他也感到高兴。後来,他与爱国人士李美德先生等人一起成立了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促进会,促进会里汇集了一大批爱国人士,大家志同道合,为祖国和香港的和谐繁荣贡献心力。
现今,陈兆实先生的主要工作仍是收藏,从收藏出发,他寻找的是自己的精神故乡,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传扬中国文化的目标。戴方先生曾高度评价陈兆实先生,认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收藏家、鑑赏家。
陈兆实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祖籍福建
1986年来港
受岳父影响,锺爱田黄石
成为田黄鑑定家、鑑赏家、收藏家
後於香港德辅道西开办“云轩”收藏店
兼任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促进会理事长
兼执行秘书
田黄、瓷器、玉石、钩骨……
皆是他的心爱之物,
後来,他索性结束了其它生意,一心做收藏。
从收藏出发,
他寻找的是自己的精神故乡,
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修养;
从收藏出发,
他追求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
从而让沉淀的历史再现。
受岳父影响,对石头产生兴趣
陈兆实先生祖籍福建省一个离寿山不远的地方,出生於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多餘的钱夠其零花,甚至有时候还无法让他填饱肚子。那时,他会拿起刀,在石头上雕刻。他替别人刻的印章,赚一两毛钱换饼吃,那时候的他不过十一岁。
也许是天生一双雕刻的手,也许是贫困日子磨砺出来的谋生手段,经由陈兆实先生雕刻过的石头颇具艺术性,常让人爱不释手。长大一些後,他做了木工,在家具上浮雕刻上精美的画,後来做仿古的家具,随着时间流逝,陈兆实先生的雕刻技艺炉火纯青,成为了一位高级工艺师。
他对石头的好感在小的时候已经萌发,然而兴趣真正成长起来,是因为他的岳父。陈兆实先生的岳父林正喜先生是一位老木工,製造出来的木製品更生动美观。以前,他也常跟着岳父学习木艺。在他结婚那天,陈兆实先生的岳父送给他一箱寿山石,自那个时候起,陈兆实先生对石头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逐渐地对寿山石有了些研究。
陈兆实先生来到香港(其父亲早在1956年便来到了香港)。1986年陈兆实先生来港投亲,他曾从事过许多行业,饮食、建筑、装潢,经营过许多家公司,成为了一位企业家,业餘时间从事收藏。当时,他的心中有个愿望,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开设一家博物馆,将自己的珍藏在大家面前展现,传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2006年,陈兆实先生结束了自己的生意,一心一意收藏,做古董研究,四年前,他在香港德辅道西开办了一家名为“云轩”,以交流、交换、交友、交心为目的,並以收藏为主的古董店,之所以选址德辅道西,陈兆实先生认为那里汇集了许多古董专家以及作家,他可以在那里广交朋友,以店为平台,传播文化,尽己之力,也为国家做点事。
陈兆实先生锺爱古董、田黄,他说:“石头懂人。”沉醉其间,他感到充实而踏实,他的思想、性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石通人性 修身养性
上品田黄有灵气,有如生命之光在闪动,这种光同时又是内敛的、蕴藉的,没有夺目耀眼之气,没有浮华虚躁之气,这种宝光也就是田黄的灵魂之光,能夠与鉴藏者心灵感应。对此,陈兆实先生深有体会。也许是从小便与石结下不解之缘,也许是对田黄的研究和喜爱深入心灵,让他的意志如石般坚硬,几遇挫折,而始终坚定不移。
商海潮起潮落,波诡云谲,几时欢乐几时愁,来港之後的陈兆实先生在生意场上有过不少成功的经典案例,亦不乏失败的经历,他坦言自己曾经一败涂地,那种从高处跌落的感觉让人痛不欲生。许多人会因此一蹶不振,陈兆实先生在那样的情况下也曾感觉落寞,然而,落寞的感觉只是暂时的,身体倒下的时候,意志卻昂起头来。他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斩获到再次成功的喜悦,取得让许多人艳羡的成绩。
陈兆实先生的坚强和乐观感染了他的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曾经因为炒股而输得一无所有,再次站起来後,他的朋友一家对他满怀感激,因为正是陈兆实先生亲身经历的鼓舞,激起了他的朋友对新生的希望。
与田黄石接触,让陈兆实先生对田黄石的认识不断提高,且有收穫,更有成就感。对於田黄石等古董的了解,他靠的是自学以及对石头那份天生的敏感。儘管在买石时,偶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是大多时候是判断凖确的。在他购买的十块石头中,一般有六七块为真且高质地的田黄石,他常流连於玉石市场上淘宝,曾花几千块钱买回一块现价值上亿的田黄石,精凖的眼光让陈兆实先生感到自豪。
书上曾记载:寿山田黄有六德,一为细,细则匀净,若婴儿肌肤;二为结,石结则坚实耐用,似密实纯金;三为润,石质滋润,不乾不脆,如石泌徹露;四为腻,石质油性好,石性稳定,美妙異常,如肌理泌油;五为温,若蕴玉老熟;六为凝,似清澈明镜。对於此“六德”,陈兆实先生熟稔於心。
陈兆实先生爱石更懂石。二十年前,他曾鉴定过一块石头,当时他跟在场人分析了那块石头里所展现出来矿物质的变化,並以此为依据断定那块石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时,因为在场许多专家对於田黄石认识不深,大家对此並未给出最後结论,後来,经过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权威机构的许多专家的鉴定,肯定了陈兆实先生的判断,许多有地位人的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这大大提高了他对收藏的兴致和意愿,他决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平日里,说起田黄石来,陈兆实先生总是滔滔不绝,对田黄石的锺爱之情溢於言表。
对石头越是喜爱,陈兆实先生对石头的了解越是深入,他说,不同的田黄石,握在手心,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他的店里收藏了许多国宝级的田黄石,田黄石给他带来了充满信心的成就感,而他收获的除了物质之外,更有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藏品之价值
在於价格更在於其历史韵味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据说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带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自田里,故称为田黄石。田黄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尊为“石中之帝”,价格极高,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在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足以见得其收藏价值。然而,陈兆实先生有些遗憾地说:“香港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懂古董,懂田黄石的许多长者已经去世,而香港的年轻人大多忙着工作或生意上的事,意欲在商海中大展拳脚,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宝物上花费心思,他们对田黄石等古董的了解不深。因此,许多好东西,三五百、几千块就会出手,这是非常可惜的。”
陈兆实先生创办“云轩”的初衷便是想将中国的文物收集起来,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这些价值连城,蕴藏着中国数千年文化和历史的文物随意、廉价地流通、流失,这是对文物的亵渎。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古董。
他说自己一生最爱收藏,真正置身於其中,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从每一块石头中,陈兆实先生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学问,除了对田黄石本身的认识之外,更有深藏於田黄石内的文化价值。他和许多对中国文物、古董有深厚感情的收藏家一样,当对某件古物爱不释手时,便会先去努力赚钱,然後将其买回,在收藏中,他更添一份理智。在这份理智下,陈兆实先生得以源源不断地买进田黄石、钩骨、瓷器等具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研究价值的古董,一个个古董文物,是沉淀历史的再现。
陈兆实先生身边有一批学生,平日里,他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讲解各种玉石的知识,他的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亦对收藏和鑑赏兴致浓鬰,並在瓷器的鉴定上颇有成就,於美国从事瓷器鉴定工作。
陈兆实先生对古董的爱,起源於他的爱国之情,他是社团领袖,更是一位爱国人士,每每见到一些生活困顿的长者,他总是会帮助人家;在美国时,见到越来越多的华人融入美国社会,並对社会及中美两国做出贡献,他也感到高兴。後来,他与爱国人士李美德先生等人一起成立了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促进会,促进会里汇集了一大批爱国人士,大家志同道合,为祖国和香港的和谐繁荣贡献心力。
现今,陈兆实先生的主要工作仍是收藏,从收藏出发,他寻找的是自己的精神故乡,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传扬中国文化的目标。戴方先生曾高度评价陈兆实先生,认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收藏家、鑑赏家。
陈兆实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祖籍福建
1986年来港
受岳父影响,锺爱田黄石
成为田黄鑑定家、鑑赏家、收藏家
後於香港德辅道西开办“云轩”收藏店
兼任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促进会理事长
兼执行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