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利用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学忽视讲解与传授;教学手段较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
一、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小学语文阶段开展阅读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利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由于小学生处于初级的语文学习阶段,这是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良好时机,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语文材料,巩固他们所学到的语文汉字、词语知识,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涉猎语文材料,帮助提升他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指导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的把握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提煉其中的信息,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此外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材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也有帮助。
(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水平之后可以不断扩展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体制可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学忽视讲解与传授
为了落实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很多中小学校开始实施“自主学习”的相关政策,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自主学习”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课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对阅读课堂进行引导,忽视讲解与传授,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在开展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疑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也不能形成完整的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极大地降低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较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虽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中,教师的阅读教案并没有打破“单一”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千篇一律的教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降低语文阅读的兴趣。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在课堂及课下不能实现语文知识的主动获取,从而显著降低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十分重要,这是阅读教学开展的基础与原则,但是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概要选择阅读材料进行教学,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深入。此外,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存在部分学生阅读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
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教师准确把握阅读教学重难点
在开展自主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真正了解语文作品的寓意,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分析。教师在引导中注意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清阅读教学思路,重点讲解阅读课文中的拼音、字、词、句、标点、段落等,用精炼的语言与恰当的比喻帮助学生去理解,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以情感人;巧设问题,启发讨论;借助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如《难忘的一天》阅读课中,读完全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文章中的主人公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这天为什么难忘?”然后进行全文分析,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每段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语句,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况,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语句等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让他们回答问题,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的培养,让他们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阅读模式与思考方式,进而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应该注意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提出差异化阅读要求,循序渐进。
(二)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读中感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在一起,只有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有所领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期间学习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佳作,具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于重点语句的感悟,让他们通过朗读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比如,讲解《我爱故乡的杨梅》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让学生将图景与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通过感悟感受“春雨绵绵润杨梅”的美景,通过感悟将课文语言存储在脑海中,感受优美的课文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形成课堂“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朗读是“感悟、积累、运用”的基础,将朗读与课堂的字、词、句等的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品读、感悟课文语言,进而在相近的生活场景中将这些知识更好地运用,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讲解《火烧云》时,其中有一句“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此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感悟,提出问题“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有的同学回答“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同学回答“烧”字,有的同学回答“火”字,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反复朗读,最后全部认为是“烧”,然后发表意见:“烧”字给人天空的云移动的感觉;“烧”字感觉火烧云在变化……这种读中感悟的体验让增强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字的美好。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翻转课堂等,丰富阅读课堂教学形式。 (三)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课程目标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本杰明·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根据此理论,学者们提出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也应该根据三维目标框架设置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目标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置的目标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层层递进,设置的目标要具有清晰化、准确化的特点,通过阅读课程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结合上下文正确的理解词语的含义,体味语句的寓意,了解阅读的作品的内涵,真正提高他们的作品欣赏能力,实现学生的发展。
(四)采用高效的阅读指导方法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效果,教师要采用高效的阅读指导方法。第一,加强朗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的朗读水平较高则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不会太差,这主要是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涵的理解,有感情的、流畅的朗读可以帮助提升阅读课的效果,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采用合读、分组读、单独读、引读等方法。第二,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预习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过默读可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主题的升华和总结,整体的掌握整个文章的节奏,因此在朗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第三,通过故事情景的想象实施拓展阅读。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场景和一些画面,开展情景的想象阅读,这个过程是发挥想象力的过程,通过想象力让学生将文本中的阅读内容和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想象的画面创设问题,加深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理解。
(五)拓展课外阅读
拓展课外阅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课外阅读训练,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尽量和家长沟通,为学生在家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学生多逛书店,购买一些优秀的阅读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角。第二,开展小组合作的阅读方式,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阅读心得交流,通过小組合作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角,交流阅读心得,实现阅读能力延伸。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制作阅读卡,积累好的词汇、语段等,将这些积累的知识逐步的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提升。
五、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讨论话题,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可以加强对课文的直观认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注意准确把握阅读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体现课程目标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4-6.
[2]李明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154.
[3]庞立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94-95.
[4]戴永红.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科技视界,2019(35):211,217.
[5]段红,张红艳,王蕊,等.基于知识建构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特点的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6):18-23,29.
作者简介:
任丽娟,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陈官屯镇大刘庄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
一、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小学语文阶段开展阅读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利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由于小学生处于初级的语文学习阶段,这是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良好时机,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语文材料,巩固他们所学到的语文汉字、词语知识,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涉猎语文材料,帮助提升他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指导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的把握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提煉其中的信息,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此外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材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也有帮助。
(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水平之后可以不断扩展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体制可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学忽视讲解与传授
为了落实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很多中小学校开始实施“自主学习”的相关政策,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自主学习”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课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对阅读课堂进行引导,忽视讲解与传授,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在开展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疑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也不能形成完整的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极大地降低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较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虽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中,教师的阅读教案并没有打破“单一”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千篇一律的教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降低语文阅读的兴趣。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在课堂及课下不能实现语文知识的主动获取,从而显著降低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十分重要,这是阅读教学开展的基础与原则,但是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概要选择阅读材料进行教学,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深入。此外,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存在部分学生阅读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
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教师准确把握阅读教学重难点
在开展自主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真正了解语文作品的寓意,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分析。教师在引导中注意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清阅读教学思路,重点讲解阅读课文中的拼音、字、词、句、标点、段落等,用精炼的语言与恰当的比喻帮助学生去理解,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以情感人;巧设问题,启发讨论;借助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如《难忘的一天》阅读课中,读完全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文章中的主人公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这天为什么难忘?”然后进行全文分析,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每段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语句,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况,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语句等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让他们回答问题,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的培养,让他们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阅读模式与思考方式,进而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应该注意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提出差异化阅读要求,循序渐进。
(二)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读中感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在一起,只有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有所领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期间学习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佳作,具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于重点语句的感悟,让他们通过朗读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比如,讲解《我爱故乡的杨梅》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让学生将图景与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通过感悟感受“春雨绵绵润杨梅”的美景,通过感悟将课文语言存储在脑海中,感受优美的课文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形成课堂“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朗读是“感悟、积累、运用”的基础,将朗读与课堂的字、词、句等的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品读、感悟课文语言,进而在相近的生活场景中将这些知识更好地运用,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讲解《火烧云》时,其中有一句“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此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感悟,提出问题“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有的同学回答“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同学回答“烧”字,有的同学回答“火”字,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反复朗读,最后全部认为是“烧”,然后发表意见:“烧”字给人天空的云移动的感觉;“烧”字感觉火烧云在变化……这种读中感悟的体验让增强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字的美好。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翻转课堂等,丰富阅读课堂教学形式。 (三)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课程目标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本杰明·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根据此理论,学者们提出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也应该根据三维目标框架设置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目标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置的目标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层层递进,设置的目标要具有清晰化、准确化的特点,通过阅读课程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结合上下文正确的理解词语的含义,体味语句的寓意,了解阅读的作品的内涵,真正提高他们的作品欣赏能力,实现学生的发展。
(四)采用高效的阅读指导方法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效果,教师要采用高效的阅读指导方法。第一,加强朗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的朗读水平较高则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不会太差,这主要是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涵的理解,有感情的、流畅的朗读可以帮助提升阅读课的效果,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采用合读、分组读、单独读、引读等方法。第二,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预习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过默读可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主题的升华和总结,整体的掌握整个文章的节奏,因此在朗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第三,通过故事情景的想象实施拓展阅读。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场景和一些画面,开展情景的想象阅读,这个过程是发挥想象力的过程,通过想象力让学生将文本中的阅读内容和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想象的画面创设问题,加深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理解。
(五)拓展课外阅读
拓展课外阅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课外阅读训练,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尽量和家长沟通,为学生在家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学生多逛书店,购买一些优秀的阅读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角。第二,开展小组合作的阅读方式,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阅读心得交流,通过小組合作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角,交流阅读心得,实现阅读能力延伸。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制作阅读卡,积累好的词汇、语段等,将这些积累的知识逐步的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提升。
五、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讨论话题,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可以加强对课文的直观认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注意准确把握阅读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体现课程目标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4-6.
[2]李明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154.
[3]庞立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94-95.
[4]戴永红.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科技视界,2019(35):211,217.
[5]段红,张红艳,王蕊,等.基于知识建构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特点的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6):18-23,29.
作者简介:
任丽娟,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陈官屯镇大刘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