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闪耀人文性的光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j1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少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死板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宏观概念,但贵在统一,也难在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构建人文性 关键 途径 保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过程与动机的有机结合,它们的合力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源泉。要形成这种合力,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一、把握思想性——建构人文性的关键所在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熏陶、感染、感化,在夯实基础、培养智慧的同时让思想性深入学生的心灵。窦桂梅老师教学《晏子使楚》时,以“规圆矩方”入课,让晏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主题越来越鲜明、深刻,最后,归总到“每个人都要有尊严地活”,延伸到“尊严来自于由外到内的实力”,上升到“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都建立在由外到内的实力上”这样的高度。最后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像一部大剧徐徐落幕。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塑造,得到成长。
  二、优化课堂教学——建构人文性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展多方面对话的舞台,是人文性最集中的展现场所,离开课堂教学而大谈建构人文性恰如痴人说梦。然而课堂教学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是具有不同思想、禀赋、经历的人所折射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师生双边活动,其人文性的显现、碰撞与交汇自不待言。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才可有效地优化课堂的人文环境。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学生希望怎么学,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学生问“为什么”,教师就要机智化解,以营造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要教会自己,要在教学后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的发展要求,促使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中的范文。
  有的老师认为,语文这东西,老师多教一课或少教一课,学生多学一课或少学一课没有什么区别,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在于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这种怠慢教材、轻视范文的看法是不妥当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语文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地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教材是定了目标的,用好教材就能避免“杂乱”无章与“漫然”瞎读。语文教学除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外,还“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文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生教育,更是人文教育。《军神》展现的不仅仅是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更多的是让学生向他学习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掌声》不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鼓励,更能懂得主动去关爱别人,尤其对身处困境的人,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通过老师的解读与学生的感悟,文中的人文精神将在学生心中得到潜滋暗长的内化,并将鼓舞感化着每一位学生。
  (三)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突出人文色彩。
  郑逸农在《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中说道:“作业布满了硬生生的认知组合,冷冰冰的逻辑堆砌,是榨干了水分的叶子,是抽掉了色彩的花朵。”这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忽视人文性,重视工具性,把语文作业理解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的写照。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应突出人文性特点,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心智得到开发。
  三、完善评价制度——建构人文性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了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现在,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逐渐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郭根福.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2003,10.
  [4]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
  [5]朱中义.怎样优化课堂人文环境.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1,5.
  [6]吴世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烟台:中国创新教育,2004,2.
  [7]岳增学,刘建启.现实的语文教学离新课程究竟有多远.北京:中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主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使学生获得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过知识与技
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变革型领导力与服务型领导力对服务绩效的积极影响作用,但却没有研究证明两种领导力到底哪类对员工的服务绩效有更强的影响作用。针对这一空白,我们以社
一年一度的优质课评选又开始了。我们学校各学科都在进行公开课展示,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也顺便完成以下自己的听课任务,我持续听了好几节公开课。但这几节课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课堂上有了等级制度,出现了被人为边缘化的角落。  学生被分为几等:好的学生座位靠前,中等的在中间,差的、什么都不会自然就被排在了最后面。听课的的老师一般都坐在教师的最后面,这样就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班级内的这
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根肿病是影响甘蓝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培育是防治根肿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为菌源,对花椰菜、结球甘蓝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外部和内部对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外部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动荡、不确定,要求组织具备更加灵活、柔性的组织结构来迎接这种变化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是其能否立足于世界经济发展强国之林的重要标准.其中,冲压模具作为冲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对国家制造水
一、在实验中体验rn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以其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复杂度、越来越智能在工作生活生越发显得重要.无论是从小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