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顺势而为,创设情境化教学,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接着应势而动,呈现多样化算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最后乘势而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计算教学;两位数;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6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方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出:“数学运算能力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材是计算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和数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既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又体现了编者对教学问题与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如此才能更加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以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为例,谈谈如何根据教材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开展有效教学。
一、顺势而为,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化教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把乘法算式的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了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其关键点是解决乘的顺序(重点)和第二层积的书写格式(难点)这两个问题,进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及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日常教学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创设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的观察比较、操作实践、猜想验证、交流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思考。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乐于尝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遵循学习内在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且便于接受的情境进行教学。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素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问题和方法的理解。好的学习素材能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进程以及对学习方式的选择。
教材通过画面和文字呈现“每箱南瓜24个,运来12箱,一共有多少个?”这样一个现实生活素材,启发学生认识到要求12箱一共有多少个,可以先分别算出10箱的个数和2箱的个数,再把两次算出的结果相加,从而为进一步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提供支撑。也有学生想到用“拆积”的方法,先算出2箱的个数,然后乘6算出12箱一共有多少个。
由于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应势而动,重视比较,呈现多样化算法
教材呈现的笔算是静态的文本,学生学习计算是有深度的思维过程。静态的文本配上对应的图片,使抽象的内容动态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思考的痕迹,使抽象思维变得更加具体。
教材例题中的12箱南瓜图与算式步骤相互映照,对应显现拆分和内在算理。无论是“拆积——工人师傅每次搬2箱,搬了6次,24×12=24×2×6”,还是“拆和——工人师傅已经搬好10箱,还需搬2箱,24×12=24×10 24×2”,都需要有目的性地对算理、算法进行一一渗透。鉴于此,教师设计了可拆分的“配图贴”,与思考过程和运算步骤相匹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让直观表征有条有理,化静为动。
生1:第一种算法:12箱是6个2箱,先算2箱有多少个,24×2=48(个),再算48×6=288(个)。
教师对应贴“配图贴”:
生2:第二种算法:一层有6箱,先算一层有多少个,24×6=144(个),再算两层有多少个,144×2=288(个)。
教师对应贴“配图贴”:
生3:第三种算法:先分别算出10箱有多少个和2箱有多少个,24×10=240(个),24×2=48(个),再算一共有240 48=288(个)。
教师对应贴“配图贴”:
新课程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因为它是因材施教的需要,是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索方法,选择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三、乘势而上,注重交流,鼓励自主性探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与表达是不同的,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当学生解决问题遇阻时,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索交流,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最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是不是每次都要像前面一样用“配图贴”,大家觉得这样的操作怎么样?
生1:容易懂,但太耗时了。
师: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生2:列竖式。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师:比较④号和⑤号,有什么发现?
生3:④号多了加号,⑤号没写0。
师:大家看,④号和⑤号不管有没有加号,都是把2个24和10个24合起来求出12个24,而不写加号更简洁。
师:⑤号没写0,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24”表示的是240?为什么?
生4:“2”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所以知道这个数是240。
师:说的对极了。数的位置决定了数的大小,所以0可以省略不写。数学讲究简洁美,列竖式可以省略加号和0。
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动画进一步展示⑤号作品的形成过程。
进而得出乘法竖式的一般写法:
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配图贴”与竖式计算对应起来,能把算理和算法一一理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运算的算理和算法,有效促进了学生“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顺势而为,建立连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应势而动,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中使学生尽可能地理解算理;乘势而上,帮助学生学会计算的基本思维方式,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责编 罗 艳)
[关键词]计算教学;两位数;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6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方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出:“数学运算能力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材是计算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和数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既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又体现了编者对教学问题与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如此才能更加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以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为例,谈谈如何根据教材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开展有效教学。
一、顺势而为,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化教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把乘法算式的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了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其关键点是解决乘的顺序(重点)和第二层积的书写格式(难点)这两个问题,进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及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日常教学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创设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的观察比较、操作实践、猜想验证、交流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思考。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乐于尝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遵循学习内在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且便于接受的情境进行教学。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素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问题和方法的理解。好的学习素材能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进程以及对学习方式的选择。
教材通过画面和文字呈现“每箱南瓜24个,运来12箱,一共有多少个?”这样一个现实生活素材,启发学生认识到要求12箱一共有多少个,可以先分别算出10箱的个数和2箱的个数,再把两次算出的结果相加,从而为进一步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提供支撑。也有学生想到用“拆积”的方法,先算出2箱的个数,然后乘6算出12箱一共有多少个。
由于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应势而动,重视比较,呈现多样化算法
教材呈现的笔算是静态的文本,学生学习计算是有深度的思维过程。静态的文本配上对应的图片,使抽象的内容动态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思考的痕迹,使抽象思维变得更加具体。
教材例题中的12箱南瓜图与算式步骤相互映照,对应显现拆分和内在算理。无论是“拆积——工人师傅每次搬2箱,搬了6次,24×12=24×2×6”,还是“拆和——工人师傅已经搬好10箱,还需搬2箱,24×12=24×10 24×2”,都需要有目的性地对算理、算法进行一一渗透。鉴于此,教师设计了可拆分的“配图贴”,与思考过程和运算步骤相匹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让直观表征有条有理,化静为动。
生1:第一种算法:12箱是6个2箱,先算2箱有多少个,24×2=48(个),再算48×6=288(个)。
教师对应贴“配图贴”:
生2:第二种算法:一层有6箱,先算一层有多少个,24×6=144(个),再算两层有多少个,144×2=288(个)。
教师对应贴“配图贴”:
生3:第三种算法:先分别算出10箱有多少个和2箱有多少个,24×10=240(个),24×2=48(个),再算一共有240 48=288(个)。
教师对应贴“配图贴”:
新课程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因为它是因材施教的需要,是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索方法,选择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三、乘势而上,注重交流,鼓励自主性探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与表达是不同的,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当学生解决问题遇阻时,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索交流,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最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是不是每次都要像前面一样用“配图贴”,大家觉得这样的操作怎么样?
生1:容易懂,但太耗时了。
师: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生2:列竖式。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师:比较④号和⑤号,有什么发现?
生3:④号多了加号,⑤号没写0。
师:大家看,④号和⑤号不管有没有加号,都是把2个24和10个24合起来求出12个24,而不写加号更简洁。
师:⑤号没写0,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24”表示的是240?为什么?
生4:“2”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所以知道这个数是240。
师:说的对极了。数的位置决定了数的大小,所以0可以省略不写。数学讲究简洁美,列竖式可以省略加号和0。
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动画进一步展示⑤号作品的形成过程。
进而得出乘法竖式的一般写法:
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配图贴”与竖式计算对应起来,能把算理和算法一一理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运算的算理和算法,有效促进了学生“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顺势而为,建立连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应势而动,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中使学生尽可能地理解算理;乘势而上,帮助学生学会计算的基本思维方式,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