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与物理知识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
  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以及客观规律的可认知与可利用性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星体,小到原子和基本粒子以及引力场、电场、磁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且无不处在运动中。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坚信场的物质性,可向学生演示通草球在库仑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的实验,演示用头发屑显示电场线、用细铁粉显示磁场线等,引导学生从直观现象出发通过类比联想,坚信场的物质性,并掌握认识场这种特殊物质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机械运动、扩散运动和布朗运动,并通过天然放射性现象及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等内容的分析,促使他们建立起物质是在不停的运动,而且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认知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而且可用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人类卫星的上天,火箭的发射等是最好的证明。
  2 事物发展过程式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也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并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的否定旧假说和旧理论的过程中逐渐深入的。“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的规律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在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中鲜明地反映出来了,这是我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最初,人们赞同光的微粒说,后来由于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光的干涉、衍射实验的成功,为光的波动说战胜微粒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而确立了光的波动说的地位,这是对前一认识的否定。到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量子说,认为光是一个个不连续的“光子”,并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这时,波动说又陷入了困境,这可以说是对最初的认识的否定之否定,但并没有简单地回复到最初的认识上去,而是进行了次认识上的飞跃,因为这里的“光子”已不是牛顿他们提出的经典意义上的微粒了,而是一种全新的带有波动性的粒子。对光的本性的进一步研究后又在上述基础上发展成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但从辩证法的观点看,光的“波粒二象性”也仅仅是在现阶段上的相对真理,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还将深入下去,这正是辨证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生动体现。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认识到实践是发现真理的基础,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种发展变化,首先表现为量的变化,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起事物质的飞跃结束,又转化为新的量变,开始了新的矛盾发展史。我们知道,影响物态变化的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给常温的水加热,水温上升,内能增加,但水并没有明显的性质的变化,显示出好像平静的样子,当它的温度升高到100℃时,平静打破了,水沸腾了,显示出了显著地变动,发生了性质的变化,但这时水的温度不再上升,物态则由液态逐渐转化为汽态,即量变引起了质变。直至液态全部变为汽态后,若继续加热,则汽态,即量变引起了质变。直至液态全部变为汽态后,若继续加热,则汽态的温度又将上升,又开始新的量变。显然,水进入最后的质变以前就存在着许多的质变,即水沸腾前,在任何温度下都在发生蒸发现象,同时在质变中伴随着量变,如水在沸腾时温度虽然不变,但外界需要继续提供热量,这些热量转化为内能,从而促使物质的聚集状态发生质的飞跃。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领悟到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质变中有量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必然结果。在凸透镜成像、电磁波谱等内容中,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更是表不见得有血有肉,生动而具体。
  一切事物的区别都体现在量界限上的差异,许多引人注目、寓意深刻的物理现象如弹性形变中的弹性限度,人造天体的环绕速度、逃逸速度,全反射中的临界角,某一金属发生发电效应的极限频率等无不体现出理界限上的“关节点”,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研究这些“关节点”前后量变的特性,将使学生更加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并使他们懂得这个观点对学习、观察和研究事物的导向作用。
  4 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这一观点。例如,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时,要有意识的渗透内、外因的辨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外力(外因)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内因)成正比。从而不仅使学生弄清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因果关系,以及内、外因的辨证关系,而且加深了对运动涵义的理解。
  此外,唯物辩证法中“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相对真理与绝过真理的观点”等等都能在物理教学中恰到好处的体现出来。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教育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培养 兴趣  每每听到同行抱怨:哎!政治课太难上了!学生不爱学,上课死气沉沉、昏昏欲睡。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粗心是成绩提高的绊脚石,“粗心”是成绩提高的一大克星。好多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情况,聪明颖慧而粗枝大叶。有许多问题明明已经学会但就是做不对。他们往往是同一道题,课堂会做,考卷做错,在家会做,到校不会,更甚至难题会做,简单题反而做错,这种现象在计算中表现尤为突出。为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大伤脑筋,经常抱怨孩子粗心、马虎。不管怎样抱怨,始终得不到改善,从而导致学
期刊
1 数学概念的有意义化教学  我们知道学习概念一是要知道它的外延意义,二是要理解它的内涵意义。而内涵意义是概念名称在学习者内部唤起的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学习者的这类反应,取决于他们对这类物体的特定经验。像“无理数”这类数学名称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具有很少的内涵意义,如果直接讲授,抽象难懂,则学生不易接受,心理容易疲劳。  例如:上“无理数”这课时,我准备了十个乒乓球,在每个乒乓球上分别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自身的现代化优势,完全可以在高中政治新课改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政治 多媒体 教学  21世纪是以现代教育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
期刊
1 “问、探、总、测”教学模式的提出的依据  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关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只有在自我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才能行之有效。同时结合2011修订后的新课标对教师的定位: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明确,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期刊
积极响应国家普及素质教育的号召,我们大胆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初步尝到了教育改革的成就带来的甜头,但是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也试着找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1 课堂教学经常存在的问题  1.1 讲得多。有的教师上课经常讲个不停,满黑板的板书,只害怕学生记不住。这样做的结果是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师教得累,另一方面学生学得厌。教师过多地讲课,造成学生
期刊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1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真正调动学生的
期刊
针对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通过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怎样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班主任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师德建设,如何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发挥少先队的力量;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做如下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总
期刊
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好奇、好问、好动,把他们的这个特点很好地引导到课堂学习、掌握知识上来,是每个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就会在兴趣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