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建萍:暖心聚民心,筑牢“双防线”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控、排查、梳理;面对汛情,从南京潮水位站至中山码头,都有她巡查的身影……从世茂滨江社区到唐山路社区,扎根基层14年的凡建萍,勇挑重担,不畏考验,带领社工、党员、志愿者,打赢了一场场防疫防汛战。

社區总动员,防汛有“我”

凡建萍(左一)和志愿者在江边巡查

  6~7月,长江水位不断上涨,位于江边南路的南京潮水位站,最高潮水位达10.39米,超警戒线1.69米。坐落在滨江风光带、西邻长江的鼓楼区下关街道唐山路社区,防汛任务很重。
  “从早8点到晚8点,每4小时换一次班,党员、社工带领志愿者巡察,夜班由街道城管负责,24小时责任人到岗到位。”汛期一开始,7月1日刚上任的唐山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凡建萍立刻投入到一线工作中。面对新岗位上的第一次大考,凡建萍带领社工实地检查,时刻关注长江水位,深入地势低洼小区、工地等重点防汛地段巡查,排查安全隐患。
  由于沿江而居,唐山路社区居民特别关注长江水位的变化,“每天都要去江边看看”。 “快下来,堤坝上不安全。”看到爬上堤坝观察水情的市民,唐山路社区的社工和志愿者就会及时上前劝阻。
  汛情的变化,关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居民的担忧都被凡建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成立了社区防汛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制订防汛抗洪预案,与小区物业、管委会、工地等多方联动,安排社工、物业、保安、志愿者轮番上岗,动员共建单位共同参与防汛排查和宣传工作。
  尽管绿意盎然的鼓楼区滨江风光带几乎全部没入水中,但政府在进行绿化设施维修改建的同时,早已将防汛抗洪因素考虑在内,沿江堤坝高于最高水位超1米。街道设置的防汛值守点、物资车随时待命,社区随时及时公布防汛信息,逐步减轻了居民的担忧。
  在江边巡查时,凡建萍会不停向志愿者了解情况。“社区工作人少事多,这时候更需要居民的支持和帮助,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年轻人主动参与防汛,我们老人也可以。”退休多年的吴阿姨,早已拆迁搬至五塘广场附近居住,但唐山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和邻居一直是她和这片土地的纽带,始终惦念不忘,她志愿报名,骑着电动车赶来参加防汛巡查。社区发动志愿者参与后,共有100多名居民踊跃报名参加防汛巡查。
  居民的“幸福指数”源自社区工作者的“付出指数”,凡建萍深知要把工作做到居民心中,让一户户“小家”融为“大家”,让居民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因此,她带领志愿者到沿江危险路段,宣传防汛知识,劝阻钓鱼、戏水者,提醒居民做好雨季防灾措施,嘱咐志愿者注意雨天安全,送上暖心关怀。

走进居民,用心服务


  “新老社区差别很大,面对的工作完全不一样。”新岗位面临着新问题,压力和挑战并存,即使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的凡建萍,仍处在适应、摸索阶段。
  来社区工作之前,凡建萍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除了在家带孩子,没有别的事可做。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问凡建萍闲时是否愿意到社区来帮忙。她心想,闲着也是闲着,去社区体验一下,不仅可以多跟旁人接触,还可以为将来重返职场做些准备。2007年6月,凡建萍成为盐大街社区社工。“没想到,一体验就十几年过去了。”回忆起过去,凡建萍有些感慨。
  今年年初,凡建萍还是世茂滨江社区的社区书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检验社区网格工作的积累和成效。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党员、社工、居民众志成城,抗疫中的一幕幕凡建萍都记忆犹新。电话联系、入户排查重点疫区返宁人员,到网格巡查劝导,强化疫情防控宣传,督促物业加强小区公共区域消毒消杀,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给居家观察人员购买生活必须品……凡建萍每天有条不紊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共开展了六轮入户排查,居民楼里到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凡书记,你们一定要注意好防护。”居民们的理解和关心,让她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唐山路社区由原唐山路社区、宝善街社区和南通路社区合并而成,拆迁矛盾多,困难家庭多,有“家庭、邻里、社会纠纷”等复杂问题亟待解决。组织给予了新的考验,凡建萍迎难而上直面挑战,开展了大量的摸底工作,迅速掌握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她采取上门入户走访的方式,促膝谈心,及时了解居民利益诉求;梳理矛盾种类,尝试建立有效的矛盾排查机制……一点一滴的质朴付出,她用行动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在唐山路社区凝聚起强大合力。

心系妇儿,志愿前行


  近年来,凡建萍一直兼任社区妇联主席,作为母亲,她特别关注辖区内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
  唐山路社区定期走访困难家庭,帮助困境妇女申请生活补助;鼓励家庭妇女参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一对一帮扶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为失业妇女介绍工作岗位,开展相关就业培训,解决她们生活上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凡建萍根据暑期社区家庭和儿童的需求,从后疫情时期的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着手,进一步建好妇女儿童家园,打造服务妇女儿童基层阵地。很快形成活动方案,进入落实阶段:组织儿童参观渡江纪念馆,开展长江水运安全水上行,加强儿童的水上安全意识;邀请辖区民警、律师开设主题讲座,告诉孩子们如何做好安全防范;邀请心理咨询师、教师开设心理讲座,给儿童做相应的心理辅导;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到志愿者的防疫宣传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防疫意识和公益心。
  从“找点事做”的全职妈妈,到引领、服务居民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凡建萍在基层一干就是14年,工作做得越久,服务居民的责任在她心中的分量就越重,越能体现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今年夏天梅雨期超长,江苏发生10轮强降雨,雨量是常年的2.5倍。面对罕见的超强降雨,江苏防汛工作“考”出优异成绩,“金钥匙”是什么?成绩来自于水利复工、水利工程建设到位,防汛物资预置周全,应急预案周密,同样离不开基层干部、群众的付出。  社区(村)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把基层的工作做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就是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
期刊
发货遭拒,冲突受伤  吴娉是辽宁省鞍山市食品公司员工,2018年年初,她从仓库调到销售部,从事网络营销工作。由于吴娉在网络营销方面是新手,没有年轻人接单多,经常被仓库保管员赵飞冷嘲热讽。  2019年12月27日上午,吴娉接到一笔25万元的大单,心想只要把这批货发出去,全年销售指标将超额完成。于是,吴娉跑到仓库落实发货,当时只有赵飞在仓库。赵飞瞄了瞄发货单子,说:“年关缺货,要排队轮候,恐怕要等几
期刊
《掬水月在手》是记录叶嘉莹传奇人生的文学纪录片。这是一部安静得能让人心沉下来的影片。  叶嘉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浸淫古典文化,她坦言自己是读书人,只对读书之事有兴趣。然生于乱世,个人命运并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一生漂泊不定,1948年跟随丈夫南下台湾,在台湾担任诗词教授,后被派往美国讲学,1969年移居加拿大。让人感动的是,当得知祖国开放后,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2013年定居于南开园。影片中穿
期刊
约定房产共有  2014年10月,朱建在广州市天河区按揭了一套三居室的期房,首付款由朱建父母支付。一年半后,朱建虽然拿到了新房,但没有经济能力装修。恰在此时,朱建与女友范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范娟提出,装修款由她出,但要把她的名字加在房产证上。此时,范娟还没有在广州落户,房产证加名的事暂且搁浅。朱建承诺,等范娟有了广州市户籍,就将房屋产权登记改为共有。  2017年5月1日,范娟与朱建结婚。婚后,
期刊
在長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黄令仪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人小志坚  1936年,国家内忧外患,广西南宁市一家普通小院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黄令仪。父亲当时为广西博物馆馆长,母亲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她和父母过着颠沛流离四处逃难的生活。  有一次,黄令仪和父母一起逃难时,一架敌机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
期刊
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第一次降临拉丁美洲,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诗歌倾动了世界。  出生在智利维库尼亚小镇的米斯特拉尔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父亲在她3岁时弃家出走,只留下茅屋边的一方小花园和一摞随性创作的通俗诗。米斯特拉尔在识字后欣喜地读阅它们,爱上了文学。与此同时,祖母教她读《圣经》,母亲给她讲述儿时的趣事,同母异父的姐姐则教她识字……家庭中几代女性的温暖呵护成为她日后创作的主旋律。  9
期刊
吕植  上世纪80年代,英国电视剧《达尔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荧屏上展示的神奇世界将一个小姑娘迷住了。她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走上了生物探险旅程。随后,她的身影出现在秦岭山脉深不可测的丛林里,也出现在《拯救大熊猫》《熊猫列传》等国内外纪录片的镜头下。她叫吕植,是中国首批投身生物保护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2020年,是中国开展野生熊猫科研保护工作40周年。从勤奋求学到教书育人,再到创立科研机构,吕植的
期刊
郭淑娟  郭淑娟是中国第一位女子冲浪冠军。在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冲浪运动员之前,她也曾是囿于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从纠结柔弱,到霸气逆袭,她选择了充满挑战的路,也从此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被生活驯服,不如去驯服懦弱  18岁,有人在成人礼的仪式感中继续按部就班地生活;也有人一脚踏出舒适圈,体验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2008年,18岁的郭淑娟走出家门,来到香港大屿山学习冲浪。在此之前,她的
期刊
“村官不是官,干好不简单。”从成为大学生村官的那一刻起,吉园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再当一次学生。从育苗到撒种,从修路到秸秆禁烧,从疫情防控到防汛……10年间,吉园虚心请教,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康乐村村民走在致富奋斗的路上。吉园闻“汛”而动  “今天要多巡逻几次。”一场大雨来袭,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康乐村的村干部和网格员穿好雨具,开始了上午的巡逻。村干部吴余根巡逻到横沟桥时,发现了一个1米左右的豁口,就靠
期刊
很多人觉得环保是专家教授才能解决的事,普通人能做的有限,大多只能参与到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层面。在家中建太阳能民用电站,搭建生态菜园,用厨余垃圾堆肥……环保公益组织“绿色光年”创始人倪欢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家庭环保的多种可能。自建生态家园  走进倪欢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上一套黑色半透明的薄膜光伏发电“玻璃板”,这是民用CIGS太阳能薄膜发电站。倪欢说,阳台上有16块太阳能板,每块1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