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不少老师却忽略了对教材的钻研,没有读懂、读透教材,不去充分思考教材,对教材的处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导致课堂教学设计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分”的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解读,希望在钻研教材方面能给老师们一点启示。
一、“点”上粗读教材——明确角度
从“点”上粗读教材,就是研究教材是从哪些“角度”来进行阐述的。换句话说,就是粗略地通读一遍教材,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对教材有一个初步印象,找出教材的知识点,明白教材由几个知识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的作用是什么?编者的意图又是什么?这一层面的研究,是教师对教材的直观感知,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如果仔细研究这一课时的教材,就可以发现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以下4个板块组成:(1)上学前看钟的画面;(2)大小格的介绍;(3)1小时和1分的认识;(4)时分的进率。第一块是情境创设,后面的三块都是知识状态,呈现的是一种学术形态,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这些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
1.上学前看钟的画面。该图是一个小姑娘在看钟表,然后说:“7时30分,我该上学了。”创设这个情境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试图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钟表认识,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知道具体的时间,激发学生学会看钟表的学习需求。
2.大小格的介绍。教材呈现的是三个问题和一个钟面,试图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来看出或数出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小格。这些知识是为时分的认识做铺垫的。
3.1小时和1分的认识。教材先是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同时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拨一拨,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什么是1小时和1分。
4.时分的进率。茄子老师提出问题:在钟面上拨一拨,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几个大格?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是钟表从1时走到2时的画面。这样就很明确地告诉老师,要让学生先动手拨动学具钟,在拨钟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时针和分针转动之间的关系,在体会时针和分针转动的关系中发现时与分的关系,最后找到时与分的进率。
二、“线”上精读教材——找准深度
知道每个板块的具体要求及基本处理的策略,这只是浅层次的分析教材。教师还要对这几块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沿着每条“知识线”往深处走下去,让学生明白对于这些知识点,从表面上看应该掌握哪些,从深层看又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些知识点,教材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的优势及缺点又在哪里,教师在处理这些教材的时候,自己独到的方式又是什么。对于板块二、三、四这些纯知识型的教材,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开展数学活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揭示其文化意境,努力将教材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比如对于板块二的教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回答课本上的三个问题,还要引领学生找出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内容,从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进行解读:一是全面解读。让学生数出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二是重点解读。因为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都比较简单,所以要重点研究第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背诵5的乘法口诀、推理、记住特殊点等多种方法探索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并要求学生对这几种探究的方法进行比较,提高学生辨别、分析的能力;三是深度解读。在教材的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打破学生习惯于从“数字12”数起有多少小格的思维定势,提出“钟面上,从数字3到数字8一共有多少小格?”等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问题,这样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深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量,不让学生的一直在“浅水塘”里游泳。
三、“面”上细读教材——把握宽度
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对教材提纲挈领,抓住教材的主“线”,找出教材的“纲”,挖出教材的“筋”,把握住教材的“脉络”,区分出“骨骼”与“肌肉”,准确地感受教材的“难”与“易”,触摸教材的“深”与“浅”,知道教材“深”在何处,明白教材“难”在何方。这就是“面”上细读教材。用数学语言说,就是要求教师对教材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剖析并反复比较,弄清教材的整体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确立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初步确定教学实施的策略。这样,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才不会“平均用力”,才会有取有舍、详略得当。
对以上4个活动的要求进行综合,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板块二);明确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板块三);掌握1时=60分(板块四)。(2)过程与方法。感受1分、1时的持续时间(板块三);探索钟面上小格的个数(板块二)和时与分的进率(板块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板块一和三);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板块一和三、四);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板块二至四)。通过“点”和“线”上的对教材的解读,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是:时分的进率;教学的关键是:钟面上有多少大格和多少小格。由此可见,板块四的探究时分进率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本节课的关键。
四、“体”上研读教材——拓展广度
教师不能只是站在对知识点处理的角度去“就事论事”,而要跨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鸿沟”、超越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界限”,从知识链的角度全面审视教材,既要透彻了解本课时的教材内容,研究本课时所涉猎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本课时内容与同册或前后册的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把握教材的系统性,明白新知识的逻辑起点和与后续教材的链接情况,掌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广度”,对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从而因“材”而施教,这就是从“体”上研读教材。
1.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是什么呢?
板块一是情感铺垫,是上好本节课的前提,关系到其他三个板块的完成。如果情感的渲染不能到位,就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板块二、三是基础,如果说板块一是全课的情感基础,那么这两个板块则是全课的知识奠基,基础不牢,“大厦”则不稳。特别是板块二,让学生明白钟面上有多少小格、从数字几到数字几有多少小格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探究时、分之间的关系和下节课准确认识钟表的关键,如果板块二处理不好,就无法实施板块四的教学。在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以后,教材呈现了板块四——让学生探索出时分之间的进率,从而将本节课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这就是说,4个板块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互相制约的,某一板块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其他板块的任务完成。理顺了这4个板块之间的关系后,教师把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提醒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网,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了。
2.同类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又有哪些呢?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时分认识”的“前因”——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及“后果”——从与后续知识联系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初步知道了钟表的构成,会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少孩子初步掌握了看时间的方法,有的甚至知道本节课的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及时与分之间的进率等知识;已有的操作经验是:学生会操作学具钟,能按要求拨出几时或大约几时。而这节课的知识又是下节课学习准确看时间的基础。明白了这些以后,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学情”,通过课前谈话或课初的复习铺垫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层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水平;其次,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加强“从12开始到任意一个数字一共有多少小格”的训练,甚至要求学生要达到自动化的地步,因为这个环节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着下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点”上粗读教材——明确角度
从“点”上粗读教材,就是研究教材是从哪些“角度”来进行阐述的。换句话说,就是粗略地通读一遍教材,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对教材有一个初步印象,找出教材的知识点,明白教材由几个知识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的作用是什么?编者的意图又是什么?这一层面的研究,是教师对教材的直观感知,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如果仔细研究这一课时的教材,就可以发现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以下4个板块组成:(1)上学前看钟的画面;(2)大小格的介绍;(3)1小时和1分的认识;(4)时分的进率。第一块是情境创设,后面的三块都是知识状态,呈现的是一种学术形态,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这些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
1.上学前看钟的画面。该图是一个小姑娘在看钟表,然后说:“7时30分,我该上学了。”创设这个情境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试图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钟表认识,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知道具体的时间,激发学生学会看钟表的学习需求。
2.大小格的介绍。教材呈现的是三个问题和一个钟面,试图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来看出或数出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小格。这些知识是为时分的认识做铺垫的。
3.1小时和1分的认识。教材先是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同时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拨一拨,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什么是1小时和1分。
4.时分的进率。茄子老师提出问题:在钟面上拨一拨,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几个大格?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是钟表从1时走到2时的画面。这样就很明确地告诉老师,要让学生先动手拨动学具钟,在拨钟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时针和分针转动之间的关系,在体会时针和分针转动的关系中发现时与分的关系,最后找到时与分的进率。
二、“线”上精读教材——找准深度
知道每个板块的具体要求及基本处理的策略,这只是浅层次的分析教材。教师还要对这几块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沿着每条“知识线”往深处走下去,让学生明白对于这些知识点,从表面上看应该掌握哪些,从深层看又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些知识点,教材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的优势及缺点又在哪里,教师在处理这些教材的时候,自己独到的方式又是什么。对于板块二、三、四这些纯知识型的教材,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开展数学活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揭示其文化意境,努力将教材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比如对于板块二的教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回答课本上的三个问题,还要引领学生找出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内容,从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进行解读:一是全面解读。让学生数出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二是重点解读。因为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都比较简单,所以要重点研究第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背诵5的乘法口诀、推理、记住特殊点等多种方法探索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并要求学生对这几种探究的方法进行比较,提高学生辨别、分析的能力;三是深度解读。在教材的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打破学生习惯于从“数字12”数起有多少小格的思维定势,提出“钟面上,从数字3到数字8一共有多少小格?”等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问题,这样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深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量,不让学生的一直在“浅水塘”里游泳。
三、“面”上细读教材——把握宽度
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对教材提纲挈领,抓住教材的主“线”,找出教材的“纲”,挖出教材的“筋”,把握住教材的“脉络”,区分出“骨骼”与“肌肉”,准确地感受教材的“难”与“易”,触摸教材的“深”与“浅”,知道教材“深”在何处,明白教材“难”在何方。这就是“面”上细读教材。用数学语言说,就是要求教师对教材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剖析并反复比较,弄清教材的整体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确立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初步确定教学实施的策略。这样,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才不会“平均用力”,才会有取有舍、详略得当。
对以上4个活动的要求进行综合,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板块二);明确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板块三);掌握1时=60分(板块四)。(2)过程与方法。感受1分、1时的持续时间(板块三);探索钟面上小格的个数(板块二)和时与分的进率(板块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板块一和三);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板块一和三、四);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板块二至四)。通过“点”和“线”上的对教材的解读,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是:时分的进率;教学的关键是:钟面上有多少大格和多少小格。由此可见,板块四的探究时分进率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本节课的关键。
四、“体”上研读教材——拓展广度
教师不能只是站在对知识点处理的角度去“就事论事”,而要跨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鸿沟”、超越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界限”,从知识链的角度全面审视教材,既要透彻了解本课时的教材内容,研究本课时所涉猎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本课时内容与同册或前后册的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把握教材的系统性,明白新知识的逻辑起点和与后续教材的链接情况,掌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广度”,对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从而因“材”而施教,这就是从“体”上研读教材。
1.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是什么呢?
板块一是情感铺垫,是上好本节课的前提,关系到其他三个板块的完成。如果情感的渲染不能到位,就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板块二、三是基础,如果说板块一是全课的情感基础,那么这两个板块则是全课的知识奠基,基础不牢,“大厦”则不稳。特别是板块二,让学生明白钟面上有多少小格、从数字几到数字几有多少小格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探究时、分之间的关系和下节课准确认识钟表的关键,如果板块二处理不好,就无法实施板块四的教学。在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以后,教材呈现了板块四——让学生探索出时分之间的进率,从而将本节课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这就是说,4个板块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互相制约的,某一板块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其他板块的任务完成。理顺了这4个板块之间的关系后,教师把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提醒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网,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了。
2.同类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又有哪些呢?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时分认识”的“前因”——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及“后果”——从与后续知识联系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初步知道了钟表的构成,会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少孩子初步掌握了看时间的方法,有的甚至知道本节课的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及时与分之间的进率等知识;已有的操作经验是:学生会操作学具钟,能按要求拨出几时或大约几时。而这节课的知识又是下节课学习准确看时间的基础。明白了这些以后,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学情”,通过课前谈话或课初的复习铺垫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层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水平;其次,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加强“从12开始到任意一个数字一共有多少小格”的训练,甚至要求学生要达到自动化的地步,因为这个环节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着下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