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有痕,明月有照仍需灯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zhongcan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的五月,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无尽的思痛,借几段记忆的文字,聊以安顿对父母亲的感念!
  记忆中的童年,不知道父亲在忙什么,除了吃饭的时间,很少见到父亲,里外总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小时最怕母亲去姥姥家,姥姥家路远,那时交通工具种类少,所以很少有机会跟着。记忆里,从母亲刚从村口消失的那刻起,就盼着她回来,这种盼,有渴望母亲带回“美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母亲离开的怕。盯着太阳过晌,会亟不可待地跑到村外,眼巴巴地去眺望那条消失在东岭的路,因为姥姥家就在路的那头。等待的时光,像哮喘的人的呼吸,丝丝拉拉的折磨人。每当有人从远处走来,总不思悔悟地以为是母亲,激动地跑着迎上去,如此三番五次,心情便随着日渐落山,慢慢低沉下来。天暗后,母亲还不回来,胆小的我便不再敢跑动,蜷缩在村头,恐惧的内心里一遍遍演绎着“狼吃小孩也吃大人”的种种版本,越害怕越担心,越担心就越瞎想,最后整个人蜷缩成一个恐惧的“疙瘩”……人都说“孩的娘耳朵长”,现在想来,母亲不但耳朵“长”,而且眼也“长”,因为不管多黑,总是母亲远远地叫着我的乳名先发现我,那带着哭腔叫着喊着迎上去的感觉,像重新得了娘一样!于今再走到村口,还是会停下来,向远处看一看,等一等,但心酸地知道,无论看多远,等多久,那回不去的童年里,再也不会有母亲出现在路的那头。
  记忆中的春天,总是那么的快乐和满足。在那物质贫乏的时代,春天里最好的馈赠不是什么红花翠叶,不是什么莺歌燕舞,而是春暖后,那一簇簇一串串的榆钱,那黏黏甜甜的榆钱,何啻“天上掉下的馅饼”。每当榆钱如堆的时候,村里的孩子闻讯汇聚到我家院子里崇拜地昂首看着我母亲,她用一种让人不可思议地矫捷爬到那棵老榆树上,干脆麻利地折采榆钱枝扔下,树下的孩子,张臂嬉笑哄抢,那情那景,怎一个“欢乐”可以描述……孩子们吃剩下的,母亲会捡来洗罢,掺上豆面,上锅蒸饼,那个美味的感觉滑过少年的舌尖,一直延续到中秋,直到被月饼的“圆亮”代替……小时候,尽管日子很穷,可是,因为有母亲,所以记忆里满是快乐和无限的怀念。
  14岁初中毕业,母亲以我瘦弱为借口,不顾家庭条件的艰苦,供我去县城上学。在外求学的我看不到父母的劳累,但当每星期回家拿饭,路远天黑进门时,总会看到昏暗的灯光将母亲羸弱的身躯皮影般映射在窗户上,不用想,那是母亲在为我准备好吃的。那些好吃的,我知道都是母亲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费尽心思攒的——父亲捞回的一小捧河鱼炸过,多年的老母鸡费劲产下的三两个蛋炒了,抑或母亲破例烙两个碗口大的油饼(极少的情况,因为面和油都是奢侈品)……那油饼母亲是从来不吃的,我吃一点,剩下的,母亲会全包在我的煎饼包里,嘱咐我和同学分享。那油饼,带到学校,已不是油饼,而是一种母爱的炫耀……当时,心安理得地享用,泯灭了多少父母的辛劳,现在更多地懂得了父母所受的苦,也更多了后悔和自责。其实,那时母亲身体就已经很不好了,经常劳累晕到。后来听邻居们说当时很多人都劝母亲,不要再让我上学了,可是,无论母亲的嘴上还是表情上,从来没表露出过她和父亲的不容易,更无从谈起让我退学。大学期间,母亲因患了胃病,舍不得花钱,转化成胃癌早早离我而去。也许因我年轻,也许因为还有健在的父亲,失去母亲,当时痛苦得撕心裂肺,但几年后,也慢慢放下了。时至今日,随着人老知顾,对母亲的想念,越来越深切,对母亲的内疚,也越来越沉重。
  成家立业后,许是出于对母爱亏欠的一种救赎,我会经常把父亲接来,不曾想,心目中威严的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儿子“蒙羞”地慢慢母性化了,他会整天窝在厨房收拾,水龙头拧大了都会惊恐地向客厅张望,赔着小心,注意晚辈的脸色,只要家里气氛不对,不管是不是涉及自己,就小心地提出回老家,背后里他对我说:他懂得社会,明白眼下。无非是怕儿子在中间为难,父母呀,他们自己再苦,也不愿意给儿女添一点点麻烦。
  父亲老了,怕麻烦别人哪里也不去了,回家看他弯着腰走路,我会说他,“你把腰直起来吧,弯着腰太显老了……”看他越来越多躺在床上,我也唠叨:“爷(山东莒县中北部地区对父亲的称呼),你别老躺着,对身体不好,躺着,也该把鞋脱了……”现在想来,我对父亲的种种要求,都是那么无知和自以为是:想想父亲送我时,掩饰着的不舍,拿着马扎,有意无意地出胡同,走大街,到村口,坐在那里,看我走远了,提着马扎,佝偻着身子,一如我童年期盼母亲回家的情形,无奈地看着儿子远去是多么无助!
  “子欲养而亲不在”,想来字字都是泪。如今,没有母亲在家倚门等望,没有父亲村外的等待,老家的院子里,也许月光依旧,风吹榆钱、椿树飘香,可是没有父母在,那还是心中的家吗?我的家,在哪里?我的父亲母亲,又去了哪里?
  时至今日,不惑之年的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在母亲入土那夜说的话:明月有照仍需灯呀。是呀,月亮再亮,总有照不到的地方;世事再好,又有什么情感能代替父母的爱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期上半月)
  【赏析】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优美散文。人间至爱,亲情为首。人世间亘古不变的惟有亲情。亲情让你牵肠挂肚,亲情让你寝食难安……亲情是你品尝的一壶老酒,亲情是你心灵归属的家园,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它也会让你拥有一份难割难舍的牵挂……
  文章从五月的感恩节写起,回忆了感念父母的几个片段。
  作者先写的是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两个小片段。第一个是盼望母亲从姥姥家回来的片段。“从母亲刚从村口消失的那刻起,就盼着她回来”这句真实地写出了儿童时期孩子们的期盼心理,这种心理看似是非常幼稚、可笑,其实是孩子对母亲真情的流露,没有半点的虚假。“盯着太阳过晌,会亟不可待地跑到村外,眼巴巴地去眺望那条消失在东岭的路……”这句也极其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我”盼望母亲回家的急切心情。儿童的思维是天真的,他认为母亲吃罢午饭就会回来的,所以才有了这午后“眼巴巴地去眺望”。为了真实地表现等候这种心情,作者用了一个极其形象贴切的比喻,“像哮喘的人的呼吸,丝丝拉拉的折磨人”。还有那三番五次的“迎”,把小孩子期盼的急切心情表现得十分逼真。作者还写到天黑后的儿童的心理,“最后整个人蜷缩成一个恐惧的疙瘩”,把一个小孩子盼望、担心、害怕、迫不及待甚至有些绝望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惟妙惟肖。文段末尾的回忆,把因母亲“已经不在”,儿子孤单、失落、辛酸和怀念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是母亲上树给孩子们折采榆钱枝的片段。这个片段一方面表现出母亲的能干,另一方面表现出母亲在那个特殊时期爱怜、聪慧的心灵。作者写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次写“我”上高中、大学时的片段。此段重点叙述和描写了母亲给“我”做好吃的。油炸鱼、炒鸡蛋、煎饼,这些在当时被看作是奢侈品的菜肴,母亲整整准备一周,等待“我”回家享用,而母亲舍不得吃,为了供“我”上学,舍不得花钱治病,最后得了绝症离开人世。作者这些满含深情的叙述,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厚爱,以及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内疚、后悔和自责。
  后写“我”成家立业后的生活片段。这个片段重点是对父亲的叙述和描写。收拾厨房、赔着小心、看脸色、看气氛,这些本不应该发生在一个父亲身上的事情,但是又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作者就是通过这样一种违背情理的叙述和描写,把一个“畸形”的父亲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感悟、体会、思考。接下来回忆了自己对父亲的一些看似关心的要求,与父亲送我时的那个特写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拿”“出”“走”“到”“坐”“看”“佝偻”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把一个不善言谈、爱子、不舍、期盼、无助的父亲的复杂感情真切感人地表现出来了。
  文末两个自然段由叙事转入抒情,但是作者不是直接来抒情,而是借助对往事的回忆,对事物的描述,对景物的描绘,作者想要抒发的所有感情就深藏在这些事物、景物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从而使每一个事物、景物都浸染着作者缕缕的情思。“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引用使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峰,作者对父母的怀念、眷恋、悔恨、自责等复杂的感情都融入在其中。段末“我的家,在哪里?我的父亲母亲,又去了哪里?”这两个疑问句其实是作者内心深情的呼告,昭示普天下的人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子女。不要抱怨父母多年的生活习惯,不要抱怨他们的过分节俭……多多体谅他们、感恩他们、关心他们!
  文末“明月有照仍需灯呀”,这句议论一是呼应了文题,二是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使是那硕大无比的明月也比不上那伟岸、慈祥的母爱、父爱啊!
  当我们读完文章的最后一个字,我相信谁都会热泪盈眶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城中山东路圣府怡苑小区5号楼3单元]
其他文献
清名(节选)  梁晓声  倘非子诚的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很小。他已于去年本科毕业,当了京郊一名“村官”。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儿。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轮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的个子,腰板挺直,
期刊
人一定要有梦想,即使它很遥远。  ——题记  梦想是港湾中蓄势待发的航船,等待着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梦想是心底散发的光线,等待着刺破黑暗迎向光明;梦想是休憩在巨树枝头的雄鹰,等待着展翅翱翔与风搏击。  拥有梦想的人生是绚烂的。花苞有了梦想,得以含苞怒放摇曳风中;小溪有了梦想,得以奔流不息汇集大海;种子有了梦想,得以破土萌芽拥抱春光。  梦,一定要敢想,不然怎么叫梦想呢?温家宝总理曾写过一首名为《仰望
期刊
每一次见到明人董其昌的书法作品,都如同行在深秋空山,生出闲旷清明的舒适感。除了和他下笔轻灵有关,究其原因,就是留白多。董书和其他书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章法上的疏宕,字距宽,行距更宽——同样一张纸,字数要比其他书家少了许多,甚至留白部分超过了墨迹。不知留白妙处的人说:“太浪费纸张了。”  一张洁白的宣纸在未落墨之前,称得上是一个物理空间,是一种物质材料。书法家落墨于纸上,开始了精神的旅程,枯润疾涩的点
期刊
自古少年皆轻狂,林清玄便是一例。  林清玄刚刚八岁的时候,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你。这个轻狂的少年,终于惹怒了父亲,父亲也是不假思索地给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轻狂呓语,父亲说:“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父亲没有那个底气,源于没有那个才气,父亲只会拼命劳作。但林清玄是有那个底气的
期刊
上世纪“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灾难,是中国人民心中无法抹平的痛苦记忆。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麻木,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并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真诚而独特的世界:以理性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审美观是由导游决定的,导游说“这儿是景点”,我们就拍照;导游说“这个背景最漂亮”,我们就留影。结果,大家拍出的照片都一个样,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角度,前面站着一个不同的人,却举着同样的两根手指头,一看就是一个导游带出来的。导游又是旅游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学校和所有的中国学校一样,致力于培养出一模一样的人才。于是,所有的导游也都是一个样,于是必然的,所有中国游客的审美也都是一个样。就
期刊
【技法指导】  我们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阅历不深,见识不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他们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印在你的记忆里,“活”在你心中;他们做的事、说的话虽不起眼儿,却触动着你的情感,影响着你的思想和生活。这些凡人小事随处可见,作文时不必冥思苦想或凭空编造;这些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采撷而来,真情实感会自然流诸笔端,
期刊
写雪的诗,最喜欢柳宗元的《江雪》,意境清凉唯美,带着淡淡的禅心和禅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上无鸟,路上无人,在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一位老者穿蓑衣戴斗笠,独自在大雪覆盖的江面上垂钓。  喝一口清茶,然后闭上眼睛,然后独自体味这首诗的意境,有如一幅水墨图,呼之欲出。阴暗的天空之下,风走云垂,远山沉默,近树光秃,暗淡的光线,乌蒙蒙的背景,被雪这个精灵,映衬得有了些许的光亮,
期刊
一、导入:从“费滢滢事件”说起  许多年前,南京金陵中学有个叫费滢滢的女生,她从小学开始发表习作,进入中学后,多篇作品发表于《美文》《雨花》杂志,多篇被《散文选刊》选载,她还出版过多本散文集,曾获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作品《平台》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费同学高考那年,语文作文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费同学写了一篇题为“人情与季节”的文章,文笔和内容都相当不错。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
期刊
在色彩缤纷的诗歌百花园里有一枝奇葩——谜语诗,它是诗歌和谜语联姻的结晶,既有诗歌的特征,音韵和谐,韵味无穷;又具备谜语的情趣,启人心智,妙趣横生。  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有年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信口念出一首谜语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王吉甫不假思索,立即回敬两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两个诗谜异曲同工,谜底皆是手中拿着的“扇子”。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