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可见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融入无穷的生活情境中,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变恐惧为亲切,这样学生更有利于学好数学。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联系实际生活。感知数学
  
  现实的学习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幻想的情景比起现实的情景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景。尽量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数学概念十分抽象,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挖掘生活实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教学“吨的认识”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拎纯净水”“背同学”等亲身体验的活动,将一名学生容易记住,但缺乏真实感受、不易掌握的数学概念。设计成一个既有趣,又能真实“经历”、切实感悟的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建立“数学抽象”与“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新知识时,可让学生到商场去买一些小零食,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然后。用投影出示人们买东西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感知的生活实际,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挖掘生活素材。体验数学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既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又要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物体的形状,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三、拓展延伸,运用数学,提高数学技能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巩固、积累、实践和创新的天地。
  1 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学完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后,指导学生学习估算有关口算题的答案。如48×4的答案在200左右,36×8的答案大约在300左右。教学估算应用题时,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先省略第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再和第二个因数相乘。
  2 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身高多少呀?身体有多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去算一算、量一量、称一称。这些都离不开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用数学知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生活数学”强调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接轨,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独立解题,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五、结语
  
  数学教育生活化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的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小学数学教育更应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的数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前教育的制高点.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体系和规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的教学时间与有效的教学时间之比;在质上表现为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策略的优化、数学思维的训练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强调课堂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发展性.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期刊
初中生经过中考奋力拼搏。跨入高中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太枯燥、晦涩,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造成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1 教材的原因  由于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家和教育家厉来强调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1 遵循认识规律,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    数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法国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只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细品这两位名人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成功者,无不需要后天的努力和付出,这后天的努力和付出实际上是属于非智力性质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韧性的体现。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表明,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既要靠智力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统计知识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备良好的统计观念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山区随手可取的教学资源,用数据作为沟通生活与数学的媒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实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如何让全体学生在初中阶段都得到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我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尝试。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首先对全班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调查、摸底、排队,分成三类:A类,有30%左右的学生,双基掌握比较全面,被列为优等生;B类,有50%左右的学生,双基掌握一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
[摘要]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教学,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关键词]数学;衔接    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心理的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不同,学生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上的不一样。导致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方法上的脱节。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应该是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
期刊
数学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数学课堂提问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根据教学经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