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i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问题意识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发现问题的同时,他们还能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这一点正适应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意识的萌芽——让学生懂得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明创造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地是问号。”这些都说明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学而不思则惘”。
  1、明理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围绕“问题与能力”“疑问与认知”等,用学生生活、学习上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明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道理,使学生懂得学会提问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对成长、成才关系重大,从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我也引导学生从人的认知规律去认识问题。使学生明确问题是学习、求知的起点,人正是在“疑问——探究——释疑“的循环中不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
  2、反省法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喜欢问问题,他们的学习过程始终充满了疑问,是“问号式学习”,而有的学生只是听老师讲,从不带问题进课堂,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做比较性的思考,尤其对他们自己的反思,比较“问号式学习”与“句号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不同效果,启发他们在比较中领悟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展示法
  展示法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暴露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突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从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讲“空气组成实验时,一般用红磷作燃料,为帮助学生释疑,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不用铁作燃料,通过学生实验,铁在空气中不燃烧?为什么不用碳作燃料?通过学生实验用碳作燃料测出空气中氧气很少,为什么这样,学生交流讨论,查找前面所学知识,知道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氧气体积减少。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掌握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问题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点燃问题意识的火花——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压抑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想提出问题。因此,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合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与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才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是指:(1)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必须受到别人的信任,这样他就抛弃了羞怯和虚伪而自由地存在。(2)必须避免消极和谴责式评价,这种评价使人产生被威胁感。(3)在努力争取创造力时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老师尊重学生,则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为此,在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为鼓励学生多发问,我做了答错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允许不举手坐着提出或回答问题……只要学生提出经思考后的不同意见,我总是及时鼓励,投以赞许的目光。特别是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时,我会当即表扬,并把问题提到全班同学面前,让大家讨论。这样当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后,就能消除恐惧、害羞的心理,就能增强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2、放飞学生心灵,使学生感到心理自由
  心理自由是指表达思维和感觉的自由,塑造自我的自由。要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提出自己独到的问题是自由而又安全的。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减少对学生提问和思维的限制,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给予他们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不进行挑剔,使学生消除顾虑,获得提问的安全感,敢于接连不断而又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我在上《碱的性质》时,学生发现瓶口有大量白色固体,有同学说:“瓶口是氢氧化钠固体吗?”话音刚落,又有同学说:“不是,白色固体是碳酸钠”于是 我请一同学上来做实验,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结果有大量气泡产生。我说,“你们说白色固体是什么?”同学们齐声回答:“是碳酸钠。”马上有同学说:”碳酸钠是怎样产生的呢·”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位同学说:“你的问题提得好,很善于动脑。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时引起了很多学生的七嘴八舌,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我没有急于解释,而是把时间和机会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已去想去讨论、相互交流,尽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同学归纳达成共识:氢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如此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问的乐趣深厚起来。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而且要把提出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该提出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叶圣陶)
  1、因果关系法
  见到一种化学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所学的陈述性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解答习题时,多想想获得结论的过程,思路和方法,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为什么金属钠用小刀很容易切开?为什么金属钠放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为什么金属钠在水中会反应,与谁反应,生成什么?为什么钠在水中会熔化·一连串的“为什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启发了学生如何思维。   2、事物比较法
  通过比较相近概念、事物的本质差别和不同概念间的本质关联,比较各种现象、规律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与化学反应条件的区别与联系?又如混合物与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与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条件的异同·气体发生装置的差异?收集装置是否有区别,为什么?在比较中使学生掌握和内化知识。
  3、逆向思维法
  把一个问题反过来问,结果会怎样?由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例如:氧化与还原等概念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一个概念的同时,让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并分析,学生自然会得出另一概念,并能深刻认识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又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我提出如下判断题:(1)复分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3)不是中和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通过顺逆的辨析,为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关键折性作用。
  4、多向思维法
  多向思维法就是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去思考和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想法,我还要求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做完一组习题后,再想想解法有没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质疑的空间。
  5、联系实际法
  注意观察身边的化学现象,想想能否运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如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体验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铁在潮湿的地方为什么易生锈?为什么少量的水泼在红热的煤球上反而燃更旺·为什么用热的纯碱去油污能力更强?等等。如果我们经常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让我们每一位化学老师从日常教学中做起,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使自己成为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刘以林,张以珍,冯志诚,创造力素质与创造方法,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2]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推帮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张熊飞,教学理论与实践,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联系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应该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其中提出问题是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可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科学探究过程是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可以说,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学生由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内在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要实现真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优雅的教态美,悦耳的语言美,养眼的形象美,让学生在和谐的
【摘要】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的问题很感
【摘要】数学与物理两门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新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物理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而,数学知识已经成为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工具和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应用实践。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数学知识重要作用实践应用  由于数学是专门研究量的自然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