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路径选择的思考

来源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4—0068—02
  [内容提要]在现今社会节约越来越重要,人们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选择好的路径和措施是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决胜点。构建节约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严格的监管,节约型社会的法制建设;全社会大力建设节约文化等等这些途径是保证节约型社会建设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建设;路径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以新的模式代替旧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短缺、增长模式落后、资源约束瓶颈、国家与经济安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国计民生问题。究竟如何选个高效的建设路径,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把握重点,做到实效可行。
  一、构建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自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构建一个完备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现实的意义。
  构建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可使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明确,引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一个地区节约程度,并有助发现“不节约”点;可以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选择相关的评价指标构成体系,反映社会的节约整体状况和特征,可以避免单一的或少数反映节约的指标不足以说明是否是节约型社会的局限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战略性、艰巨性、阶段性等特点,不可一蹴而就。因此需要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既进行综合评价,又进行阶段性评价。运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就可以帮助发现某地区某阶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未来对各领域的建设进行统筹安排。指标体系的运用,为决策部门的项目审批准入提供依据,提高行业和项目节能要求的门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指标体系,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未来发展态势和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标体系,构建“绿色经济”的考核指标,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
  二、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节约型国民经济的建设是一项宏大的体系,需要多方面、多产业、多部门的协作,要通过合理规划,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推进产业转移。我国目前还处于高能耗的阶段,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虽然国家一再要求降低能耗,发展节能产业,但进程缓慢,收效甚微。节约型经济体系成果与否,关键在于产业政策贯彻效果如何,产业转移结果怎样。
  将消耗大、污染大、效益低的产业逐步淘汰取消,大力推行清洁产业,在第一、二产业中可以先建设一批循环型试点企业,鼓励企业采用新原料、新工艺,通过生态化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利用政府引导,政策鼓励等方式优先促进其发展。通过重点培养一批,保护一批,发展一批的方式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态势,从而改变整体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又称无烟工业。鉴于第三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在原有基础上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以旅游业为例,发展旅游业可以同时带动餐饮业、宾馆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达到以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创建资源循环型产业。可以探索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立起各种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优化产业布局,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通过试点示范,加快以产品和生产技术为核心进行工业结构的生态改造和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质变。加快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制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充分灵活用好两只手。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将资源以最优化方式进行组合,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创建环境资源市场,促进循环型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发展和扶植实行循环经济模式的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努力带领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全球资源空间,缓解国内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稳定经济环境,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税费、投资环境上给予支持,吸引、鼓励和发动民间资金进入循环经济领域;对于对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的行业和企业征收资源环境费、税,用于反哺循环经济建设;遏制其过快、过大发展,促进其不断转型,从而达到发展节约型经济的目的。
  (三)推进制度和技术创新。首先在贯彻落实国家、省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制定系统、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修订完善针对节约型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创新,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企业单位,在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基础上,引入创新机制,完善创新奖励机制,牢固树立以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思路,将创新作为一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对于创新中取得实效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企业迅速发展,实现节能减排,节约能源的目的。
  三、严格监管,促进节约型社会的法制建设
  按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和环境保护税;对环境污染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明显的项目,要给予必要的税收、信贷和价格优惠;对厉行节约,节能降耗明显,污染治理好,综合利用的企业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加大治理力度,运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手段,限期关闭耗能高、污染重以及浪费资源的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要求能耗物耗小,布局合理。同时在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要明确企业节能降耗,治理污染的责任。
  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进行规定,提出要求。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和能源的行为及后果提出构成犯罪和处罚的标准,对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打击处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耗材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重点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同时,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纳入法制化轨道。特别要加大资源保护和厉行节约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大力建设节约文化
  结合党的方针、路线、政策,逐步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同时,专门成立领导机构,研究制定有关节约的政策,宣传节约的意义,加强教育引导,总结推广节约的经验。强化管理监督,引导全社会监督企事业党委的节约行为。要特别重视利用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注意将节约文化引入学校,使各类学校中的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少年懂得和实践节约,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建设节约文化,形成节约光荣、浪费耻辱的良好社会风尚。
  节约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使节约文化建设既保持良好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节约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普及,就是要通过节约文化建设,最大程度地调动最广大的群众积极参与,形成节约传统、浪费可耻的时候文化氛围。提高,就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加强和提高节约文化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节约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使节约文化建设更好地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责任编辑/文 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前S1抗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41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前S1抗原。结果:在172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的140例,阳性率81.4%;200例HB
目的 比较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及腹腔镜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二者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
分析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普遍认为数学难懂难学,而对数学表现出很强的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被动参与,机械接收,将数学课上成了机械的记与背、算与做的程序化课程,学生并未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这与新课程改革相违背,无法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必要被淘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主动思考,这是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引入学分制,可
弦乐四重奏是艺术表现力极为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弦乐四重奏演奏的基础性和复杂性的强调,阐述了弦乐四重奏训练中整体感的重要性并对多声部音乐的演奏能力与合
“小汽车热”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城市交通规划缺乏前瞻性,没有预见性。但是如果不从交通政策上加以解决,只希望拓宽、延长马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建
“十一五”时期是江东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承前启后加快东部新城开发和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在区委、区政
一、发展概况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市五大临港产业之一。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企业267家,比上年增加26家;总资产489.81亿元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学生 问题意识 阅读能力 培养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大量书籍
本文通过对与欧洲声乐发展的几个环节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阐述了声乐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受文化的支配,体现着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