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民族之魂。但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还在走模式化的道路,即以讲解为主,强调字词与解释,强制性背诵。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达不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审美目的。古典诗词大多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深远,是诗人心物交感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情感美,独特的意境美,读起来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而且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炼,音律和谐悠圆,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艺术魅力,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必须把握上述古诗词的特征及其鉴赏规律。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使教与学成为一种和谐的过程。从教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古诗文教学方式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具体操作如下: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情感;品味
  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古诗词的语言精炼,辞采华美,意蕴深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新,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的凝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喜悦,也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这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人遐思不已,读起来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诗词中还有许多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名言警策性的诗句,如“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千磨万击还坚挺,任尔东西南北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等写出了深刻的哲理,经常诵读这些古诗词,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说话写文章适当运用这些名句,使语言新颖生动富有感染力,增添了文彩。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手段。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对古诗词没有多大的热情,他们不是古诗词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追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思想,齐背诵。”在这种模式下,不少老师都把教学的时间花在翻译层面上,逐字逐句串讲,似乎古典诗词鉴赏课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注释上,讲完就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同时老师也缺少了上课的热情,没有用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学生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课后的背诵也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觉得既难懂又乏味,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甚至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
  要走出古诗教学的困境,让学生真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走进文学的殿堂去感受语文的魅力,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古诗文应该“诵”而不能停留在“读”。诵,是用高低抑扬的腔调来朗读的意思。白居易曾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盲目地反对背诵,反对多读多背,将这传统的有效的作法一概斥之为“死记硬背”,诬之为“束缚人的笨办法”。或者认为朗读背诵是中学生的学法,中学生不需要这种“笨办法”了。加上语文考试没有口试,以致如今校园里读书声已渐绝于耳。高中生更是不愿开口读,早读课也只是看看书而已,有的同学用早读做练习,有的用来复习,所谓“早读”,已名存实亡。上课也是老师“一言堂”,不重视让学生朗读课文。不重视朗读与背诵,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培养,回答问题结结巴巴、口齿不清;与人交流吞吞吐吐,辞不达意。说不好,写作水平也受影响,以致许多学生写文章用词不当,文理不通。语文教学的“少慢差废”状况之所以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中“重分析,轻吟诵”,就像韩军老师所说语文教学不能模仿理科的“举一反三”,而应“举三反一”。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古诗词最强调的一个是形象,一个是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介入,是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拉进时空距离,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用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走进作品中去想象去认识作者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正如古人所说的:“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如我们在赏析张继《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时,先通过教师的分析,构建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引导学生“入乎其内”,置身诗境。出现在画面上秋夜景物,有远处的霜天、残月、栖鸦、古寺、钟生;有近处的江畔枫树、渔舟灯火、桥下客船。这些景物的远近、明暗、位置、层次都被诗人形象地勾画出来。特有的夜色气氛,已使客船上的旅人愁思难眠,而乌鸦的不时啼叫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又加深了深夜的孤寂气氛,给人一种贯穿全诗的忧愁。
  四、品味语言,整体感知
  读诗要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诗眼是诗中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读透诗眼,能容易的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在语言中品味古诗的表现力。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而这种妙处体味获得的过程就是对古诗词中语言的品读。 如《观沧海》中紧扣一个“观”字,写的沉雄健爽,气象壮阔,意境开阔。透露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诗中情与景紧密结合,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襟和想统一祖国的豪迈气魄。全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诗歌内涵。如《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字是空旷之意,正面描写了鹿柴附近,傍晚时分深山里寂静深幽、杳无人迹的景象,展现了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了安静幽深的境界。一个“空”字,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隐居者安闲的心境。读诗还要把握住“警句”,警句是一首诗中的名言佳句,他们或创造了浓郁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或勾画了动人的形象,或点染了绚丽的色彩。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从而,发现美,创造美。引导学生陶冶性情,提升人文修养。
其他文献
为破解基层安全生产“谁来管、怎么管”难题,金华着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治理,积极探索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企业安全托管制度、行业协会自我管理等做法,打通监管“最
期刊
摘 要 超滤膜技术是对传统水技术上的改进和创新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局限性相对较小,目前在水处理的工业应用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水处理 超滤膜技术 应用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能将溶液进行净化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膜是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的有效屏障,也可以实现对两虫、藻类、细菌、病毒和水生生物进
7月17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展示中心.rn5G自动驾驶开放场景示范基地内,刘铮正坐在一个酷似游戏舱的驾驶位上“打游戏”:前方大屏幕的主窗口,显示的是一处道路以及两侧路灯、过
期刊
南浔古镇以其资源的独特性和文化的丰厚度被誉为 “江南六大古镇之首”. 2003年1月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南浔视察时对古镇保护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保护
期刊
期刊
网约车新政出台已经两周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城市颁布了《实施细则》.但随着危害乘客人身安全问题的时有发生,如何在放管服改革模式下,做好网约车行业的管理,促
摘 要 中学生对考试诚信的认知清晰,但是态度模糊、是非不分,作弊行为时有发生、言行不一致、诚信缺失。影响中学生考试诚信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教育管理、家庭和社会环境。因此,必须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树立公平的竞争观,强化中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加强教学管理中诚信制度建设、为中学生诚信考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中学生 诚信 考试作弊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培育中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摘 要】高三,犹如马拉松长跑的最后冲刺部分,稍有闪失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我试图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希望能够改变以往高三一轮又一轮的师生昏天黑地,茫然无措的“讲练奋战”,以达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的有效组合,从而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  【关键词】回归文本;精题深思;关注生活  回顾多年来高三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是在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中走过来的,这其中有争论、有探索、有疑惑,但更
一把素棉线、一根绣花针,简单朴素的材料,在心灵手巧的萧山人手中被钩挑成一幅幅精美的花边.rn今年83岁的赵锡祥,是萧山花边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60年来,他孜孜不倦
期刊
横空出世的“黑马”  继3月18日宁夏红集团在京发布了《枸杞干红品类标准》之后,宁夏红集团在成都糖酒会上举行传杞干红系列产品上市发布会。  3月26 日,宁夏红传杞枸杞干红在成都糖酒会上正式亮相,像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蹿进了鱼龙混杂的“酒市”,之所以吸引眼球之多除了本身独特新颖的品类创新外,还有著名影星成龙的倾情代言,并亲临成都糖酒会宁夏红展位站台,相对于今年糖酒会众多企业扎堆中低档产品,传杞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