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者从学生及教师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综合进行分析,阐明在个人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基础艺术思想的传授,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使用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师本身的一些个人看法,都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得出培养创新意识与培养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在美术培养过程中,强调独立的思维方式与思考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领悟自然美感,在适当的引导下,用其自身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同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抽象思维。当然,这不是说就能做到的。
  一、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由此可见,要做到这点,我们就必须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好奇心理,只有如此,才能有接下去的发展与深入认识。出于这点,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就必须抛弃过时的“填鸭式”方法,因为“填鸭式”的方法从一开始培养的就不是兴趣,而是学生对于美术情感的冷淡与厌倦,“填鸭”到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填”进去。许多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还是以范图的形式在讲授新课,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范画,学生照着临摹。最后全班乃至全年段画出来的都是同一幅画,最多只是色彩的区别而已,这难道不是在抹杀孩子的创造性吗?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必须有所创新。
  我认为,艺术教育不能拘泥于课堂,让学生面对着一张又一张的标准答案,一个又一个的石膏模型,最起码,要先让学生接触“活的东西”。所谓“活”的,就是能让学生亲眼看到事物,亲手体验触觉,这对于其主观上对自然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于所要描绘的事物产生一个最初最真实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是仅仅属于他们自己的,同时相对他人又是唯一的,这样自然而然在其潜意识中就能产生一种探索欲望,他们会渴望继续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这块与众不同的领域。在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自然联想、自由表达的乐趣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让学生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艺术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上站在最高点,开拓视野,独立思考。例如在美术绘画课的教学时,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画,也没有准备所谓的范图,而是利用美丽的夜色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忆夜色中景物的各种美好形象,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最后让学生用简单的图形和深浅对比的色块效果来表现夜色,并通过观看有关录像或图片引起他们美好的回忆,激发起学生对夜色的喜爱之情。最后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才是创造性的培养,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未来的画家,而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二、开拓视野,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导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行为美、心灵美。教师是美的创造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力。在艺术活动中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愉快充满幻想的艺术教学中,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美好生存。
  三、因材施教,适当启发
  人的知觉具有先天的差异性,而美术又特别复杂,它要求对人的想象力、感觉能力进行培养与塑造,要求学生具有关注细微差异的能力,具备在创造过程中凭知觉把握偶然现象的能力,以及在制作过程中以自我的知觉与画面不断对话,灵活改变预设目标的能力。可以断言美术教学是离规范化系统最远的东西。过于强调某些创造与制作规律和既定的形式与规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美感这类较高层次的思维形式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错误做法,只会阻碍学生的感知和发展的可能。
  倘若我们开始从对事物感受的敏感性、思考的流畅性、捕捉自身灵感的明确性、造型表现的独创性来考虑通过美术教学来发展创造力的可能性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则进一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即认识到只有经由教学中四位一体的过程(即创造、欣赏、批评、领悟),或者通过所谓的“视觉心理分析”、“格式塔理论”和“实验美术”的认识过程,才能扩展学生的美感知觉,产生创造力。基于以上观点,我们不得不注重内在引导,正如帕森斯所说:“美感的认知则是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教学才能卓有成效。具体地说,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智成长阶段来扩展创造能力,教学过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内在偏爱,最初学生对绘画反应基本上是处于情感性的阶段,很少包含认识辨别能力,例如对某种颜色或形式的直觉快感;在第二阶段学生开始关注作为主题的事物,目的是表达某种事物或者情感,而且在评估作品的质量时,美妙、现实和技能成为判断的客观标准;在第三阶段,教学应注重培养表现能力:能否成功地表现艺术的内涵,而不顾及表现主题的美和现实性,即开始以艺术家的眼光来作为评估的基础;在第四阶段,教学应重点关照绘画形式和风格。
  综上所述,艺术传统正是在一种不断的、具有张力的包容并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许多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就是因为打破了原有的艺术而创造出自己的杰作。但是应该看到大师们往往都是在传统形式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塞尚和凡高,他们的绘画创新都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此外,日本古代著名的能乐大师世阿弥的艺道教育理论也异曲同工地阐述了如何发展创造力,以达到自怔自悟境界的阶段教学方法。总之,发展艺术创造力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必须掌握其规律,从而使美术教学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言文是继承、发扬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提高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引领高中学生走进文言世界,是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传承的载体,文言文阅读能够让我们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写作艺术,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但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不高,这种现状需要改变。  一、激发文言文阅读兴趣  1.精选篇目,拓展文言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是人的思维素质的提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的必要途径。应用题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分数应用题,更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中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为建立最佳智能
摘 要:音乐可以涤荡人的心灵,可以提升人的欣赏能力和品味。学好音乐,于人于己益处非常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很多学生却一直以学习音乐为苦差事,我们的教师对此也是一筹莫展,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初中音乐教学呢?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兴趣  音乐作为一门鉴赏性的学科,在应试教育阶段一直不被重视。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学阶段,由于这门学科不参与考试,因而学生对音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要大胆放飞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中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地运用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下面几点是我多年来教学实践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角色  1“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课程模式之一,是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教
在我工作的几年里,自己学到了许多许多,收获了许多许多。自己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活动,认真学习和反思。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和学习。彼此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现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高涨的激情、创新拼搏的精神去工作。在工作中,自己用心去做每件事情,用心去向别人学习,用心去感恩每一个关心我帮助我的人。  
在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实验无疑成为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动手能力和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物理学科的实验,更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验课能有效的使学生感性认知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因为物理实验具有了较多的、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诸多“好处”。众多教师在教学中唯实验是从,而走入了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误区,笔者就从自已从教十多年来淡谈一下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摘 要: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提高学生技术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的升级与计算机软件的出新也是每日一新,这使得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跟不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往往学生毕业后所学到的知识已经成为过去时,与社会
Confronted with the sudden devastating quakes that rocked Sichuan and half China on May 12, theChinese govement and the Chinese people transformed the sorrow an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怕写作文,觉得写文章是一个大工程,须手握笔杆,咬牙蹙眉,硬往外“憋”文章,这种难受“状况”的存在,是导致学生不愿写文章的表层原因,其本质原因是学生觉得没材料可写。因此,对作文不感兴趣,怎样才能感兴趣呢?仅就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