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出梁庄记》是2013年的一部非虚构文学著作,主要讲述了走出梁庄后的农民在当代中国的不同城市里辗转谋生的艰难以及精神的困苦。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有大量的农民工口述实录,还原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让读者能够真正了解、走近他们。进城务工的农民面临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他们既是精神流浪者,又是物质寻求者。从精神层面可以分为“高加林”们和身份焦虑者;从物质层面可以分为新富阶层和弱势群体。
  【关键词】 《出梁庄记》;农民工;精神;物质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18-02
  《出梁庄记》是作者梁鸿继2010年出版的《中国在梁庄》之后的又一非虚构文学著作。杨庆祥曾在《出梁庄,见中国》中这样评价这两部书“用口述实录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了一组对中国农民生存现状的描述,这就是《中国在梁庄》。2013年,梁鸿将视野延展开来,追踪采访走出乡村的梁庄人,记录他们在现代城市中的挣扎与困惑,以及身份的转换与重塑,这便是《出梁庄记》。”[1]《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主要讲述了梁庄儿女们离开梁庄外出打工的生活。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中从事着形形色色的工作:从污染严重每天都在慢性自杀的韩资电镀厂 ,到另一个城镇市集上起早贪黑的卖菜人;从脏兮兮的边陲小镇的校油泵,到大城市外围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苦命上班族……算命的、传销的、卖调料的,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是我们生活当中不起眼却又随处可见的存在。
  一般来说,家乡是一个人最熟悉地方。梁庄,对于梁庄人来讲就是他们的根。那么,为什么大量村民离开梁庄进城务工呢?因为现代中国乡村的破败与凋零逼迫农民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中寻求生存的希望。这些漂泊在城市的农民有着来自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有的人主要表现在精神上的无所归依,成为精神流浪者;有的人则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困苦和艰难,成为物质寻求者。
  一、精神流浪者
  作为新一代农民工,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精神追求方面,都与其父辈有所不同。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温饱,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想要拿到城市户口成为真正的城里人,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保障。但是,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等诸多大山横跨在他们通往城市生活的道路上。乡村逐渐衰败,使农民工有家难回,而城市虽有万家灯火,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他们是漂泊在乡村与城市之中的精神流浪者。
  (一)“高加林”们。高加林是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里的主人公,他虽出身于农村但在城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积极向上有崇高的理想,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贫穷,他面临着不得不回到农村继续做农民的现实。高加林是路遥笔下的典型人物,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典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
  来自梁庄的梁磊也有着高加林的苦恼。梁磊是梁庄为数不多地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前途本应一片光明,然而毕业后想留在城市发展却并不是很容易。他最开始辗转于几个城市做着不同的工作,后来在深圳扎了根,但他并不算是真正的深圳市民,他的户口仍然在梁庄老家。房子、车子、户籍等等诸多问题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说到底他只是这个城市的边缘人。梁东的情况与梁磊十分相似,他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鄭州,想与女友在郑州结婚生活。而城乡之间严格划分的户籍制度却让他们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最现实的是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在城市安家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正林从梁庄出来后曾在北京一家知名公司工作,工作中的他时常出入高档酒店,不时飞往各个国家见身份高贵的客户,但他却生活在北京城中村的小蜗居里。在高贵与卑微之间不停地转化让他感到错位,这巨大的落差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已受到城市潜移默化的影响,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也趋同于城里人。这就意味着当他们回归家乡时必然不能从灵魂上真正回归,故乡似乎只能成为疲惫生活中的精神寄托。但同时他们又不是真正的城里人,只能徘徊在城市的边缘。这种双重失落使他们沦为精神流浪者。
  (二)身份焦虑者。“建构是基于认知主体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过程。文明的冲突并不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困境的根源。城乡二元体制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受损、市民身份与权利得不到正式制度的确认,城乡文化差异及巨大的现实生活压力等,都成为其陷入身份焦虑与认同困境的缘由。”[2]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等诸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从而产生身份焦虑。
  梁庄的栓子在内蒙古做校油泵的工作赚了些钱,但他始终有些焦虑。他十分羡慕一个只上过三年学的老乡,这位老乡在大连葫芦岛和他做相同的工作,但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外来务工十大青年”,还被选为葫芦岛市政协委员。从他的渴望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身份的向往,他虽然已有一些资产并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但在城市中始终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一截。从某些方面来讲,当一个人物质水平到达一定高度时,他就开始陷入精神上的恐慌,渴望找到存在的价值。
  在北京当保安的建升也有类似的焦虑。建升在刚入职时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及考试,他也一直尽职尽责,并在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百名保安员”,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无比的荣耀。那个时候的他是骄傲的、是自豪的。他十分喜欢这个可以升迁、可以改变命运、能给他带来荣誉感的工作,他也喜欢这种被社会认同的感觉。但好景不长,北京市开始清理整顿保安市场,顿时保安行业一片萧条。不仅如此,建升逐渐感受到保安社会地位的低下,尤其是外来的保安。像建升这样从农村来到北京的保安是享受不到本地保安所享有的国家政策,而且还要承受本地人歧视的眼光,这使他原有的荣誉感和身份感荡然无存。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对立像一个巨大的鸿沟,使众多的农民工虽身处城市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户籍制度、五险一金、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歧视问题等等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是被城市和乡村抛弃的边缘人,因此他们的灵魂无处归依,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   二、物质寻求者
  当城里人做着“乡愁梦”时,广大的农民群体却做着相反的梦——“城市梦”。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无数农民涌进城市,渴望实现财富梦想。一批农民工的“城市梦”破碎,又有新的一批前来逐梦,农民工大潮一直不曾退却。
  (一)新富阶层。从梁庄出来到现代城市打工的农民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发家致富成为人上人。但李秀中是个例外,他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是河南老乡圈子里的名人,身家已有千万。和大多数农民工一样,刚开始李秀中也经历了很多苦难,也做了很多不同的底层工作。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有做生意的头脑,有忧患意识,懂经营策略,也踏实能干。除此之外,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善于处理亲戚和企业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不让亲戚插手他的企业,这样就减少了大量的冲突。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3]可李秀中对亲人的疏离仅仅是因为生意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他自己都没有发现,那就是他内心其实一直对过去作为底层一员所受到的屈辱耿耿于怀,他拼命积累财富也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我们要知道,像李秀中这种从底层一跃成为新富阶层的人少之又少,他的经历并不具代表性,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人依旧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底层,饱受贫苦的折磨,也不被城里人所接纳。
  (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无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出于贫苦和困难状态下的群体。他们过着“蜗居”生活,难以享有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工是其中人数较多的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奋力奔波在尘世间,却难以逃脱命运织下的绝望之网。
  《出梁庄记》中到各个城市打工的农民几乎每个人都曾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并不停地换工作,干各种脏活累活。万立二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早他在河北、安阳的工厂里做一些出苦力的活儿,环境脏乱差还对身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接着他换了许多工作,在西安做人力车夫、在新疆摘棉花、在阿勒泰种哈密瓜、在克拉玛依打井……后来留在西安以蹬三轮车为生。在这期间与“黑狗子”(非警察但行使警察职权的人)斗智斗勇,在夹缝中生存,勉强图个温饱。这样的例子在《出梁庄记》中很多,也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农民工生活工作的不穩定性和流动性。
  《出梁庄记》中还有一类值得关注的农民工,他们在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工厂里工作,虽然他们心里清楚这里的工作会损害身体健康,但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梁鸿在《出梁庄记》第八章《青岛》中这样形容在电镀厂里工作的工人“工人的脸在这雾气中若隐若现,像幽灵一样。有时只露出一张脸,没了脖颈,有时露出半个身子,像个恐怖的残疾人,有时只露出一双眼睛,那双眼睛没有亮光,没有色彩。”[4]这样的描述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可它确实是很多人的现实生活。在这样有毒的工厂里工作,尤其是在厂内设施不达标的小工厂或黑心工厂里,工人们轻则被有害气体或有害物质缓慢渗入身体造成潜在疾病,重则会直接造成死亡。可对于从农村来到大城市,没有技术、没有学历、没有人脉的农民工来讲,他们几乎别无选择。这样的农民工在现代城市比比皆是,《出梁庄记》只是当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罢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都难以融入现代化城市的生活。无论是拥有理想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还是处于底层为解决生存而外出的农民,他们都无法真正回归自己的乡村,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边缘人,饱受物质和精神的折磨。那么,怎样让乡土不再沦陷,怎样为从农村出走的人们找到出路,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庆祥.出梁庄,见中国[J].当代作家评论,2014,(01):172-176.
  [2]唐兴军,王可园.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困境——与张泉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4,(05).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梁鸿.出梁庄记[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时代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巨大转变。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思想观念易受多面信息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教学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应保持不断创新,紧跟新时期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通过对教学实践环节创新,如创新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过程等,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达成全面型
期刊
【摘要】 “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911事件簿》是在事件一周年之际,由11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制作的纪念911事件的电影短片合集。这部合集为世人提供了独特鲜明的视角来审视这场的动乱。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合集的最后一部——由日本导演今村昌平创作的《“善良”的日本人》。本文将以今村昌平的这部短片作为研究对象,从电影语言、电影叙事等维度进行分析。希冀能为日后的电影短片文本分
期刊
【摘要】 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语言是人们感知觉最为直观和迅速的要素。视觉语言表达形式更加丰富,能够带给受众更多的情感和互动体验。视觉语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融入反思性思维,来获得受众的认可和关注。  【关键词】 新媒体;视觉语言传播;变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56-02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 接受美学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提出,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极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而儿童文学作品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以赵元任所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本为主,从“期待视野”和“读者角色与地位”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文学的翻译,探索它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可行性。  【关键词】 接
期刊
【摘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阵地,在宣传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建议高校图书馆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通过传统文化课的教授,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主动去阅读文化经典,进而提高文化修养,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推广方式。  【关键词】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礼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布鲁诺作为科学真理的捍卫者为人所熟知,但西方科学史界耶茨的布鲁诺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耶茨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审视挖掘了布鲁诺身上的非理性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赫尔墨斯主义传统对布鲁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近代科学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事件。本文将以耶茨对布鲁诺的研究为基础,试析文艺复兴时期赫尔墨斯主义传统对近代科学兴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文艺复兴;赫尔墨斯主义;近代
期刊
【摘要】 《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納发表的极负盛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经历了长久以来读者和时间的检验依然屹立不倒,有极大的阅读价值,因此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女主人公艾米丽有着不同的一面。在笔者看来,艾米丽是一个优雅的、可怜的、爱到极致、行到极端的女人。  【关键词】 艾米丽的玫瑰;福克纳;多面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思政;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
期刊
【摘要】 诺贝尔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短篇小说集《逃离》于中国境内广为人知。其中的同名短篇《逃离》讲述了卡拉为了爱情逃离原生家庭;婚后,当爱情渐渐被生活琐事消磨得没有激情时,女主人公再次出逃,最终却又在逃离丈夫的路上再次逃离,回归出逃地。本文以卡拉的3次逃离为切入点,分析思考何为卡拉追求的真实的生活,何为人们自身奋力追赶的真实生活。文中看似复杂奇特不循规蹈矩却又符合常规的人物形象才是真
期刊
【摘要】 《江村经济》自从诞世以来就被誉为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扛鼎之作,它借鉴了国际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的方法,表现出了作者意想不到的多方面价值。《江村经济》是中西方经济、文化碰撞的产物,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价值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对过去摇椅上学术的真实批判,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中国宗教、礼仪消费、家庭关系等各方面问题的可信资料。  【关键词】 中西交流;定量研究;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