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司治理需要建立一定的问题导向,而问题导向又需要顺应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组织内部固有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待不同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具体的对策包括:重构组织生态环境、建立需求识别机制、借助外部治理机制。
【关键词】公司内部治理;现实困境;对策
公司内部治理问题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都是热点,但从现阶段的相关文献中可以感知到,多数作者都在教科书的理论框架下来诠释不同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从公司制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出发,内部治理问题似乎是如何建构权利节点之间的一种制衡关系。实则不然,公司治理需要建立一定的问题导向,而问题导向又需要顺应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组织内部固有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待不同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本文将分析视角聚焦在民营企业范畴,主要考察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内部治理问题。根据教科书的观点可得,在缺少对公司利益关切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往往追求在职消费,所以需要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和远景与股东趋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现实困境分析
具体而言,现实困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获知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方面
若要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和远景与股东趋近,首先就需要获知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然而,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属于私人信息,自然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被股东所获知。另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内的不断成长,其所具有的真实需求也是在动态演变的。因此,这就构成了内部治理的现实困境之一。
2.职业经理人能力与绩效匹配方面
董事会雇佣职业经理人的目的十分明确,便是要借助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为公司创造效益。那么如何评价职业经理人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匹配度,则成为了另一个现实困境。在这一困境下,职业经理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而增大自身在薪酬议价方面的能力。
二、对策
那么如何破解上述困境呢。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研究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对策。
1.重构组织生态环境
在生物学隐喻下,民营企业内部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生态系统,其中与民营企业产权所有者关系越近的人,则所处的生态位就越高。这里的关系远近主要指向血缘、亲缘关系。这就意味着,职业经理人内心感受到的生态位是低于他们的。这必将增大职业经理人的岗位离心力和在职消费意愿。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管理和健全晋升机制上下功夫,进而在重构组织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增强职业经理人的存在感和组织忠诚度。
2.建立需求识别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似乎职业经理人已经超越了低级需求层次,而跃升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事实并不是这样,在现有的组织生态环境下职业经理人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他们仍然追求“安全的需要”,这里的安全主要指向心理安全。以此同时,才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若是他们若是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可能做出强调在职消费的决定。因此,股东应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和用人不疑的心胸来对待职业经理人。
3.借助外部治理机制
人力资本依附于健康的人体内,且人力资本的价值需要在劳动中得到实现,而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主体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为了防止职业经理人隐藏自身能力来增大薪酬议价能力,公司则需要借助外部治理机制来对他们施加压力。具体而言,外部治理机制的核心在于,能够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寻找新的经理人来替代在职的经理人。这样一来,在职的经理人必然会充分调动自身的人力资本来为公司创造价值。
三、问题的拓展
另外,还需要从财务审计上监督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工作:
1.审计监管功能下的模式构建
(1)监管资金预算方面。在这里主要通过审核公司资金划分结构、预算明细表等方面体现出来。审计人员应协同财务管理人员,合理展开对资金结构的设计与划拨。
(2)监管资金使用方面。审计人员便需要根据资金使用的原始凭证,针对表面的形式要件和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展开审计活动。
(3)监管资金回笼方面。审计环节还应监管公司的资金回笼状况,并及时给予董事会预警。
2.审计辅助功能下的模式构建
(1)辅助公司资金风险管控方面。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通过固定资本重置的方式来实现,必将增大公司的资金投入。从而,审计将为此提供安全屏障。
(2)辅助资金优化配置方面。公司不仅要关注下游的需求方,还要面对上游生产要素的购进渠道。即:在货币功能(G)、生产功能(W)、商品功能(G`)环节中,公司须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由此,会计审计功能又体现在:优化配置公司资金方面。
四、小结
本文认为,需要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待不同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通过对困境的分析,对策可从:重构组织生态环境、建立需求识别机制、借助外部治理機制等3个方面展开构建。
参考文献:
[1]宁科杰.民营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治理困境与突破[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4).
[2]彭真明,陆剑.司法介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本土化困境及其出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5):196-201.
[3]王萍,赵静雅.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66-68.
【关键词】公司内部治理;现实困境;对策
公司内部治理问题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都是热点,但从现阶段的相关文献中可以感知到,多数作者都在教科书的理论框架下来诠释不同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从公司制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出发,内部治理问题似乎是如何建构权利节点之间的一种制衡关系。实则不然,公司治理需要建立一定的问题导向,而问题导向又需要顺应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组织内部固有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待不同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本文将分析视角聚焦在民营企业范畴,主要考察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内部治理问题。根据教科书的观点可得,在缺少对公司利益关切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往往追求在职消费,所以需要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和远景与股东趋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现实困境分析
具体而言,现实困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获知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方面
若要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和远景与股东趋近,首先就需要获知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然而,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属于私人信息,自然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被股东所获知。另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内的不断成长,其所具有的真实需求也是在动态演变的。因此,这就构成了内部治理的现实困境之一。
2.职业经理人能力与绩效匹配方面
董事会雇佣职业经理人的目的十分明确,便是要借助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为公司创造效益。那么如何评价职业经理人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匹配度,则成为了另一个现实困境。在这一困境下,职业经理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而增大自身在薪酬议价方面的能力。
二、对策
那么如何破解上述困境呢。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研究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对策。
1.重构组织生态环境
在生物学隐喻下,民营企业内部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生态系统,其中与民营企业产权所有者关系越近的人,则所处的生态位就越高。这里的关系远近主要指向血缘、亲缘关系。这就意味着,职业经理人内心感受到的生态位是低于他们的。这必将增大职业经理人的岗位离心力和在职消费意愿。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管理和健全晋升机制上下功夫,进而在重构组织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增强职业经理人的存在感和组织忠诚度。
2.建立需求识别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似乎职业经理人已经超越了低级需求层次,而跃升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事实并不是这样,在现有的组织生态环境下职业经理人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他们仍然追求“安全的需要”,这里的安全主要指向心理安全。以此同时,才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若是他们若是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可能做出强调在职消费的决定。因此,股东应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和用人不疑的心胸来对待职业经理人。
3.借助外部治理机制
人力资本依附于健康的人体内,且人力资本的价值需要在劳动中得到实现,而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主体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为了防止职业经理人隐藏自身能力来增大薪酬议价能力,公司则需要借助外部治理机制来对他们施加压力。具体而言,外部治理机制的核心在于,能够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寻找新的经理人来替代在职的经理人。这样一来,在职的经理人必然会充分调动自身的人力资本来为公司创造价值。
三、问题的拓展
另外,还需要从财务审计上监督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工作:
1.审计监管功能下的模式构建
(1)监管资金预算方面。在这里主要通过审核公司资金划分结构、预算明细表等方面体现出来。审计人员应协同财务管理人员,合理展开对资金结构的设计与划拨。
(2)监管资金使用方面。审计人员便需要根据资金使用的原始凭证,针对表面的形式要件和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展开审计活动。
(3)监管资金回笼方面。审计环节还应监管公司的资金回笼状况,并及时给予董事会预警。
2.审计辅助功能下的模式构建
(1)辅助公司资金风险管控方面。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通过固定资本重置的方式来实现,必将增大公司的资金投入。从而,审计将为此提供安全屏障。
(2)辅助资金优化配置方面。公司不仅要关注下游的需求方,还要面对上游生产要素的购进渠道。即:在货币功能(G)、生产功能(W)、商品功能(G`)环节中,公司须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由此,会计审计功能又体现在:优化配置公司资金方面。
四、小结
本文认为,需要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待不同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通过对困境的分析,对策可从:重构组织生态环境、建立需求识别机制、借助外部治理機制等3个方面展开构建。
参考文献:
[1]宁科杰.民营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治理困境与突破[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4).
[2]彭真明,陆剑.司法介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本土化困境及其出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5):196-201.
[3]王萍,赵静雅.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