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该多姿多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语文课难上,知识点多、课堂沉闷、学生不积极、热情不够,语文教师也觉疲惫。面对如此波澜不惊、毫无生气的高三语文课堂,我们有责任更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高三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很多问题,当我们花力气、动脑筋找对了方法之后,一切都变得那么轻而易举了。本文笔者用一些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方法力求改变高三语文课堂现状,力求让我们的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并让他们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堂;趣味讲解;课前演讲;小组竞赛;学生讲评;多姿多彩
  一、说说高三语文课堂
  相信身处教学一线的高三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深感语文课堂需要讲的很多,可学生往往兴趣不大,甚至你苦口婆心,而学生却不领情,为此苦恼不已。更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到了高三,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学生都闷着不说话,远远不如高一和高二的时候活跃。的确,进入高三后,由于要进行专题性的复习,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活跃的语文课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负担加重。面对大量的识记内容和反复的专项练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却消退了,主动性也削弱了,眼里更多的是被动与疲倦。也许,这样的高三语文课堂还是好的,至少可以让教师把课上下去。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令人心寒的视频;一位中年女教师在讲台饶有兴致地讲着现代文阅读,可下面学生的情况呢?前后左右聊天者有之,桌面上书本堆得老高,埋下头在下面玩手机者有之,酣然入睡者更有之。虽然这只是个案,但高三语文课难上却是大家的同感,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常常有重理轻文的思想,不少学生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于是把大部分学习时间用于别的学科的学习上,课下用在语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因此语文教学出现了恶性循环。
  二、对现状的简单剖析
  眼下,有那么多高三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以至于一上课就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高考题型的的制约、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其他科目的影响等等,这都造成了高三语文课堂的沉闷。就拿高考题型的制约这一因素来说,高考几乎都是“规定动作”,所以教师会按考试说明上的考点逐一复习,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变小,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久而久之更会导致学生讨厌上语文课;教师自身的因素也会导致这一现状的出现。有些教师喜专制,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绝对权威,控制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没有自由,只能屈从于教师;有些教师过于放任,无计划性,对学生没有明确、严格的要求,不对学生加以管理,也不给予指导,放任自由等等。但总的来说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课上波澜不惊毫无生气,平静得像一潭死水,这样的课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怎能不学而生厌?
  三、笔者自认为有效的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而现实教学中,笔者也遭遇了上述的情况,刚刚毕业的这届学生(高三刚接手的)课堂上不积极主动,气氛异常沉闷,实验班更加如此。按理说,理科重点班的学生思维应该很活跃的,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课堂上要么是笔者唱独角戏,要么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大胆的学生。刚开始笔者特失落也特失望,好几次笔者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问题出现了,总要想办法去解决。
  笔者开始思考更力求改变这种现状。高三的语文课必须按照《考试说明》进行系统复习,这的确无法改变。但这更要求高三语文教师向课堂要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语文,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改善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是迫在眉睫的事,高三语文课堂本也该是多姿多彩的。为此,笔者在授课形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希望能以全新而充满活力的方式让学生能喜欢上语文课,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梳理知识,提高能力。笔者刚刚结束了高三的语文教学,事实也证明,自己一些小小的做法也应该是比较理想且有效果的,希望能与同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教师的趣味讲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乌申斯基更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高三语文的课堂内容大多数是很枯燥和死板的,教师如果一味地分析讲解,学生脑神经细胞会处于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时间一长,学生便慢慢趋于沉睡状态。如果此时教师能够趣味讲解授课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也就会随之加强,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这样也定能把学生牢牢吸引。比如,在导语设计上就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尽快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复习文言文断句时,笔者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小故事激趣:曾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
  “ ”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
  “ ”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同学们的热情顿时被点燃起,都尝试着断句,这样笔者就在学生们的热情中顺利地开始了文言文断句复习。
  故事生动、有趣,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导语可以用小故事,课堂中间或快结尾的时候也都可以用小故事,只是要相准时机引入故事或笑话,一般都会起到比较不错的效果。一个小故事,一则小幽默笑话,往往可能比枯燥干巴的说理效果好很时多。当课堂气氛不好时,一个小笑话,一则小寓言比批评教育效果好很多。当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对教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在课后有意识积累一些哲理小故事、小笑话;其二,相准时机。   在高三语文课堂上,讲一些简短的故事是很必要的。故事本身有很强的启发性、丰富的哲理性,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课堂气氛,同时还是不错的作文素材。适时恰当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三语文轻松的课堂还有赖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零散琐碎,但又不能等闲视之。人们总是把复习课比作“炒冷饭”。其实,“冷饭”也可“炒”出新滋味,关键看怎样“炒”。把过去讲过的知识换一种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听了依然会有新鲜的感觉。所以笔者力求把传统的教学内容辅以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复习多音多义字,笔者把常用的多音字组织成可诵读易记忆且有趣的句子;例如,“模”这个字什么时候读mó,什么时候读mú,学生老是弄不清楚,笔者就把它编成口诀:模样 模板 模具 模子(具板样子),也就是说当“模”与括号里的字组成词时,均读mú;又比如,“尽”字有两种读音,就编成顺口溜:尽jǐn尽量快让管先生早自习,其余读jìn;再比如,泾 经 茎(水丝草为jīng)颈 刭(自杀jǐng)径 痉孪 胫(其它jìng)等等。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印象自然也就特别深刻。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想一些有趣的办法记忆。再比如,复习名言名句,笔者给他们讲句子诞生的时代背景、相关人物的有关情况,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并喜欢听的,这样让他们弄清语句字面意义的同时知晓其中的内涵,从而在趣味中强化了记忆。
  2.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一般为三分钟,前两分钟是演讲时间,最后一分钟是点评时间。至于演讲的内容笔者做了规定,立足于高考,积累作文素材。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朝着新型材料作文的方向发展。“收集素材,提练观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素材是作文的前提。要写一篇好的议论文,前提是有大量的论据。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读物,也很少通过其它途径去积累相关的素材。为了扩大学生的积累量,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的工作: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可来自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报道、科技进步、风云世界……在众多的积累材料途径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对必修、选修的课本进行归纳整合,收集有用的素材。高三的学生基本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他们轻视语文课本,认为题目都是课外的,课本根本就没什么用,所以语文课本往往束之高阁。事实上,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同样有不少人和事可以随手拈来,用于我们作文中,这样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学生都要对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并把成果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中展示在大家面前,这样既可节省大家的时间,又可以资源共享。
  比如结合选修课本《论语》,高三(12)班的王杭萍同学整理的素材如下:孔子是当时的一位大学者,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生活。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因为他有改革天下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罢休。(可用于“理想”“抱负”等话题)。又比如,陈琳同学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这一形象分析如下:烛之武,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在国家危难而前,他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方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敬佩。(适用话题: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等)。又如:宣津丽整理的如下:《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提示我们要珍惜将来岁月,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这个旅途中,难免有得有失,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放弃。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奋勇向前,一定会有希望的。又如:李轩同学整理的如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及《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提示我们要善于借助外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善于借助他人或大家的帮助。任何辉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同学们将课本中的作文素材能过自己的整理,都能将之运用得恰到好处。
  经典的素材源自课内,同样也来源于历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必有其可取之处,通过点评、模仿和借鉴,学生能从中可以汲取许多重要的写作素材,并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笔者要求学生收集近三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对其进行鉴赏和点评,并把其中一篇当做美文呈现在课前演讲中。当然,更多更好的素材更来源于生活中,正如陶行知所言:“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只要学生是个有心人,他们都可以把从生活中获得的素材用到我们的课前演讲中来。
  演讲结束后,先让其他同学从演讲的仪态、语言的表达、演讲的内容以及材料的实用性等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再让当天演讲的同学说出其看法,把他的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比如,他会就自己演讲的材料出发从多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立意,选取一个最佳立意为文章起一个好标题,并写一个提纲。同时要列举出所用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力求用鲜活的论据,其它同学积累相关的论据,亦可当做自己的写作素材
  表面上看,演讲似乎在课堂上浪费了三分钟时间,但这三分钟却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围绕语文做很多事。比如,他们会把学过的教材从头到尾理一遍提前准备演讲材料,这样不仅熟悉并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使学生又能跳出课本,在课本的基础上再加以提升。他们在整理好之后,还能挤出时间记下演讲材料并加以练习,因为,学生谁都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样,演讲就既让学生们仪表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尽情发挥。又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此外,因为要点评,所以听演讲的同学也会很专注,这样也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这三分钟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师生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显示出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这样的演讲还沟通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时如果我上课直奔主题,学生就会马上有意见:“演讲呢?”由此可见,这三分钟的演讲确实让他们对语文课有了期待。   3.小组竞赛
  小组竞赛在低年级课堂中应用地比较广,而高年级课堂则较少运用,小组竞赛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不仅低年级课堂需要小组竞赛机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三的语文课堂同样也可以甚至有必要引入小组竞赛这一激活课堂的催化剂。
  笔者在一次校级的公开课中大胆地尝试小组竞赛的做法,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公开课复习的专题是《语言表达要得体》,其中在复习到语言表达要注意谦敬,用语礼貌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是出示了下面的题目: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题目呈现出来之后,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三道题目做完之后,笔者问道,你们还愿意接受更大的挑点吗?结果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愿意”。之后我趁热打铁,又用幻灯片出示了一些相关的知识:
  初次见面说“ ”, 好久未见说“ ”, 请人批评说“ ”,
  求人原谅说“ ”, 央人帮忙说“ ”, 向人祝贺说“ ”,
  麻烦别人说“ ”, 请人赴约说“ ”, 求人解答用“ ”,
  请人指点用“ ”, 托人办事用“ ”, 赞人见解用“ ”,
  看望别人用“ ”, 客人来到用“ ”, 陪伴朋友用“ ”,
  中途先走用“ ”, 等候客人用“ ”, 请人勿送用“ ”,
  请改文章说“ ”, 归还原物用“ ”, 送礼给人说“ ”,
  老人年龄称“ ”, 问人姓名说“ ”, 希望照顾说“ ”
  称人住处是“ ”, 称己住处为“ ”, 送人照片说“ ”,
  欢迎购买说“ ”。
  笔者规定竞赛以组为单位进行,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先给每组100分,然后加分或扣分,至于必答题教师可按小组次序任意点名要求学生回答,抢答题则可以自由抢答,这堂课所有的学生都被动员起来了,他们齐心协力为整组的荣誉而战。
  在学生答完之后,笔者顺势总结规律:①“家大舍小令外人”;②用“小”“拙”“愚”“鄙”“寒”等字表谦;③用“贵” “大” “高” “拜” “雅” “惠”等字表敬。
  这堂课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在热闹中学生又能牢记知识点,学有所得。结束之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全体成员可以获得物质上的小小的奖励(比如精美笔记本、文件夹之类的文具),而积分最低的小组的全体成员都被要求集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比如出黑板报等。小组竞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让他们更加喜欢上语文课。
  复习病句也是让师生颇为头疼的教学内容。因为,尽管学生对病句的几大类型都基本熟悉,但是错误率还是比较高,而且评讲时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会迷迷糊糊。这样时间长了,复习病句课也就成了学生的思维真空课。为此,笔者采取了病句评讲放手的做法:把要讲的病句分给四个小组,各组自由讨论,然后任选一人评讲,讲对一题加一分,理由不对本组成员又补充不出的话,其他组可以抢答,答对了就给抢答成功的这一组加一分,答错了则要扣一分。课堂上,我一宣布比赛原则,教室里立刻就会展开讨论,连平时上课昏昏欲睡的学生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个人都在做充分的准备,深怕抽到自己后因讲得不好而给本小组丢脸。此外,一个小组讲析时,别的小组都会“侧耳倾听”,决不会错过给本组加分的任何一个机会,组与组之间简直就是“剑拔弩张”,谁也不让谁。这样教学,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问题需要我仲裁或解析,大部分语病题学生都能自己解决。
  小组竞赛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其他内容的复习上。比如,字音、字形、成语、名句背诵、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含义及18个虚词用法的复习等,都可以用小组抢答的形式。
  每个人天生都喜欢挑战,喜欢争强好胜,这一特点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地尤为突出。高中生这个年龄层次学生的学生很多都希望在课堂上“出一出风头”,他们渴望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他们又害怕被指责“好出风头”,而小组竞赛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再没有同学指责他们“好出风头”,相反,他们被视为小组的“大功臣”,因为他们为自己的小组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任何机制都有其局限性,小组竞赛也不能完全适用于全部的高三语文课堂,比如现代文阅读思想层次高,对学生的阅读经验构成极大的冲击,于是很需要教师全方位的启发式的“讲”,这样的课只有教师“讲”得透彻,使得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得以有效更新,才能让学生“说”得精彩,因此,笔者以为,当遇到急需教师“讲”的课时,教师不应为了片面地追求课堂气氛而一刀切地使用小组竞赛导致教学的“蜻蜓点水”。
  4.让学生尝试讲评试卷
  对一些比较浅显的教学内容,如语音、字形、成语或病句、连贯等,笔者就让一些平时不太喜欢去记、去背的男同学课后准备,然后课堂由他们代替老师的角色为同学们讲解;对一些阅读性强、思想性强、甚至比较难把握的现代文,笔者则选择语文素养高的一些同学来讲。笔者由点及面,刚开始是由语文课代表尝试,在她的带领下,一些班干部也走上讲台,最后是一些普通同学;开始实施的时候他们还有许多顾虑,不太愿意走上讲台,需要老师做一些思想工作,后来根本不需要笔者安排,他们会提前预约,想到台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逐渐地,笔者放开手脚,课堂上由学生替代老师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许多学生在我的鼓励扶持下,组织能力越来越成熟。同时,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们为胜任小老师这个角色,在课下也常常要作十分充分的准备,这也无意促进了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通过尝试,笔者认识到,真正能激发学生深入持久地对语文感兴趣的,依赖的是让学生享受到思维上的成功带来的快乐,从百思不得其解,到了然于胸、豁然开朗的境界,直至抵及心灵深处的畅达与神思。
  四、不是总结的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只能是一节低效甚至无效的课。
  魏书生老师说:“我教书,其实教得很少,只是教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当他们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学习时,自主性和自信心无形中就提高了。”“如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爱学,学习过程中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尽管看起来用的功夫挺大,实际效率不一定高。”
  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尤其是高三的课堂教学,因为它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因而,让高三的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语文课,本该多姿多彩,高三语文课堂当然也不例外。
  笔者希望在高三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心灵的碰撞,充分感受高三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总之,高三语文课,更应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如何让趣味教学走进高三语文复习课堂[EB/OL].http://www.enorth.com.cn.
  [3]让高三语文课堂活色生香起来[EB/OL]http://gd2009.teacher.com.cn/UserLog/UserLogComment.aspx?UserlogID=25422.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它指向每一个学生个体,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从体验中增长知识和激发情感的能力。本文从理论剖析入手,具体化到体验情境的创设,并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操作中的要点。据此,我们可以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体验,接受内心的道德成长。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体验式教学;主体性;自我成长  长期以为,我们的学科教学走的是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过程的路子。中职学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当第一次听到《白天不懂夜的黑》这首歌曲时,在那英略为沙哑惆怅的歌声里,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茫然无措,孤独无助以致绝望麻木的神情。确实,对于一部分学困生而言,学习语文就如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里一般,眼前混沌一片,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和道路。久而久之,他们学习语文的心情也如夜色一般浓重,可是许多语文老师却没有真正想象(理解)学困生的世界,自己作为学习能力及学识
摘要: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网络及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开展网络教学的迫切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以及冕宁中学网络教学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信息时代;校园网;网络教育;虚拟大学现代化的社会呼唤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人需要接受现代化的教育。由于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逐渐成为最好的教育手段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创造性作文的基础。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性作文的重要特征。但是,想象不能离开实际,学生视觉中带有不拘泥于事实的想象力就产生了创造性。作文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找到并表达自己心中的追求。这样的作文往往是真情的流露,智慧的火花,才华的萌芽,这无疑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基础的。  关键词:想象 ;联想 ; 创新思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总觉得每天有诸多的无奈,明明自己呕心沥血,可学生总是上课不听话,简单的问题讲好多遍照样错,课后又不做作业。如何做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苦心,我们一直在疑惑。在学期初,针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方面在我所要教的的班级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表格显示,认为英语学习有趣而愿意学习英语的同学不到三分之一。而大量的同学都在考试的压力之下被动
摘要: 本文来自一线教师对Go for it!教材创造重组的探索,提出了重组教材的原则,方法(增加、删除、调近)。  关键词: Go for it;教材重组;原则;方法  Go for it!(《新目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编写的。它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合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各国交往日益增多,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最重要的工具。对于学习英语不久的初中生而言,加强口语学习能为日后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探讨  口语交际指的是人们在日常沟通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其不但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能体现综合素质,而英语口语
笔者看见过,也拜读过很多手册,如《中国青年手册》、《教师百科知识手册》等,这些手册的特点是知识性强、概括性强、涵盖面广。但无意中看到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叶小媚编著的《中国师德手册》,深感与众不同。它在对“师德”进行专业权威的解析和叙述时,编者并没有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概念上,而是形象化的让教师在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中一步步逐渐认识与实现的,重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和指导。书中简单
摘 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主动教学,被动学习”型师生关系演变为“开放教学,自主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科学的数学课堂管理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经验的积累,注重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本文提出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数学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的观点,以期将数学教学推向更加生本化与规律化的高度。  关键词:数学学科;自主意识;生本课堂;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校的教育设备在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来适应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老教师面对这种改变是极其困难的,本文极其真实的介绍了一名老教师从一支粉笔上课到多媒体演示到白板灵活运用的心理历程,忠实的记录了老教师由排斥到接受到喜爱的成长的轨迹。  关键词:粉笔 ; 多媒体 ;白板; 探索  我是个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语文课上,我会用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