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道勤浇细剪,静待花开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123lk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的成长过程里很难风平浪静,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更容易状况百出,面对这些出现问题的孩子,我们要给予关爱,更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家校之间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与学校的不同表现,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树立校纪权威、结对指导、定期交流等,帮孩子找回自信,找到集体归属感。此外,我们还要有耐心,静待孩子们的成长。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校合作帮扶
  一、 背景描述
  (一) 问题产生
  中考录取时,小明(化名)比其他同学低了100多分,因为他是以书法特长生的身份考进学校的。放在普通文化班的小明,学习上是吃力的;让人遗憾的是,小明不是那种要强进取的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就这样一路跌跌爬爬到了高二。
  小高考如期而至,优秀生为冲A发奋努力,小明为过C开始有所行动。成绩出来后,大家都很欣喜,同学们基本达偿所愿,小明亦在其中。意外在一个月后发生。
  晚自习开始了,小明却不在教室,班主任的桌上多了一张留言条,因为偷买手机拿了同学钱等多种因素,他离校出走了。经过一系列的颠簸周折,5个小时后,学校和家长终于在在江北的某个长途车站将他找到。
  退宿、处分、批评教育,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一接受,学习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一个月后,又一个意外出现,让人大跌眼镜!
  高二5月份,因为学校和部分学生发展的需要,年级部重新组建了书法绘画班,小明从文化班转到了艺术班。语文课堂上,小明的手机突然响了,老师把手机收走带进了办公室。小明课间问老师要手机,老师需要学生和家长一起来将手机取走。小明说了一句狠话:“老师,你给还是不给?!”老师说不给,小明说:“好!”然后激动地出门了。出门后,小明直接爬到办公室门口走廊的栏杆外,两手紧抓栏杆,对天大喊,教师办公室在四楼。小明被出去上课的老师们发现,一把拉住,拽进办公室。
  请家长到学校,小明被带回家停课反思。一个星期后,小明又回到了学校,升级处分,继续回班学习。学习与生活又继续恢复了常态。
  (二) 家庭情况和心理剖析
  在处理小明的过程中,我慢慢熟悉了他的家庭情况。小明的父亲在他小学六年级时离世,母亲一人辛苦将他带大。母亲从事销售,工作比较忙碌,但对他的关爱并未减少,所幸还有外公外婆帮忙照应。
  不过,在这种家庭类型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小明身上都毫无遗漏地呈现了。老人带大的孩子,学习习惯差,脾气大,有点任性;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和心理上不稳定,易忧郁,也易狂躁;失去父亲的男孩子,会被家庭赋予更大的期待和责任,被夸得有点自大,又会被现实击打得有点自卑。
  所以,管不住自己又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小明才会偷偷扣下伙食费买了手机来消遣,才会因经济紧张拿了同学的钱,才会因事发觉得无颜面对母亲和家人,决定离家出走去逃避。家人对失去父亲的孩子的爱怜会在原则上把不清底线,于是小明也轻易原谅了自己的过失,无视校规和已有的处分,又一次犯错。任性的习惯,让他克制不住手机被收走的恼羞成怒,再加上对年轻的语文教师缺乏敬畏感,冲动之下,小明采取了可能在家里也常用的“威胁招数”——跳楼。
  二、 合作策略与过程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教育过程的和谐与合力,共同作用于教育的主体——学生,为学生提供机会,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对于像小明这样有点特殊的孩子,更需家校沟通配合,从深层寻找原因,从行为进行监督,以此寻找最佳的教育策略。在对小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既重视家校合作的紧密程度,又要根据家校各自特点有所侧重。学校主抓学习,竖立权威,激发动力;家庭主抓生活,关注细节,正确关爱。双方定时沟通,彼此交流小明阶段性的情况,让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共同為两方熟悉,以此消除他做坏事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
  1. 理清认知,明确校纪惩处。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这是青春期易有的逆反表现,可以理解。站在叛逆违规原因的角度,我通过同理心把情感拉近之后,再引导小明分析老师管教行为的出发点和合理性,希望他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又从小明自身的发展角度,分析他冲动行为带来的后果,以及不重视、不改进会带来的发展趋向。“行为可以理解,但结果不可原谅!”对应校纪校规的条例,我向小明强调了年级组和学校的处分决定。因为有前面的说服教育,小明平静地接受了处理结果;不过,他倒是很关心撤销处分的相关要求和时间。
  2. 委以重任,寻找集体归属。在与小明聊天的过程中,以及班主任介绍的一些事情,让我感受到这孩子内心的自卑。家庭环境、中考分数、课堂表现、自身个性,让他内心与其他同学有隔阂,与同学们接触较少,集体活动参与度也不高。让小明有事可做,让他有位置可寻,可能会让他内心有归属感,进而减少胡思乱想。本着这样的想法,结合他在美术班中数学还是很有优势的特点,在一次班级调整中我建议班主任让他担任了数学课代表的工作。后来,他经常跑到办公室送拿作业,与数学老师的交流也增多了,比起以前看他经常一人坐在座位的情形,让人欣慰不少。
  3. 结对辅导,提供倾诉渠道。年级部一直在推行“阳光谈话”活动,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我们给他专门指定了年轻的数学老师做结对指导老师。王老师性格开朗,脾气好,做事有耐心,很受同学们喜爱。小明作为课代表,本身接触多,把谈话内容由工作谈及心理和生活等方面,也会很自然。另外,针对小明对我的信任,我说,如果你有各方面的困难,也可以直接到年级部来找我聊天,或者请求帮助,我也成为他的结对老师。
  4. 定时交流,家校全面沟通。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小明妈妈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双方约定好,每周周末,只要家长有空,都到学校和班主任交流一次,即便不能与班主任见面,也要电话沟通一次。班主任把小明在校的具体表现反馈给家长,如学习表现,同学相处等方面;家长主要反馈在家的具体活动,如出行时间、手机使用情况等。关注点主要是反常处,看看孩子每次与老师和家长双方讲述的事情是否一致。   5. 约法三章,统一家校步调。虽然小明妈妈比较通情达理,但一个妈妈带大儿子不容易,内心里是“惯”小明的,再加上家里老人对小明的宠溺,所以小明有些行为并不符合学校的规定,可是家长也没有向班主任实话实说。为此,我们和小明妈妈商量好,大家一定要统一要求,爱放在心里。关于手机,严格管理:除非是涉及出门,比如去总部画画,或参加画展等活动,其他只要是到校的时间段,一律不允许带手机。关于费用,必须沟通。涉及任何学校要收费的项目,第一时间与班主任核实,然后把相应费用给他去交。诸如此类约定,我们都想在外部层面对小明进行家校联合监督,从而降低小明犯错的可能性。
  三、 合作效果与反思
  从小明高二阶段的第一次犯错开始,我跟这个孩子有了比较多的接触;再到他的第二次犯错,我在积极处理问题之后,就一直跟进这个孩子。接触越多,了解越多,感慨越多。
  1. 爱是“万能”。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得到答案。”的确,俯下身来,带着一颗爱心去关心孩子,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庭、同学、老师的关爱,才会让他的内心充满温暖,不会因寂寞无聊而走上与大家不同的道路。在小明的身上,我就充分感受到他因为脱离集体而对现状厌倦消极,又因为感受到集体的爱意回归集体而适应了学习生活的心路变迁。同样,因为心生爱意,我们会竭尽办法,调动家校资源,从多方位关注孩子的成长。
  当小明第二次犯错时,处理此类问题的我首先“崩溃”了,与小明的班主任一起强烈要求把这孩子劝退回家或转学。因为前阶段南京的校园事故给老师带来的“精神创伤”太可怕了,而且我们碰到的还是学生恶意恐吓的事情。最后,我们的分管校长源于一颗教育人的爱心,还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想法留下了他,面对现实的我们只能想方设法走进小明的内心去教育他。现在,看着小明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忙忙碌碌地进出办公室送本子,的确令所有关心他的人欣慰了。
  2. 沟通太重要。冲动多数源于矛盾,源于隔阂,所以沟通尤为重要。师生间多接触沟通,了解彼此的心意,理解行为的初衷和目的,一切矛盾都会慢慢缓和,关系趋向融洽。师生之间,有爱与理解,有沟通与包容就好。在学校的教育中,家校之间的沟通更为必要与重要。青春成长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但由于阅历和辨析力的缺乏,往往又会做很多不适宜的事情。父母和老师除给予必要的尊重外,也要加强监督,尽到提醒和指导之责。这时,家校双方特别需要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对于一些有“非常规”想法的孩子,往往在细节中就会发现问题。早发现就能早解决,避免事态严重化。教育小明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自从家校每周定时交流后,“坏事隐私”没了藏身之处,小明对手机的依赖逐渐淡化了。
  3. 等待,才能水到渠成。教育不同于产品制造,它是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除给予阳光雨露,汗水淚水之外,可能还需要等待。在小明的身上,我更感受到等待的必要性。如果第一次犯错,我们就放弃了他;如果第二次又犯错,我们就劝退了他,被推到社会上的小明现在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不敢去想那么多假设,只是庆幸。看着小明现在融入班级生活中的状态,很庆幸,我们选择了接受与等待,等待着他的觉醒与成长。
  每一朵花的绽放不一定都在一个时辰,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等待!每一粒种子不一定都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可是我们依然要等待!细心呵护每棵幼苗,勤浇细剪,修剪叉枝,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 黄河清,马恒懿. 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2] 杨晓,李松涛. 基于共生理念的家校合作改革构想[J]. 教育科学,2013(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 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7(2).
  [4] 侯娟. 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5] 王维平,车军社,孙福兵,高爱芳. 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3).
  [6] 逯改. 家校合作教育的价值理念[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12).
  [7] 赵福江.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其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6).
  [8] 周丹. 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2).
其他文献
【摘要】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预习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创设浓厚的预习氛围,提出明确的預习要求,设置物化的预习单,指导可操作的预习方法,建立多元的预习评价,加强有效的预习督促,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预习氛围指导评价督促堂  《礼记·中庸》中说道:“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意指不论做什么
期刊
【摘要】针对当今困扰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难题,如何有效进行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笔者想通过党建品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个案的探讨,引发对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思考,让党建品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成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品牌创建组织建设特色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学校党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既要起到监督作用,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调动全体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期刊
钱峰,高级教师,宜兴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级英语导游员。《江苏教育》专栏主持人,《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无锡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带头人,宜兴市首届名师工作室导师。“多元目标英语教学”积极倡导者。主持国家级、省级和无锡市级基础英语教学与研究专业性课题三项,发表文章120多篇。科研成果获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英语沙龙》《教育研究
期刊
【摘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抓住有关内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追问,引发深层次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探究发现建构提升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知道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的知识基础上得出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的含义,进一步渗透2和5的公倍数的特征。让学生经历探究2
期刊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天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识智慧的火把。有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张扬个性,激活思维,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田湘军老师一直是笔者心中的偶像,因为他总能把英语课堂打造成一块磁石,深深吸引每一位学生,他执教的Games一课
期刊
【摘要】体验式活动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能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本文以《政治生活》为例,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会政治生活,创设真实的民主政治活动场景,组织丰富多彩的政治学科社团活动等方式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让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知识的内在意蕴,在活动中习得体验,弥补课堂的不足,求得价值的认同,指导规范自己的政治生活,做合格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体验活动教学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从小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显得至关重要。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人数较多,隔代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祖辈们文化程度以及教育理念的缺失,造成有的孩子语言表达困难,过分依赖,缺乏自信。在家里,祖辈们对孩子过于呵护,主要表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事件都由家长包办代理,而且活动还受到很多方面限制,这个不能玩,那个不准碰,担心孩子出意外、有危险;动画片任意看,封闭在家里,独自活
期刊
【摘要】恰如因材施教一样,预探导学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是,我们努力让一个面目陈旧的词生长出春天的新芽与嫩叶。枯燥的计算课在预探导学策略的关注下,变得生动而高效,最重要的是促使数学课堂在悄悄转型。  【关键词】预探导学预学单  传统的计算课比较枯燥,教师讲得多,学生表达的少。为了转变教师忽视学生已有经验、一授到底的现象,我们采用预探导学策略进行教学。课前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预学单,教师先行批阅,了解
期刊
曾经有人问我: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开心?什么是快乐?”  我说:“课堂上,看到学生眼里闪烁着兴奋而智慧的光彩,我幸福;看到学生的习作发表了,书法作品获奖了,我开心;下课后,学生还围着我,与我交流、谈心,不肯离去,我快乐。”  忘不了,一份有趣的“情书”——一次上语文课后,我正准备回办公室,班上一位女孩塞给我一份“情书”:石老师,你讲的课太好听了,我好喜欢你。课后,看着这份令我动容的“情书”,我偷
期刊
【摘要】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学习审美能力写作生活  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她与生活同在,是色彩斑斓,生意盎然的
期刊